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全畫幅微單相機EOS R作為佳能首款全畫幅微單,這款相機的性能得到攝影愛好者的認可,攝影玩家常規50mm F1.8入門標準鏡一直是攝影師常備的鏡頭之一。不過Canon EOS R鏡頭家族以及其衍生出來的RF接環鏡頭都暫缺50mm F1.8的身影,只能使用RF鏡頭家族中最輕巧的廣角鏡RF 35mm F1.8 Macro IS STM(餅乾鏡頭)代替,為何RF 35mm F1.8鏡頭深受EOS R系統用家的歡迎呢!我們來看下它的表現如何?
Canon RF 35mm F1.8 是佳能於2018年EOS R全畫幅無反相機推出第一批鏡頭,同期發布的還有RF 24-105mm F4L IS USM、RF 28-70mm F2 L USM,以及RF 50mm F1.2L USM(紅圈)鏡,佳能多款L鏡追求極致的光學像素、良好操控性能以及超大光圈設計。不過RF 50mm F1.2L USM鏡頭價格和龐大的體積,對於想嘗試EOS R無反鏡頭的攝影玩家來說並非首選。
佳能為了照顧普通攝影玩家的需要,推出易上手的RF 35mm F1.8 Macro IS STM,即使沒有用EF-EOS R轉接環也能再EOS R使用RF鏡頭。
人文、人像、美食、花草拍攝似乎是永恆的主題,Canon RF 35mm F1.8 廣角焦距在風景、人像以及紀實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加上 此鏡頭微距功能,足以應對日常拍攝所需。
RF 35mm F1.8 不俗表現在於鏡頭採用9組11片的光學設計,與當年的 EF 35mm F2 IS USM一樣,用一片GMo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來修正變形像差。不過無反鏡頭與單反鏡始終不同,無反鏡頭加入大量數碼修正來提升影像質量,而 RF 35mm F1.8 引入GMo鏡片後,桶狀變形像差仍然明顯,需要預設啟動相機的變形校正功能才可以暴力將線條變得更為筆直。
光學質素方面RF 35mm F1.8雖然並非是L鏡,但是由於RF接環鏡頭在最接近焦平面部分放置了一枚大口徑的鏡片,在最大光圈時的解像力給我們不錯的驚喜,缺失是角位部分仍有點落差,如果考慮以非L鏡頭的話,其實 RF 35mm F1.8 的表現算是合格。
小評:RF 35mm F1.8 的變形控制未見亮點,在啟動機身數碼修正後亦有輕微的桶狀變形,至於關閉數碼修正後的變形像差問題就加嚴重,線條向外彎的情況頗為明顯。
RF 35mm F1.8 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17cm,對應的最高放大率為0.5x,一般拍攝花卉、飾品和食材都非常適合,而且0.5x放大率的工作距離長達7cm,可以與拍攝主體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鏡頭和相機本身會遮擋拍攝光線。當然,如果想擁有較佳的布光效果,RF 35mm F1.8 的鏡身前方也可以直接裝上原廠的Macro Ring Lite MR-14EX II微距環形閃光燈或Macro Twin Lite MT-26EX- RT微距雙邊閃光燈。
攝影愛好者都喜歡一鏡多用,特別是微距拍攝特性,佳能在 RF 35mm F1.8 補充Hybrid IS混合型光學影像穩定器,可以補償傾斜式震動和平移式振動,在正常拍攝時,鏡頭的Hybrid IS可以提供相當於5級快門速度補償效果,至於在0.5x放大率時能提供3級快門速度補償效果,兼顧適用於多個場合的拍攝需求。
對焦方面配上 EOS R 在一般拍攝時的反應快,胡焦機會不多,加上最高放大率只有0.5x,近拍時的外對焦行程不算很長,在近拍時的合焦時間不會很久。
小評:RF 35mm F1.8 在全開f/1.8最大光圈時,畫面的中央部分已經有不錯的分辨力,高反差位置隱約有輕微的紫邊的情況出現,至於接近畫面的四角部分,在最大光圈時的解像力就相對遜色,要將光圈收至f/5.6後才會大幅拉近與畫面中央部分的距離,使整個畫面都變得十分清晰。而在中央部分的可用光圈範圍同樣廣闊,稍收光圈已有不俗的效果,及至f/11光圈也有很好的表現,鏡頭在最大f/1.8光圈時的四角失光問題頗為明顯,即使f/2.8光圈也有丁點的暗角;至於啟動相機的數碼修正功能後略有改善,不過也要到f/2.8光圈才令四角與中心的亮度差更為一致。
總體而言,RF 35mm F1.8 鏡頭的性價比不錯,既有街拍的優勢,也有拍攝生活小品0.5x微距的便利性,用途較以往EF接環版本的 35mm F2 IS USM更為廣泛,即便佳能在RF接環系統遲遲未引入傳統50mm F1.8標準鏡頭,反而早早推出攝影愛好者出勤率更高的 RF 35mm F1.8 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