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該怎麼辦?補救從這2句話開始少說

2020-12-14 爸媽快來看

教育孩子就像是在品茶一樣,慢品、細品才能發現其中的清香悠然,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太著急,以至於忘記了去品嘗沿途風景給自己降降火。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越大越叛逆,經常做事情慢不說還不願意和家長溝通,那動不動話不過三就爭執起來的場面實在讓人心寒。

實際上,又有誰留意過孩子做事情快慢包括願不願意和家長溝通,都和家長平日裡所說的話密切相關呢?有個朋友,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典型的"快點快點",一看到孩子慢起來就不停地催促,但比較奇怪的是朋友越催促孩子越墨跡,到了最後要麼是對朋友的話置之不理,做個打不怕、罵不怕的"說啥就是啥"的孩子,要麼和父母對著幹能氣出"火苗"的那種狠勁。

很多時候,我們形容個人災難的時候喜歡用"禍從嘴出"恰比,實際上教育孩子也適用於此,作為家長,一定不要僥倖以為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會忘記不愉快的經歷、僅存美好的記憶,對於孩子來說越是重要的父母親,所留下的負面記憶反而更難以釋懷,所影響的範疇也是整個童年、甚至是一輩子。

朋友曾經問我"我家仔經常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我該怎麼辦呀"?

面對朋友的教育,我告訴她的解決方式是從管住嘴巴開始,當然每個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樣,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口不遮掩的教育對孩子沒有影響,這段影響帶來的傷害範疇還是無法估量的。管好嘴巴上的"毒辣",才能最好基本性的親子關係締結,若父母總是說"你怎麼這麼笨"、"狗刨幾下都比你寫的字好看",你覺得孩子會優秀、自信得起來,家庭親子關係會好的起來嗎?

那麼,面對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管住嘴巴的方法是什麼呢?

答案:從以下這2句話開始少說

第一,"你不要……"

當孩子到2、3歲以後,父母就喜歡對孩子說"你不要……",比如"你不要哭了"、"你不要這樣做"、"你不要吃那個垃圾食品"、"你不要再亂跑了"……

面對"你不要……"這樣的溝通時,家長們可以回憶一下,孩子是不是就暫停了、聽話了?相信更多的時候這樣的溝通不能管住孩子,也無法讓孩子按照父母說的這樣去做。

實際上,更多的時候父母說"你不要……"這句話的時候,是有著"越說越想"的提醒作用,比如孩子一回家放下書包,父母就立刻說"你不要去看電視",這句話一說原本不打算看電視的孩子,潛意識裡就有著"越說越想"的心理作用,甚至認為下一刻我該幹的就應該是看電視。

"你不要……"這句話是帶著負面的強化性作用,後者的爸爸媽媽說的越多,越容易把孩子往字眼上推,最後導致孩子做事情越來越貪玩、越來越糟糕,甚至越來越退步,所以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教育方法,父母平時一定要少說"你不要……"這句話。

第二,"你快點……"

輔導孩子寫作業對於家長們來說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很多家長一遇到簡單題目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催促道"你快點……",比如"你快點寫,這麼簡單都不會",遇到孩子走路慢的時候"你快點走"、穿鞋慢的時候"你快點穿鞋",後邊再加上"平時玩遊戲、看電視的時候,跑得跟猴子一樣快,你腦袋裡到底是在想什麼……"的批評責備。

這種"你快點……"的催促,在生活乃至教育裡非常普遍,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運用的頻率也非常高,相信這個教育坑大部分家長都踩過,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時常陷入其中,但是我們催玩孩子後他們真的就快了嗎?答案是沒有,他們反而更慢一些。

這句話還包含很多思想幹預的負面情緒,如果父母沒有催促之前,可能孩子的速度還算可以,但是一催促後就慢下來,因為孩子是被批評了、心理委屈所以才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情緒上,這樣的批評反而讓孩子大腦空白,甚至是產生"我就是個慢吞吞的不上進孩子",這樣的思想會讓孩子做事情更慢。

總體來說,"你不要……"、和"你快點……",都是屬於催促的負面情緒化幹涉

這些幹涉都會讓孩子自卑、認為"我不行、我做事情慢",甚至在大事小事的催促上給自己貼上"慢"、"差"的標籤,當孩子真的這樣去認為自己的時候,你覺得孩子還能快樂起來、還能自信的起來嗎?最後和家長溝通起來的時候也會非常困難、有障礙,所以面對孩子做事慢還不願意溝通,家長管住自己嘴巴一定要從以上兩句話開始。

這個時候可能很多家長會著急:"你說到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孩子做事情就是太慢,不催不行,不讓說你不要、你快點,那我該說些什麼呢"?

