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中山開賽

2020-12-17 國家體育總局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中山開賽

發布時間:2020-10-14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解東 字體: 大 中 小

  2020年「熊貓杯」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暨慢投壘球聯盟賽日前在廣東中山國際棒球小鎮東升開賽。

  本次比賽分為10月6日至8日和17日至18日兩個階段,有棒球U12、U15、U18和慢投壘球4個組別,較去年新增設了U15組別。根據疫情防控的整體情況,今年有來自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的22支隊伍參賽。慢投壘球聯盟賽有來自澳門、廣州、深圳、東莞、珠海、惠州、佛山、中山8個城市的代表隊參賽。參賽隊員以在各城市生活居住、工作的社會人士為主。

  據介紹,所有參賽運動員、裁判員以及工作人員都要進行核酸檢測,結果正常者方可參賽或上崗工作;賽事期間按照中山防疫指揮部的防疫指引,進行每日運動員測溫,並做好賽後人員身體狀況的實時跟蹤;比賽的兩個場館除設立臨時隔離點外,在入口和球員休息區等多處地方配有免洗洗手液,供運動員們及時進行清潔消毒;同時,賽事堅持屬地管理原則,東升鎮防疫指揮部為本次大賽制定了一系列詳細的衛生、疫情防控及安保預案。賽事採用空場比賽,並通過多種網絡直播分享精彩比賽。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賽事積極發揮棒壘球項目優勢,在增強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體質、健全青少年人格、鍛鍊意志的基礎上,高定位謀劃,創新市場化辦賽模式,重拳打造大灣區青少年精品品牌賽事。以品牌賽事作為粵港澳青少年互融互通的長效性平臺,孕育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城市聯盟,集聚灣區社會資源,培育棒壘球相關產業,從而形成具有特色的高質量體育產業,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內群眾對體育消費的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自10月14日《中國體育報》02版)

