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網紅」傳播正能量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過去提到「網紅」,人們往往會將它與「鳳姐」「犀利哥」等人物聯繫到一起,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隨著人們的生活與網際網路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一批擁有紮實功底和淵博知識的人已經悄然走進社會公眾的視野。

不久前,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熱映。在其票房一路走高的同時,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人們注意到,很多網友搖身一變,成為了「科學家」「小說家」,比如知乎網友「狐狸先生」就告訴大家「物理學基本定律尚未阻止人類帶著地球脫離太陽系」「地球在逃亡的旅途靠近木星主要是為了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來進行加速」,而網友「李松蔚」又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流浪地球》為何引發了轟動效應……這些網友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知識網紅」。

科普專業知識、分享生活經驗……當前,隨著社會公眾對精細化的信息服務需求越來越高,「知識網紅」們紛紛推陳出新,使用簡潔而高效的語言,採用圖片、漫畫、視頻等生動清晰的形式,為網友奉上更加精細、多元的知識養分。有「知識網紅」表示,社會從來不缺乏掌握知識的人,但公眾需要自己能看得懂的知識。

可以肯定的是,「知識網紅」的崛起,有助於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環境。比如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憑藉對古詩詞的獨到見解以及接地氣的授課方式,在抖音短視頻上成為網紅教授;而復旦大學哲學教授陳果則將妙語連珠的思修課拍成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專家表示,教育也是一種社交,被教育者在優質內容的薰陶下,自身的認知能力和執行能力也會得到升級。當前,越來越多的網民價值觀念正在發生變化,他們有意識地將網際網路作為自身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場所。只有當更多的人去關注、尊重、創造知識,網際網路中存在的不良內容才會逐漸消失。

當然,對於「知識網紅」,人們不能僅僅滿足於享受其帶來的好處,還應該進一步加強監管。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知識服務,更好滿足消費者學習成長的訴求,同時也讓知識生產者更好地獲得收益,構建良性的知識變現體系。另一方面,更要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社會公眾自我學習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知識網紅」 傳播正能量
    過去提到「網紅」,人們往往會將它與「鳳姐」「犀利哥」等人物聯繫到一起,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隨著人們的生活與網際網路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一批擁有紮實功底和淵博知識的人已經悄然走進社會公眾的視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知識網紅」。
  • 「知識網紅」崛起改變網紅價值取向
    從價值觀傳播視角看,知識不僅具有中立的科學屬性,還帶有文化偏好和價值屬性,所以不僅要發揮知識網紅的知識傳播功能,還要充分發揮知識網紅的價值滲透功能。知識網紅既是知識焦慮和網絡技術催生的產物,也是知識和價值觀傳播的重要力量知識焦慮問題創造了市場需求。
  • 「知識網紅」與「網紅」社會價值轉變
