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農文旅融合共致富

2020-12-24 瀟湘晨報

【記者:欒溪 熊為新 張啟棟】 室內鹽邊縣是典型的二半山區,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佔全市半數以上,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鹽邊縣積極用好政策的繡花針,因地制宜,著力補齊貧困落後的短板,在實現全縣脫貧的同時,還通過農文旅融合發展找到了鄉村振興,產業振興的致富道路。

教育扶貧顯成效 山裡娃終圓讀書夢

鹽邊縣溫泉彝族鄉道角村的村民,假歪挖老家以放羊為生,文化程度不高,經濟條件差,家裡三個孩子上學曾經是最大的問題。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後,鹽邊縣全面落實的教育扶貧政策。深入實施「改薄計劃」,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前教育減免保教費和高中階段免學費、國家助學金政策,切實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假歪挖老一家享受到了各項教育扶貧政策,目前,大兒子已在成都上班,二兒子就讀於西華師大,最小的女兒也在溫泉彝族鄉中心小學校讀5年級,孩子們接連走出大山,假歪挖老深感欣慰。

「努力吧,我們一定能走出大山」,這是溫泉彝族鄉中心小學校教學樓上書寫的標語,過去的7年,這個邊遠的鄉村小學走出了20多個大學本科生。知識改變命運,也不斷在這座小山村裡上演著。

農村電商開闢脫貧致富新道路

眼前這位拿著手機在地裡直播的人,叫李樹德,他曾是溫泉彝族鄉大窩凼村的貧困戶。大窩凼村是溫泉彝族鄉最邊遠的少數民族村,產業大多以土豆、蕎麥、圓根蘿蔔為主,由於海拔高,土地貧瘠,村裡的農產品銷路一直都不好。

2014年,隨著脫貧攻堅戰打響,大窩凼村不但修建了通村道路,還率先創建起了「金窩凼」農產品品牌,網際網路思維的熱潮傳進山村,李樹德便學起了直播技術,從而擺脫了貧困戶的身份。

7年脫貧攻堅,好政策、好項目、好經驗成為落到鹽邊縣貧困山村土地上的「紅包」,在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中,全縣加快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緊密銜接,用工業思維發展現代農業,堅持山地特色農業、綠色農產品基地、農文旅融合的高效發展。

吃「文旅飯」 走「致富」路

在我的身後,就是攀西大裂谷格薩拉生態旅遊區,憑藉著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格薩拉景區,也成為了康養度假,休閒避暑科考探秘的旅遊勝地。每年這裡的遊客接待量達到10萬餘人。

沙金華,是攀西大裂谷格薩拉生態旅遊區的一名導遊,也是省級金熊貓導遊獎牌獲得者。很難想像,這位普通話流利的彝族小夥曾經也是格薩拉彝族鄉的貧困戶,沙金華說,景區未開發以前,他連漢語都不會。隨著我市推出大香格裡拉環線遊精品路線,打造「山水鹽邊」的康養旅遊品牌。越來越多的遊客進入格薩拉,帶動起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沙金華也在村幹部的幫助下學習起了普通話,努力成為一名導遊,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旅遊業的發展,為沙金華打開了全新的世界,目前,在格薩拉景區有2000餘名像沙金華這樣的貧困群眾端起了資源碗,吃上了旅遊飯。

截至2019年12月,鹽邊縣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所有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退出任務,先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優秀縣」「先進縣」「五個一」幫扶先進集體。脫貧摘帽不是終點,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正在全面鋪開,今年,全縣設立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1855.85萬元,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種植業6萬餘畝,累計提供就業崗位0.18萬個,促進轉移就業5513人。

