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信託強化國有金融機構使命擔當 上半年實體信託投放超7800億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24時財報

先人一步,主動作為,光大信託「多」「快」「好」「省」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企業復工復產

2020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產業鏈收縮調整、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以及行業發展形勢嚴峻等諸多挑戰。作為國有金融機構,光大信託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光大集團工作部署和監管部門政策要求,堅持「穩中求進、變中求機、進中求新」的工作思路,聚合信託制度優勢、國企政治優勢和自身專業優勢,先人一步,主動作為,「多」「快」「好」「省」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企業復工復產,有效助力「六保」「六穩」任務落實,展現了「金融國家隊」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

「多」

支持實體企業的信託資金投放多。今年以來,光大信託通過加強同業合作、提升直銷募集能力、上線光大信託APP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各類資金,全面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截至2020年6月末,光大信託支持工商企業存續信託財產規模超過3500億元,支持基礎產業存續信託規模近2800億元,助力復工復產信託資金投放超過1500億元。

助力抗疫的慈善信託設立多。以慈善信託這一特有方式大力支持全國抗疫工作,光大信託上半年設立疫情相關慈善信託48單,總規模超過5000萬元,已籌集100萬支醫用手套、20萬隻醫用口罩、2萬套防護服、10輛負壓急救車、10噸消毒劑、大型醫療CT機專用設備、危重呼吸機ECMO等各類急缺的醫療物資支援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快」

快速反應,果斷決策。新冠疫情發生以後,光大信託迅速做出反應,2月17日,光大信託即出臺了「發揮產融結合優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政策舉措,明確了「八個統籌」的要求。通過快速反應、果斷決策,爭取了主動、贏得了先機,成為在複雜局面和嚴峻形勢下保持公司健康運營並有效履行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的關鍵。

快速審批,提速投放。堅持特事特辦,優化業務流程,對於疫情防控相關信託業務,光大信託在疫情期間實施免立項政策,開闢審批、審核、放款全流程「綠色通道」。通過線上評審、線上決策,提高疫情防控相關信託項目審批效率。為一線抗疫機構提供緊缺急需物資的光信善·藍帆醫療實物救援慈善信託項目,從1月27日開始緊急籌備,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內部籌備、外部溝通協調及預登記等工作,成為行業內首單針對新冠疫情發起設立的慈善信託。

「好」

創新產品模式,金融服務能力好。針對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現實需要,光大信託推出多種抗疫與復工復產專項信託產品,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推動設立抗疫專項證券信託項目、抗疫專項小微企業紓困基金,發行單SPV或雙SPV架構的抗疫專項資產證券化產品,特別是與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協同推進抗疫專項資產證券化業務,幫助疫情防控物資生產、流通企業快速回籠應收帳款;同時,攜手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光大永明保險等兄弟單位,努力向光大集團戰略客戶提供定製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穩增長與管風險並重,自身經營發展好。光大信託通過超前研判和謀劃布局,積極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全力壓縮融資類和金融同業類信託規模,主動開展六輪風險排查,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管理資產規模、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核心指標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光大信託規模、質量、效益同步實現均衡高質量發展,在助力實體企業復工復產中,經營發展的良好勢頭繼續保持並不斷鞏固,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彰顯。

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金融支持成效好。堅持聚焦重點,引導信託資金投向國家政策支持的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新興產業動能培育,以及小微企業、產業鏈企業、外貿企業、重大戰略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全力支持「三必須一重要」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2020年1-6月,光大信託向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近百億元;向湖北科投集團等疫情核心區企業提供超過30億元的資金支持;向武漢地區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產、運輸和銷售企業九州通醫藥集團提供10億元信託融資,保證了大量防疫用品及時運達防疫一線,為助力疫區戰勝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省」

節省融資成本,與企業共克時艱。針對企業在疫情期間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光大信託採取多項化解措施:一方面對抗疫相關企業進行差異化安排,另一方面,與中間機構協商,減少發行費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對於存量消費金融信託項目,積極協調信託項目的委託人、助貸機構等合作夥伴,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共渡難關。

強化科技賦能,促進省時增效。光大信託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深化推進信息化、數位化轉型,圍繞業務中臺和信息中臺,持續優化信息科技系統建設,全力保障企業融資暢通高效。疫情期間,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化、雲服務等技術全方位支持業務發展,對部分項目開展非現場盡調,實行遠程視頻核籤,通過光大信託APP實現產品查詢、預約、視頻雙錄和電子合同籤署的全流程線上化功能,確保了「客戶交易、運營支持、團隊展業、系統運行」等正常運營,力求「時間節省、效率增強、體驗提升」。

面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嚴峻複雜形勢,光大信託將繼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光大集團工作部署和監管部門政策要求,始終以「助力社會更美好」為己任,始終堅守與實體經濟共榮共生的職責使命,堅定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和經營管理工作成果,持續增強風險管控能力,不斷發揮自身資源整合優勢,向著打造「中國一流信託公司」的奮鬥目標繼續前進!

