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粒助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芯粒助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10月14日,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2020)在上海開幕。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發表了題為《芯粒: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戴偉民表示,芯粒(Chiplet)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到2024年,將達到58億美元。

  晶片設計成本越來越高

  戴偉民在演講中表示,電晶體數量隨著特徵線寬的減小而大幅提升,從而支撐手機晶片性能的不斷升級。他以蘋果公司手機晶片為例,在16nm工藝下,其手機晶片的電晶體數量為33億個;在7nm工藝下為69億個;在5nm工藝時預計將達100億個。單位面積下電晶體數量的快速上升促使電晶體的單位成本快速下降,蘋果公司晶片單個電晶體的生產成本在16nm工藝下為4.98美元/10億個電晶體,在7nm工藝下僅為2.65美元/10億個電晶體。

  戴偉民指出,當前,晶片設計成本越來越高,以工藝製程處於主流應用時期的設計成本為例,工藝節點為28nm時,單顆晶片設計成本約為0.41億美元;而工藝節點為7nm時,設計成本則快速升至約2.22億美元。其中早期使用和成熟期使用的成本相差1倍以上,但成熟期的使用成本仍非常高。全球領先的晶片設計公司(fabless)的研發/營收佔比居高不下,在25%以上。戴偉民認為,Fabless模式演進催生晶片設計服務產業,半導體IP授權和集成電路設計服務行業的發展催生更多機遇。全球半導體IP市場發展規模呈上升趨勢,將從2019年的50億美元,上升至2027年的101億美元,增長1倍以上。

  芯粒技術快速發展

  戴偉民表示,工藝技術的進步帶來設計成本的挑戰,現階段,先進工藝帶來的設計成本攀升逐漸削弱了單個電晶體的平均成本效益。因此,更高的矽利用率會帶來更高的產量,推動芯粒(Chiplet)市場快速發展。芯粒處理器晶片的全球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6.45億美元將上升至2024年的58億美元,2035年將達到570億美元。目前,Marvell、AMD、英特爾臺積電等大公司都相繼發布了芯粒產品。據了解,目前,芯粒涵蓋三種封裝技術,即Organic Substrates、Passive Interposer(2.5D)以及Silicon Bridges。

  「芯原公司提出IP即芯粒(IP as a Chiplet)理念,旨在以芯粒實現特殊功能IP的『即插即用』,解決7nm、5nm及以下工藝中性能與成本的平衡,並降低較大規模晶片的設計時間和風險,從SoC中的IP到SiP中以芯粒形式呈現的IP。」戴偉民表示。

  戴偉民強調,芯粒將帶來新的產業機會:降低大規模晶片設計的門檻;升級為芯粒供應商,提升IP的價值且有效降低晶片客戶的設計成本;增設多晶片模塊(Multi-Chip Module,MCM)業務,芯粒迭代周期遠低於ASIC,可提升晶圓廠和封裝廠的產線利用率;建立新的可互操作的組件、互連、協議和軟體生態系統。他舉例說,目前國內已有公司涉足這個領域。長電科技依靠多年eWLB 扇出型封測量產經驗,2020年面向高性能計算、5G及物聯網等應用推出一系列芯粒產品,包括基於RDL First 的中道扇出型晶圓級封裝及配套的高密度FCBAG後道封裝。據介紹,RDL 線寬線距達到2微米。2021年長電科技計劃推出基於矽轉接板的2.5D 芯粒產品,封測精度和密度進一步提升。

  終極內存和緩存技術有效降低系統成本

  FLC終極內存/緩存技術(FLC)是一種創新性的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效率的內存/緩存技術。它可以低成本地擴大DRAM內存容量,提供大緩存並有極高的緩存命中率,利用片內S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或片上定製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來提高DRAM性能,並有效降低DRAM內存的功耗及系統功耗,在不改變現有晶片的系統結構的基礎上有效降低系統成本。