【來源:2020-12-21】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農文旅融合,讓田園美色變成搖錢樹!蘇中蘇北鄉村旅遊致富樣本調查
    而現在,通過村企合作,走農文旅融合新路的小楊村人均收入已達3.29萬元。  歲末年初,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跟隨「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大型融媒體採風團走進泰州姜堰、鹽城建湖、宿遷泗洪等地,這樣的變化俯拾皆是。  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是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多部門協同推進的一項系統工程。
  • 【調查報告】農文旅一體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啟示及意義
    而農文旅一體發展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主要從區位優勢、農業基礎、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等方面分析了川洞村農文旅一體發展的現有基礎,並闡述農文旅一體發展的可行性和現實意義,進而從提高發展意識、加快發展要素融合、突出創新驅動、建立健全制度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下步建議。
  • 東港市合隆滿族民俗村落依託村寨特色,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民族...
    近三年來,合隆滿族鄉共為滿族民俗村落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365萬元,吸引帶動其他配套資金650多萬元,對整組群眾房屋、庭院進行了統一規劃、統一改造,修村路、建水壩、安路燈……他們把民族符號、農耕文明、鄉情鄉愁融入新農村建設之中。
  • 悠悠終南山下,南堡寨村展開農文旅融合新畫卷
    把這些農民重新召回土地的,是一個名為「長安唐村·中國農業公園」的農文旅項目。在打造省級農業改革示範區的積極努力中,南堡寨村多方面探索鄉村振興的有效實踐,開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輝煌之路。以滈河生態景觀治理為基底,以盛唐山水田園文化和柳青精神為內涵,以區域豐厚的人文歷史和山水田園資源為依託,以三產融合為引領,以農文旅融合為帶動,總規劃面積約38平方公裡的「長安唐村·中國農業公園」應運而生。這是西北首家中國農業公園共建單位,是陝西省農村改革試驗區,是西安市首批田園綜合體之一,也長安區重點發展的三大板塊之一,力圖打造中國鄉村振興的西安樣板。
  • 餘杭百丈鎮紅色溪口山地運動公園國慶開園 打造農文旅融合新IP
    為全面貫徹落實餘杭區委區政府「全域美麗大花園」建設的總體部署,百丈鎮堅持以景區的理念規劃全鎮,以景點的要求建設城鄉,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優化景區服務質量,塑造推廣「竹意百丈」的旅遊形象,促進農文旅事業融合有序發展
  • 巴南區天星寺鎮「山水芙蓉」農文旅項目建成:邀您去體驗古驛道文化
    11月1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巴南區獲悉,為改變鄉村落後面貌、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巴南區天星寺鎮立足實際,按照「強鎮帶村」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山水芙蓉」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助推鄉村振興。
  • 江蘇:農文旅融合 田園美色咋變「搖錢樹」
    而現在,通過村企合作,走農文旅融合新路的小楊村年人均收入已達3.29萬元。 歲末年初,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跟隨「文旅江蘇幫扶致富路」大型融媒體採風團走進泰州姜堰、鹽城建湖、宿遷泗洪等地,這樣的變化俯拾皆是。 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建設,是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多部門協同推進的一項系統工程。記者採擷蘇中、蘇北的幾個鄉村旅遊樣本,管中窺豹,探尋農文旅融合的有效路徑。
  • 鹽邊縣疊螺汙水機參數和選型
    鹽邊縣疊螺汙水機參數和選型 ,「w2se3」  宜興市森諾特環保是生產疊螺汙水機、疊螺汙泥脫水機和疊螺式汙泥脫水機的疊螺汙水機廠家,歡迎廣大客戶前來參觀考察,共同為環保事業做一份貢獻。    疊螺汙水機全鋼清洗設備更清潔。
  • 鹽邊縣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2020年第三批)
    1121號戶籍住址:四川省鹽邊縣惠民鄉青龍村2組10號>名稱:鹽邊縣恆宇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信用代碼:91510422MA6211CD0P涉案標的:5695529.41元案號:(2020)川0422執835號地址:四川省鹽邊縣新九鄉平谷村螞蟥社
  • 跑出「小鎮大為」加速度 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董浜模式
    新項目籤約現場擴大「朋友圈」,新項目探索農文旅發展新路子11月28日下午,董浜鎮舉行智林村特色田園項目合作籤約儀式。2020年,為發揮本地優美的鄉村風貌及特色農業優勢,推進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董浜鎮將智林村鍾家巷區域列入2020年蘇州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項目。項目規劃面積約82.3公頃,涉及鍾家巷、蒲場、荷花浜等七個自然村組團,目前均已完成「千村美居」工程提升。
