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2020-01-09 12:06 來源:澎湃新聞
1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
有記者提問稱,今年春運和往年相比,是八年來最早的春運,意味著務工客流、學生客流會高度疊加,可能春運一開始就會出現客流高峰,每一年為了緩解春運的壓力,相關部門都會採取一些措施,今年的新措施是什麼?
對此,民航部門和鐵路部門分別作出了回答。
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萬向東表示,民航局採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統籌增加運力。目前國內各機場都可以根據實際能力適度提升保障容量,航空公司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統籌安排加班包機。截至1月8日,民航主管部門已經收到了航空公司春運期間申請的加班共計17600班,其中國內含港澳臺是14656班,港澳臺航線是804班,國際航線2140班。後期的各航空公司還將陸續增加或者調整一些航班,以滿足廣大旅客更好的出行需求。
二是關於保障航班正常。2019年,全國航班正常率達到了81.65%,同比提高了1.52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兩年超過80%。春運期間,民航各單位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保障航班正常,並密切關注雨雪冰凍、低能見度等惡劣天氣對航班正常性的影響,進一步完善機上延誤應急預案和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預案,做好惡劣天氣下延誤處置和旅客服務工作。
三是實施便民措施。截至目前,民航局於2019年年初提出的九項便民服務措施成效顯著,2020年民航還將陸續推出全國機場旅客共用服務平臺APP,民航旅客遺失物品全國統一查詢平臺,民航與多種交通方式聯運,試點無感出境通關等提升旅客體驗的新舉措。春運是民航檢驗便民舉措的重要實踐,民航將以更高標準落實真情服務,特別是加強對特殊旅客的關愛,並督促各單位嚴格執行退改籤相關規定,加強中外航班運營監管,增進旅客對民航真情服務的獲得感。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新表示,預計節前鐵路發送旅客是1.59億人次,增長11%,主要採取五方面新的舉措:
一是最大限度增加運輸能力。節前每日開行旅客列車5275對,分別增長7.7%,創歷史新高。節前,北京、廣深、滬寧杭等客流集中地區每日可分別開行跨局的旅客列車457對、482對、459對,同比分別增加43對、17對、24對。而且我們在節前出行最高峰的6天時間,日均安排開行夜間動車,也就是晚上0點到早上5點開行的動車157.5對,同比增加52對,增長50%。
二是全面推廣高鐵電子客票。電子客票從2018年11月份在海南的環島高鐵試點以後,2019年7月起逐步擴大應用範圍,春運前基本覆蓋全國高鐵和城際鐵路,覆蓋車站達到1020個,旅客無需取票,持證可以進站乘車。
三是提升普速站車服務質量。改善普速站車的設備設施條件,提高環境衛生水平,落實服務標準,讓廣大旅客共享鐵路發展成果。
四是對所有旅客列車實施候補購票。應廣大旅客要求,候補購票從2019年5月份推廣到所有旅客列車,在今年春運的售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自2019年12月12日開售春運車票以來,鐵路12306售票系統候補購票訂單兌現累計582.6萬筆,車票723.7萬張,兌現率76.8%,減少了旅客反覆查詢的次數,遏制了網絡倒票的空間。
五是持續推進車站暢通工程。將自助實名制核驗閘機全面覆蓋地級市以上車站,其他車站逐步安排應用,提高旅客進站驗證效率,增加便捷換乘站和無軌車站的數量。協調地方政府和地鐵公司推廣地鐵認可鐵路安檢,減少旅客出站乘地鐵的環節,更加便捷暢通出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