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看不慣郭敬明卻又幹不掉他?
如果從公眾輿論的角度看,自 2001 年以《假如明天沒有太陽》一文獲得第三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起,郭敬明就成了當代中國最富有爭議的作家。
每隔一段時間,郭敬明就會帶著 " 抄襲 "、" 拜金 "、" 同性戀 " 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成為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但如果僅從小說銷量和電影票房的角度看,郭敬明無疑又是當代中國最成功的 " 文化商人 "。
公開資料顯示,郭敬明參與創作的圖書達 177 本,曾 7 次獲得內地年度圖書銷售冠軍。在 2006-2010 年的《開卷 5 年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 Top30》中,郭敬明一人獨攬六個位置。在電影上,據燈塔專業版,郭敬明導演或主演的作品累計票房即將突破 22 億元。
出道 20 年,郭敬明似乎成了一個在文學圈、影視圈和娛樂圈 " 久戰不敗 " 的神奇存在。近年來,自帶話題的郭敬明還被資本和平臺推上各大綜藝節目的導師位,讓不少人 " 恨得牙痒痒 "。
12 月 21 日,111 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者聯名發布了一封《部分影視從業者致媒體的公開信》,將郭敬明、於正打為 " 文賊 ",直指 " 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一天後,又有 45 位影視從業者加入抵制郭敬明、於正的行列,呼籲 " 不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 "。
截至發稿,郭敬明尚未就聯名信事件作出任何回應。他正在忙著宣傳即將上映的電影《晴雅集》,目前該片的點映及預售票房已超 3300 萬元。
微博上,質疑《晴雅集》特效 " 參考 " 漫威電影《奇異博士》的聲音鋪天蓋地,知名電影博主呆瓜映畫的相關微博轉發已經破萬。
呆瓜映畫質疑郭敬明 來源:微博
抄襲爭議
百度百科上," 郭敬明抄襲事件 " 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詞條。
2003 年 12 月,作家莊羽稱,郭敬明所著《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以改頭換面、人物錯位、顛倒順序等方法,剽竊了其《圈裡圈外》一書的構思、故事線索等,甚至照搬了《圈裡圈外》的片斷以及部分語句。
為此,莊羽將郭敬明告上法庭。
2006 年 5 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定郭敬明所著《夢裡花落知多少》對莊羽所著《圈裡圈外》整體上構成抄襲,判決郭敬明賠償莊羽經濟損失 20 萬元。同時,還認定郭敬明的抄襲行為給莊羽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損失,判決其賠償莊羽精神撫慰金 1 萬元,並要求郭敬明在 15 天內登報導歉。
但十餘年過去了,郭敬明不僅沒道歉,還在不斷地打抄襲擦邊球。
除了被法院實錘抄襲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據媒體報導,郭敬明的代表作《幻城》曾被網友質疑涉嫌抄襲日本漫畫家 CLAMP 少女漫《聖傳》,小說《夏至未至》涉嫌抄襲《NANA》,電影《小時代》涉嫌抄襲《穿 prada 的女王》。
甚至有網友發現,即將在 12 月 25 日上映的《晴雅集》預告片中,大量特效鏡頭與 2016 年上映的漫威電影《奇異博士》" 撞衫 "。
不少網友直呼," 迪士尼法務出來幹活 "。
電影《晴雅集》和《奇異博士》對比圖 來源:微博
事實上,基於郭敬明的 " 拒不道歉 ",部分粉絲堅定地認為抄襲事件子虛烏有。
初中就粉上郭敬明的李瑤向 ZAKER 新聞直言," 關於抄襲,小四有承認呢就是有,沒有承認就是沒有。爭議再多,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只管做,背後有我們。這麼多年來拍的電視劇和電影裡,被打必吐血,分手必下雨,咳嗽必吐血,這些都是抄襲嗎 ?"
針對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聯名信事件,郭敬明的粉絲大多選擇躺平任嘲。
粉絲何鷗在接受 ZAKER 新聞採訪時稱,不回復也是一種回復。
因《小時代》系列入坑郭敬明的何鷗,自稱是他的電影粉。每當郭敬明身處輿論風暴中心,何鷗就會提醒自己儘量保持心平氣和。" 輿論挺好笑的,一般看到這些我不會去反駁,因為你越說他們越起勁,甚至會爆一些並不存在的黑料去詆毀他。" 何鷗說。
" 身為郭敬明老師的小粉絲 ",何鷗覺得默默做數據支持他就好了,沒必要因為網上的奇葩言論跟黑子互撕," 這樣反倒會拉低我們郭敬明粉絲的素質 "。
黎夏比何鷗更加佛系,她覺得追星而已,喜歡作品看就好了,大可不必太過感同身受。" 別人罵他,我也不會少塊肉。別人誇他,我也不會多拿錢。健康的喜歡不是天天吵吵鬧鬧為了他撕逼吵架,是我會因為他想要努力一點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黎夏告訴 ZAKER 新聞,她喜歡郭敬明十四年了。
毀譽參半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議。
李瑤從不介意郭敬明身上的黑點,在她看來,郭敬明是一個擁有超強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的偶像。
李瑤認為,喜歡人和喜歡作品是兩回事。很多人對郭敬明本人並不了解," 小四不管對待自己的小說還是電影都非常盡心盡力。《冷血狂宴》就是他自己拍了以後,還要花一年多的時間去一點一點地摳細節,這是很好的一點。"
