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接口類型不同,在插孔數、插座體積、形狀上都有變化,一般是越來越大,只有個別接口比上一代稍微要少一些插腳。
一般Intel的CPU接口,用了一至兩代就會更新。改朝換代的CPU是不能互相插接的,因為插孔數越來越多,插接不上了。一般CPU改朝換代後,內存條也換代了。因此,內存條(ddr1、ddr2、ddr3、ddr4)代數不同,則CPU就不能通用。
不同廠家的cpu也是不能通用的。同一廠家的同一系列的cpu,接口完全一樣的,一般是可以通用的。但個別情況,插腳一樣有的也不能通用, 因為核心不一樣,主板晶片組不支持。
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臺式機的CPU是插接式的,可以直接取下自己更換,可以用CPU-Z查看接口型號。但筆記本的CPU是採用bga焊接的,自己取不下,所以,一般不會換,要換隻有找專業維修店。
一、cpu接口為什麼總是變化?針腳或觸點為什麼越來越多?
1、cpu的功能變化:
內存控制器,顯卡GPU,北橋晶片,處理器核芯晶片數量也越來越多,都被cpu直接收編了。cpu直接管轄的隊伍越來越多,因此,只有增加對外針腳或觸點,才能實現cpu新增加的功能。
2、總線變化
從FSB總線、HT總線、QPI總線、DMI總線,cpu與外部總線的連接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早期的CPU與北橋是通過FSB前端總線連接的,CPU要與內存通信首先要經過北橋晶片,後來內存控制器集成到了CPU中,CPU與內存通信就不必通過北橋了,FSB總線就被QPI總線(INTEL)或HT總線(AMD)代替。往後,將北橋晶片集成到了CPU中,所以QPI總線也就被集成到了CPU內部,主板上就只留下南橋晶片了,CPU就依靠DMI總線與南橋晶片通信,實際上,還是CPU內部的北橋晶片通過DMI總線與外部的南橋晶片通信。
這個intel的QPI或AMD的HT新總線,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加快了,由於cpu內部集成了新元件,輸入輸出針腳也就增多了。
3、內存條換代、PCI-E接口類型變化,CPU核心數量增加,功耗變化,處理器換代時接口就要發生變化。
內存控制器因為是集成在cpu內部,只要內存換代,處理器就需要增加針腳數量,來滿足內存帶寬的需要,這種技術升級就必須更換cpu接口。
4、cpu以後的功能會越來越多,集成的晶片也會越來越多,電氣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針腳數量也會要增加。
5、1999年Intel和AMD推出的Slot1/A接口只有242針,而到了今天Intel Core i9針腳達到2066,AMD ThreadRipper針腳居然高達4094!
這不僅僅是內存控制器的差別,還有核心數量的需要,更有超高功耗的要求。
6、至於其它原因,自己去推理吧。
二、CPU分英特爾和AMD兩類接口。
自從Intel和AMD各自推出自己獨有的CPU接口以來,cpu總計有幾十種接口,這些接口都是互不兼容的,就像內存條一樣,ddr1、ddr2、ddr3、ddr4互不兼容。
下面介紹的CPU接口類型,只是部分,因為實在是太多了,不勝枚舉。
三、基於Intel平臺的CPU接口
1.LGA 478接口
有478個插孔,早期的Pentium 4處理器較常使用。
2.LGA 775接口
有775個插孔,LGA封裝的
Pentium 4等使用。
3.LGA 1366接口
有1366個插孔,比LGA 775接口的面積大了20%。它是Core i7處理器的插座,讀取速度比LGA 775高。
4.LGA 1156接口
有1156個插孔。是Intel Corei3、Core i5和Core i7處理器的插座,讀取速度比LGA 775高。
5.LGA 1155接口
有1155個插孔,搭配Sandy Bridge微架構的新款Core i3、Core i5及Core i7處理器所用的CPU接口。
6.LGA 2011接口
有2011個插孔,是Intel公司於2011年11月推出的搭配Sandy Bridge—E平臺的Corei7處理器所用的CPU接口。
7.LGA 1150接口