相關焦點

  • 光大信託強化國有金融機構使命擔當 「多快好省」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作為國有金融機構,光大信託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光大集團工作部署和監管部門政策要求,堅持「穩中求進、變中求機、進中求新」的工作思路,聚合信託制度優勢、國企政治優勢和自身專業優勢,先人一步,主動作為,「多」「快」「好」「省」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企業復工復產,有效助力「六保」「六穩」任務落實,展現了「金融國家隊」的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
  • 光大信託榮膺「年度最佳服務實體經濟信託公司」稱號
    昨日,由《金融時報》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 · 金龍獎」評選活動中,光大信託憑藉與客戶共建良好合作關係,大力支持復工復產脫穎而出,榮膺「年度最佳服務實體經濟信託公司」稱號。
  • 光大銀行為光大信託代銷超400億
    某中型信託公司財富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另據光大銀行年報顯示,光大銀行2019年為光大信託代銷了超過400億規模的信託產品,佔其所有金融產品代銷規模的六成以上。招商銀行代銷規模超3000億2019年,招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697.03 億元,同比增長 8.51%,淨利潤934.23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425.64億元,同比增長15.66%,佔公司營業收入的56.69%。
  • 信託公司全面剖析-光大信託
    2013年7月,甘肅省產權交易中心發布產權交易公告稱,甘肅省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肅國投」)擬轉讓持有的甘肅信託51.00%國有股權,轉讓掛牌價18.32億元。歷經37年,光大集團已經成為橫跨金融與實業、香港與內地,具有綜合金融、產融合作、陸港兩地特色優勢的國有大型綜合金融控股集團。
  • 中建投信託:踐行國企擔當 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原標題:中建投信託:踐行國企擔當 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9月21日,由中建投信託作為發行管理人的「上銀國際投資(深圳)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精誠建泉深圳南山區智慧財產權定向資產支持票據
  • 光大信託榮獲《財經》長青獎—「最具創新能力信託公司」殊榮
    長青獎評選由《財經》雜誌發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進行研究支持,以嚴謹的評估方法,考察過往一年中各金融機構、實體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價值。長青獎從守法合規、信息披露、公司治理、重大事件等四個維度對企業進行評估,尋找並表彰義利並舉、基業長青的企業,具備高度的公信力。
  • 促「信託+金融科技」融合 光大信託亮相服貿會金融展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於9月4至9日在京舉行。光大信託將以「強化精益管理,推動轉型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為主題,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為參展理念亮相展會。  記者從光大信託獲悉,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光大信託依託IBM諮詢制定數位化轉型的科技戰略規劃,配套了「光速計劃」的整體實施方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化、雲服務、分布式、區塊鏈等技術支持公司展業,在短短1年多時間內連續開發投產了投後管理與風險監測系統、資金交收平臺、匯聯易報銷系統、績效管理系統、簡訊平臺、督查督辦管理平臺等多個系統,實現各類經營管理工作的線上化辦理
  • 光大信託上半年為委託人兌付收益同比增近63% 深入推動信託業務...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從光大信託獲悉,上半年光大信託業務轉型漸顯成效,截至6月底,公司的管理資產規模、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核心指標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全力壓縮融資類和金融同業類信託規模,實現了核心業務質效並舉。上半年公司為委託人兌付收益269.44億元,同比增長62.81%;實際納稅18.65億元,同比增長41.61%。
  • 信託QDII額度突破90億美元 光大、華潤等6家信託公司首次獲批額度
    來源:證券日報 邢 萌導讀:11月份7家信託公司共新增6.26億美元額度,這將信託QDII額度推至90億美元。其中,華潤信託、中糧信託、五礦信託、華能信託、光大信託、華鑫信託等6家額度實現零的突破。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啟動新一輪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發放,擬向23家金融機構發放QDII額度42.96億美元。本輪發放涵蓋基金、證券、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信託公司等各主要類型金融機構,併兼顧了新增機構的額度需求。
  • 光大信託閆桂軍:發揮信託政策優勢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光大信託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為參展理念亮相展會,展會現場,光大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閆桂軍表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從方向上調整,中小微企業融資應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而不應該通過財務加槓桿融資的方式解決。
  • 光大集團退出光大信託?工商查詢網站竟都搞錯了?
