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1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這段時間大家都在為
年底即將到來的這波「2020年終寒潮」
瑟瑟發抖
跨年冷空氣真有那麼「強勢」?
上海是否會再現2016年的「冰天凍地」?
上海中心氣象臺最新預報權威確認
它確實將成為
入冬以來最「兇猛」的一個!
先來看一張全國速凍地圖↓
30日起,
上海的氣溫將出現斷崖式降溫!
過山車一般的氣溫又要來了!
本周末至下周初,
上海處在暖區之中,會有弱降水。
下周一最高氣溫,
甚至回升至15℃。
然而升溫只是冷空氣的前奏,
前期升得高,後期跌得慘。
這波寒潮為什麼不容小覷?
目前冷空氣已在西伯利亞地區聚集,
蓄力時間長,隨後橫槽轉豎,
高空槽引導強大的
冷高壓氣團入侵我國,
造成劇烈降溫。
簡單來說就是,
相當於你端著一盆冰水
「譁啦」一下倒下來
讓上海一夜速凍……!
29~31日寒潮來襲,敲重點!
斷崖式降溫
29日下午強冷空氣開始影響本市,30日白天最高氣溫0℃左右,29日~31日48小時最低氣溫降溫幅度可達9~11℃,12月31日~2021年1月1日市區最低氣溫達零下6℃~零下4℃,郊區最低氣溫達零下8℃~零下6℃,有嚴重冰凍。
呼嘯的大風
29日下午起風力明顯增大,陸地偏北最大陣風可達7~8級,長江口區和沿江沿海地區8~10級,31日傍晚起風力減弱。
降水(雪)
本市29日白天以降雨為主,上半夜將轉為雨夾雪或小雪天氣,30日早晨雨雪漸止。
能見度
28日早晨局部地區可能出現低能見度天氣。
數據顯示,近20年來,
上海12月市區最低氣溫
沒有跌破過零下5℃,
這次也許會打破同期紀錄。
寒
潮
貼
士
氣溫驟降,對市民朋友影響最大的有兩「管」,一是血管、二是水管。
1、氣溫驟降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體質虛弱的朋友,尤其是老人,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2、由於熱脹冷縮,這種天氣下水管易爆裂,一定要注意防範。
圖:2016年寒潮被冰封的烏龜和爆裂的水錶
大多數上海市民肯定對
2016年初「BOSS級」寒潮記憶猶新。
水管爆裂如何防範?
攻略小坊也幫大家找好了!
此外,元旦、春節「雙節」將至,
疫情防控請務必做好這三件事!
元旦、春節期間將至,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提醒,疫情防控三件事務必要落實:①減少出行要落實;②減少聚會要落實;③科學防護要落實。
一是減少出行要落實。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如果必須要跨地區出行,務必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中高風險地區請暫緩出行。乘坐飛機或火車要備好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物品;遵守秩序、有序排隊,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個人防護,儘量減少接觸公共物品,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儘量避免非必要的進食;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同時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監測。特別提示,對於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出行。
二是減少聚會要落實。節日期間,要儘量減少聚集性活動。單位、家庭、朋友聚會,一定要做好通風和個人防護,合理控制聚會時長;對公共用品做好清潔消毒,及時清理,保持環境清潔。在聚會中注意做好個人衛生,使用公筷公勺;在人群聚集場所務必遵守秩序、避免擁擠,自覺與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離。尤其提醒,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人員,應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
三是科學防護要落實。假期雖開心,防疫不輕心。廣大市民仍要牢記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離、個人衛生,堅持「防護五還要」,為自己穿上「無形防護服」,保護健康不用愁!
來源 :上海預警發布、新民晚報、央視新聞、新聞坊
原標題:《最新確認!跨年"霸王級"寒潮即將發貨!家家戶戶都要當心這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上海天氣,寒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