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
科技巨頭的最新動作,常常會成為市場投資和創業的「風向標」。儘管受到疫情的衝擊,美國蘋果公司似乎也沒停下研發的腳步,在近日接連獲批數十項專利,或許又有很多新的黑科技即將誕生。
智能手套或成新風口據海外媒體報導,蘋果公司近日接連獲批66項專利,包括智能手套、車載VR、AR地圖、溼手屏幕觸控等新專利。其中,與智能手套相關專利有兩項,一項專利為衣物表面傳感器,可以增強用戶觸控時的物理反饋;另一項專利為一種智能手套交互系統,可以實現隔空操控屏幕內容。
到底怎麼玩?
蘋果提出了一種設計,在衣物中置入一些感應器,當用戶觸碰到這些感應器的觸點時,這些感應器會發生振動,從而模擬用戶按下按鍵時的真實物理反饋。這些感應器可以做的非常小巧,同時功耗也非常低,對於衣物外觀的影響也會降低到最小。蘋果的第二項專利是一套智能手套交互系統。通過指尖、手掌等多個區域的力度傳感器、陀螺儀、加速度計、電容陣列等硬體,檢測用戶的手部動作,從而實現對其他智能設備的控制,這項專利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就是AR。
通過這項技術,用戶可以隔空操控電腦,比如移動手部來完成文件夾的拖動。就像握著一個虛擬的滑鼠,不論是整體手部動作還是指尖的運動,都可以被識別出來。
早在去年1月,蘋果公司已經申請了另一項專利,該專利暗示著與「智能服裝」相關,這款名為「基於織物的、帶有力感的分割機」,被外界猜測可能是一款「智能手套」。此外,在2019年的另一份文件中,蘋果通過輕輕擠壓手指兩側來提升用戶在顯示屏上打字時的物理反饋。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智能手套等智能服裝領域,蘋果還處在初期探索階段,但在智能穿戴設備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無疑是一片新的藍海。
無獨有偶,美國專利商標局此前公布一項微軟在2018年就提交過的智能手套產品設計專利,而這項手套專利是在一款智能布料專利的基礎上研發。據悉,這款智能手套可通過一個或多個觸覺傳輸設備提供震動輸出,非常適合和VR產品一起使用。記者梳理發現,現在正在進行智能手套研發的也不止是微軟和蘋果公司,還有三星、索尼等公司都在探索智能服裝領域。
蘋果公司的新玩法除了智能服裝,蘋果還想玩這些:
溼手屏幕操控專利,這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下智慧型手機屏幕操控中的一大痛點。
蘋果新iMessages的專利,對已發送消息進行重新編輯。
蘋果還發布了一項專利,可以讓MagicTrackpad支持ApplePencil的手寫輸入,同時還可以充當無線充電板,為iPhone進行充電。
蘋果還獲得了一項AR耳機專利,它使收聽者能夠通過所謂的「雙耳錄音」準確地確定聲音的確切位置,這將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的視頻(如視頻電話會議)和增強現實場景中。
此外,蘋果獲得了「光伏電池系統」專利,該光伏電池系統可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為其他產品充電,未來可能會應用在汽車車頂,以增加車輛續航,並加快車輛充電速度。蘋果還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了一套沉浸式VR系統,可以讓乘客在上班路上通過VR體驗在辦公室上班的感覺。
據不完全統計,蘋果公司在2019年申請的與汽車相關的專利數,幾乎是前幾年得到的汽車相關專利數量之和。由此可見,蘋果似乎仍有意自己造車,而且一定是自動駕駛汽車。
其實,蘋果與其他科技巨頭的專利鬥爭已經耗時多年。就在去年,蘋果和高通決定和解專利使用費的糾紛。兩家公司聯合發布的聲明指出,高通和蘋果公司已經達成協議,放棄在全球層面的所有法律訴訟。高通表示,與蘋果的和解協議將終結所有正在進行的訴訟,包括與蘋果設備合約製造商的訴訟。兩家公司已經達成了為期六年的全球專利許可協議,已在2019年4月1日生效,並有兩年的延期選項。蘋果將向高通支付一筆一次性的款項,兩家公司還達成了一份多年的晶片組供應協議。
無論如何,可以確認的是,這麼多的專利的確表明蘋果公司正在研究的一些領域和未來可能發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