日前,路透社報導顯示,兩名知情人透露,美國國會將撥款19億美元資金,用來資助一個移除電信網絡設備的項目。
雖然消息提供者並未點名華為中興,但媒體標題中卻直接寫出了美國立法者將支持19億美元資金以替換中興和華為電信設備。
究其緣由,美國政府再次說出那個用爛的的理由,即「這些設備對國家構成安全風險」。雖然對於這個理由,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這次美國為了禁用中興和華為真的是下了「血本」。
為何稱這種行為是「下血本」?21ic家了解到,這些資金居然是9000億美元新冠病毒救助法案中的一部分。另外,國會高級助手還證實了,美國國會議員還將支持一項32億美元預算案,為美國低收入民眾提供緊急寬帶福利。
川普任期結束前的狂歡?
實際上,中興和華為早在第一批實體清單就被列入其「實體清單」名下了,而在今年6月,聯邦通信委員會就已經將華為和中興正式認定為「國家安全威脅」。
然而,美國早就不滿足於單純地「拉黑」這種污衊方式,自去年就開始敦促其他國家禁用華為和中興,並以不安全為藉口多次污衊中興和華為。
當時敦促其他國家不使用中興和華為,並不承諾提供任何的補貼。事到如今,則是開始砸重金,親力親為地「自掏腰包」去禁用中興和華為了。
那麼小運營商究竟有沒有辦法替換中興和華為,電信服務商維艾羅電信公司表示了否定,事實上美國地廣人稀的鄉村地區當地小運營商在資金、規模、技術水平上都有限,很多團隊都已經開始使用質優價廉的華中興和華為設備,甚至100萬客戶運營商提供支持的鄉村無線通信協會的成員中,有大約1/4在使用華為設備。
反觀一個月後即將「上位」的拜登團隊,一些高級顧問已經開始呼籲與中國合作,他們表示與中國進行有限的合作可緩解雙方緊張關係,降低發生不穩定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21ic家認為,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在很多領域都仍然會是有力的競爭者,關係即便能夠緩解仍然需要繼續「去美化」。另外,很多中國企業早已意識到「卡脖子」的致命性,一大批懷揣「中國芯」的有志之士正在為了自主而傾盡全力。
川普任期結束前焦慮症?
通過信息顯示,川普的任期可能在1月20日結束,外媒預計,拜登將當選新任美國總統,並可能於1月20日宣誓就職。
然而在僅剩的一個月時間下,川普政府似乎迎來了「焦慮症」,不僅加快了「拉黑」速度,還不斷出手各種抹黑、污衊繼續幹擾中國企業。
僅上月開始,就連續下三次「黑手」:
1、11月12日,禁31家企業:川普政府昨日突然公布一項行政令,禁止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這項規定會影響到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海康威視等31家中國企業。2、11月30日,拉黑中芯國際(SMIC)、中海油(CNOOC)、中國建築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3、12月18日,拉黑77個實體: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將77家實體列入「實體清單」。最近在「風口浪尖」上的中芯國際也在列。
如此著急下狠手,的確也是所剩時間不多,有人說這是川普任期結束前的狂歡,真實情況是,美國兩黨已有了反對的聲音。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葛來儀表示,目前川普剩下的總統任期僅有一個月,但美國政府並未停止打壓中國的跡象,他預計在總統過渡過程中將會對中國採取更多的行動。川普團隊現在就是想讓美中關係發生的變化不可逆轉。
12月20日,川普前一天無任何依據地指責「中國參與了針對美國政府的大規模網絡攻擊」。法新社表示,這是毫無根據事實依據的。甚至這引發了共和黨在內的兩黨議員的共同批評。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羅姆尼稱,他對總統的這一評論感到「失望」。
陳腔濫調何時休?