實際上,教育孩子不是不能催,面對孩子的童心未泯他們的懶散,做事情不集中都是常有的事情,家長不催很容易形成懶散的習慣,所以教育裡的催很有必要,但是一定要講究方式,採用孩子能夠欣然接受且更願意和家長溝通的方式。

能夠讓孩子欣然接受的溝通方式莫過於理解和尊重,在這場溝通教育裡,家長與其說你不要、你快點,倒不如經常說"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當孩子做事情突然慢下來的時候他們肯定是遇到了什麼困難,或者思維因為貪玩、懶散被幹涉了,這個時候你的一句"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既能引誘孩子說出慢下來的原因,又可以提醒孩子他的思想"開小差",這樣的試探性溝通即是理解又是尊重,最重要的是反問性試探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且願意和家長溝通。

溫馨提示:親子教育沒有什麼捷徑、也沒有標準統一的教育方式,每個人的需求、理解不同,所以家長採取的教育方式一定是要建立在良性溝通上的尊重性教育,雖然溝通不能解決所有事情,但沒有溝通的教育是什麼事情都解決不了。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家長忍不住罵了又後悔怎麼辦?可以用這三個辦法補救
    不同的家庭每天都上演著吼孩子、罵孩子、甚至打孩子,往往家長打罵完就開始後悔,然後跟孩子道歉,而孩子也保證不再犯錯誤。可結果常常是孩子又繼續犯事兒、家長繼續吼的一個死循環。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經驗去衡量孩子的行為,因為過高的期待只會讓自己的情緒崩潰,最後忍不住衝孩子發火。可「罵」完孩子了家長後悔了想補救該怎麼辦呢?
  • 孩子做事缺乏自信心,家長常說這4句話,孩子變得優秀
    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給孩子樹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而家長常對孩子們說以下這4句話,他們的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強,對未來會越來越出色。對於不自信的孩子,家長要對他們常說這4句話你長大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常對孩子說這句話,目的就是為了孩子會覺得家長尊重他,懂得聽取他的想法,這樣他自己也會感到自己的存在感,以被父母關注而感到開心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多說這2句話,孩子將來會感激你
    要說孩子長大後什麼事情最讓家長心煩,那肯定是學會頂嘴了!許多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頂嘴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氣到家長說不出話來,這讓父母非常難過。家長要明白,孩子頂嘴不是在向父母示威,而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頂嘴也是很正常的。
  • 孩子做事拖拉愛磨蹭?聰明家長這樣做!
    最近和家長朋友們聊天,不少家長都為孩子做事磨蹭拖拉而頭疼。孩子喜歡磨蹭怎麼辦?孩子做作業慢怎麼辦?孩子完不成課內任務,更沒時間做課外任務怎麼辦?一、為何我們的孩子會如此磨蹭拖拉?孩子磨蹭,可能是受到家長行為的影響。拖延症不僅僅孩子有,大人也有。有些家長自己做事就愛拖拉,孩子耳濡目染養成了拖延的習慣。還有些家長性子急躁,孩子做事稍微慢了點就不停地催促,從而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故意跟家長反著來。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文|一凡朋友的兒子5歲,她說自己快要被孩子逼瘋了:擠個牙膏用了五分鐘,又過了五分鐘,還沒開始刷牙!問他在幹什麼呢?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上初中了,寫作業慢,成績不好,家長焦慮,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於網絡經常睡眠不足,人還會心煩氣躁,一旦不小心碰觸到孩子心裡那個弦,孩子就會大發脾氣,有時候少不了和大人爭吵一番,所以無論如何要優先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要保證睡覺,就完不成作業,該怎麼辦?上了初中,作業增多是事實,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做事效率,就相當於節省了時間。為了早睡的目標,家長一定要學會倒逼孩子,如果孩子能自己倒逼自己,把白天的空餘時間利用起來,完成部分作業,就更好了。但通常情況下,很多孩子不願意配合。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先堅持一段時間,如果效果好,就繼續。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家長試試這3個小方法,改善他的拖延症
    想要讓孩子做事變得果斷、行動利索起來,家長們可以試試以下的這三個小辦法來改善一下孩子的「拖延症」。 1、制定時間計劃 做事拖拉、有拖延症就證明了孩子對於時間沒有什麼觀念。
  • 家長常和幼兒園老師說這3句話,老師會更關照娃,對娃的成長有利
    文/暖媽說育兒 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意味著孩子要開始獨立成長了。 雖然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孩子和家長都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 家長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情商高,在外很「吃香」
