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迫在眉睫,中國晶片,未來可期

2020-09-03 縱橫看點


一直以來,美國在全球新科技發展方面都具備著絕對的話語權,特別是手機處理器還有PC處理器等方面,更是領先全世界,比如像高通、英特爾、AMD更是緊緊握住高端晶片份額,因此別的國家都只能依靠於美國製造的晶片。 正是因為在科技領域的優勢,也變成了美國大肆打壓其它國家和企業的一個變相的理由。畢竟從現在來看,全球絕大部分企業幾乎都需要依靠美國技術。


自主研發迫在眉睫
雖然我國在全球科技領域一直屬於緊緊跟隨的狀態,然而對於美國的打壓行為還是對中國龐大的電子產業結構敲響了警鐘,只有掌握晶片自給自足的能力,開始著力於布局晶片產業,這才我們國家是迫在眉睫的目標。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並不是設計環節,而是製造。 如果連全球最強的晶片製造企業也下場設計了,那麼臺積電生產的晶片有可能不會比如今國際上頂尖的晶片廠商差,同時因為是我們國家製造,還會存在成本優勢,所以勢必會影響到其他晶片企業。


著力研發半導體晶片
現在,全球半導體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而隨著中國半導體企業在晶片研發方面的不斷突破,中企未來也將能在晶片領域上具備一定的話語權。根據之前報導的信息顯示,由中微半導體自主研發的5NM蝕刻機已經正式進入到臺積電產線中。 世界上目前最高精度的光刻機ASML是由荷蘭生產的,全球幾乎任何的晶片製造商都要依靠他們的光刻機。2004年,華為建立子公司海思半導體,開始著力研發半導體晶片,尤其是核心領域的晶片。


