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中有一張臉,出土僅5分鐘便消失,這是為何?

2020-12-28 佛系說點事

梁羽生的詩中提到:難消受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恨難休。曇花一現描寫的是那些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的一種現象,表現的是一種惋惜,同時也是提倡人們應該要珍惜某一些美好的事物的情感。除了曇花將美好的景象短暫的呈現過之外,考古界也有很多事情都屬於曇花一現。

比如說秦始皇陵兵馬俑當初在被發現的時候,有一張神秘的臉就屬於曇花一現的美好。當時剛好有考古專家手中有攝像機,這才勉強拍了一張照片留存於後世,以供觀賞。秦始皇陵和秦始皇陵兵馬俑其實並不是一個概念。很多人以為秦始皇陵是在1974年才被人們發現的,那時候在西安有一名農民在田地裡勞作的時候,發現了有一些類似於陶勇一般的物件。

越挖越多,最後就將這一信息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局。當專家趕來了之後發現了皇陵兵馬俑。其實這一時間點是標誌著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發現的時間,而不是秦始皇陵被發現的時間。秦始皇陵在我國封建王朝時期就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不需要大家去尋找。

固定在了陝西西安,在項羽和曹操時代都曾經被挖掘過。只不過是因為其實地宮的嚴密性很高,所以也並沒有讓人得手。這也就極大程度上保護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完整性。1974年之後,我國文物專家對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研究就越來越深入。1975年,兵馬俑就已經走上了國際文物的水準,先是在中國周邊國家進行了展覽。

後來還遠赴歐洲等地。在1976年時,國家還專門在秦始皇陵建立了兵馬俑博物館。每一年會吸引過來無數國內外遊客,近幾天關於兵馬俑的新聞也很多。2020年,有一張姓攝影師在拍攝兵馬俑時發現兵馬俑的嘴唇上還有指紋。

這一發現讓很多現代人感覺非常溫暖,覺得這麼細小的細節能夠保留2000多年,十分溫暖人心。就好像隔著2000多年的時間,但人們一樣可以近距離的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溫度。除了這些小細節之外,在1974年時,中國文物專家在研究兵馬俑的時候也發現了一些小現象,那就是兵馬俑在剛開始出土的時候,並非沒有任何色彩。

埋藏在地表深處的一些兵馬俑,還保有一些色彩。只不過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文物經不起氧氣的摧殘,容易氧化,其中3號坑的一張兵馬俑的臉非常神秘,他的臉就是彩色的,而且五官非常精緻,仿佛栩栩如生一樣,不過遺憾的是,受到氧化影響,這具兵馬俑出土五分鐘就失去了色彩,不過還好專家手快,留下一張照片。

直到1986年,國家再次安排了大規模兵馬俑研究的時候,也就是對地表更深的兵馬俑進行再度研究時,發現有很多兵馬俑的面龐都保有清晰的顏色。只不過由於當時的科學技術保護力度太低,所以這些兵馬俑的顏色就隨著時光和氧氣的吞噬,慢慢消失了。

幸運的是,當時有一位文物專家手邊剛好有一個攝像機,就拍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當中,兵馬俑的本真狀態五顏六色,栩栩如生。可以從這些細節方面看出,兵馬俑的製作工藝非常高超,皇陵工程的確值得後人尊敬。

