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頻發,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分類你都了解了嗎?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黃進 陳劉俊 檢驗醫學網

作者:黃進 陳劉俊

單位:武漢市第四醫院檢驗科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球關注,至今已感染超過1400萬人,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合力戰「疫」。國內疫情雖趨於平穩,人民的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但北京疫情出現反彈,確診例數不斷增加;此外,今年非洲的「伊波拉病毒」疫情復燃後於6月底才宣告結束;巴西發現了「新型寨卡病毒」;我國也發現了「新型豬流感病毒(G4)」;7月初新加坡因「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熱才剛開始流行。「病毒」這個名詞一次又次繃緊了人們的心弦。

隨著各地新建符合安全級別的PCR實驗室與核酸檢測技術的普及,加之各地檢驗醫學隊進京馳援,北京大規模的核酸篩查拉開帷幕,截至7月3日,北京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已達到175所。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工作也從應急轉為常態化,給全國臨床實驗室帶來了新的挑戰,加強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設迫在眉睫!

為了能更全面的理解新型冠狀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相對危險性,本文帶您進一步了解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等級與基本知識。

1

病原微生物等級分類對比

世界衛生組織(WHO)一直非常重視生物實驗室安全問題,早在1983年就發布《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當前版為2004年修訂的第三版),對各個國家作為參考和指南,有助於各國制訂並建立微生物學操作規範,確保微生物資源的安全,進而確保其可用於臨床、研究和流行病學等各項工作。

我國也於2004年頒布了國家標準《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新修訂於2008)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新修訂於2018年)。此外,為了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威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今年已將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草案)》也已通過二審,有望今年年底出臺。

WHO根據感染性微生物的相對危害程度制訂了危險度等級,分為四級,危險度四級最危險;我國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感染後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將病原微生物分為四類,一類最危險(對比見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我國的病原微生物分類標準和WHO等國際標準有所出入,但內容對應是基本一致的。此外,即將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草案)》已通過二審,並修正了此分類,修正後的分類與WHO國際標準基本統一。在該草案的「二次審議稿」提到了「根據病原微生物的傳染性、感染後對人和動物的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將病原微生物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三類、四類病原微生物統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引發本次全球疫情的新冠病毒暫時按照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中第二類病原微生物進行管理,屬於生物安全三級的高致病性微生物。此外。我國新發現的新型豬流感病毒(H1N1-G4)、巴西新發現的新型寨卡病毒、與正在新加坡流行的登革病毒都屬於第三類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二級);今年在非洲剛果流行的伊波拉則屬於第一類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四級)。

2

生物安全防護水平與實驗室

根據在封閉的實驗室環境中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隔離危險的病原體所需採取的一套生物安全防護措施,生物安全防護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為BSL-1、BSL-2、BSL-3、BSL-4共四個生物安全等級,生物實驗室按照生物安全水平分為P1(Protection level 1)、P2、P3和P4四個等級。實驗室等級越高,其研究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也是逐級遞增,意味著防護級別越高。生物安全I級防護水平最低,生物安全IV級防護水平最高,BSL-4實驗室即P4實驗室,是生物安全最高等級的實驗室,可有效阻止最危險的傳染性病原體釋放到環境中,同時也為研究人員提供安全保障。

註:BSC:生物安全櫃;GMT:微生物學操作技術規範

不同生物安全水平對設施的要求

a 在環境與功能上與普通流動環境隔離;

b 取決於排風位置;

c 取決於實驗室中所使用的微生物因子;

d 例如:觀察窗、閉路電視、雙向通訊設備。

3

基礎實驗室

(一級和二級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一級是最低的安全等級,這類疾病本身危險性並不大,治療起來也不困難,但麻煩的一點就在於其傳染性較強,到了特定的季節就會出現集中性增加,因此做好疾病的宣傳與防護、知識普及與疫苗接種就很重要。

典型的一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源自WHO)

「P1實驗室」因主要從事通常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致病的微生物的操作,因而,生物風險十分有限。但是,對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婦、嬰幼兒、過敏體質或有特定疾病的人員,仍可能存在較大的風險。此外,還應從環境安全、實驗結果的質量等角度考慮對微生物汙染進行控制。P1實驗室的很多活動是培訓和教學,當涉及學生教學時,由於學生安全意識差、人員多,可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

