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經濟社會平穩健康運行
今年以來,東營區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十二大改革攻堅」「四項重點工作」「九個三年行動計劃」,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上半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206.27億元,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6%,其中製造業增長15.4%,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0.4%,總投資5.88億元的14個項目入選市第一批技術改造扶持項目;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0.4%,列縣區第1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6%,其中「四新」投資增長103.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2%;金融機構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169.89億元;新增註冊企業3577家,註冊資金149.41億元。
●總投資70億元的兩個項目籤約
8月11日下午,東營區年產200億支醫用防護手套項目籤約,總投資30億元,建成投產後可實現每年營業收入14.95億元、利潤3.4億元,彌補全市醫用手套製造領域空白。8月12日,東營·新城吾悅文旅綜合體項目籤約,總投資40億元,打造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景觀為一體的現代化體驗式購物中心和城市中心的4A級景區。今年以來,東營區把「雙招雙引」作為頭號工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抓項目、大幹項目、大招項目,共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32個,計劃總投資499.5億元;引進在建項目43個,省外資金到位30.5億元;儲備在談項目64個,計劃總投資691.7億元。堅持精準招才引智,繪製主導產業「人才地圖」,實施「雙創英才」集聚工程,請進各類人才589批、2739人次,為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成功入選省部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縣
近日,東營區成功入選省部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縣暨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是全市唯一上榜縣區。今年以來,東營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產業核心作用,科學規劃打漁張高效生態農業產業帶,實施總投資14.84億元的現代高效農業項目13個,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到43家。強化農業發展要素配備,實施鄉土人才培育工程,認定新型職業農民242人,在全省率先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審35人,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5處。
●成功入選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8月25日,東營區成功入選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立足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移制度、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5個方面確定開展改革試驗任務,編制了試驗區創建方案,著力打通黃河中下遊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城鄉融合之路,為新時代資源型城市探索高質量發展轉型之路,為魯西北平原地區城鄉融合發展探索新模式、新路徑。
●萬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助力創城
8月1日上午,東營區萬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助力創城活動啟動。工作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個分中心、13支社會志願服務組織統籌聯動、攜手並進,精心策劃助力創城志願服務項目,全方位開展創城督導、文明引導、關心關愛、創城宣傳等工作,切實把創城工作做細做好做實,共建志願之城、共創文明之城。
●東營高新區四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名單
8月17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發布《第二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薦名單公示》,全市四家企業入選,全部位於東營高新區。截至目前,東營高新區共有12家企業成長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多措並舉為電商企業插上騰飛翅膀
今年以來,東營區積極探索電商發展新模式,營造良好電商產業生態。強化電商服務陣地建設,提供工商註冊、稅務變更、運營培訓、智能選品等「保姆式」服務。加強電商人才隊伍建設,成立電商協會,定期組織開展創業諮詢、企業診斷、生產營銷等「一條龍」培訓服務。加強電商元素聚集和政企精準對接,推動電商龍頭企業、知名企業共同帶動傳統企業補齊線上發展短板,新孵化培養電商企業25家。開展「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網紅直播帶貨等培訓活動,已舉辦25場,參與7000餘人。在京東雲(東營)數字經濟產業園上線東營區特產館,推廣史口燒雞、粗布床單等40款產品,推動電商助農扶貧。京東雲(東營)數字經濟產業園集聚各類電子商務企業88家,今年已實現產值破億元。
●探索開展農村「三變」改革
8月4日,河口區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動員大會召開,對全區「三變」改革試點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會議宣讀了《關於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為5支駐鎮街改革試點工作隊舉行了授旗儀式,新戶鎮、孤島鎮西韓村作為區級「三變」改革試點作了表態發言,並邀請專家進行專題培訓。
