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性化名稱改革中,上海申花保住原隊名基本已定的情況下,人們或會發現,這卻讓申花的同城「死敵」上港隊,要撿了一個大便宜——上港改隊名為「上海隊」的可能性,幾乎要成真了。
原來,目前輸入「www.shanghaifc.com」這一域名時,頁面已自動跳至上海上港官網——這顯然證實了上港欲改名為「上海隊」基本屬實。
比照此前的廣州恆大隊,與同城的廣州富力隊在「改名」的競爭中,恆大隊率先搶註了「廣州隊」,而富力則不得不改名為「廣州城」了。
其實,無論恆大還是富力的改名,都是朝著一個方向發力:就是新隊名能最具備廣州足球的代表之意味,顯然,「廣州隊」比「廣州城」,感覺要更契合這方面的意思追求些。
而「上海」,要比「廣州」更具寬泛的地域意義——畢竟,上海不僅是一個城市,還是一個直轄市。比如,山東魯能隊改名,很可能改成「山東泰山隊」,但要改為「山東隊」,就要難上加難,或幾乎不可能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上港隊如果能改為「上海隊」,相對申花這支更悠久歷史的滬上足球隊而言,那可真算是撿了個大便宜。
顯然,這對於一向自認為「只有申花隊才能代表上海足球」的滬上球迷而言,雖保住了自己喜愛的「申花」隊名,但也有點收之桑榆、失之東隅的感覺:有著本地代表性的名字「上海隊」,卻被後來者的上港隊居上了。
在中國的足球城市中,同城球隊中最有對抗性、分裂性的「敵對」球迷,非申花與上港球迷莫屬了——至於這種情形如何造成,有人認為,主要是申花球隊歷史最早、最久,已成了老上海人心目中的一個情結,是老上海的一個代表性符號與記憶。
而後來者的上港隊,則被認為更是「新上海人」的足球符號和代表,所以,這不僅是一種足球球迷之間的分野,也是新舊、不同歷史文化群體的一種碰撞,所以才產生了中國足球文化中最具對抗性的同城球迷群體:申花球迷與上港球迷。
而申花球迷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申花才是上海足球的代表!他們對上港足球的排斥性極強,雙方球迷的對立,甚至傳染到了球員身上,像申花戰勝上港奪得足協杯時,秦升在上港主場喊出的刺激性話語,就是證明。
而申花球迷當年追到澳大利亞和日本,掛起橫幅嘲諷上港的亞冠比賽,也更是令人醒目。
現在,因申花這個企業與球隊無任何關聯,所以得以保住此名,但申花球迷在高興之餘,看到本可能屬於自己的「上海隊」名稱,卻眼睜睜地送給了同城死敵的上港隊,估計心裡也會五味雜陳,卻又徒呼奈何了吧?【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