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是音樂學科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學科。如果孩子只是一味的學習某一門樂器,忽略了樂理的重要性,必然會導致厭學或者照本宣科,從而對音樂缺失了興趣,取而代之的是排斥。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好樂理視唱練耳課無論是對個人素質的提高還是對今後進一步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音樂考級越來越嚴格,音樂基本基礎知識正式納入了考級必考的項目,(如中國音樂學院報考3級起就需要),這就硬性的要求了每個考級的孩子都必須學習樂理知識。
為什麼要學習樂理?
1
樂理就像科目一
也像漢語拼音
樂理知識就像駕校考試中的科目一,沒有理論規範你開車就是「馬路殺手」;樂理又像語文的拼音知識一樣,只有認識拼音了,才能學習漢字、句子和文章。
2
樂理是音樂學習的敲門磚
樂理就像一把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是學習演唱、演奏、歌曲寫作、和聲、編曲等各個專項技能的前提條件,是成為一名音樂人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
3
學好樂理,一通百通
無論是調式調性,和弦結構,和弦色彩,還是樂曲的結構,音樂的風格,單單以彈出曲子為目的是學不會的。
但是市場上一些不專業的機構或老師很容易忽視樂理教學,家長作為門外漢就更不會主動要求學習,這給孩子以後的音樂學習埋下了糟糕的伏筆。孩子中途放棄學習音樂,大多是踩了基本音樂素養不足這顆地雷。
4
樂來越好,因為有理
基礎樂理為宏大的音樂世界規定了最基本的概念與法則,無論是海頓的交響曲還是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
如果你把學樂器當做專業,以考級、參加比賽等來提升自己,那麼對於你來說,樂理知識必須紮實。
5
懂樂理,學琴快人一步
大量的教學經驗證明,當你能夠掌握運用樂理知識去彈奏樂曲時,會發現有很多原本很困難的問題立刻就能迎刃而解。由於鋼琴學生已經具備鍵盤的直接感覺,比起其他學生學習樂理就更為方便快捷了。
琴行裡許多學習過樂理的小朋友都反映,學習樂理後覺得老師所教的曲子簡單了很多,因為孩子已經開始會分析和總結樂曲的規律性,不再是茫然地重複性練習。
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些學三年可以達到六級的演奏水平,而有些則只停留在初級階段;為什麼有些孩子越練越有興趣,而有些卻經常出現畏難情緒,最終無法理解和堅持,不得不選擇放棄。
6
學好樂理,磨刀不誤砍柴工
最後就是一個現實的講法,學習樂理能夠在不知不覺中節省家長一大筆學琴費用。因為音樂的學習中必須運用到樂理,這是無法避免的,比如節奏的穩定性、識譜速度的提升、樂曲的調性分析、音樂術語的意義,以及到高級別時講究的各個音樂家的特點、各個時期的作品風格等等,連最基本的音階彈奏都離不開樂理。
如果孩子在這方面缺乏系統的訓練,那老師就不得不佔用一部分上課時間來講授,有時可能要講解一節課也不見得能完全掌握,這從經濟角度分析無疑是不合算的。而且孩子也還只是一知半解,換到其他曲子時還是不太會運用,結果就變成周而復始得重複同樣的問題,白白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不管學什麼樂器,學習樂理是必須的,這是最基礎也是最基本的,基礎知識牢固了學起音樂來也會更得心應手,為自己鋪好音樂道路,在音樂的道路上能夠助你走向成功!
如何學習樂理?
01
學會系統性的學習
這裡說的系統性學習,指的是要能夠對專業術語有明確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樂音體系,基本術語、再到調式、音程等,要能夠明確基本的含義才能夠展開後續的學習。
並且要由淺入深的記,不要一入門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就要開始學轉調學音程,樂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遵循系統性的學習很重要。
02
學會貫通
剛才我們說了樂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辦法一蹴而就,那就需要我們日積月累的進行反覆練習並加以鞏固,要能夠透徹理解基本內容,並且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這些原理。
樂理的題目並不是一成不變,但大多都可貫通,熟記了一個知識點要運用到另一個難度較大的題目中也才能學會變通。
03
學會分析內容
理論都是為實踐服務的,理解了基本的內容還需要學會分析,通過對音程、和弦、調式等知識點的訓練,合理的分析每個重點在題型中會出現的情況。
有很多新穎的題目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考的都是很基礎的內容,但是需要應試者能夠合理的分析才能夠正確的進行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