    來源:花朵財經昨晚,一則消息幾乎驚掉了花朵財經的下巴——「光大集團已退出光大信託,股東僅剩下甘肅省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一家,董事長也換人了!」但這件事,詭異就詭異在,從情理上怎麼想怎麼不可能,但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號裡又偏偏貼出了「鐵證」,使人疑惑難解:根據各類工商查詢軟體顯示,光大興隴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資人或股東信息一欄,確實只有甘肅省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一家,持股比例顯示為100%。
  • 銀保監會發信託新規: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門檻」
    同時,落實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  記者注意到,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末信託公司主要業務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信託資產規模為21.28萬億元,環比下降0.22%,降幅收窄。
  • 普益標準和光大信託發布首份信託公司競爭力指數報告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訊2020年11月6日,由普益標準主辦、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大信託」)承辦的「信託公司轉型與發展論壇」圓滿落幕。本次論壇以「變革、創新與突破」為主題,普益標準專業委員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所長翟立宏、光大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閆桂軍分别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中國信託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蔡概還做了主題發言,光大信託總裁邵泉主持了主題為「新時代資管機構的變革、創新與突破」的圓桌論壇,來自信託公司、銀行、券商、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機構代表參會。
  • 當代金融家|光大信託袁吉偉等:科技興國戰略下的智慧財產權信託創新...
    解決上述難題,除了利用傳統的銀行信貸、股權投資等渠道,還可以通過智慧財產權信託的創新形式,幫助盤活中小科技企業最為寶貴的資源——智慧財產權,更加高效地利用智慧財產權,創造更大價值,提升科技企業持續進行大規模研發投入的能力。 二是智慧財產權信託是信託公司轉型發展和強化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突破口。
  • 信託市場簡報:光大信託增資至84億元獲批
    來源:用益信託網光大信託增資至84億元獲批近日,光大信託增資事宜獲銀保監會甘肅監管局批准。從銀保監會官網獲悉,11月初,銀保監會甘肅監管局批覆同意了光大信託增加註冊資本金事項。公告顯示,光大信託註冊資本將由64.18億元增加至84.18億元。查閱天眼查App發現,截至發稿日,光大信託的增資尚未完成。據了解,光大信託上次增資於2018年底獲批,並於次年5月份完成增資事宜。
  • 資管30人|光大信託董事長閆桂軍:資金信託業務轉型發展要留足時間...
    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有部分信託公司實現逆勢發展。光大信託近年來的經營表現在行業中就頗為亮眼。該公司的信託資產規模、信託業務收入、淨利潤以及資本利潤率等核心指標均在行業排名中躍居前十。   光大信託是光大集團於2014年收購甘肅信託後重組成立的,彼時其信託資產規模僅577億元。截至2019年末,這一數據已增至7506億元,5年間增長了12倍。
  • 2020年15家險企關聯交易借路信託,業內呼籲信託機構繼續強化主動...
    去年以來,信託業啟動「去通道、去嵌套」業務轉型,儘管目前仍存在缺乏積極管理運用信託財產的主動性、利用信託制度的靈活性到處找縫隙、鑽空子,千方百計為金融機構的監管套利和限制性領域的資金融通提供便利等問題,但轉型也已略顯成效。面對保險機構認購信託計劃關聯交易中可能潛藏的風險,還需要信託機構加強主動管理能力,發揮專業功能、逐步創新,而非做簡單的傳聲筒與通道。
  • 國通信託榮獲「年度卓越信託公司」獎
    國通信託一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通過貸款、投貸聯動、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滿足實體企業融資需求;通過紓困基金、產業基金、普惠金融等方式解決中小和民營企業融資問題2019年公司創新業務成效逐步凸顯,尤其是在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消費金融、慈善信託、服務信託等領域取得長足進展。2020年,公司業務創新進一步取得成效。新增籤約兩單慈善信託;標品業務進展良好,投資類項目收益穩健,多單權益類產品密集推進;房地產股權項目順利落地。作為國有控股信託公司,國通信託高度關注社會民生需要,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 中鐵信託:擘畫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成立於1980年的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鐵信託」),40年風雨兼程,堅持創新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的投融資需求,賦能實體經濟,助力地方建設,支持社會公益事業;40年來,公司累計為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提供金融支持2萬億元
  • 建信信託引入「源頭活水」 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近期,中國信託業協會官網發布《中國信託業社會責任報告》表示,去年我國已有超六成信託資產投入實體經濟,在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近年來,建信信託充分發揮信託優勢,緊緊圍繞實體經濟中的龍頭企業開展投資,並大力發展特色業務,在有效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客戶需求的同時,通過引入「源頭活水」,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