●舉辦黃河三角洲第十二屆油品貿易洽談會暨河口區「雙招雙引」推介會
8月29日上午,黃河三角洲第十二屆油品貿易洽談會暨河口區「雙招雙引」推介會開幕。大會以「積極適應雙循環、打造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大平臺」為主題,首次採用現場洽談+網際網路視訊+5G融合通訊形式,吸引了來自全國28家省市石油業商會,部分央企,全國知名地煉企業,燃料油供應商,芳烴、烷基化生產企業,成品油批發,石油貿易企業線上及線下代表共1200餘人參加。會上,河口區圍繞部分重點產業項目做了「雙招雙引」項目推介,為地煉企業、油品貿易商提供了一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交流平臺。
●2020年全市銀行行長進河口暨河口區政銀企融資對接會召開
8月6日上午,2020年全市銀行行長進河口暨河口區政銀企融資對接會成功舉行。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中海石油東營石化升級改造、興河大道、國宏中能碳化矽襯底片、中車風電產業園等4個重點項目,融資對接會上,黃河路以南片區棚戶區改造、河口區科技創新產業園、勝利通海集團智能油田建設等3個重點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此次洽談會共篩選合作項目91個,籤約金額106.82億元。
●智慧能源谷、國際能源信息開發與裝備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及城市網際網路(東營)安全運營中心項目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8月11日上午,由中國信息化發展研究院、河口區人民政府、大唐東營發電有限公司、中工絲路集團共同打造的智慧能源谷、國際能源信息開發與裝備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及城市網際網路(東營)安全運營中心項目合作籤約儀式舉行。該項目由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化發展研究院與河口區人民政府、大唐東營發電有限公司、中工絲路集團有限公司四方共建,致力於打造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區、現代服務業示範區、高端產業集聚區、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區。
●河口區人民政府與省土地發展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8月12日下午,河口區人民政府與省土地發展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河口區作為環渤海經濟圈和沿黃經濟帶的節點城市,將提供優質服務,與省土地發展集團開展全領域、多方位、深層次、系統性合作。
●全市創建「本色家園」進一步推動老幹部工作進社區現場會召開
8月26日,全市創建「本色家園」進一步推動老幹部工作進社區現場會在河口區召開。會前,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六合街道河安社區、河口街道河寧社區。
●河口東區集中供熱點鍋爐改造工程獲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資金
近日,河口區物業和市政公用事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東區集中供熱點鍋爐改造工程項目獲生態文明建設專項2020年第二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1144萬元。項目正在施工,建成實施後,將實現年壓減煤炭消費實物量1.7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等汙染物137噸。
●一家企業成功入選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名單」,山東通和水產有限公司成功入選。
●商用車產業園項目籤約
8月28日,墾利區商用車產業園項目籤約,墾利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核盛川(青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明珠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投資合作協議。項目計劃總投資70億元,將採用獨有技術開展特種車、傳統燃油客車及新能源客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墾利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企業4家,以明珠專汽、寶豐汽配、萬達寶通、勝通鋼簾線等企業為代表,主要有自卸改裝、鋁合金罐車車身製造、剎車片、鋼簾線、輪胎等產品,1至7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31億元。
●與四川東材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8月20日,墾利區人民政府與四川東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東材集團是新材料行業領軍企業,是目前國內產品品種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新材料及光學基膜研發生產基地。目前,墾利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端化工產業企業達43家,以墾利石化、萬達化工、石大勝華等企業為代表,主要涵蓋碳酸二甲酯、MTBE、二甲苯、MBS塑料抗衝劑等產品,1至7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0.16億元。
●組織企業赴江蘇、上海進行人才對接
8月份,墾利區先後組織11家企業21位負責人赴南京工業大學、常州大學、中科院上海有機所、上海化工研究院4家院校開展點對點、一對一式精準對接活動。在招才引智工作中,墾利區突出政策引才、產業用才、環境留才,組建招才引智工作專班,建立重點企業對外合作清單,梳理合作院校71家、合作項目53個。圍繞全區「5+4」產業,常態化開展企業高校院所行、專家墾利行活動,累計開展精準對接30餘次。
●入闈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8月25日,山東省城鎮化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公布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名單的通知》,墾利區入闈。根據要求,墾利區將承擔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制度、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體制機制、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等試驗任務。
