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交流展示分站賽武術太極拳項目比賽國慶節前在北京舉辦,來自北京各區武協的38支代表隊,共423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在比賽現場,家住房山區良鄉偉業嘉園社區團隊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支隊伍的17名隊員都過了花甲之年,在72歲的體育指導員高藹琴帶領下,他們收穫了太極八法五步和自編自選項目兩個二等獎。「一定要幫我們報導一下高老師,她是我們社區隊的主教練,這麼多年不為名利帶我們練習,我們特別感激她!」這支隊的隊員們紛紛指著高藹琴對記者說。
年過古稀的高藹琴外表看上去很年輕,她是一位太極拳行家,每天早上7時30分,她都會準時出現在房山區良鄉偉業嘉園社區公園裡,帶著太極拳愛好者練拳。說起迷上太極拳的原因,高藹琴說:退休後時她常到公園散步,發現公園晨練的人中有一位老人在打拳,剛如猛虎下山,柔則柔緩如水,招招式式深深地吸引了她,她也不由自主地跟著比划起來。得知這是太極拳後,高老就開始了學習,很快就學會了太極拳24式,還到書店買了太極拳方面的碟片,在家跟著碟片學習太極拳,通過自學很快便掌握了太極拳系列的拳、劍、扇……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高藹琴學會太極拳後,每天堅持早上到偉業嘉園社區公園練拳,優美的身姿以及規範的套路,深深吸引了喜愛晨練的人們,求學者很多,於是她轉變角色身兼老師組隊,指導前來學拳的人,學拳的人從最初的幾個,發展現在的一百多人,其中有80多歲的老者,也有30多歲的年輕人,通過和她一起晨練,身體有病的人康復了;有的人身體超重者或屬於「三高」人群,在她指導下,堅持每天打太極拳,大部分人的身體健康程度得到了改善。高藹琴所在的健身點,無論天寒地凍,還是驕陽似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以說,她是房山區市民晨練健身潮的帶頭人。
十一國慶期間,高藹琴和隊員們仍然很忙,他們要代表社區去進行太極拳太極劍的展演。不過,每天早上7時30分,他們還會出現在社區公園裡進行晨練。在長約兩個小時裡,他們會將太極拳24式、40式、42式、48式、混元太極拳、太極扇、太極32劍、42劍、武當劍、太極36刀、52刀、太極八法五步等招式按照順序捋一遍,如今高藹琴所在的小區太極拳隊內已有不少人成為社體指導員,他們還與隊伍廣泛參加各種太極拳的指導和交流活動。
此次他們在社體指導員交流展示分站賽上展示的太極八法五步,是去年國家體育總局在現有24式太極拳的基礎上,新編排的一套基礎的太極拳入門套路。剛推出來後,高藹琴就自行學習練習,學會後馬上教給社區的隊員們,如今隊員們已經能在全市級別舞臺上展示並獲獎,對此高藹琴很欣慰。高藹琴說:「太極拳是一個老少皆宜的運動,年輕人看我們慢悠悠的,實際上太極拳柔中有剛,時間長了慢慢就能體會出好處。」高藹琴表示,太極拳是緩慢且有氧的運動,特別適用於老年人,練習不久就能體會到其中的魅力。「其實武術太極拳也是博大精深,我們只是學習了滄海一粟,通過這次展示活動,我們也結識了更多太極拳愛好者,互相交流學習,對自己也是個促進。」
原標題: 太極拳愛好者國慶長假拳不離手 百花齊放春滿園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劉大偉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