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2020-12-28 澎湃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在歷次黨的全會文獻中是第一次,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面理解把握,採取有力措施推動落實。

一、充分認識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對「十四五」和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我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底,已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4億,預計2025年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實現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發揮老年人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必將進一步彰顯黨的初心使命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維護國家人口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考量。在我國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將是基本國情。這個趨勢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程緊緊相隨,與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密相連,關係到我國代際和諧與社會活力,影響國家人口安全和國際競爭力。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升為國家戰略,有利於全黨全社會進一步凝聚共識,增強風險意識和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統籌各方資源力量,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營造有利戰略格局,確保中華民族世代永續發展,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的情況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為我國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滾滾而來的「銀髮浪潮」,既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和衝擊,也蘊藏著寶貴的發展機遇和希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有利於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對衝不利影響,積極轉化老齡風險為「長壽紅利」;有利於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催生銀髮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有利於拓展銀髮消費,持續擴大內需,充實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

二、深刻把握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總體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制定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黨總攬全局,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堅強保證。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要在各級黨委的領導下,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凝聚社會共識,切實把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轉化為全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強大動力,走出一條借鑑各國有益經驗、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之路。

堅持積極老齡化觀念,牢牢掌握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先機和主動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維護老年人尊嚴和權益,而且能促進經濟發展、增進社會和諧。要積極看待老齡社會、老年人和老年生活,以積極的態度、積極的政策、積極的行動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人口老齡化涉及的生育養育、教育培訓、退休社保、收入分配、產品服務等政策制度,最大程度防範化解人口老齡化風險,最大程度把握人口老齡化戰略機遇。

堅持調動各方主體的積極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齡社會治理共同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涉及領域廣、參與主體多,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調動政府、市場、社會、家庭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積極性。要在政府主導下,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地位,引導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建設繼承傳統美德、具有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實現各盡其責、各得其所,打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堅實社會基礎。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做到因地制宜、科學精準施策。我國人口老齡化存在顯著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既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不斷增強社會保障能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努力增進人民福祉;又要充分考慮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財政承受能力,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將提高福利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基礎上。要在黨和國家統一部署下,從實際實效出發,在戰略布局上體現精深,在政策措施上體現精準,在管理服務上體現精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全方位、多層次、具體化的養老需求。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為人類解決老齡化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把改革創新作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強大動力,充分激發市場和全社會活力,強化科技支撐,不斷完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堅持世界眼光,立足中國國情,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攜手共進、應對挑戰。

三、認真落實「十四五」時期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思路和任務

《建議》堅持系統觀念,從我國實現人口均衡發展最需要關注的「少子老齡化」等問題入手,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思路和任務。

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持續保持社會活力的治本之策。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建議》提出,要「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為繼續完善人口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落實《建議》要求,要把握人口發展重大趨勢變化,制定長期規劃,實施人口均衡發展國家戰略;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要大力發展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供給,優化義務教育教學安排,緩解家庭教育撫養孩子的後顧之憂;要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和優生優育服務,提高出生人口和新增勞動力素質,降低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力供給總量下降的不利影響。

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這是積極對待人口老齡化、創造「長壽紅利」的關鍵之舉。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佔比高、增速快,蘊藏著巨大的勞動力財富和消費潛力,亟待開發。《建議》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培育養老新業態」,為搶抓人口老齡化戰略機遇、創造「長壽紅利」明確了路徑。落實《建議》要求,就要加快研究制定延遲退休方案,倡導終身發展理念,支持老年人力所能及發光發熱、老有所為,積極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繼續創造社會財富;要健全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大齡勞動者和老年人就業創業;要建立健全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讓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推動完善內需體系;要樹立新發展理念,緊跟老年消費需求變化,深化老年產品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廣泛應用,促進養老與教育培訓、健康、體育、文化、旅遊、家政、康復輔具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銀髮經濟大發展,實現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推進基本養老服務,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做到老有所養的重要基礎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養老服務快速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20.4萬個,總床位775萬張。但與人口老齡化形勢和人民群眾需求相比,我國養老服務還存在不少短板。《建議》提出,要「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為搭建養老服務體系的「四梁八柱」明確了任務要求。落實《建議》要求,必須針對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逐步建立以失能照護為主要內容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面向特困人員的救助供養制度,探索建立面向社會大眾的成本可負擔、方便可及、質量可靠的普惠型養老服務,推動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要鼓勵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加強鄰裡互助、農村互助幸福院、「時間銀行」等互助性養老探索;要拓展服務形態,大力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協調配合、融合發展;要豐富服務內容,大力推進醫養康養相結合,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和醫療健康服務的綜合需求;要強化服務保障,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發揮家庭養老基礎作用。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適應我國實際、順應廣大老年人意願的必然選擇。「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在家中養老是絕大多數老年人的基本意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家庭支持是我國老年人養老保障和生活照料的重要來源,但在家庭結構小型化、社會觀念轉變等影響下,我國家庭養老受到衝擊。《建議》提出,「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健全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和設施」,為新時代更好發揮家庭養老基礎作用提供了行動指南。落實《建議》要求,應當加強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弘揚「百善孝為先」「養親」「敬親」和「送親」(送終)等傳統美德,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促進家庭老少和順;要貫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健全老年監護制度,依法打擊欺老虐老行為;要探索推進家庭照護者培訓、贍養老年人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照料假、喘息服務、住房和環境適老化改造等政策措施,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減輕家庭照顧老年人的負擔和壓力;要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建立城鄉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社區探訪制度;要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健全老年優待制度,提倡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優惠服務,積極支持老年人融入社會。〔作者系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原載於《光明日報》2020年12月17日第6版)〕




