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近些年,B端產品成為行業的「香饃饃」,市場潛力巨大。很多B端產品經理都在討論,如何在B端產品的建設中,融入C端產品設計的思維和方法。本文作者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篇文章,我們來討論一個近兩年,尤其是今年,在B端產品經理圈子中經常被提及的話題。以C端產品經理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產品。要理解本文的一些內容,需要一定的行業經驗。所以,這裡也沒必要介紹什麼是C端和B端了吧。
為什麼這一論調今年比較火那?一是由於近兩年,C端產品增長放緩,B端產品迎來了幾輪利好。所以,很多C端產品經理轉型到B端產品經理。為B端產品帶來了新的知識、思維和方法。再則,近兩年比較成功的一些產品,都在採用C端產品經理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產品。比如,今年大火的在線視頻產品 Zoom。
在產品經理職業的傳統印象中,C端產品經理重思維。幾乎每年,都會有比較流行的產品和運營思維。而相對的,非經驗總結的定式化方法,就那麼幾種。B端產品經理,則更加注重定式化的方法。特別在各類需求的分析上,C端產品經理主要依賴經驗和「想」,B端產品經理則需要嚴謹的使用各類業務分析方法。是不是感覺C端產品經理和B端產品經理的思維和方法不太相容?
所以,本文重點是,如何在B端產品的建設中,融入C端產品設計的思維和方法。或者說 ,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能為B端產品帶來什麼樣的借鑑價值。
討論這個主題主要有幾點原因:
那麼我們,首先來討論C端產品與B端產品在設計思維上的差異。方法就不需要討論了吧,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在思維上,B端產品經理重要的是理性分析的能力。而C端產品經理則更加注重經驗法則下的慣性思維。這也是兩者在方法上差異的更本原因。B端產品經理面臨某一業務,需要採用特定的分析方法。C端產品的某一方法,幾乎在所有場景中都能使用,最終結果的好壞,是需要根據經驗來調控的。
C端產品強調用戶至上的用戶思維。雖然不是每一個用戶的體驗和需求都會滿足。但是,是以整個用戶的整體滿意度(核心指標是淨推薦值)為體驗衡量標準的。而B端產品則注重服務思維,將每個客戶的重要性放得很高。注重為每一位用戶創造足夠的價值。當然,服務也是一種價值。
C端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會採用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模式。優先推出一個最小滿足需求功能去驗證需求後,再迭代出更完整的正式版本。B端產品幾乎都會採用穩步迭代的管理模式。B端產品每次迭代,都需要保證產品在最好的狀態,為客戶提供足夠的價值。
C端產品在產品方向的探索上,最重要的是創意。即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載體、更好的體驗等。創意會取悅用戶。而B端產品在產品方向的探索上,最重要的是創新。更準確的說是業務模式上的創新。只有這種創新,能創造更多的業務價值,才能獲取更多更有價值的客戶。
前面我們討論了,討論這個主題的原因。這裡我們再來展開討論下,除了主觀的行業原因,還有什麼客觀原因,要在B端產品思維和方法中融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
首先,C端產品和B端產品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給人使用的軟體。因此,在某些方面,它們會擁有相同的需求。所以他們就能夠採用相同的方法和思維,只是在行業上有所區別而已。
B端產品的用戶群體也是個體用戶,並不是都是商業客戶。甚至某些產品,就在做C端的用戶和B端的用戶,覆蓋兩種用戶群體。
最近幾年,C端的產品的思維和方法迭代的非常非常快,產生了很多先進和創新的方法和思維。而B端,則相對較為保守一些。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B端的思維和方法,並沒有進行一個大幅的更新和迭代。B端產品就像 old sChool,而C端產品則是 new sChool。所以說,C端產品的一些思維和方法,以及這些思維和方法誕生的過程和背後的理念,是值得B端產品來學習和參考。
通常我們在處理B端產品的需求時,以業務為基礎。雖然這是B端產品的基礎,但是以業務為基礎也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B端產品在產品的方向的探索上,是缺乏主動性和創新的。而相反C端產品在產品的探索上非常活躍。幾乎每個C端產品在產品迭代的過程中,都會去探索產品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這一點也是非常值得B端產品學習的。
在B端產品的需求權衡中,用戶體驗佔據的比重並不是很高。現在很多B端行業,也進入了紅海市場當中。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用戶體驗現在對於B端產品保持競爭力也是尤為重要的。特別是在如何佔領用戶心智,讓用戶用的愉快,C端產品的經驗和方法就是準則。
B端產品在拓展市場時,通常是把用戶做精,穩步的去獲取用戶。那麼有沒有可能?B端產品也可以先把用戶量做起來。在在用戶量的基礎上,去篩選出更高價值的客戶。畢竟對現在的產品來說,用戶量才是一切的可能性的基礎。如何快速拓展用戶量,C端產品是有完整有效經過驗證的方法和模型的。
我們在討論B端產品學習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時,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如何做產品,另一部分是如何讓才能取得成功。對應產品經理的知識中,一部分就是本文的主體思維和方法,另一部分是業務模式或者更高層級的商業模式。