●提前4個月超額完成企業上雲任務
墾利區高效推進企業上雲工作,堅持政策引導,用好用活「雲服務券」,壓實壓緊行業部門和鎮街屬地兩個責任。今年以來,共完成企業註冊上雲240家,完成年度任務的103%。截至目前,共推動780家企業註冊上雲,完成預定任務的111%,提前超額完成三年(2018至2020年)任務目標。
●兩鎮獲評「國家衛生鄉鎮」
日前,全國愛衛會通報了2017至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名單,全市共7個鄉鎮入選,墾利區董集鎮、永安鎮榜上有名。近年來,墾利區深入實施健康墾利工程,新建區人民醫院、西郊醫院、疾控中心等基礎建設,著力推進醫聯體、醫共體建設,成功創建為省級醫養結合示範區、全國健康促進示範區。在全市率先實施城鄉居民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共為686人發放長期照護保險待遇717.8萬元。
●舉辦中國·墾利郝家第十四屆葡萄文化旅遊採摘節
8月15日,中國·墾利郝家第十四屆葡萄文化旅遊採摘節在墾利區郝家鎮開幕。本次葡萄節主題為「返葡歸真萄醉郝家」,活動吸引了數千名遊客,本次採摘節從8月15日持續到9月30日。墾利區深入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近年來舉辦了農民豐收節、大閘蟹開捕節、趕海拾貝節等活動,全區A級以上景區達到13處。
●開展十項專項行動,力促創城成效常態化
自全市創城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墾利區深入開展居民小區清理毀綠種菜後期綠化硬化整治、共享單車亂扔亂放整治、老舊小區改造施工現場秩序管理整治等十項專項行動,力促創城成效常態化,城市市容市貌、交通出行、市場秩序和市民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舉行
8月22日,《<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廣饒縣大王鎮《共產黨宣言》紀念館舉行。期間,同步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教育主題集郵展覽、大眾日報社史展。紀念郵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郵票設計採用素描表現手法,完整展現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翻譯時的場景,生動細緻地刻畫出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時認真忘我的形象。《<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對於深度挖掘廣饒縣紅色資源、傳承弘揚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廣饒)輪胎品牌海外推廣行動巴基斯坦專場舉辦
8月18日,2020中國輪胎品牌海外推廣行動線上推廣——巴基斯坦專場在廣饒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活動採取在線直播推介和企業線上洽談對接相結合的方式,吸引了230家國內外輪胎企業參與。雙方就產業現狀、優勢產品、營銷政策等進行了深度交流、廣泛洽談,實現「一對一」對接66家,現場達成意向合作26項,意向金額約1200萬美元。推廣行動加深了巴基斯坦及周邊國家對東營輪胎及中國輪胎的了解,增強了中國輪胎品牌國際影響力,提升了國產品牌的商業價值,為下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共贏注入「強心劑」。
●全省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現場會在廣饒縣召開
8月28日,山東省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現場會在廣饒縣召開。與會人員到東營奧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東正宇鋁業有限公司、廣饒吉星輪胎有限公司、和達(山東)橡膠輪胎有限公司、齊成(山東)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調研。近年來,廣饒縣緊盯關鍵環節,加快傳統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步伐,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支撐體系更加完善。
●在全市率先出臺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選拔管理辦法
近日,廣饒縣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率先出臺《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選拔管理辦法》,堅持優中選優,制定4項選拔原則、6類19條選拔標準,170名村黨組織書記納入專職化管理,實行專職專幹,每周至少5天在村工作,參照鎮街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兌現報酬,建立月考核制度,根據達標情況按月發放基本工資和考核獎勵,年人均收入達到5萬元,年終考核「優秀」的,優先推薦參加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考錄,激發了幹事創業熱情。
●廣饒縣中醫院新院正式啟用
8月8日,廣饒縣中醫院舉行新院啟用暨惠民服務活動月啟動儀式。廣饒縣中醫院新院項目,是廣饒縣確定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新院區佔地面積50畝,業務用房面積4.58萬平方米,設置床位500張,擁有24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12個中醫特色專科門診、2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配備有國內先進的高精尖醫療設備。廣饒縣中醫院新院啟用,標誌著廣饒縣中醫藥事業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廣饒孫子文化園被評為「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
8月5日,「2019中國文化和旅遊總評榜頒獎典禮」在浙江西塘舉行。孫子文化園與國內其他十六家景區共同被評為「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孫子文化園將進一步促進文旅融合,凝聚「強文勁旅」的發展力量,打造「兵家聖地·書香廣饒」城市品牌。
●華泰集團上榜輕工業200強第11名,位居行業前三
近日,中國輕工聯發布2019年度輕工業200強企業名單,華泰集團名列榜單第11名,在上榜的造紙企業中名列第3名。
