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科學家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

2020-12-19 瀟湘晨報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獲「物質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生命科學獎」授予張亭棟、王振義,獎勵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的治療作用。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為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

「物質科學獎」獲得者盧柯,獎勵他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盧柯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了兩種新型納米結構可以提高銅金屬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導電性,在金屬材料強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盧柯團隊發現,在金屬銅中引入高密度納米孿晶界面,可使純銅的強度提高一個數量級,同時保持良好的拉伸塑性和很高的電導率(與高純無氧銅相當),獲得了超高強度高導電性納米孿晶銅。盧柯團隊還發現了金屬的梯度納米結構及其獨特的強化機制。具有梯度納米結構的純銅樣品其強度較普通粗晶銅高一倍,同時拉伸塑性不變,也突破了傳統強化機制的「強度-塑性倒置關係」,被應用在工業界並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得者彭實戈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做出開創性貢獻。

作為中國第一個民間發起的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大獎單項獎金為一百萬美元(人民幣約700萬元),每項獎金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2016年至今,大獎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他們均是來自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計算機等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極具成就的科學家。

據悉,頒獎典禮將在11月16日至22日舉行的未來科學大獎周上舉行,屆時還將舉辦獲獎人學術報告會。

【來源:經濟參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這四位科學家,拿下了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出品:科普中國作者:張昊(大阪大學)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9月6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其中,「生命科學獎」授予了張亭棟和王振義,表彰他們分別發現了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 【科學】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醫谷訊,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 這四位科學家分享2000萬獎金
    9月6日消息,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彭實戈教授於1947年出生於山東,1985年獲法國巴黎九大(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博士學位,1986年獲普魯旺斯大學(University of Provence)博士學位,目前他擔任山東大學教授
  • 2020未來科學大獎:追星就追科學家!
    科技是人類文明的搖籃,科學家帶領我們探索浩瀚宇宙,他們是時代最矚目的「明星」,「追星就追科學家」。2020,儘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科大訊飛風雨無阻,把49個孩子帶到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禮現場,讓孩子們和科學殿堂上那些最頂尖的大腦對話。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閉幕 眾科學家雲端相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於日前閉幕,受疫情影響,2020大獎周活動採取線上方式進行。在為期4天的科學盛會裡,舉辦了包括獲獎者學術報告會、青少年對話獲獎者、「病毒與人類健康」主題論壇、關注女性科學家主題論壇等多場雲端活動。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給全世界帶來了極大挑戰,科學的價值也因此尤為凸顯。為增進科學對人類重要性的認識,本屆未來科學大獎周以「科學之光 , 溫暖世界」為主題,邀請多位科學家共聚雲端,探討科學之意。
  • 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
    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馬海燕)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30日舉行。未來科學大獎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獎勵在中國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力、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者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者。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
    魚羊 編輯整理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剛剛,2020未來科學大獎結果公布:今年共有4位科學家獲獎,生命科學領域2位,物質科學領域1位,以及數學與計算機領域1位。
  • 東陽籍科學家潘建偉獲「未來科學大獎」
    昨天下午,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其中,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許晨陽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各為100萬美元。
  • 2020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雲端頒獎典禮
    12月30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雲端頒獎典禮,各獎項科學委員會委員和12位捐贈人齊聚雲端,闡述對生命、物質、數學與計算機各個獎項的理解,也回顧參與、創建未來科學大獎的初衷。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9月6日上午,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王強公布獲獎者名單。山東大學彭實戈獲獎。獲評理由是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彭實戈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約700萬人民幣)。
  • 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日前在線上舉行
    【TechWeb】12月31日消息,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雲端呈現。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何川表示,未來科學大獎的目的是獎勵原創性的基礎科研工作,這項工作改變了我們的知識結構,或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這個世界。
  • 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辦
    12月30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張亭棟、王振義、彭實戈獲得2020未來科學大獎。  青少年與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彭實戈院士對話  據了解,未來科學大獎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獲獎名單上有位副省長,還有兩位熟悉的老爺爺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3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項大獎獎金均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哈醫大教授張亭棟獲「生命科學獎」
    黑龍江日報9月6日訊 6日上午,2020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共揭曉三個獎項及四位獲獎人。未來科學大獎是我國內地首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世界級科學大獎,每年評選一次,單項獎金100萬美元。自2016年設立至今,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物理學家薛其坤,生物學家施一公,水稻育種專家李家洋、袁隆平等知名科學家均獲得過此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青年科學家創新秀
    誰將成為未來科研界的世界級領袖?12月27日-30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在雲端舉行。12月29日19時30分,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青年科學家創新秀舉行,青年是世界的未來,這一次,華人青年科學家將站在舞臺中央,帶我們去看屬於未來的創新科技!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沈南鵬:讓科學走進更多年輕人的世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希望大獎能讓科學走進更多年輕人的世界。」12月27日,在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的線上開幕式上,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捐贈人、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說。
  •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了重大的影響,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以雲端形式進行呈現。今年,未來科學大獎周的主題是「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未來科學大獎願做一粒火種,在人類面臨共同挑戰的當下,凝聚更多愛與力量,點亮科學之光,溫暖整個世界。
  • 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了重大的影響,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以雲端形式進行呈現。今年,未來科學大獎周的主題是「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未來科學大獎願做一粒火種,在人類面臨共同挑戰的當下,凝聚更多愛與力量,點亮科學之光,溫暖整個世界。
  • 科學之光,溫暖世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7日消息,12月27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舉辦線上開幕儀式。由此,這一為期4天的全球性科學盛會正式拉開帷幕。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 科學之光,溫暖世界!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開幕!
    未來科學大獎周Program Committee聯席主席與未來科學大獎歷屆獲獎人、捐贈人、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主席齊聚雲端,共同啟動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  在對話中,他還表達了對12位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的致謝。王曉東表示:我們中國年輕人對科學的追求,也逐漸地覺醒,認識也越來越深刻,所以你們作為捐贈人,對未來科學大獎,對開社會風氣之先的意義是非常之大的。這五年來,這個意義也越來越彰顯。我確實要再一次感謝捐贈人,你們真的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