談古論今,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近代來說,也有不少文物古墓出土,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古人的生活,比如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這本《中國文物常識》,能夠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中國文物背後的故事哦,原價108,現在只要59元就能拿到手,絕對的良心推薦,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兵馬俑中一神秘臉,僅出現5分鐘,留下一張照片後就消失了
    作為秦始皇陵目前標誌性代表——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國家元首和政要參觀。為什麼中國考古學家,又評價兵馬俑的開發是一場災難?兵馬俑中一神秘臉,僅出現5分鐘,留下一張照片後就消失了。
  • 兵馬俑出現「神秘」怪臉,只存在5分鐘就消失,原因至今無人能解
    然而在人類的心中總是充滿著欲望,一旦發現就無法阻止,最終考古人員還是打開了這座皇陵的大門。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鑑定,考古人員發現遺址中有很多表面為黑色的兵馬俑,這些兵馬俑也就證實他們心中想法,古代人不喜歡彩色而是崇拜黑色為主,畢竟發掘的物品有很多都是黑色,比如衣服之類。
  • 兵馬俑中「最詭異」的一張臉,其中秘密無人能解,至今只對外展示3次
    兵馬俑是在1974年3月份被我國的考古學家發現,這也是給我國古代歷史的神秘面紗給揭開了,更好的看到了在古代,古人是如何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同時還發現了很多在當時社會上還不具備的很多技術
  • 兵馬俑中「最詭異」的一張臉其中秘密無人能解至今只對外展示3次
    說起兵馬俑大家首先會想到秦始皇,百萬雄師統一六國,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在世的時候就開始給自己建造陵墓,不僅如此在死後也想擁有自己的勢力,就命人給自己建造一支「亡靈大軍」(兵馬俑)。
  • 獨一無二的綠臉兵馬俑,專家無法解密,現在禁出境展出
    說到人類結晶,世界奇蹟,就一定得提到兵馬俑和萬裡長城,而這兩者都和秦始皇有關。他前半生都在徵戰中度過,當上皇帝後每天也殫精竭慮,忙著平息六國的叛亂。此後還迷上了求仙問道,召集道士煉製仙丹,還派遣徐福出海尋找仙山,攪得國家不堪其負。朝野中奸吝小人當道,害死公子扶蘇,否則秦國也不會三世而滅。 秦始皇從上任開始就在修建自己的墳墓,規模無比之大,就連陶俑都不計其數。這就是最為著名的兵馬俑,而關於兵馬俑也一直有著許多傳說。
  • 秦朝女人也參戰,為何沒有女兵俑,答案就藏在兵馬俑身上
    2015年5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抵達西安參觀兵馬俑,在一號兵馬俑陪葬坑現場,他仔細欣賞之後頻頻提問,其中一問 「兵馬俑為何沒有女俑」,成為當天新聞的熱議。
  • 1974年後,兵馬俑共發生過三次「復活」事件,專家是如何解釋的?
    ——秦兵馬俑的出土。  便立馬上報給當地的有關部門,驪山附近有什麼都是知道的,那塊地離秦始皇陵只有1.5千米的路程。陝西省考古隊對此十分重視,立馬派人去了現場勘探和試掘,那個農民也不會想到,偶然發現的這個東西足以吸引世界的目光。發掘很快開始,逐漸的,考古人員意識到這俑的數量十分龐大。
  • 為兵馬俑拍「證件照」攝影師:我有世上最棒的工作
    他是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文物攝影師,為拍一張照片甚至要等一年,偶然發現兵馬俑唇邊的指紋,讓這位感性的70後大男孩激動哭了……採訪中,他跟揚子晚報記者分享了那些打動自己,「一眼即千年」的神奇瞬間,他說,「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 為兵馬俑拍"證件照" 攝影師:我有世上最棒的工作
    他是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文物攝影師,為拍一張照片甚至要等一年,偶然發現兵馬俑唇邊的指紋,讓這位感性的70後大男孩激動哭了……採訪中,他跟揚子晚報記者分享了那些打動自己,「一眼即千年」的神奇瞬間,他說,「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 秦陵地宮迷霧多,兵馬俑上說不清
    《史記》一書曾給有答案,其中清楚地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 這段話意思是說,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復出者」,便也成了陪葬品。 這裡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辯駁。
  • 兵馬俑只是秦陵的冰山一角,剩下的為什麼沒有被發掘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話題是為何秦始皇陵一直沒有被發覺?一旦發覺的話對我們國家會有何幫助?關於秦始皇陵的位置,直到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發現之後,都沒有能夠確定具體在什麼地方。直到後來根據史料以及所進行的幾乎類似於地毯式的考古,才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的確切位置。