●成功入選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近日,廣饒縣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確定為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之一。2018年,廣饒縣啟動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以來,積極打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創新宣傳慢性病防控知識,以國安社區「健康百家宴」、李鵲鎮黃東村「一元餐廳」、文化旅遊部門「文化搭臺·健康唱戲」等為代表,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典型案例開花結果,有力促進了群眾健康生活習慣和健康行為方式的養成。
●8個政銀企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8月13日,利津縣召開2020年政銀企洽談會,現場集中簽約合作項目8個,籤約總金額達58.68億元,涉及石油化工、環保科技、醫療衛生、新材料等多個領域。此次洽談會共推介項目145個,資金需求達296.8億元。利津縣聚焦主業、深耕實體,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加快金融動能轉換,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利津經濟開發區津卓城投集團與誠城聯合集團合作共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
8月28日,利津經濟開發區津卓城投集團與誠城聯合集團合作共建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規劃佔地約132畝,主要建設單層、多層標準化工業廠房及設計、研發、實驗中心等設施。建成後,可吸納高端化工新材料企業,生產廣泛用於精密機械、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的產品,實現向產業鏈高端躍升,加快對產業鏈高精尖領域的頂端整合。
●東營市化工學校新校區正式啟用
8月18日,東營市化工學校新校區正式啟用。新校區佔地185畝,總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總投資2.64億元,可滿足3000餘人的學習和生活。學校堅持以就業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精心打造品牌專業,主動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創建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化中等職業學校。
●利津縣被命名為國家衛生縣城、北宋鎮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鄉鎮
近日,利津縣被命名為國家衛生縣城,北宋鎮被命名為國家衛生鄉鎮。利津縣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市容環境,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病媒生物防制體系,開展衛生監督執法行動,廣泛宣傳,教育預防、除害防病成效顯著。
●入選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8月26日,利津縣入選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利津縣合理利用區位優勢,聘請高校專家學者,高標準編制試驗區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利津縣將藉此機遇,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先試樣板和綜合試驗平臺,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有益經驗。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中新鴨育種研發項目落戶
8月18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中新鴨育種研發項目落戶。項目總佔地面積約230畝,計劃總投資約1.01億元,主要建設16棟鴨舍、16個汙水積糞池及其孵化室、辦公區、功能性用房保障區等附屬建築,購置並安裝熱風爐、供暖鍋爐和自動飼餵系統設備等。項目建成後,養殖1000單元祖代種鴨,年存欄量達14.7萬隻,項目與國家水禽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侯水生進行產學研合作,為項目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
●成功備案兩家省級院士工作站
近日,山東國安化工有限公司、山東隆源橡膠有限公司兩家企業成功備案省級院士工作站。利津縣積極扶持企業自主創新,組建產業創新聯盟,聘請高校院所專家為聯盟顧問,以產業聯盟帶動科技創新,為產業發展實施精準式科技服務。目前,全縣建成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省級創新平臺載體25個,市級創新平臺載體52個。
●王莊沙區林場被評為全國森林經營試點單位
近日,王莊沙區林場被評為全國森林經營試點單位。林場規劃總面積2.03萬畝,通過實施「國家農業開發項目」「林業異地生態恢復項目」等,完成造林1.33萬畝,累計植樹近20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82.3%,成為全縣森林資源豐富、森林景觀優美、生物多樣性富集、生態功能顯著的縣城北部生態屏障。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利津)黃河三角洲特色作物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
日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利津)黃河三角洲特色作物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研究院圍繞蘆筍、肉蓯蓉、油莎豆等特色產業,開展特色作物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等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工作。
●2020年東津渡文化旅遊季暨第七屆「綦家嘴」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
8月22日,2020年東津渡文化旅遊季暨第七屆「綦家嘴」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旅遊節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了「綦家嘴」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擦亮了黃河旅遊文化品牌。