    家長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情商高,在外很「吃香」1、用哭「威脅」父母在商場看到想要的玩具,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拒絕孩子的要求。於是,大哭、撒潑打滾時常發生。有的媽媽怕丟人,就對孩子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家長要說:如果你不哭了,我會考慮買不買玩具的事。孩子用哭「威脅」爸爸媽媽,無非就是達到買玩具的目的。
  • 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該怎麼辦?
    孩子早上磨磨蹭蹭不起床、晚上磨磨蹭蹭不做作業,讓父母更加頭疼。總是拖拉磨蹭的孩子,讓家長十分頭疼,渾然忘記了自己小的時候也是一樣,做什麼事情都是拖泥帶水,需要父母督促。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們就變成了「急性子」,跟孩子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似乎就是「快點」。很多時候,這句話已經成了一種口頭禪、習慣。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3個原因分析,讓你更了解你的孩子
    ,晚上11點還不睡覺……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怎麼催都沒用,無意中孩子已經形成了:不催——不動;小催——小動;吼著催——才動。這無疑讓多數家長煩心不已。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利用孩子自身的能量,就能讓孩子向善向上,自我實現的潛能?不要讓我們家長處處管教,處處操心?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1.
  • 孩子做事還在拖拖拉拉?家長快看看這幾個原因有幾個中招?
    孩子做事還在拖拖拉拉?家長快看看這幾個原因有幾個中招?有些孩子做事慢慢悠悠,磨磨蹭蹭,讓家長看著特別著急,好脾氣都要用完了,恨不得衝上去幫他們做完得了。但家長們有沒有仔細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拖拉呢?看完下面幾個理由,你就知道了。
  • 孩子做事拖延,家長不要催促,越催越慢別讓他們築起「安全屏障」
    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很多孩子把磨蹭和拖延的行為表現的淋漓盡致。好像從來沒有一件事,是他們主動,或者及時完成的,遲到更是成了家常便飯。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最喜歡的就是催促,總以為只要在背後不斷地督促,孩子就能有所改觀。可事實上,越是催促,孩子的行為越慢,好像跟父母對著幹一樣。確實,拖延不是好事,只會讓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成績不斷下降。
  • 孩子喜歡「抬槓」?家長可巧用「傾訴溝通」,培養孩子感恩能力
    隨著孩子的年齡漸增,很多家長都在反映孩子的叛逆,說孩子越來越會抬槓了,說一句頂十句,都不知怎麼辦才好。朋友慧慧的孩子已經5年級了,最近聊天中,她總是對孩子有諸多抱怨。「7點半就要早讀,6點40還不起床,剛說他一句,他就譁譁譁地就開始反駁,最後怪到我身上來了。」「啊,怎麼會這樣?」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試試這3大妙招,從根源上解決拖拉問題
    所以,讓孩子不拖拉的第二個秘訣就是:家長多提問孩子,用啟發式提問代替命令式溝通,孩子拖拉磨蹭的現象就會減少了。03孩子拖拉磨蹭的第三個原因:家長對孩子包辦過多,導致孩子相關學習和做事的技能不熟練不少孩子學習和做事效率不高的原因還和孩子缺少相關技能有關
  • 孩子專注度不夠,做事情拖拖拉拉該怎麼辦?
    孩子專注度不夠,做事情拖拖拉拉該怎麼辦?您好家長,請問孩子目前多大年齡了?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出現上課坐不住,不能認真聽講的情況,這跟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緊密相連的。孩子的好奇心比較重,窗外飛過的一隻鳥都能讓他興奮半天,如果教室外有喧鬧等情況,更容易讓孩子心神不寧。第三,家庭因素。孩子的心比較敏感,如果父母經常爭吵或者向孩子抱怨訴苦,容易加重孩子的思想負擔,讓孩子沒有辦法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第四,心理因素。文文就是因為有餘數的除法學不好,感覺壓力過大,才會情緒不佳,導致上課走神,這也是孩子不能認真上課的主要原因。
  • 孩子做事愛磨蹭,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糾正?
    當然,家長也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快,孩子動作慢是相對而言的,有時家長口中的孩子做事情慢是拿熟練的大人對比的,期望孩子像大人一樣當然是不現實的。其實,只要孩子能夠比自己之前的表現有所進步,只要能夠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有上進心,就是值得鼓勵的。
  • 孩子總喜歡說「不」,家長該怎麼辦?預案「抓大放小,以柔克剛」
    說起孩子各種不要的行為,莉莉說真的是忍耐到了極限,每一秒都讓人忍不住想揍一頓完事。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2歲左右最喜歡說的詞語就是「不」,不管家長對他說什麼他都說「不」。寶寶通過這種方式挑戰父母的權威,同時也在挑戰父母的忍耐力。孩子為什麼喜歡說「不」呢?
  • 考前家長經常說的7句話,你以為是鼓勵孩子,其實給了孩子壓力
    期末考試這一天,家長把孩子送進校門的那一刻,一定會拍著孩子的書包囑咐一句:加油啊!你一定可以!這看似是在鼓勵孩子,給孩子打氣,家長也表明了態度,是信任孩子的考試能力的。為什麼說這句話不要說了,會對孩子的考試影響很大?如果是心理素質不好的學生,面對家長鼓勵,他會說我不可以!萬一考砸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