  隨著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大數據、高性能計算設備和物聯網設備的大量湧現,芯原和合作廠商擬共同研發採用全新高性能計算機架構的終極內存/緩存技術,將為高性能計算機平臺、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行動電話等提供一個全新的高性能、高效率和低成本計算的內存方案,並可以顯著節約系統總體成本。「我們研發的內容包括:開發終極內存/緩存技術控制器和封裝內緩存晶片技術;研發完成後,將基於終極內存/緩存技術開發應用處理器方案,採用芯原領先的視頻編解碼技術提供豐富的接口並支持擴展異構計算,例如PCI-E、CCIX、USB Type-C MIPI攝像頭、4K顯示等。」戴偉民表示。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報)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芯粒助推中國...
    10月14日,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2020)在上海開幕。
  • 聚焦半導體產業 張汝京博士等產業大咖同臺共話「芯」發展
    隨著新基建迅速崛起,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等領域為集成電路產業和市場發展帶來空前機遇。面向未來10年騰飛的數字信息科技,掌握半導體產業,對中國持續引領全球高科技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 2017中國(寧波)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甬舉行
    為提升半導體產業發展區位優勢,加速創新資源集聚,助推寧波半導體產業實現創新轉型,2017年12月22日,2017中國(寧波)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創新項目推介會在甬舉行。
  • 風雨四十年,記錄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
    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半導體公司也在同一時期出現,這家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後來改名叫上海先進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並延續至今。1989年2月,在江蘇無錫,一場名為「『八五』集成電路發展戰略研討會」的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設,形成規模生產,注重發展專用電路,加強科研和支持條件,振興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戰略,對行業影響深遠。
  • 「在行動」重慶郵電大學:研發「重郵芯」助推重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中國芯」接收機讓國外競爭者心服口服既然我們的晶片比國外的好,能否把眼光轉向國外呢?「當時,深圳的愛國者公司也在尋求新的產品,我們雙方一拍即合。」這款包含「中國芯」的接收機很快受到英國消費者的喜愛,對一些國外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這些公司以專利為由,要求愛國者繳納專利費,停止在英國市場的銷售。重郵團隊亮出在國際期刊發表的論文,以及在英國獲得授權的專利。該接收機的晶片構架和技術方案都是全新的,不存在任何侵權行為。對方心服口服。
  • 從三大半導體公司Chiplets(芯粒)方案看其神奇之處
    十年後的1975年,由於集成電路產業日趨成熟,摩爾修正了翻倍時間,即每隔24個月集成電晶體數目翻倍,這一定律在其誕生後的幾十年時間裡,一直是半導體行業可以信賴和依靠的預測模型或發展規律。但隨著晶片尺寸和製程工藝不斷縮小,半導體製造也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目前電晶體數量翻倍速度已經延緩至30個月左右。
  • 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2020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中芯國際稱,我公司嚴正聲明,中芯國際作為一家同時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及中國大陸A股上市的國際化運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公司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在此基礎上一直合法依規經營;且與多個美國及國際知名的半導體設備供貨商,建立多年良好的合作關係,美國商務部多年來針對中芯國際進口採購的設備,也已經核發多件重要的出口許可。
  • 把握芯機遇、開創芯動能!2020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成功舉辦
    他提到,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先後出臺了多項產業扶持措施。在政策和市場的雙力驅動下,廣東省半導體產業迅猛發展,目前廣東省正在著力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是集成電路企業投資興業的優質選擇。
  • 中芯回應或遭美國制裁,業界:中國半導體產業將陷更大不確定性
    國內而言,若中芯受限,則將不僅僅影響到華為,還有一眾國內半導體設計公司。甚至會擾亂中國發展國內集成電路(IC)和軟體產業的努力,這將打擊從智慧型手機到5G基站和飛彈制導系統的所有事物。而就中國而言,美國考慮制裁中芯一事,讓本已動蕩的中國半導體產業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中。處在產業鏈中遊的中芯國際可以拉動整個半導體產業上、下遊的合作夥伴。業界普遍認為,中芯國際能力提升後,IC設計企業在國內就可以完成相關設計和製造,整個半導體產業形成一個正向循環。若中芯受限,則將不僅僅影響到華為,還有一眾國內半導體設計公司。
  • 中國芯半導體全球化瑞芯微聯盟生態巨頭
