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提問《如何快速學習數據透視表?》的回答下,@指北針的回答獲得了接近4000個贊:

首先,為指北針大神點個讚。裡邊列出了數據透視表的很多很多實用乾貨。
然而,這些乾貨對一個完全不知道數據透視表有何奧妙的小白來說,真的是屠龍之術,就算一時好奇照著教程操作一遍,我敢打賭,絕大多數小白看了這些乾貨的第二天,就會忘得乾乾淨淨。
為什麼?
因為缺乏實際需求驅動的學習,就如隔靴搔癢,撓不到痛處。撓不到痛處自然就很快忘記。
以我自己舉例,我在上大學時就已經知道數據透視表了,而且照著教程學了很多次,然而我一直對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它很神奇,然而它就像天空燃放的爆竹,好看一瞬間。
原因是我一直沒有機會以自己實際的需求來領會數據透視表的奧妙,直到2014年的一次出差。
那次出差,我有一個任務,就是要對大量表格中的大量數據進行計算。我老老實實地按照寫公式的辦法來計算每一個數據。然而要計算的數據實在太多太多,要計算的表格實在太多太多。哪怕我每天加班到凌晨,還是沒有辦法完成當天的任務。
當我每天寫16個小時的公式連續寫了兩天之後,我已經要崩潰了。我覺得不能再這樣寫下去,一定有簡單的法子。我暫停手中的工作,去尋找更高效的法子。
我找到了數據透視表。我看了十來分鐘教程,然後就照著教程把手中的表格用數據透視表進行計算。我之前用公式計算的繁複和用數據透視表計算的快捷之間,形成巨大的反差,這反差如巨石一般砸在我頭上,瞬間就把我多年不能理解的數據透視表奧妙疑難砸碎了,砸通了。
當晚,我在一種接近於高峰體驗的癲狂喜狀態中完整地把數據透視表的幾乎所有知識都學習並掌握了,並且,順帶完成了所有要做的計算工作。
所以,每次當有人問要如何快速學習Excel的某個技巧時,我都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一個答案——用你的實際需求去驅動你的學習,否則都是白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