2019年5月16日,美國就已經將華為及68家附屬關聯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三個月後又增加了46家華為關聯公司,再加上本次的38家,總數已達到152家,未來很可能還會繼續增加。2020年5月23日,美國商務部還宣布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列入「實體清單」。2020年4月,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針對中國、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公布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擴大了「軍事終端用戶」的定義,令其不僅涵蓋武裝部隊和警察,還包括支持或協助軍事物品維護或生產的任何個人或實體,即使他們的主要業務是非軍事的。2020年6月24日,美國國防部就曾決定列出一份「清單」,將20家中國頂尖企業列為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據《金融時報》此後公布的名單,除了華為、海康威視外,還有中國航空工業(AVIC)、中國航天(CASC)、航天科工(CASIC)、中國電科(CETC)、南方工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船重工(CSIC)、中國船舶工業(CSSC)、北方工業(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浪潮集團、中國航發(AECC)、中國鐵建(CRCC)、中國中車(CRRC)、熊貓電子、中科曙光、中國移動、中國廣核、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國電信。2020年6月中旬,哈工大、哈工程受美商務部「實體名單」影響,被禁止使用MATLAB商業軟體,這一消息迅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2020年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官網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而這一清單來自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美國進一步限制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聲明。2020年8月28日,在美國國防部官網上所公布的聲明和「清單」中,又新增了11家中國企業。當地時間11月12日,白宮官網發布了由美國總統川普最新籤署的行政令,該行政令禁止美國投資者投資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這11家中企分別為:中國交通建設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即中國聯通集團)、中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程建設總公司。2020年8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財政部官員敦促川普將在美國交易所交易在2022年1月前未能滿足其審計要求的中國公司除名。2020年9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SMIC的出口實施了限制,此前該部門認定,向其供應的設備可能被用於軍事目的,這是「不可接受的風險」。2020年11月12日,川普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投資相關中國公司,白宮認為這些公司支持中國軍方。2020年11月23日,路透社報導顯示,川普政府即將宣布89家涉及航空航天與其他領域的中國公司「與軍方有關」,這些企業包括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其10個相關實體。2020年11月30日,路透社最新消息顯示,川普政府正在準備將中芯國際(SMIC)、中海油(CNOOC)、中國建築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的企業清單。 2020年12月1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通過的實施今年3月生效的《安全與可通信網絡法案》的規定,開始制定「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通信設備和服務清單」。根據規定,只要獲得美國國會撥款,美國境內的電信運營商就必須從網絡中移除名單上的設備或服務,更換設備的運營商會獲得補償。聯邦通信委員會預計,補償項目至少需要16億美元的資金。儘管該機構在當時的聲明中並未提到具體的中國設備供應商的名字,但美媒分析指出,這無疑是針對華為和中興採取的行動。路透社評論稱,美國此舉意在進一步打擊中國在美國電信領域中扮演的角色。2020年12月18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宣布將中國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清單」,以限制其獲取美國關鍵技術的能力。隨後,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又在實體名單上新增了60多個其他實體,這些實體的行為均被認為違反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其中,中國企業、高校、個人佔據很大一部分比例,包括大家熟知的大疆創新、光啟集團、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
被列入「實體清單」意味著將為成為美國出口管制的「黑名單」成員,列入清單的實體需要獲得美國商務部頒發的許可證才能購買美國技術,雖然美國企業可以申請向這些公司出售產品,但美方會抱著拒絕的態度審視這種申請。
實際上,美國一直使用著「安全風險」的陳腔濫調,甚至還提出5G乾淨網絡」這種單方面的不使用任何「不可信IT供應商和設備」,其實就代指的是華為和中興通訊。
針對美國一再濫用「國家安全」藉口打壓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公司的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月12日表示,美方聲稱所謂要「保護國家安全」,來打擊華為和中國的電信公司,我們認為美方聲稱的所謂「保護國家安全」完全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它的實質就是美方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特定的中國的企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表示,美方在網絡攻擊問題上的有關指責是不嚴肅的,而且自相矛盾。美方對中方的相關指責是出於政治目的,意在抹黑栽贓中國。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我們再次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對中國特定企業的無理打壓,真正地為國與國之間正常的合作來提供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環境。」華春瑩強調。
眼看川普任期即將結束,我們仍然未知「安全風險」這種陳腔濫調還能使用多久……
21ic中國電子網/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