相關焦點

  •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中山落幕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中山落幕
  • 2020年「熊貓杯」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開賽
    10 月 6 日,2020 年 " 熊貓杯 "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暨慢投壘球聯盟賽在 " 中山國際棒球小鎮 " 東升開賽,來自澳門和珠三角 9 大城市的共計 22 支隊伍參賽。本次賽事是在中國棒球協會、中國壘球協會、廣東省體育局指導下,廣東省青少年訓練競賽中心從 2019 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 "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暨慢投壘球聯盟賽 " 賽事活動。
  • 創新辦賽模式 中山打造大灣區棒壘球精品品牌賽事
    10月6日,2020年「熊貓杯」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暨慢投壘球聯盟賽在「中山國際棒球小鎮」東升開賽。本次賽事積極發揮棒壘球項目優勢,在增強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體質、健全灣區青少年人格、鍛鍊意志的基礎上,高定位謀劃,創新市場化辦賽模式,重拳打造大灣區青少年精品品牌。
  • 第二屆粵港澳青少年棒球精英賽圓滿落幕
    李明鋼對粵港澳青少年棒球精英賽這樣高水平的青少年棒球賽事表達了讚嘆:「在棒球運動的發展過程中,賽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們訓練的成果需要由大賽來檢驗,而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可以給項目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給孩子帶來更好的前景。」 大灣區青少年運動交流新紐帶 中山市東升鎮益隆小學校長黃常輝,多年來帶領來自中山的棒球隊走南闖北,打了不少比賽。
  • 第二屆粵港澳青少年棒球精英賽圓滿落幕
    在扣人心弦的決賽中,蓮花小學隊最終以5比0零封中山熊貓隊,為共計4天的精彩賽事劃上了圓滿句號。這是11月15日,第二屆粵港澳青少年棒球精英賽頒獎儀式後的一幕。最近兩個周末,深圳福田香蜜體育中心化作棒球海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6座城市的200多位青少年選手在這裡奮力拼搏,以棒球為基,以賽事為媒,他們這一顆顆種子,紛紛綻放出了交流之葉、友誼之花。
  • 圖集|8市以球會友,2020「熊貓杯」慢投壘球賽精彩瞬間回顧
    10月18日, 2020年「熊貓杯」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暨慢投壘球聯盟賽兩個階段的比賽均圓滿結束。 從201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棒壘球賽暨慢投壘球聯盟賽」賽事活動。
  • 中山這所小學多了一個棒壘球場
    西區中心小學多了一個棒壘球場11月4日上午,西區中心小學棒壘球場落成暨熊貓西區中心小學棒壘球隊成立儀式舉行。西區中心小學被中山市棒壘球協會定為「中山市西區青少年棒壘球訓練基地」,這是全市首家被授予該稱號的單位。
  • 【廣東體育】2020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自行車聯賽東莞站開賽
    2020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自行車聯賽·東莞站由廣東省體育局指導,廣東省自行車運動協會主辦,是響應「促進經濟發展、發動全民參與、推進體育強省、提升各地文化旅遊」的新舉措,廣東省黃村體育訓練中心主任、廣東省自行車運動協會會長蔡建祥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大賽。
  • 棒球賽事恢復,省「熊貓杯」青少年棒球錦標賽在中山東升開賽
    2020年廣東省「熊貓杯」青少年棒球錦標賽在「中山國際棒球小鎮」熊貓紀念球場和東升初中棒球場開賽,意味著今年疫情以來中山棒球賽事的恢復。來自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門、肇慶、清遠共14支青少年棒球隊將進行7天的激烈角逐。比賽分為甲組和乙組,總計362人參賽和工作人員。所有參賽隊、競賽人員和工作人員在報到時均進行過核算檢測。
  • ...棒球賽事恢復,2020年廣東省「熊貓杯」青少年棒壘球錦標賽開賽
    8月14日,由廣東省體育局主辦,廣東省青少年訓練競賽中心、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東升鎮人民政府承辦,廣東省體育彩票中心、中山市棒壘球協會、廣東熊貓體育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和中山市熊貓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廣東省「熊貓杯」青少年棒球錦標賽在「中山國際棒球小鎮」熊貓紀念球場和東升初中棒球場開賽
  • 政策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正心·致雅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規劃》包含哪些內容?明確了哪些目標?一起去看看吧!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落戶中山
    原標題:把脈疫情之下醫藥行業前沿趨勢 謀劃灣區中山健康產業發展新篇 11月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在中山開幕。本報記者 夏升權 攝   11月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廣東省中山市開幕。
  • 杭州灣大灣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相比,還有哪些不足?
    粵港澳大灣區被譽為全球第四大灣區,也是我國頂尖的城市群之一。但我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更像是一個都市圈。那麼城市群與都市圈之間有什麼不同呢?其實兩者都是城市經濟的地理概念,只不過城市群的覆蓋面更廣,而都市圈是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空間形態。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 明確粵港澳大灣區範圍
    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創新研發能力強、運營總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地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大灣區產業對接,提高協作發展水平。支持東莞等市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支持佛山深入開展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加快製造業結構調整。
  • 百年前孫中山規劃鐵路開工 助廣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該鐵路源於孫中山百年前的構想,如今世紀鐵路夢想將變成現實,推動廣西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1917年,孫中山在其編撰的《建國方略》中初擬全國路網,其中廣州至成都鐵路線的「肇慶城至柳州」一段,就是柳肇鐵路被明確列為官方擬建鐵路的最早規劃。
  • 首屆珠三角青少年機器人DIY挑戰賽在莞開賽
    12月19日,2020年珠三角人工智慧教育研討暨青少年機器人DIY挑戰賽在東莞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順利舉辦。本次大賽吸引了全市中小學校、校外培訓機構等80個單位,482支隊伍共744人(其中小學組554人、 中學組190人)參與。本次活動由廣東省電子學會科普教育分會、泛珠三角科技教育學會主辦,東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松山湖分中心、《青少年機器人DIY勞動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組承辦。
  • 粵港澳大灣區 將構築「A字型」城市格局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 將構築「A字型」城市格局   在上周舉行國家發改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相關措施會何時出臺做出回應。她表示,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在制定過程中,很快會出臺實施。
  • 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現狀
    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大灣區」)是指由廣州、深圳、佛山、肇慶、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與原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合成的「大珠三角」
  • 中國檢科院大灣區研究院落戶中山
    南方日報訊 (記者/羅麗娟 曾豔春 通訊員/塗莉)11月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下稱「一壇一會」)在中山開幕。本屆「一壇一會」以「抗疫與健康」為主題,邀請了強伯勤、黃璐琦、劉良、王琦、田偉等院士出席。
  • 搭建大平臺 促進粵港澳青少年雙向交流
    ,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契機和優勢,採用教育「雙循環」的理念,跳出固有語境,創新地為三地青少年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和平臺,引導他們對國家有作為、有擔當,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組織港澳青少年來粵遊學,實現教育雙循環  鑑於港澳教育主體是歐美教學體制,通過遊學方式進行國民教育較容易為之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