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內衣買小拒絕迎親",最後搞得雙方翻臉,這個結婚變離婚的新聞,沸沸揚揚的鬧了好幾天。
這新聞下網民的惡評潑向女方,一致認為女生家人刻薄,野蠻,貪圖彩禮。
事到如今,劇情一再反轉,基於網絡暴力的可怕,女方父母都出來哭訴,為自己澄清。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們不是當事人,不敢貿然批判是非對錯。
今天我想說說引發民憤的彩禮。
彩禮是什麼?彩禮說到底就是,男女雙方各自利益的根本。
1.彩禮的基層人士的根本需求
婚戀市場大概分為:基、中、高三層。
中高層的男士,是不需要為彩禮煩惱,因為他們有穩定收入來源,也受過的相對高的教育,各種認知水平也比較高。
婚後不會有太大的生活風險,而他們創造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都大於彩禮本身,自然就不必過於重視彩禮。
相對於基層男士,彩禮卻是必需品,越低層人士越重視彩禮,因為他們工作不穩定教育程度低,創造的價值不高,婚後的生活風險就相對來說比較高。
基層男士本身就勉強能養活自己,娶妻生子後要養家餬口,壓力明顯增加,生活根本毫無保障。
所以,彩禮應該上場,它是小家庭的生活基金,為了能夠幫兩小口未來避風險。
彩禮就如同救生圈,當男女都不懂遊泳 ,沒有救生圈就下河遊泳,那是必死無疑。
特別是下河之後,會有小孩,妻子還去照顧小孩,沒人救生圈做後盾,那情況根本無法想像。
再加上男生沒有抗風險的能力低,無法抵擋生活的磨難,若男人獨自上岸出逃,只剩下女生在河裡掙扎,那麼她就上岸無望。
彩禮,就是男性付出這個代價的證明。
女人的生物學天性決定了,女人需要婚前房車,彩禮。
因為男性提供物質保障,讓女性可以放心嫁人生子。
然而,男生愛拿生孩子警告,其實,男生們明白,就算不用彩禮,男生也不會娶一個沒有生育的女人。
所以他要求女方生孩子,可生孩子就得為生育成本負擔,且不說生育給女生帶來的巨大生理損傷和懷孕風險。
而有些男生不想給彩禮,卻又想要求女生來給他生孩子,煮飯做家務,說白了就是想不花一分錢找個免費保姆。
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付出都是有目的,就算是父母也一樣,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帶有條件的,是要求回報的。
為什麼男人卻要求一個女人對自己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呢?
男性想結婚是為了利益出發,但是他們卻要拼命打擊彩禮,在網絡上製造剩女論,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最少的代價來結婚。
而女士要彩禮也是趨利避害,也是在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正因如此,男士們就要聲討與自己有共同動機的人。
低層人士是最渴望婚姻的,因為婚姻能夠帶來歸屬感和安定感,可結婚是要付出代價就是。
想不給彩禮,反對彩禮,沒問題,只要能把自己提升到中高層次,能有規避生活風險的能力,就可以娶到不用彩禮的老婆,要是自身沒有任何優勢,那就只能付彩禮娶到老婆。
婚姻不是買賣,但是他確實需要一個基礎,需要有物質作為基礎,如果連生孩吃飯,都不能保證你,又談何結婚生子!
2.為零成本娶妻的計謀
有的人就想著空手套白狼,以「愛」之名的,娶免費的老婆。
想起之前網友的留言:
「家裡人不同意婚事,男朋友讓我未婚先孕?」
我和男朋友是相親認識,我們都是以結婚為前提而交往的。
今年我們在一起一年了,因為我和父母一起住,很少和男朋友在外過夜。
現在談到結婚,自然把彩禮提了上日程,我父母提出彩禮要15萬,嫁妝也是15萬,一分都不會少。
男朋友說,現在沒那麼多錢,而且都是把自己的錢來回過手,還不如讓我先懷孕,這樣家裡就不會提彩禮。
說實話,第一次聽他這樣說時,我以為他就是開個玩笑,沒放在心上。
但最近每次提起我結婚,他都會這麼說,我才知道他真的這樣想的。
挺震驚的,我該怎麼做?
看到這個問題,我並不意外,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有了孩子如同勝卷在握,以孩子為籌碼,不嫁都不行。
未婚先孕,是由女方放棄自己的避孕權去推進二人關係,使女方選擇權低於男方的策略。
這將導致男方選擇權大幅高於女方,處於完全主動地位,婚前殺價,不買房,不給彩禮,不負責墮胎,得不到公婆尊重,等一切行為均會連鎖出現。
這明顯就是為了零成本而結婚的戰略,而作為當事人的女生卻看不出,還以為是非自己不可的真愛。
然而,頭腦清晰的女生越來越多,對婚姻權衡利弊後,發現有彩禮都不想嫁,更何況是要自己貼錢買大床上杆子。
她們認為,只要有經濟實力,做單親媽媽都比當妻子強。
很多姑娘,並不是怕過苦日子,她們怕過的是沒指望的日子,要錢沒錢,要愛沒愛。
3.談彩禮不如賺錢香
在男生們奮鬥打壓彩禮的時,女生們已經調整了戰略:為了孤獨終老而作準備。
「27歲單身,我已經做好了孤獨終老的準備」。
這個女生,說的準備,不是兩手一攤不管未來,每天看韓劇、刷短視頻虛度光陰。而是一個人畢業,一個人打拼,已經在老家攢夠了一套房的首付。
人生並非只有一條路,也從來不是多人走的那條路是對的。
在沒有抵抗生活風險的基礎能力下,結婚是毫無意義的。
想要通過脫單來脫貧致富更是可笑。
與其追求天價彩禮這種容易讓人看不起,且安全保障性極差的畸形保障,不如追求自己精神和經濟獨立。
正如熱搜上的「深圳女孩」
「深圳女孩」這個詞這幾天已經在朋友圈大面積刷屏了,代表了這屆年輕人的狀態:
別給我整那些虛頭巴腦沒用的,我只想搞錢,搞錢就是我的快樂源泉。
不管男生還是女生,與其在這裡與彩禮做鬥爭,還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為自己創造價值。
就像電視劇《插翅難逃》裡豪哥的經典臺詞:
「我現在不想聽他們什麼狗屁浪漫愛情故事,我現在就想搞錢。光羨慕人家有什麼用啊?我們要行動起來,變得比他們更有錢。」
身邊那些搞錢上癮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有錢萬事足,彩禮、愛情、婚姻都會迎刃而解。
作家連嶽說過一句話:「年輕人不愛錢,是件蠻可怕的事。」
當代年輕人,每天一睜眼就被生活追著跑,房租、夥食費、交通費......沒錢的時候只能寸步難行,又何談結婚生子。
當貧窮把那塊遮羞布徹底扯掉的時候,你才會知道,生活的真實與殘酷。
一心想賺錢,不是因為世俗,而是因為深知金錢給人帶來自由的好處;
正如張愛玲所說的:我喜歡錢,因為我知道它只有好處。
拼命工作攢錢,只是不想有一天,因為沒錢而不得不放棄喜歡的人或事。
人要有賺錢野心,野心是一個人內心的聲音,告訴你可以而且應該努力去超越人生的處境或限制。
靠自己雙手搞錢的人,都有很強烈的野心,他們很篤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寫道:
「金錢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別想讓其餘的五種感官充分發揮作用。
沒有足夠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處心積慮、錙銖必較,變得渺小、卑微和貪婪。」
一個人只有在缺錢的時候,才能體會到什麼叫走投無路、山窮水盡。
賺錢,才是一個人的底氣和安全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