  • 鹽邊縣舉行2020年食品安全事件應急演練桌面推演會
    為增強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實現科學、快速、妥善處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目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12月17日上午,我縣2020年食品安全事件(IV級)應急演練桌面推演會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三樓會議室舉行。
  • 鹽邊縣豐源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紅坭豐源煤礦擴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
    鹽邊縣豐源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紅坭豐源煤礦擴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8-28     來源:攀枝花市生態環境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農文旅項目用地空間,到底有多大?10個手續流程實現農用地轉用
    如今,農文旅項目的基本玩法,已經被大家所熟悉,很多人都看好鄉村旅遊這個方向。經歷幾年的摸索發展,鄉村旅遊也是出現了很多標杆的項目,在用地的政策方向也越來越清晰,打擦邊球的尷尬局面也逐漸的消除。 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很多莊主覺得沒有合適的地塊可拿。
  • 康養鹽邊丨如果冬天有顏色,那一定是鹽邊玫瑰紅!
    十二月,外地幾乎是一片天寒地凍的景象,鮮花和陽光對於外地的人們而言已經是過去式,然而在鹽邊縣紅格鎮昔格達村的「玫瑰農莊」裡(原龍頭村大坪組火燒天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依然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玫瑰在人海的喧鬧中,競相開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賞、選購。
  • 鄉村振興丨鹽邊鄉村汙水處理「治」出美麗新農村
    近年來,鹽邊縣著力解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探索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鹽邊模式」,走出了推進農村「汙水革命」、助推鄉村生態振興的鹽邊道路。 」現在經過汙水處理站處理後,我們可以把原本的汙水用來灌溉農田,解決農田灌溉缺水的問題。」紅格鎮昔格達村村民曾玉梅說到。
  • 守紀律、提效能、強執行、做表率丨今天,鹽邊這個培訓班正式開班啦!
    守紀律、提效能、強執行、做表率丨今天,鹽邊這個培訓班正式開班啦!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8-26     來源:鹽邊縣融媒體中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攀枝花鹽邊縣房車露營公園,預計本月底完工,你期待體驗嗎?
    在這7440平方千米的大地上,有三區兩縣,一山不同族、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你可以在不同的區縣體驗到不同的風景、人文、風俗、康養項目。據悉,攀枝花市鹽邊縣天際線(紅格溫泉)房車露營公園項目預計於本月底全面完工,屆時可為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提供一個集野外露營、養生休閒、戶外運動於一體的多元露營體驗場所。
  • 牡丹故裡出新彩 農旅文商巧融合
    曬出水平、曬出特色、曬出魅力   「第二季雙曬是第一季的續篇,我們著重展示在新的一年,墊江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通過數字經濟,推動農文旅商深度融合、一二三產全域融合等方面的成果。」
  • 「公益廣告」張家川 產業扶貧圓小康夢 文旅融合唱幸福歌
    張家川 產業扶貧圓小康夢 文旅融合唱幸福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隴東南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甘肅省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一個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縣。產業扶貧花開似錦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人有致富技能。近年來,張家川縣依託優勢資源,緊跟市場導向,選準發展畜牧養殖、特色種植、特色餐飲、轉移就業,使各村鎮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多元富民產業發展新格局。畜牧產業是張家川縣農業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覆蓋全縣10鎮5鄉255個行政村。
  • 安順經開區:農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順經開區緊緊圍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為突破口,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在品牌打造、宣傳推介、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重點培育了一批「旅遊+」深度融合的綜合項目,通過以文化遊、生態遊、康養遊以及休閒娛樂遊等旅遊需求元素為一體,以5個A級景區為輻射核心,構建了「吃、住、行、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