生物安全二級(P2)實驗室操作的是一些已知的中等程度危險性的對人類或者動物致病的微生物,並且與人類某些常見疾病相關的物質,有生物風險。而且,這類實驗室眾多、工作量大、工作種類多、樣本複雜、從業人員多、未知因素多、安全意識相對弱,是生物安全事故發生概率最高的一類實驗室。風險等級為2級的病原,可對個體產生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損害,甚至導致死亡。由於樣本複雜,可能包含未知病原或高風險等級的病原,有導致嚴重後果的潛在危險,包括在個體之間的傳播。操作者必須經過相關研究的操作培訓並且由專業科研人員指導。一些可能涉及或者產生有害生物物質的操作過程都應該在生物安全櫃內進行,對於易於汙染的物質或者可能產生汙染的情況進行預先的處理準備。

典型的二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源自WHO)

註: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可能發生氣溶膠的操作程序,門保持關閉並貼上適當的危險標誌;潛在被汙染的廢棄物同普通廢棄物隔開。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強調病毒培養、動物感染試驗應在P3實驗室進行,未經培養的感染材料操作應當在P2實驗室進行,採用P3實驗室規範管理模式進行操作及防護,對於滅活材料的操作可在P2實驗室中進行。因此,各大醫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在P2或以上級別實驗室開展。

4

防護實驗室

(三級生物安全水平)

三級生物安全水平的防護實驗室是為處理高致病性微生物(危險度3級微生物和大容量或高濃度的、具有高度氣溶膠擴散危險的危險度2級微生物)的工作而設計的。三級生物安全水平需要比一級和二級生物安全水平的基礎實驗室更嚴格的操作和安全程序。一旦發生感染事件,可能嚴重危害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引起社會恐慌,造成巨大損失。所以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在國家或其他有關的衛生主管部門登記或列入名單。

典型的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源自WHO)

註:實驗室與公共通道分開並通過緩衝間(雙門入口或二級生物安全水平的基礎實驗室)或氣鎖室進入;處理廢棄物前,在實驗室內先進行高壓滅菌以清除汙染;應有非手控的水槽;形成向內氣流而且涉及感染性材料的全部工作應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

從實驗室活動看,P3實驗室和P2實驗室並無本質的區別,但人員的心理壓力會較高、操作靈活性降低(安全防護要求和心理壓力均是影響因素)。從操作對象看,P3實驗室風險級別更高,但樣品來源和目標微生物通常比較確切,從設施設備、個體防護、人員、管理體系等方面的要求看,都顯著高於P2實驗室。風險等級為3級的病原微生物,絕大多數是通過氣溶膠經呼吸道造成人員感染,因而,防護難度相對較大。

5

最高防護實驗室

(四級生物安全水平)

P4實驗室被譽為病毒學研究領域的「航空母艦」,是目前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護實驗室,是為進行與危險度4級微生物相關的人類已認識或尚未認識的最危險的病原微生物工作而設計的。這類微生物傳播性強、感染後死亡率高。比如天花病毒,在自然界中存活力強、易於通過氣溶膠傳播、毒力高,曾給人類帶來極大的災難。

由於生物風險極高,因而要求必須保證人員與操作對象在完全隔離的狀態下從事相關工作。進入P4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都必須換上隔離正壓防護服,即在人與微生物之間設置可靠的隔離作業系統。為保證環境安全,須採用兩層HEPA過濾器處理排出的氣體,所有廢棄物須經可靠消毒後才能移出實驗室。這種實驗室在建設和投入使用前,應充分諮詢有運作類似設施經驗的機構。四級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護實驗室的運作應在國家或其他有關的衛生主管機構的管理下進行。

P4實驗室一般為一棟獨立的建築物,如與其他級別生物實驗室共用建築物,也需要在建築物中佔據獨立的隔離區域,並與附近的其他建築物完全隔離。在常見的四層結構中,一層為汙水處理與保障設備,二層為核心實驗區,三層為排風管道過濾層,四層為空調設備與送排風管道。

神秘的P4實驗室(源自NIH)