純國產的麒麟A710震撼面世
總所周知,因為美國將針對華為事件擴張它的管制的範圍,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公司如果有意願想要和華為開始合作之前,都需要得到美國的批准,但是同樣有顧忌到臺積電現如今也還需要依靠美國的技術,因此華為需要避免卡脖子,也只能通過扶持國產供應商才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顆純國產的麒麟A710震撼面世。 據悉,這顆晶片研發由華為海思進行,製造則是由中芯國際完成。 儘管,該晶片製程工藝僅為14NM,但是在考慮到當下脫離美國技術的重要性之後,麒麟A710的超過國內晶片發展史上也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晶片,未來可期
面對高通近日在中端晶片上採用的「芯」海戰術,海思的中端處理器看起來特別應不暇接,除了發布麒麟720之外,希望海思能夠做出其它定位的晶片,比如加強AI性能等等其他的用處。 畢竟科技強國的道理也不是空穴來風,因此為了避免被美國卡脖子,哪怕是晶片自研的道路上遇到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但是我們必需也要將它一一解決。因為要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中國晶片,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國產晶片的3大噩耗,一個比一個嚴重,晶片自主迫在眉睫
    近段時間,對於國產晶片來講,真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個一個危機接踵而至,這不得不讓人感慨,國產晶片自主之路,迫在眉睫。,手機業出貨量降低75%昨天,也就是9月15日,是美國對華為晶片制裁120天緩衝期的最後一天。
  • 2020年中國中央處理器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自主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自主研發CPU需要得到指令集授權,指令集授權方式主要有兩種:指令集架構授權、IP核授權: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中國CPU行業市場現狀分析中國CPU市場規模和潛力非常大,龐大的整機製造能力意味著巨量的CPU採購。
  • 中央處理器(CPU)行業市場現狀分析,自主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其次,PC雖然未來相對疲軟,但用戶基數非常龐大;預期未來幾年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增速將持續保持在30%以上,因此伺服器晶片市場將繼續在雲計算、企業數位化轉型中受益。據統計,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自給率不斷提升,2018年為13%,預計2020年有望提升至15%,但仍然處於較低水平,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空間非常大。
  • 阿里達摩院自主研發AI晶片 布局「中國芯」
    近日,記者獲悉,阿里巴巴達摩院正研發一款神經網絡晶片——Ali-NPU,該晶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按照設計,該晶片的性價比將是目前同類產品的40倍。此款晶片的研發,未來將會更好的實現AI智能在商業場景中的運用,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
  • 純自主研發,兩年內中國能達到幾nm晶片?答案或許會失望
    「純自主研發,兩年內中國能達到幾nm晶片?」相信這是不少人關心的問題。自從美國5月15日的新規發布以來,包括臺積電、中芯國際、三星都先後表態不能為華為晶片代工,扶持純自主研發國產晶片供應鏈成為當下最迫在眉睫的一件事。那麼,兩年內中國能達到幾nm晶片呢?
  • 芯馳科技自主研發IP智能汽車晶片
    公司致力於智能汽車核心晶片的研發、量產、品牌和市場銷售,並著力於為客戶提供優秀的創新產品和優質的技術及市場服務,成為突破全球汽車工業核心晶片的中國創新晶片企業。芯馳產品從汽車自動駕駛,智能網關,駕艙系統核心處理器開始,後續產品將覆蓋汽車所有通用處理器,包括車身,動力,電池控制,安全等系統。
  • 美國媒體:晶片研發迫在眉睫,中國卻拿1500億研究這項科技
    多年以來,半導體技術一直都是我國比較薄弱的一項技術領域,不管是半導體材料還是晶片製造或者是半導體的相關設備,我國都是比較欠缺的,原本華為在晶片上面的突破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半導體崛起的希望,但是美國的做法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半導體技術缺失的嚴峻性。
  • 臺積電確定斷供華為,晶片自主這條路,中國迫在眉睫
    (包括5NM和7NM晶片)與此同時,蘋果,高通,MTK等公司紛紛提高在臺積電的5NM晶片訂單,將停供華為的訂單空缺,吃了進去。不但吃了華為的空缺,其中蘋果公司還大大的提高了原本的訂單數量。可能蘋果已經預想到了,未來手機市場失去了華為的競爭,蘋果12系列將會供不應求,大賣一場。
  • 華為被斷供後,這家國企自主研發7nm晶片實現商用
    前言:晶片是目前我國半導體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不管是中興事件還是華為事件都給我們的半導體發展敲響了警鐘,如果不儘快把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那麼不僅僅是華為,整個中國半導體都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所以目前,對於華為來說,解決晶片製造的技術問題比解決晶片供應鏈的問題更為重要。
  • 【落地】兆易創新:DRAM晶片自主研發項目完成資金募集;
    1.兆易創新:DRAM晶片自主研發項目完成資金募集,正在研發進行中;2.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寧調研晉華、矽品以及相關企業;3.公開課第30期筆記:國科微全國產SSD的自主發展之路;4.投資額增加38億元?
  • 中企自主研發迫在眉睫,哪怕荊棘遍地,也應奮勇前行
    隨著近期美國對華為制裁力度的加大,使得華為旗下的麒麟晶片只能夠支撐到9月15日,麒麟晶片將會成為傳奇。美國從最開始對中興的制裁,再到對華為的制裁,又將制裁從抖音轉向微信,表明了美國的制裁目標,那就是高速發展的中國科技公司,它見不得國內的科技力量超越自己,這次制裁雖然給國內企業造成了很多損失,但是也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軟肋,我們在科技領域還有很多的空白區域等待著填補。
  • 芯耀輝:自主研發晶片IP,賦能晶片設計和系統應用
    打開APP 芯耀輝:自主研發晶片IP,賦能晶片設計和系統應用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1-01-06 17:21:35 【
  • 看到國內自主研發晶片的決心,ASML公司也開始坐不住了
    終究還是被美國倒逼著走向了晶片自主研發的道路,現在的我們也已經徹底摒棄「造不如買晶片斷供確實讓我們非常不自在,可與此同時不自在的感受,美國要比我們來的還要早,以至於它風度都不要了,一門心思的想讓華為「死」。
  • 中國研發顛覆性晶片,使用自主系統,可以像人腦一樣思考?
    眾所周知,科學家們最早研發電腦,其實是想通過機器模擬出一個人類的大腦來計算,但後來這個想法太超前,難以實現,於是退而求其次,最開始的電腦幫助人腦進行計劃,需要人類輸入指令,離類腦一樣計算起碼有十萬八千裡。後來AI興起,也就是人工智慧興起,其實也是在朝著最初的目標前進,就是怎樣讓電腦像人類一樣來計算,但實話實說,AI晶片也離人類大腦還是差很遠的。
  • 華為OLED晶片研發成功:技術去美化、可自主生產
    綜合國內多家科技資訊平臺消息,華為技術旗下海思半導體公司,已成功研發行業頂級顯示驅動IC,並進一步通過內陸生產線流片。 簡單地說,就是華為海思搞定了OLED晶片,達到100%技術自主實現去美化,能夠通過內陸晶片代工廠自主生產,將打破美韓壟斷!
  • 中國晶片再傳捷報,強勢攻破電子晶片壁壘,研發出全球頂級光刻機
    一顆小小的晶片卻是由千萬顆晶體組成,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製造晶片的設備-光刻機也成為了稀罕物種。縱觀全球光刻機市場,荷蘭ASML公司的產品佔據了全球87%以上的市場份額,其餘市場也被尼康和佳能佔據,因此在核心技術被他人幾乎壟斷的情況下,對於我國而言,做到自主研發也變得迫在眉睫。
  • 中國第二款自主研發的5G晶片正式誕生了!
    ,中國第二款自主研發的5G晶片正式誕生了!1、世界上最快的5G晶片:聯發科天璣1000 5G方面的領先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是全球首款支持雙載波聚合的5G單晶片,可聚合兩個100MHz載波從而獲得200MHz帶寬,藉此成為全球速度最快,下載速度達到4.7Gbps,上傳速度達到2.5Gbps。
  • 2019年中國進口大量的晶片,大約花費多少錢?自主研發很重要
    2019年中國進口大量的晶片,大約花費多少錢?自主研發很重要中國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當然在一些技術上不如其他國家需要依靠進口也是不可否認的,比如說晶片。雖然我國已經能夠自主研發出光刻機,在晶片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但要達到量產然後進行商用還是存在一些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據了解,在過去不久的2019年中國進口量最大的是晶片,大約花費了3000億美元,其次是花費約2400億美元的石油。
  • 走自主研發的道「去美化」!asml也抓緊布局,你是怎麼看的呢?
    ;像這一次華為公司被打壓,就直接給我們敲響了發展的警鐘,只有我們掌握了自主研發和生產晶片的核心技術以後,企業的發展才不會被人「卡脖子」!如今,對於國產科技企業來說,自主研發和生產晶片已經迫在眉睫,華為公司在晶片上受挫,也就更加的堅定了國產晶片加速
  • 全球汽車晶片短缺,自主車企面臨斷供,強大「中國芯」迫在眉睫
    但是,晶片供應能力不足已經是事實,不能排除後續會出現全球汽車廠商因晶片短缺而大規模停產的可能。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消費市場,但中國汽車工業並沒有像汽車銷量一樣強大,因為不少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生產依然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