●「合盛銅業1萬噸/年新能源高性能電子銅箔項目」獲7月份全市重點項目「流動紅旗」
近日,市重點工作指揮平臺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重點辦通過現場勘驗、暗訪督查、審查材料等方式,對7月份27個滾動督查項目和65個重點調度項目進展情況進行核查,徵求人大、政協督查調研小分隊意見。經市重點工作指揮平臺領導小組研究同意,確定對進展突出的「合盛銅業1萬噸/年新能源高性能電子銅箔項目」授予「流動紅旗」。
●「盛夏之約 文明同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願服務項目發布會舉行
8月1日上午,由市文明辦、共青團東營市委、開發區管委會、市志願者總會、市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七隊聯合主辦的「盛夏之約 文明同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願服務項目發布會在清風湖北門舉行,現場發布十大志願服務項目,市直和開發區相關部門單位、志願服務隊及媒體記者共400餘人參加活動。
●全市唯一!安寧社區入選「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8月26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召開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和疫情防控最美志願者名單,安寧社區入選「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第六屆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大會在上海召開
8月13日,第六屆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大會在上海召開,作為協辦方的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向全國新材料領域科研單位、科研院校、生產企業發出誠摯邀請。會上,開發區向與會者介紹了開發區的發展前景與產業規劃,並與國內碳纖維及複合材料領域知名科研院所和實力企業建立聯繫,吸引新材料項目落戶開發區。
●舉辦「省材料學會走進開發區」人才對接活動
8月29日,由山東省材料學會主辦,開發區承辦的「省材料學會走進開發區」人才對接活動在開發區舉行,來自山東大學材料學院、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材料所等山東省材料學會的10餘名高層次專家走進開發區,與開發區在大學生引進、人才創新創業聯盟、研究生聯合培養、研究生專場招聘會等方面達成多個合作意向。
●東營軟體園獲批「省級專家服務基地」
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公布第三批省級專家服務基地和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的通知》,認定我省35家單位為省級專家服務基地,位於開發區的東營軟體園位列其中。
●在全市率先開通電子掃碼社保繳費
日前,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社保中心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在東營市範圍內率先開啟全面「零跑腿」電子掃碼繳費服務模式。繳費人使用微信、支付寶、建行龍支付等支付工具掃碼,即可開啟掃碼繳費業務。繳費通道已成功在開發區範圍內開通,8月3日起正式上線。
●東營港25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及配套工程項目獲省發改委核准批覆
8月初,總投資26.75億元的東營港25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及配套工程項目獲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批覆同意,標誌著東營港25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及配套工程正式進入開工建設實施階段。東營港25萬噸級原油進口泊位及配套工程,建設2座25萬噸級的單點系泊泊位,1座增壓平臺,以及3條總長為78.8公裡的海底管道,設計年通過能力為3500萬噸。接卸工藝為油輪-漂浮軟管-浮筒-水下軟管-水下管匯-海底管道-陸地油庫。
●東營威聯化學有限公司成功通過國家「四上」企業審批
8月底,東營威聯化學有限公司成功通過「四上」企業審批,成為今年以來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第二家、全市第三家實現升規納統的工業企業。
●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8月份,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此次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動成立16個檢查小組,聘請安全專家42名,深入企業開展地毯式排查,督促指導企業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堅決防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東營綜合保稅區「集中招商月」碩果纍纍
8月份,東營綜合保稅區開展「集中招商月」活動,成立6支招商分隊,積極走出去招商,赴深圳、上海、青島、煙臺、濟南、淄博、棗莊等地進行「雙招雙引」活動,對接市內外200餘家外貿企業,新引進註冊企業73家,7、8月份預計實現進出口額32.34億元。
●實現社保醫保基金票據電子化
8月底,東營港經濟開發區首張社保醫保基金專用電子票據開出,標誌著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正式啟動社保醫保基金專用票據電子化改革,社保繳費實現全流程信息化辦理。實現專用票據電子化後,參保單位和個人可在網上申報、繳費、開票、取票,做到「全程網辦」,切實解決群眾「繳費煩」的問題,真正打通了徵繳業務的「最後一公裡」。
●仙河鎮開展四大活動助力油地文化藝術交流
8月份,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仙河鎮以促進油地文化藝術交流、推動油地文化融合發展為主旨,廣泛實施「進千村樂萬家唱響主旋律、廣場舞身姿舞動黃河口、書畫作品展示仙河魅力、社區文化活動百花齊放」四個主題活動,形成了文化氛圍積極向上,全民共享文化「大餐」的良好局面,全力服務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建設,為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營造了文明健康的社會環境。
(記者 陳同磊 曹磊磊 通訊員 徐淑霞 楊勝男 樊京龍 高杜康 李偉偉 王剛 陳仕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