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爸小啟:
石榴,原產於古代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將石榴傳入中原,從此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石榴分花石榴和果石榴兩種。
花石榴據說一年可以開三次花,真可謂花開不敗。
果石榴則在每年農曆五月份開花,故韓愈有詩云「五月榴花照眼明」;八月份果實成熟,因此有「八月十五月兒圓,石榴月餅拜神仙」的民俗。
石榴樹經常載種在農家房屋前,石榴花和石榴果則經常出現在古代詩歌和繪畫裡。
那麼,在唐詩宋詞裡,石榴花開寓意繁榮昌盛,石榴果又寓意著什麼呢?
韓愈:五月榴花照眼明
《榴花》(唐)韓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農曆五月,是石榴花盛開的季節,因此石榴花被視為五月的「花神」,五月又被稱為「榴月」。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寫起詩來得心應手。
這首《石榴》開門見山,描寫石榴花開,花團錦簇,光彩奪目。仔細一看,花枝之間,小小的石榴果已開始成長。詩人眼前的石榴樹雖然在既無車馬經過,也無行人理睬的偏僻之地,但絲毫不影響石榴的開花結果。
詩人借物抒情,表達了自己雖然懷才不遇、屢遭貶謫,但絕不自暴自棄的決心。
《石榴》(宋)蘇軾風流意不盡,獨自送殘芳。色作裙腰染,名隨酒盞狂。
這首五絕是東坡居士早期的作品。蘇洵父子三人「一榜三進士」曾經轟動一時,此後東坡居士到鳳翔擔任判官,寫下此詩。
當時,蘇軾和蘇轍兄弟兩人關係很好。蘇軾去鳳翔,兩人是第一次長時間分別。
在此期間,蘇轍寫了很多詩寄給蘇軾。蘇軾也回了很多詩,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首。
因為是蘇軾早期的作品,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比較淺顯易懂,沒有他中後期歷盡滄桑後的大徹大悟與瀟灑豁達。
「色作裙腰染」,指古代女子的裙子一般都是紅顏色,就如同石榴花染紅的一樣。
通常說「拜倒在石榴裙下」,其意思就是說男子為女子的美貌所折服。
《石榴》(宋)劉子翬庭榴結實墊芳叢,一夜飛霜染茜容。萬子同胞無異質,金房玉隔謾重重。
這首七絕描寫了石榴果的特點,生動形象。
中國人向來喜歡紅色,滿枝的石榴花象徵著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日子。
而石榴果實多籽,寓意多子多福。「萬子同胞無異質」,則運用了擬人和誇張的寫作手法,十分巧妙地將石榴果的特色寫得淋漓盡致。
所以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在自家庭院裡種植兩棵石榴,以祈求生活如石榴花般紅火幸福,家庭如石榴果一樣興旺發達。
回頭再看,詩人開門見山,一開頭就寫「庭榴結實墊芳叢」,這就更加容易理解了,畫面感極其強烈。
另外,宋代人還用石榴果裂開時內部的種子數量,來佔卜預知科考上榜的人數,久而久之,「榴實登科」一詞流傳開來,寓意金榜題名。
果爸思詩:
在唐詩宋詞裡,石榴耀眼的地方還有很多。
唐朝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如此形容:「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
晚唐詩人杜牧則這麼描寫:「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豔中閒」;
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戴復古:「山崦誰家綠樹中,短牆半露石榴紅」。
石榴不僅在唐詩宋詞裡花繁果碩,還穿越時空,流傳百世。
如今,石榴是西安市市花,西班牙國花,儼然與國際接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