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幾何誤差的檢測方法有以下五種檢測原則:
① 與理想要素相比較原則
② 測量坐標值原則
③ 測量特徵參數原則
④ 測量跳動原則
⑤ 邊界控制原則
下面我們分別看一下這幾種原則。
與理想要素相比較原則
將實際(提取)被測要素與其理想要素相比較,量值由直接法或者間接法獲取。理想要素由模擬法獲得。
量值由直接法獲得
量值由間接法獲得
測量坐標值原則
測量實際(提取)被測要素的坐標值,並經過數據處理獲得幾何誤差。這裡的坐標值包括直角坐標值、極坐標值、圓柱坐標值等。
測量直角坐標值
測量特徵參數原則
測量實際(提取)被測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參數(特徵參數)來表示幾何誤差。
兩點法測量圓度特徵參數
測量跳動原則
實際(提取)被測要素繞基準軸線迴轉過程中,沿給定方向測量其對某參考點或線的變動量 。變動量是指指示器最大與最小示值之差。
測量徑向跳動度特徵
邊界控制原則
採用功能檢具檢驗實際(提取)被測要素是否超過給定的邊界。
量規檢驗同軸度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資料整理,僅供學習分享,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後果自負。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聯繫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相關資料進行確認,並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