來源:2020年12月21日《中國社會報》

原標題:《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充分認識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
    一、充分認識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大意義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對「十四五」和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 北京如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找準戰略行動的著力點!
    「十四五」時期是北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窗口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區別於其他省市地區,作為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北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準確理解其戰略內涵和本質要義,找準戰略行動的著力點和率先突破的方向。
  • 圍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助力我國養老服務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將「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這是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順利實現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戰略擘畫。
  • 第二屆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端研討會在京舉行
    本次研討會以「新階段、新格局、新戰略」為主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凝聚智慧、形成共識,改革創新、紮實工作,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發表視頻致辭。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實踐著力點
    作者: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易雪琴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對人類社會產生持久深刻的影響。我國自20世紀末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數量和佔總人口比重持續增長。
  • 第二屆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端研討會在京舉行[組圖]
    本次研討會以「新階段、新格局、新戰略」為主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凝聚智慧、形成共識,改革創新、紮實工作,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老齡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 第二屆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端研討會在京召開
    本報訊 (記者 黃 瑤) 12月18日,以「新階段、新格局、新戰略」為主題的第二屆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端研討會在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在視頻致辭中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標誌著老齡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老齡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要立足新發展階段,搶抓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機會窗口期,在「十四五」期間從工作機制、科技支撐、社會協同等方面加大綜合應對力度,全面做好積極應對老齡化的各項戰略準備。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際視點)
    人口老齡化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製公寓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方式,同時努力挖掘「銀髮經濟」蘊含的不少商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歐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
  •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言獻策——首屆彩雲樂齡論壇舉行
    張寬壽指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充分表明中共中央高度重視解決好養老問題。本次論壇是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響應中共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設目標的實際舉措。
  • 到2022年 四川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2020-12-21 13:40:08    華夏經緯網
  • 「全民閱讀」第六十次長安街大講堂: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與應對戰略
    原創 劉星月 長安街讀書會第六十次長安街大講堂: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與應對戰略全民閱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窗口期」,中國人口老齡化態勢如何?如何從更廣闊的視角理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作為重要保障措施,老年金融學有哪些前沿問題值得關注?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任澤平 熊柴 文:澤平宏觀 任澤平 熊柴2020年10月,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中國太保壽險長護解決方案...
    原標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中國太保壽險長護解決方案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二等獎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上海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
  • 應對人口老齡化 保險業怎麼做?
    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6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多位監管人士圍繞當前保險行業最受關注的話題予以發聲。保險業服務新發展格局應聚焦五大方面「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保險業要聚焦五大領域,全力服務新發展格局。」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寧波象山一院醫健集團斬獲亞洲醫院管理獎
    12月8日,亞洲醫院管理大會揭曉本年度亞洲醫院管理獎名單,寧波市象山縣第一人民醫院醫療健康集團老年醫院院區(象山縣老年醫院)申報的項目《實施「精準型」醫養結合,為健康養老保駕護航》榮獲品牌營銷活動類卓越獎,也是全省唯一一家獲獎的醫療衛生單位。
  • 【地理熱點】從國家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看人口老齡化
    第二波人口紅利來了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目前,日本是全球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了27%,排名世界第一,而義大利23%、德國21%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保險業需如何應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保險業需如何應對?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一要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普惠型農業農村保險;二要聚焦人口老齡化戰略,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三要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巨災保險和責任保險;四要聚焦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五要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升保險業跨境服務能力。
  • 從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解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比達18.1%。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比達12.6%。按照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 習近平掛心人口老齡化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十四五」時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窗口期,到「十四五」末,我國預計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支振鋒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稱,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