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什麼產品,火之後似乎都逃脫不了被抄襲的命運。
蘋果AirPods現在的年收益已經超過百億,利益的驅動下,各種「撞臉」的產品也是層出不窮。目前假貨最多的幾個藍牙耳機牌子,買的時候注意辨別:
1.蘋果AirPods
2.Beats
3.森海塞爾
4.JBL
用料足、利潤低,現在假貨比較少(作假不划算)的幾大品牌:
1.JEET
2.鐵三角
3.華為
不僅僅是華強北AirPods這一類專門山寨AirPods的雜牌子,許多正規廠商在外觀設計上都有互相抄襲的嫌疑!致敬也好,無奈也罷,但事實就是如此。
·比如華為藍牙耳機新專利,被網友吐槽抄襲三星、魅族。
華為最近就提交了一份關於TWS耳機的專利。但是有意思的是,很多網友都表示華為這個耳機的設計有點似曾相識。確實,第一眼,這個外觀有點像三星的Galaxy Buds。再仔細點看,又像魅族的Pop耳機,華為這一次的外觀設計,確實有點難以捉摸。
早在之前,華為藍牙耳機真無線Freebuds2 Pro以及子品牌榮耀名下的FlyPods Pro,就曾經被指 抄襲,二者均與蘋果AirPods極為相似。
·OPPO深陷「抄襲門」
OPPO子品牌發布了一款藍牙手機Realme Buds Air,業內人士稱之為"公模+山寨晶片",因為它的外觀幾乎完全複製AirPods,搞笑的是部分媒體竟然為其洗白,表示遭圍攻的原因是棟樓同行的奶酪。
同年OPPO還發布了一款類似於AirPods的真無線藍牙耳機OPPO Enco Free,如果把耳機倉如果去掉Logo,感覺就是AirPods。因此還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雖然有媒體稱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抄襲的帽子顯然是實錘了。
·華強北AirPods堪稱山寨抄襲界的「元老」
最讓人驚嘆的還是華強北AirPods那些雜牌耳機,看起來簡直就跟 AirPods 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有些耳機連品牌的名字都沒有,直接外觀跟AirPods1:1的相似度。
分析國內藍牙耳機抄襲成風的原因,大概如下:
1、蹭熱度,為快速搶佔市場不擇手段
AirPods目前佔據70%左右的市場份額,一說到真無線藍牙耳機,很多人腦海裡一閃而過的都是AirPods。
很多公司為了快速的搶佔市場,直接在外觀上抄襲AirPods,奪人耳目,只要在各種細節上有那麼些不同,就談不上抄襲,再加上價格上的優勢,不怕沒有人買單。
可以說這在設計上是屬於偷懶、跟風的行為是沒跑了。後果是,反而掩蓋了自己本身原本的獨有特點,而且還招來了網友們對它的吐槽。
2、行業從業者質量參差不齊
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超高的利潤催生了不少的山寨白牌、小廠小企業的加入,這些企業在生產工具、設備測試、開發都是通過方案商購買的,更不要談什麼創新了。
抄襲同行的設計,也就見怪不怪了。這一些產品大多採用不知名的晶片,價格在 100 元人民幣左右。在質量上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差勁的,比如斷連、續航短、延遲高等等問題,甚至安全問題也得不到保障!
俗話說:模仿是最真誠的奉承形式。但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想要真正意義長久,創新才是王道。
在抄襲這件事情上,行業內也有不少堅持打造屬於自家風格的品牌,比如谷歌、小 鳥、JEET等廠商,在產品上都比較有自己的特點,口碑銷量都不錯。
JEET官方對待一些廠商抄襲AirPods,也表明了態度。其實那些擁有自己設計風格的藍牙耳機同樣能吸引到消費者注意力,比如JEET針對延遲升級了固件後,遊戲延遲率大大降低,收割了不少遊戲玩家。所以說,當自家產品在降噪、延遲或者防水上存在明顯優勢時,用戶自然會青睞。
最後盤點一下藍牙耳機圈有哪些最具創意,絕對不跟風的品牌?
TOP1:JEET,出道因醜出名,但堅持品質優先的取捨之道,音質好,延遲低,深受年輕人喜愛。
TOP2:蘋果AirPods,都是別人抄他,走在前面的尖子生。
TOP3:森海塞爾,產品一直定位較高端,價格比蘋果都貴,旗下甚至有史上最貴的耳機。
TOP4:索尼,審美獨特,索尼大法響徹數碼圈。
TOP5:鐵三角,典型日系品牌 ,調音有著濃濃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