    隨後,「共享經濟」的概念又為「知識網紅」注入了新的活力,微課、知乎live、喜馬拉雅FM頻道等付費訂閱模式的出現,為「知識網紅」提供了變現的通道,「知識網紅」與「網紅經濟」的軌道相交,一些人更是通過出版書籍、參加電視節目等形式實現了進一步的變現。
  • 讓「知識網紅」多一些
    不跳舞、不唱歌、不講段子,更沒有情色信息,近年來,一些網絡主播通過豐富有趣的知識講解,不僅收穫高人氣,而且回報不菲,這就是近來興起的「知識網紅」。他們就像一股網際網路的清流,改變著人們對網絡直播和網紅的偏見。    有時候,網絡直播幾乎成為低俗行業的代名詞。
  • 打造「知識網紅式」思政教育新模式
    【摘要】知識網紅以準確把握受眾的知識服務需要、充分尊重受眾的學習主體地位等為出發點,打造「優質內容+獨特人格魅力」的知識傳播新模式。思政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識地傳播思政知識、滲透思政觀念的教育活動,與知識網紅的知識服務有許多共通之處,但在網絡關注度、影響力等方面卻遠遠不如知識網紅。
  • 「關注」解鎖網紅新玩法——知識網紅
    近日有媒體對「知識網紅」的導師約見用戶數、各專業領域可供選擇的話題和行業分布等內容進行了分析,為人們了解這一網絡群體提供了參考。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對網絡的需求和利用,也經歷了從最初的獲取信息、聊天、娛樂到現在追求專業知識指導的過程。在以知乎為代表的一些網站的推動下,「知識網紅」與近些年出現的醫生網絡問診、網絡培訓學校等,都屬於憑藉持續輸出專業知識而走紅的範疇。
  • 「知識網紅」:一群新型知識分子的創新創造
    「知識付費」的到來,讓諸多「知識網紅」異軍突起。他們是新媒體知識傳播變革中的弄潮兒,自身擁有紮實功力和系統知識,精通個人IP包裝和運營,能夠準確把握受眾需求興奮點,在風起雲湧的網際網路時代匯聚優質用戶資源。這些網際網路平臺中的知識精英,正以他們通俗、風趣而高效的方式,為粉絲奉上別具一格的知識盛宴。
  • 2020年知識網紅勢不可擋
    papi醬李佳琦一禪小和尚回憶專用小馬甲……網紅,大家並不陌生,他們並未給網絡與現實社會提供多少正能量,卻是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我們常常是抱著新奇、戲謔的態度圍觀。這便是「知識網紅」崛起的契機,他們在網絡平臺上使用簡潔而高效的語言,採用圖片、漫畫、視頻等生動清晰的形式,為網友奉上精細、多元的知識養分。
  • 崇拜知識網紅讓我們離真知更遠
    知識網紅指通過新媒體傳播多元的知識養分,並且自身擁有紮實功力和系統知識,精通個人IP包裝和運營,能夠準確把握受眾需求興奮點的群體本題讓我們思考的問題不是對知識網紅的關注,而是對知識網紅的崇拜。崇拜 知識網紅的商業模式會減損人們對於知識的辨別甄選和批判思考能力。因此距離真知更遠,越崇拜,獨立思考的能力越難。這是網紅的產品設計,有兩個關鍵核心分別是節流和消除困惑,另外粉絲留在這裡不去往別的方向,讓消費者快速收穫知識的滿足感。不得不承認對知識進行整合思考批判確實是一個反人性的過程、它不僅要你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本還要不斷地將自己相信的東西批判重建。
  • 「知識網紅」颳起網上「科普旋風」
    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的「知識網紅」陸續湧現,活躍在各大網絡平臺,憑著重互動、善交流的優勢,在網絡世界颳起「科普旋風」。網絡科普的平臺也越來越寬,除了知乎、果殼等專業知識平臺,嗶哩嗶哩視頻網(B站)於今年6月初正式上線「知識區」,為海量年輕用戶打造「科普圈」。網際網路時代,青少年科普面臨哪些新契機、存在哪些新問題,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
  • 「知識網紅」齊聚鳳凰書城發布「知識日曆」
    2019-10-21 07:2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知識網紅」齊聚鳳凰書城發布「知識日曆」——「淺嘗輒止,強於望而卻步」  這幾位自媒體人被稱為「知識網紅」「科普大V」,他們加起來在全網擁有超過一億粉絲,不但擁有垂直領域的知識儲備,更深諳當下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和喜好,以一種通俗的、有趣的、現代的方式傳遞知識。
  • 羅翔這樣的知識網紅,憑什麼取代薇婭李佳琦?