有1150個插孔,是Intel公司於2013年推出的接口。
8、LAG1151接口
有1151個針腳,是英特爾公司2015年推出的接口。
9、LAG2011接口
又叫Socket R,有2011個插孔,是Intel公司於2011年11月推出的搭配Sandy Bridge—E平臺的Corei7處理器所用的CPU接口。
10、LAG2011-2接口
又叫Socket R3。LAG2011-V2是LAG2012-2的升級版。
11、LAG2011-3接口
LAG2011接口、LAG2011-2接口、LAG2011-3接口都是不能兼容的。
LAG2011-V3是LAG2011-3的升級版。
12、LGA 2066接口
又名Socket R4,有2066個觸點。2017年推出。擁有Skylake - X和Kaby Lake - X處理器。 在性能、高端臺式機和工作站平臺(基於X299「Basin Falls」和C422晶片組)上取代英特爾的LGA 2011 - 3 ( R3 ),而在基於Skylake - SP (至強「Purley」)的伺服器平臺上取代LGA 2011 - 3 ( R3 )。也就是說LGA2011-3平臺的升級版。
13、LGA 3647接口
有3647個觸點,是英特爾公司2016年5月推出的接口。採用LAG2011-V3封裝接口。
二、基於AMD平臺的CPU接口
1.Socket 754接口
Socket 754接口具有754個插孔,是AMD公司於2003年9月發布的64位桌面平臺接口標準。
2.Socket 939接口
Socket 939接口具有939個插孔,是AMD公司於2004年6月發布的64位桌面平臺接口標準。
3.Socket AM2接口
SocketAM2接口具有940個插孔,是AMD公司於2006年5月發布的64位桌面平臺接口標準。
4.Socket AM2 接口
SocketAM2 接口的插孔數跟SocketAM2一樣,用於多款AMD處理器。
5.Socket AM3接口
Socket AM3接口是AMD公司於2009年2月推出的接口標準,有940個插孔,其中938個是激活的,可用於多款AMD處理器,包括Sempron II、Athlon II以及Phenom II系列。Socket AM3用於取代Socket AM2 。
6.Socket AM3 接口
SocketAM3 接口是AMD公司於2011年10月推出的接口標準,具有942個插孔,其中940個是激活的,用於AMD FX系列的處理器,AM3 接口向下兼容AM3。
7.Socket FM1接口
Socket FMl是AMD公司最新的APU處理器所用的接口,有905個插孔。
8.Socket FM2接口
Socket FM2是AMD桌面平臺的CPU插座,代號Trinity及Richland的第二代加速處理器比較常用,具體型號是A10/A8/A6/A4/Athlon處理器。
9.Socket FM2 接口
Socket FM2 是Socket FM2的後續者,能夠向相前容Socket FM2的處理器。
10、Socket AM4接口
AM4接口於2016年發布,具體針腳數量為1331個。例如銳龍R2700。
AMD桌面處理器目前擁有AM3 、FM2 、AM1三種不同接口,分別用於高端CPU、主流APU、低端APU,而從2017年開始,它們全部統一為新的AM4。
AM4處理器目前可以兼容AMD銳龍系列的CPU,還有新一代的APU。
AM4接口能取代現有的CPU AM3 、APU FM2 ,原生支持PCI-E 3.0、USB 3.0/3.1、NVMe、SATA Express等技術標準,並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最多四條,最高頻率3200MHz,同時根據晶片組不同支持最多24條PCI-E,和Intel LGA1151相同。
11、AMD Socket TR4接口
2017年,AMD正式發布了Ryzen ThreadRipper系列發燒級處理器。 這種新型接口和伺服器上的EPYC系列是相同的,都在處理器上有4094個觸點,這也是AMD消費級處理器第一次放棄針腳、改用觸點封裝。
首發16核心1950X、12核心1920X,後續還有8核心1900X,它們均採用新的Socket TR4(SP3r2)封裝接口,搭配全新X399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