    中國芯半導體全球化瑞芯微聯盟生態巨頭 2017-01-17 14:36: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張汝京和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代工產業看法的差異
    張汝京和張忠謀:對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代工產業看法的差異。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認為,中國大陸發展自己半導體產業機會很大,進步很大,也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中國應加快自力更生的能力。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認為,大陸可以獨立發展半導體設計,搞半導體製造不易實現超越。顯然,張忠謀不希望大陸半導體製造發展起來,就像美國人不希望大陸研發出兩彈來一樣的。張忠謀狀告中芯國際7年,重創大陸晶片產業,強行逼走愛國實業家張汝京。對我們來說,張真的不是個好東西。
  • 美國制裁中芯國際,扼殺不了中國半導體產業
    中芯國際,不過英國人說出了大實話:中芯國際的主要客戶都在美國,川普選錯了籌碼,這扼殺不了中國半導體產業,反而會使美國喪失優勢,對此有網友表示,難怪最近美企十分焦急,紛紛對白宮的政策不滿,原來對美國制裁中國晶片後悔了?
  • 中國芯半導體全球化 瑞芯微布局生態鏈
    中國芯半導體全球化 瑞芯微布局生態鏈
  • 投資「芯」機遇:半導體產業有這些突圍機會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磅嘉賓,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發表了《感知技術賦能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正在向我們走,智能化需要大量的傳感器技術與產品形成大數據,更需要數據分析、存儲、處理,這也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 建言「十四五」規劃 2020年中國寬禁帶半導體技術論壇暨產業發展...
    (2020年中國寬禁帶半導體技術論壇暨產業發展峰會在浙江嘉興舉行)11月6日,2020年中國寬禁帶半導體技術論壇暨產業發展峰會,在浙江嘉興拉開帷幕。峰會現場發布了《寬禁帶功率半導體「十四五」建議書》,這是我國半導體行業首次站位寬禁帶半導體產業發展視角,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頂層設計及行業內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提供了重要依據。本次峰會由中國寬禁帶功率半導體及應用產業聯盟(以下簡稱中寬聯)、嘉興市南湖區人民政府、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幸福)、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公司主辦。
  • 戴偉民:「芯粒」(Chiplet)是未來晶片發展的重要趨勢
    00:00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詩穎 田萌 長沙報導「芯粒」即Chiplet,通俗來說又叫「小晶片」,近年來,芯粒(Chiplet)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在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詳細解讀了
  • 【芯觀點】「解渴」半導體產業,國務院新政「芯」思縝密
    4.首批重點項目投資近300億元,深圳前海發布加快新基建發展行動方案5.合肥市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6.國內首條,彩虹合肥G7.5(兼容G6)LTPS基板玻璃生產線點火1.自主GPU內核領銜,五個優質項目亮相「芯力量」初賽第九場8月5日,「芯力量」項目評選大賽「尋找中國好項目,匯聚中國芯力量」初賽第九場成功舉行
  • 從半導體歷史看「中國芯」的出路
    從70年代中期開始,韓國抓住日美貿易摩擦,美國打壓日本的機會,積極接受美國產業指導,以財團的形式投入資金大力收購日本半導體產業技術。1975年,韓國政府發布《推動半導體發展的六年計劃》,大力發展本國半導體企業,不惜重金從美國購買技術,引進人才。三星電子積極配合政府戰略,先後於1974年和1979年分兩次收購韓國半導體股權。
  • ...半導體紅利期 歲末年初之際,電子發燒友網策劃的《2021半導體產業
    對於芯翼信息科技來說,我們將持續堅持「以芯為翼,助推物聯」的企業願景,持續為細分應用市場定義開發具備超強產品力的晶片產品,幫助產業爆發能夠落地施行。 5G和IoT打開的細分市場機會大 2020年,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迎來了史上最高漲的產業熱潮,可以看到,這一年產生了數量龐大的中國半導體公司,全球大環境也給了中國半導體企業最OPEN的市場空間,整個行業都在尋找靠譜的國產晶片替代。我主要從5G和IoT的應用方面聊一下,今年半導體應用市場,可以看到,國產晶片公司的產品,正在全面落實進口晶片的替代。
  • 《瓦森納協定》後,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路在何方?
    半導體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命脈 ,作為高尖端和高附加價值產業對整個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目前我國更是將半導體產業關鍵技術研發提升到國 家戰略高度 。提高 中國半 導體 產品國 產化 面 臨 技 術 難 度 超 過 、資 金 投 入 巨大且國內缺乏晶片設備 、 設計與製造領域的高新人才 等問題 。 半導 體高端 產品 長 期 依 賴 進 口 的 情況始終沒有緩解 , 近五年來中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不斷增加,2019 年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到3055.5億美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