    然而,隨著短視頻平臺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基於視頻的知識網紅逐漸取代了知乎大神,成為了輿論的新焦點。微博出了張雪峰,西瓜視頻出了李永樂,B站出了局座張召忠,抖音和快手上也出現了很多專業的知識分享網紅。 視頻語言更容易被接受,加上這些知識網紅通過更加通俗的語言將知識傳遞給網友,讓這些「老師」更好地實現破圈。
  • 獨家秘笈5步幫你快速成為知識網紅
    說到網紅,雖然很多人對他們的高收入羨慕不已,但是又嗤之以鼻,覺得他們要麼惡俗醜,要麼美露肉。羅振宇、吳曉波、河森堡等一批知識網紅的橫空出世,徹底打破了網紅就要袒胸露背、身材好、顏值高的認知,誰說做網紅就必須要毀三觀?
  • 知識網紅是如何煉成的?
    狗熊會抓取了果殼旗下的知識變現網站「在行」的數據,來探索一下專家型網紅的受歡迎程度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對於需要尋求幫助的讀者來說,這些討論可以為大家選擇專家提供參考;而對於有志於成為知識網紅的讀者,希望這些發現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設計自己的專業形象和服務。這是在行網站「網際網路+」類目標籤下的幾個「話題」。
  • 喜馬拉雅FM:知識網紅孵化地
    以下推送的報導是中國十大獨角獸榜單的第四篇:《喜馬拉雅FM:知識網紅孵化地》。各個行業優勝劣汰的速度都在加快,音頻領域各家也處於這一階段,遺留下的幾家平臺,競爭態勢愈發明顯。/文 |《中國企業家》記者陳貝蕾編輯 |林文龍「在喜馬拉雅平臺內,不是只有『一個山頭』,而是『群峰』,每個細分領域的『知識網紅』,都能夠佔領各自領域的『山頭』。」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聯席CEO餘建軍在採訪中這樣形容喜馬拉雅FM的生態。
  • 集合馬東、吳曉波等三千知識網紅,喜馬拉雅要做文化「淘寶天貓」
    「如何把每個人的智慧挖掘加工出來,讓信息更好地傳播、分享和商業變現,這是音頻內容將來的發展方向。」 10月16日,第一財經主辦的第二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十大品牌活動」獲得者,喜馬拉雅聯合創始人、聯席CEO餘建軍談到對創新的理解時說,希望未來喜馬拉雅能成為文化領域的「淘寶天貓」,在移動互聯、物聯網時代,用聲音重塑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
  • 喜馬拉雅:個人成長類課程受熱捧,知識網紅將成主力軍
    36氪研究院發布的《知識新經濟的現狀與未來》報告也顯示,音頻類產品通過音頻進行知識傳播,最大的優勢是伴隨性。用戶可以在做其他事的時候,利用碎片化時間和各類不同場景來收聽該類產品(其最重要的兩個場景是通勤和睡前)。
  • 知識網紅們先別急著開課,你離影響力變現可能還差一個「脫不花」
    上周《2017知識網紅對比報告》發出來,新榜、虎嗅等都有轉載,鈦媒體還給了我頭條,說明這個話題確實熱,大家也都在關注知識網紅這個新物種。我把文章發給新榜的老徐請教,他說,不是每個知識網紅現在都需要做付費。於是我想在聊聊如何打造知識網紅之前,先來討論下付費必要性。這四個月來運營「一塊聽聽」,我們經歷了50萬付費用戶和幾百場付費分享,其實我的感受也是和他一樣的:課程太多,學生都不夠用了。
  • 「米老闆」心願:「山西精神」助力正能量傳播
    指導單位:中共山西省委網信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單位:山西晚報社協辦單位:中共大同市委網信辦、山西雲媒體、山西正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你為山西打call,我來為你助力,在傳播大美山西的路上,山西晚報與你同行。
  • 滬江想用直播做在線教育,現在還缺足夠多的「知識網紅」
    滬江想用直播做在線教育,現在還缺足夠多的「知識網紅」 iwangshang / 陳之琰 / 2017-01-23 摘要:在陸堅看來,成功的直播教育平臺首先是教學工具;其次是一個可交易的教育電商平臺;最後,還要對教學者進行運營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