在粉絲眼裡,郭敬明的天賦和勤奮會讓他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持續走下去,更何況,他從不缺主流機構和媒體的褒獎。
公開資料顯示,2001-2016 年之間,郭敬明共獲得 30 多個文學獎項;2011 年,郭敬明登頂 " 中國作家富豪榜 ";2012 年,郭敬明入選《福布斯》" 中國 30 歲以下創業榜單 ";2013 年 6 月,郭敬明憑藉《小時代》獲得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新片單元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 最佳新人導演 " 和 " 最佳影片 " ;當年 12 月,郭敬明獲得《南方周末》"2013 年中國夢想踐行者 ",與他一同獲得這個稱號的是曲格平、馮侖、李冰冰、鬱亮、梅葆玖、雷軍、恆大足球俱樂部和快遞員。
2013 年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 來源:視覺中國
在郭敬明的致敬理由中,《南方周末》這樣寫著:" 生長於西南小城,作為中國最普通的『民二代』,郭敬明把握了大時代中的小機遇,發達於超級大都會,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小時代。他是作家、出版人、導演、商人,他製造的文化產品,撫摸並撩撥了那些迷惘的青少年,成為他們的趣味代言人。他備受爭議,又無可置疑地產生了巨大影響力,成為耀眼並年輕的『富一代』。"
郭敬明在獲獎後發了一條微博:" 從 @南方周末領取了 2013 中國夢想者致敬盛典的獎盃。在得獎採訪時,我本來抱著惡作劇的心情鬧一下主辦方:『謝謝南方周末給我肯定,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南方繫心中的少年英雄是另外一位,而我正好是他的反面,但今天沒想到是我 …… 』臺下面一片沉默之後,響起了滿場的掌聲和笑聲。"
或許是自 2013 年起,郭敬明的工作重心從小說轉向電影,他在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後發的微博顯得更加鄭重其事:" 如果最佳新人導演和最佳影片只能有一個獎項的話,我一定選擇最佳影片,不是因為這是最重的一個獎,而是因為《小時代》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結果,因為如果沒有劇組的你們就沒有這部如此美好的電影,你們把光芒都送給了我。"
豆瓣評分 4.8、" 榮獲 " 第 5 屆金掃帚獎 " 最令人失望影片 " 的《小時代》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累計票房高達 4.85 億元,收穫無數擁躉。
時隔多年,2020 年 8 月 18 日零點," 顧裡生日 " 衝上熱搜第五。而剛剛結束的《演員請就位 2》幾乎成了《小時代》的表彰大會,滿屏的彈幕刷著—— " 小時代已成經典 "。
一位《小時代》的書粉向 ZAKER 新聞強調," 我從來不認為《小時代》是大爛片,作為《小時代》的書粉,我對電影改編基本滿意。在我看來,《小時代》是目前國內拍得最好的 chick flick(以女性觀眾為目標受眾的電影),它成為 cult film(在小圈子內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毫不奇怪。"
久戰不敗
為何郭敬明會受到資本和平臺的追捧?
談及聯名信事件,上述書粉非常篤定地告訴 ZAKER 新聞,郭敬明有自己的基本盤,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有知名度,有爭議,能夠製造話題,當然會受到資本和平臺的歡迎。
他從來不是靠抄襲成名的,而是靠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受眾的敏銳把握才能 " 久戰不敗 "。
不過,很多人永遠不會承認這一點。
對此,一位長期研究粉絲文化和新世紀文學的學者也向 ZAKER 新聞分析稱,聯名信更多的是宋方金等人在迎合網絡上的 " 反郭情緒 ",並不能讓我們對如何認定、防範抄襲,如何解決現階段影視行業中的問題有任何建設性的作用。
至於什麼是郭敬明的基本盤?
毫無疑問,老粉。
11 月 27 日,李遙特地請假參加了騰訊視頻 VIP 主辦的《冷血狂宴》全國點映廣州粉絲專場。
在採訪中,李遙告訴 ZAKER 新聞,她正在跟公司對時間,希望能夠參加 12 月 25 日下午《晴雅集》的廣州明星見面會,要儘量趕到," 小四會來現場 "。
電影《冷血狂宴》廣州粉絲專場 來源:微博
12 月 24 日,郭敬明最世官方後援會會長米西正在粉絲微信群組織《晴雅集》廣州見面會的報名,她拿到了 40 張免費票。
米西在群裡發了一張見面會手幅設計圖,詢問有誰可以幫忙列印,需要列印 20 份。
手幅列印好後,粉絲會舉著手幅拍一個應援視頻。" 這個視頻,會做好給郭敬明本人看。" 米西強調。
隨後,暱稱小葉的粉絲說,雖然只是剛入坑沒多久的粉絲,覺得好幸運,那麼榮幸就可以看到他。
另一位粉絲回應,最近發現好多新粉。
也有人不同意他的看法," 喜歡小四的都是時間沉澱的好吧,只是當時網絡不發達而已,現在網絡發達了,當然要開始找組織了。"
更多的粉絲逐漸冒泡,他們開始盤算自己的 " 粉齡 ",回憶自己的入坑作品。他們興奮地討論著郭敬明的小說," 四個女的撕逼 = 小時代,七個男的打架 = 爵跡,覺得小四寫群戲挺厲害啊。"
微信群裡,米西又出現了,說是接到官方通知,可以給廣州見面會追加 30 張免費票。
她發了一個微信紅包,群成員排隊刷起了 " 祝晴雅集票房大賣 "。
那位《小時代》書粉準備下周邀請朋友一起去看《晴雅集》," 從目前的網絡口碑看,這部片子的票房可能會不錯。郭敬明本來就有一套他自己的審美體系和藝術風格,如果把故事講好,他的電影會是很好看的。"
廣州線下見面會的報名人數剛過 30 人,米西提議群成員發動朋友圈,找一下身邊的親朋好友,多拉一些人加入," 除了黑粉,都能來 "。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李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