P4實驗室是生物安全頂級實驗室,這不僅僅是指它在生物安全方面是頂級的,其造價、運營和維護也是最貴的。因此,P4實驗室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數量較少。我國也僅有4家生物安全四級(BSL-4)實驗室(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哈爾濱國家動物疫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臺灣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臺灣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昆陽實驗室)。

目前,「生物安全」已納入國家安全體系,全國各地也在根據實際情況加強自身的實驗室建設,加速籌建能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生物安全實驗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逐漸常態化,圍繞新型冠狀病毒開展的檢測工作和疫苗等科研攻關,也正在的中緊鑼密鼓地開展著,讓我們向實驗室裡直面病毒的每一位戰士,致敬!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WHO,2004年第三版)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9489-2008《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4.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

5.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2020)

原標題:《全球疫情頻發,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分類你都了解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港媒:武漢生物實驗室安全等級極高
    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8日刊登題為《新冠病毒源自武漢實驗室的陰謀論令人關注安全等級極高的設施》的文章稱,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一個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經成為有關新冠病毒的一系列陰謀論的中心,該實驗室是世界上安全級別最高的設施之一。
  • 生物安全等級實驗室,病毒的歸宿,疫苗的出生地
    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對生物安全等級了解多少?其實,生物安全等級也不是太難理解的東西,只不過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這些東西罷了。如果不是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概很多人都不會去關注這些東西吧。
  • 病毒是從實驗室流出的嗎?生物安全實驗室氣、水、廢如何處理?
    病毒是從實驗室流出的嗎?生物安全實驗室氣、水、廢如何處理?科技部2月15日出臺了《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實驗室發揮平臺作用,服務科技攻關需求,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那麼,這些生物安全實驗室能夠確保不汙染外環境嗎?實驗室又是如何進行人員防護和汙水廢物處理的?
  • 新冠病毒檢測常態化,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設知多少?
    原創 伍婷婷 陳劉俊 檢驗醫學網作者:伍婷婷 陳劉俊單位:武漢市第四醫院檢驗科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至今已感染超過1000萬人,新冠病毒感染「金標準」——「病毒核酸檢測」是整個疫情控制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 中國首個安全防護等級最高實驗室「安全」在哪兒?
    中新社武漢2月1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1月31日建成,標誌著中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重器」。此間專家1日解析這座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實驗室的「安全」之處。
  • 中牧股份:公司所屬中牧研究院具有生物安全防護等級二級實驗室資質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28日訊,有投資者向中牧股份提問, 請問貴公司有P2/P3實驗室的資質嗎?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具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北京市獸用多肽疫苗設計與製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獸用生物製品與化學藥品重點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CNAS等資質,設有診斷與檢測中心,擁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血清學實驗室、病毒分離室等生物安全實驗室。公司所屬中牧研究院具有生物安全防護等級二級實驗室資質。
  • 高校實驗室事故頻發 教授稱多源於科研人員粗心
    但近些年暴露在公眾視野下的,不僅有科學實驗中「量杯碎,試管炸」的小事件,更有類似有毒氣體洩漏的大事故,以至於有化學專業學生在高校BBS上將實驗室裡的研究生比作煤礦下的民工。這種說法當然有些誇張,但安全事故頻發,還是有必要探討其背後的原因,畢竟這關係著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
  • 美國全球生物實驗室在幹啥
    種種跡象表明,美軍的海外生物實驗室並不像其聲稱的那樣是為了造福於民,反而可能給當地居民乃至全球帶來巨大的生物安全隱患。同時,美國一直獨家阻擋重啟《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的行為,更使自己疑點重重。
  • 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的時代意義與現實路徑
    目前世界上將生物實驗室分為4個等級,簡稱P1、P2、P3、P4,按照安全係數分級,數字越大安全係數越高。P4實驗室是生物安全最高等級的實驗室,但裡面病毒的危害等級也是最高的,也存在洩漏事故的可能。墨菲定律強調: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 聚焦重大傳染病與生物安全,上海成立研究院和重點實驗室兩大機構!
    (以下簡稱「研究院」)、上海市傳染病與生物安全應急響應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在復旦大學成立。兩大機構的成立,是上海市加強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技攻關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今年7月24日,上海公布,明確將啟動建設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並提出到2025年顯著提升上海生物安全應急管理、科技攻關能力,為將上海打造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之一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與保障。