在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中,主要有8個部分,非常值得借鑑。
在業務模式的開展和商業模式上,B端產品也有很多的需要向C端產品學習的。
在搭建B端產品的核心商業模式時,可以嘗試與C端產品相結合。B端產品在搭建核心商業模式,兼顧B端客戶和C端的用戶,同時面向兩大類群體做產品。比如,以釘釘舉例。釘釘除了作為公司協作辦公的產品,能不能做個人的即時通訊應用?釘釘自身也有即時通訊應用的整個功能基礎。
有一些工具軟體已經在採用這種思路來做B端產品。這些功能個人用戶的需求起步。然後再撬動企業用戶。企業用戶的版本相當於是更高級的增值服務。
在迭代B端產品時,可以採用C端產品的小步快跑的模式。優先把一個核心業務做好。然後在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再去迭代深度和廣度。不斷的驗證用戶需求,不斷的迭代產品。在架構B端產品時,一定要完成業務的閉環。如果參照C端產品的方法,可以優先滿足一個核心的需求,完成一個需求上的閉環,逐步迭代,最終完成整個產品業務的閉環。
無論是C端產品還是B端產品,永遠都存在深度和廣度的博弈。C端產品主要需要廣度,需要不斷的擴大用戶群體。而B端產品則需要深度,把每一個需求做深做精,深度維護每一個客戶。
如果B端產品做廣度,無論是從滿足的需求的廣度,還是說覆蓋的用戶群體的廣度。是不是一個新的思路?或者在用戶群體的廣度上結合C端產品的AARRR模型,做深度的用戶運營。
可能會有產品經理認為B端的產品的用戶,先天不存在廣度。但實際在某些行業,B端產品也是可以有很廣泛的用戶群體。比如上文提到的釘釘,或者今年的行業翹楚Zoom。在描述B端用戶群體,是不一定把每一個集體作為一個用戶,也可以考慮把每一個個體作為一個用戶。
我們再來看兩個案例。研究這兩個案例,主要不是討論他們用到了什麼方法。而是研究他們的發展路徑。以此推斷他們如何以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產品的產品。
第一個是今年疫情之間,特別火的在線會議產品Zoom。今年很多B端產品經理關注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就是因為很多大佬和文章,將Zoom的成功歸納為用C端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的產品。當然,這因該只是其中之一。一個產品的成功,是由很多原因構成的。比如,Zoom的創始人袁徵,他年齡40多歲,有很豐富的在線視頻會議行業經驗,曾是IBM在線會議產品的高管。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Zoom這個產品走的是紅海創業的路線。在線視頻會議這個行業,已經穩定發展了很多年,也有很多不錯的產品,市場份額都比較固定。Zoom採用了C端與B端並行的策略。Zoom這裡的B端,就是企業用戶。Zoom的B端用戶,佔用戶群體的比重的較少。但是為Zoom提供了很大的盈利空間,然後C端用戶佔了Zoom用戶群體的多數。但是從C端用戶沒賺什麼錢。C端用戶在它的產品策略中更像是拓客渠道。Zoom最強的一點在於他在C端用戶和B端用戶之間取得了一個非常恰當的平衡,能兼顧兩個群體的利益。Zoom產品中的C端用戶,雖然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原因,但是也是決定成功的重要基礎。
另一個案例是企業微信。企業微信走的路徑和Zoom不太一樣。企業微信,有C端產品微信作為基礎,然後再在微信的基礎上做企業微信。雖然,微信和企業微信是獨立的。但是,微信沉澱的數億億記用戶和社交關係,是它的主要競爭力。所以企業微信走的策略是將C端的微信的價值賦能到B端產品中。
因為微信非常成功,而且企業微信脫胎於微信。所以,企業微信在設計時就沿用了微信的產品思維和方法。反而刻意弱化了B端產品的一些方法和思維。比如企業微信非常注重用戶體驗,以用戶為中心。這點在辦公應用協同市場其實是比較罕見的。這個行業的產品通常是以企業的決策者為中心。
與其它的競品相比,企業微信算成功嗎?至少與釘釘比起來,企業微信真的不算成功。釘釘就是以傳統的B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在做產品。即使,我們作為用戶,每天都在抱怨釘釘,如何難用如何不好。但是,無可否認它就是這個賽道的領頭羊。做B端產品要預防,陷入現在飛書那樣的境地,叫好不叫座。
在使用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時。首先要確定你所在的行業和產品類型是不是適合。至少需要一個條件,就是這個行業需要有C端的用戶基礎。在紅海競爭的市場中,該方法比較適合搶佔市場。
以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來做B端產品,是為B端產品經理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和產品規劃方向。但最終落地的時候,我們還是不能捨棄B端產品的根本,提升效率,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商業收益。千萬不要捨本逐末,陷入表象的泥潭。
既然C端產品的思維和方法能用到B端產品上,那麼B端產品的一些思維和方法也是可以用到C端產品中的。特別是業務的梳理分析和架構這一塊的方法。很多C端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並不關注業務的架構。這點是不正確的。因為,不管是C端產品還是B端產品,都逃脫不了,產品是軟體的本質。它需要遵守軟體和軟體工程的規則。
產品小思考,微信公眾號:產品小思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行業業務分析,設計行業方案,設計B端產品架構。主要關注醫美、醫療行業,涉及HIS、CRM和各類業務系統產品。
本文由@產品小思考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