  • 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他,有個震撼發現!
    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他,有個震撼發現!,我一抬頭就看見一尊俑的臉上有指紋,那可是2200多年前製作兵馬俑的工匠留下來的指紋啊!」為了最好的自然光線一等就是一年;說起自己發現兵馬俑臉上2200年前的工匠指紋,他激動到哽咽...每一尊兵馬俑都有自己的文物檔案。所有文物檔案的總和叫文物總帳。它像一個戶口本,家裡添丁進口都要補充更新。每一尊俑的保存現狀、是否經過修復、是否參加外展、是否有新俑出土,都要重新記錄。對於圖片像素不高甚至是年代久遠的黑白膠片,都要進行信息更新。
  • 秦始皇明明推崇黑色,為何自己的兵馬俑,卻偏偏是五顏六色?
    而《漢書·律曆志》中曾有這樣的記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秦始皇)主要是指秦文公在出去打獵時曾經捕獲過一條黑色的龍,但是秦國統治者接受了上面所說的「五德終始說」,自認為是水德,崇尚水,而水德所對應的標誌顏色就是黑色。
  • 陝西農民偷走「將軍」兵馬俑頭,轉手賣了5萬元,結果卻丟了性命
    眾所周知,兵馬俑是中國的金字招牌,自1974年3月發現以來,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與此同時,它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不用多說,兵馬俑作為「不會動」的寶物,一直以來沒少被有心人惦記,但也正因它的名頭太過響亮,所以幾乎沒有人敢打它的主意。
  • 兵馬俑復活了,就憑這一點大秦賦都該得9分
    劇本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歷史高度和深度,沒有演繹出觀眾特別期待的問題或故事,諸如「秦國為何能統一六國?「統一之後為何迅速崩塌?」「秦始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評分暴跌,是因為觀眾期待高,愛之深,故責之切。客觀地說,《大秦賦》在古裝劇中算是一股清流,劇組啟用實力派演員,不用流量明星和小鮮肉,這一點就說明是奔著正劇去的,可惜劇本搖擺不定,讓一大批忠實的秦粉失望。
  • 一不小心,挖出個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的故事
    秦始皇原先準備用活人陪葬,他的大臣認為活人陪葬太過殘忍,怕因此引起社會動亂,便對秦始皇說「如果用活人將士為皇上陪葬,那可能會讓一些將士心生怨念,因此就算到了地府也會不服皇上你的統領!既然這樣我們為何不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以土陶製成將士,讓其追隨皇上你戰無不勝呢?」秦始皇聽後覺得這個提議很好,因此便立即召集能工巧匠開始製作兵馬俑!兵馬俑殉葬坑出現了。
  • 人臉信息購買,僅需5毛!一張"臉"蘊涵大玄機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5毛錢能買什麼?一顆糖?一塊餅乾?亦或是一包辣條?最不可思議的答案產生了——5毛錢能買一張"臉"。人臉識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司空見慣,無論是搭乘動車等交通工具出行,或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刷臉認證信息,還是支付寶"刷臉"支付等場所,都會運用到人臉識別功能。如今,科學技術發展迅猛,藉助強大的人臉識別的圖像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以及人們對明星的熱衷,一些"換臉"APP被軟體開發商開發出來,並受到大家的追捧,迅速走紅網絡。
  • 為每個兵馬俑拍下「證件照」,攝影師: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他是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文物攝影師,為拍一張照片甚至要等一年,偶然發現兵馬俑唇邊的指紋,讓這位感性的70後大男孩激動哭了……採訪中,他跟揚子晚報記者分享了那些打動自己,「一眼即千年」的神奇瞬間,他說,「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 作為世界上奇觀之一,秦始皇兵馬俑究竟有哪些「詭異」的地方?
    兵馬俑1、2、3號坑共出土秦俑達8000多件,氣勢磅礴。每一個兵馬俑仿佛都是鮮活的生命,這讓人發出強烈問號,兵馬俑是否是真人燒制。最初,各路考古學家一致認為,兵馬俑是將活人放在陶泥當中澆築而成。因為秦朝時期,社會中依然漠視人的生命,人們最開始也都信奉活人殉葬這一說。否則,兵馬俑每個人長相神態都不一樣,這個問題實在無法解釋,再說兵馬俑中間是空的,那是用什麼裝在裡面的呢。
  • 秦兵馬俑為何沒有「將軍」?「將軍俑」又是怎麼回事?
    有九件高級軍吏俑被俗稱為將軍俑,分別出土於一號坑和二號坑。將軍俑頭戴像兩個犄角一樣的冠帽,前額刻有縷縷抬頭紋。體型略胖,腹部微挺,有「將軍肚」。甲衣腹背之處的甲片很小巧,像魚鱗一樣,排列得密密麻麻,四周有一圈彩繪,前胸、肩膀、後背還有7到8個花結。我參與發掘出土的百餘件陶俑中,有一件是將軍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