  • 百度研究院官宣升級 新增生物計算實驗室與安全實驗室
    來源:環球網近日,百度研究院宣布架構新升級,新增兩大實驗室——生物計算實驗室和安全實驗室,進一步拓展AI前瞻性研究範圍。至此,百度研究院已囊括了從底層基礎技術到感知、認知技術的AI全領域研究,並深入展開跨領域研究合作,持續彰顯百度AI的技術創新實力。
  • 疫情和生物安全法助推:又一行業迎來生機!
    殊不知,疫苗行業還有更加頻發的「疫苗之殤」:疫苗冷鏈運輸極不規範,導致疫苗行業頻頻出現效價指標不符合規定標準、失效甚至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的情況。疫情的推動,再加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提交的《關於修改完善的議案》,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作為生物安全領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備受關注。那麼,生物低溫存儲行業究竟是什麼?怎麼樣?國內競爭格局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 【社情民意】亟待建立生物安全全球「雷達網」
    當前,來自自然界的生物安全危險主要包括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有害物種、耐藥微生物、因生態環境急劇變化而對生物多樣性的侵害等;來自人類的生物安全風險主要包括人工合成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漏洞、人類遺傳資源安全、生物恐怖行為、生物武器威脅等。突發重大與特大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等的全球化快速傳播,已成人類生命健康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威脅。
  •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
    一、實驗活動生物安全要求(一)病毒培養:指病毒的分離、培養、滴定、中和試驗、活病毒及其蛋白純化、病毒凍幹以及產生活病毒的重組實驗等操作。上述操作應當在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內進行。使用病毒培養物提取核酸,裂解劑或滅活劑的加入必須在與病毒培養等同級別的實驗室和防護條件下進行,裂解劑或滅活劑加入後可比照未經培養的感染性材料的防護等級進行操作。
  • 沒有最毒只有更毒,新冠病毒同等級的病毒竟然還不少?
    本文帶你了解,這個世界除了「新冠病毒」之外,那些曾經也是「乘風破浪」、腥風血雨、轟動一時、讓人敬畏自然的「新冠病毒」同等級病原體。我國的傳染病與生物安全等級是怎麼分類的?生物安全等級分類生物安全是國家整體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WHO《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我國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與即將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可根據致病性與危害程度分為四類。
  • 為了保護地球免受外星病菌侵害,科學家籌建生物安全實驗室
    因此,包括美國宇航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歐洲航天局在內的世界各地的航天機構都在開展合作,創建新的高度安全實驗室,旨在保護地球免受未來任務可能帶回的微生物或有機殘留物的傷害。這些實驗室將把目前的潔淨室技術與傳染病實驗室用於安全處理伊波拉和新型冠狀病毒等疫情的高安全性生物安全協議和設備結合起來。
  •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獲批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
    楚天都市報1月29日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陳熙 王以豪)今日,記者從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獲悉,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已獲國家衛健委批覆,可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活動。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由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承建,是我國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綜合性技術平臺。2019年12月30日,武漢病毒所已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收集和標準化入庫工作,於2020年1月2日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稱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1月5日成功分離到病毒毒株。
  • 中心舉辦2020年全省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術培訓班
    根據《轉發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度實驗室生物安全檢查工作的通知》(皖衛傳〔2020〕262號),等相關文件要求,進一步提高全省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規範全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管理,普及新建和改擴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確保全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活動的生物安全
  • 深化對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認識
    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把生物安全納入總體國家安全體系,就是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上升到生物安全、國家安全的高度,把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與應用生物技術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生物資源和人類遺傳資源的安全、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生物恐怖襲擊、防禦生物武器威脅等安全內容融合為有機整體
  • 百度研究院架構升級 新增生物計算和安全實驗室
    近日,百度研究院宣布架構新升級,新增兩大實驗室——生物計算實驗室和安全實驗室,進一步拓展AI前瞻性研究範圍。至此,百度研究院已囊括了從底層基礎技術到感知、認知技術的AI全領域研究,並深入展開跨領域研究合作,持續彰顯百度AI的技術創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