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的普及話題我們就不需要在繼續重申了,可迎面而來更讓很多人困惑的是當產品越來越多,並不是我們消費不起設備,而是埠方面成為了一些基礎用戶的難點,他們不需要更換電腦,而且希望在老平臺上得到USB3.0的效能,如何解決?
雖然新主板,新筆記本在USB3.0的普及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依然無法填補很大一部分用戶在老平臺問題上面臨的尷尬,就像使用優盤的人有10個,來看文章的人有3個,而真正擁有USB3.0產品埠和設備的人也只有一個,一點也不誇張。今天的文章,我們就集中對一些目前存在這種尷尬情況的用戶進行分析,讓鬧心的接口問題被幾十元輕鬆解決。
還鬧心接口?第三方USB3.0安裝全攻略
你是否考慮過外接
不知道為何外接第三方接口的宣傳力度沒有提上來,除了一小部分用戶人群有所耳聞之外,目前外接接口從廠商到市場投入的宣傳還遠遠不夠,這也是USB3.0至今還沒有在基礎消費層實現普及的主要問題。
有產品,沒有埠用,只能讓USB3.0的產品繼續當USB2.0用。
擴展卡技術可以完全解決基層用戶的需求
目前的外接接口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面向PC平臺的PCIe轉換卡,讓用戶通過轉接實現在沒有U3條件的平臺也能夠使用高速接口。另外一種就是面向筆記本平臺的轉接卡,但筆記本的局限性更高,產品的配置不同對於轉接的難度也在提高,我們在下文中也將詳細針對不同平臺的用戶提出解決方案和轉接卡實測。
轉接卡也像音效卡一樣對應著PC電腦的PCIe插槽,安裝方法簡單實用方便。
首先筆者為大家介紹一種可以簡單且不用更換其他組件的方法來將高速USB3.0接口升級到您的主板上,來替換掉老的USB2.0接口。通過PCIe的簡單置換,也能夠讓用戶用最直接的方法來安裝轉接卡。
兩口雙向USB3.0 PCIE擴展設備
目前臺式機的升級方案就是為電腦購置一塊具有USB3.0接口的PCIe擴展卡,將此卡安裝於電腦主機板上,成功驅動後,電腦即具有了USB3.0的功能。
PCIE全稱為「PCI-Express」,是新一代的I/O接口標準。取代之前的PCI和AGP接口,最終實現總線標準的統一。這種擴展設備技術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發展成熟,只不過沒有被大多數人群所熟知。對於我們今天所要解決的問題,用戶購買後只要輕輕一插便可以輕鬆升級USB3.0接口。
四口單向USB3.0 PCIE擴展設備
在臺式機主板上安裝具有USB3.0接口的PCIE插槽,以外置藍光光碟機為例,將一張容量為25GB的藍光碟片通過USB接口的藍光光碟機傳輸到電腦上。結果顯示:USB3.0接口的藍光光碟機的傳輸時間為70秒,而使用USB 2.0接口藍光光碟機的傳輸時間為14分鐘,USB3.0接口比USB2.0接口的傳輸時間節約了近11倍,效果十分明顯。
筆記本Express Card擴展槽
雖然是一個很通用的擴展槽,但還是有很多筆記本平臺沒有搭配這樣的設備,而目前筆記本電腦的USB3.0隻能通過Express Card擴展來實現,所以在我們解析之前,大家先來拿起自己的電腦,來看看,有沒有一個你從未使用過的插卡位置。
ExpressCard可以說是筆記本電腦出產後專門為第三方接口準備的擴展卡槽,但不一定每一款筆記本電腦都擁有這樣的設計,所以導致在上面普及USB3.0的難度更高,原因就是配置不同。
ExpressCard是在2003年就已經公布的新技術標準,能夠為筆記本電腦提供更輕、更薄、更快的擴展模塊,所有後來延續出了相關的存儲設備,無線網卡等等都是按照ExpressCard的標準來設定的。
老款筆記本上的ExpressCard接口
而對於筆記本電腦用戶來說,升級的方法前提就是首先要確定電腦具有ExpressCard位插槽,然後就像臺式機安裝擴展設備一樣。只要購置一塊USB3.0接口的EXPRESS CARD,將其插入筆記本電腦的卡位槽就可以了,啟動電腦安裝好驅動就可以輕鬆應用USB3.0的接口來傳送數據了。
筆記本上的ExpressCard接口
筆記本ExpressCard USB3.0接口擴展卡
ExpressCard最初提出的目的就是為了取代CardBus Card/PC Card,Express Card相對於它們來說具有很好的優勢。ExpressCard速度快,模組小。當筆記本擴展ExpressCard USB3.0接口之後,使用USB3.0產品速度上同樣得到了質的飛躍。這種擴展卡轉接口在市場上的普及度也不是很高,但隨著USB3.0的快速發展,漸漸的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產品。
相信看到上述兩種應用在臺式機和筆記本上的升級USB3.0接口技術的朋友,一定可以自己動手升級您的電腦設備了。同時,筆者也準備出了提前測量好的數據,讓大家更詳細清楚的了解兩種接口在傳輸速率上的真實差別。
相信下面的安裝方法就算是第一次接觸計算機的朋友也可以輕鬆完成。這種擴展槽的安裝和顯卡設備的安裝相同,找準位置,輕鬆按下開機安裝驅動即可。
此類小型的PCI-e擴展插槽不易引起注意,平時被碩大的顯卡掩蓋下難見天日,所以也為了讀者更好的識別插槽,筆者也列出了下面三幅圖示更好的幫助我們找到接口位置。
Z77 PCI-e插槽(顯然7系都具備USB3.0接口)
前一代H61以及H61的PCI-e插槽(所有主板位置均相同)
安裝到主板插槽內
將產品對準插口位置按下即可,然後利用包裝盒內附帶的螺絲釘如同穩定顯卡一樣,將轉接設備固定在機箱背側。
將產品安裝到插槽內
安裝完畢後用螺絲固定在機箱上
驅動設備
驅動環節是必須的,主板無法自動識別轉接插槽的類型。在包裝內含有產品驅動盤,進入安裝即可。
如果你的主機沒有配置光碟機,可以在網絡上下載驅動程序進行硬體安裝,總之產品無法在未驅動的情況下使用。筆者採用的是華碩P8H67主板原生配備USB3.0接口,並以將其驅動,當安裝完畢轉接插槽後,其依然無法識別。
通過光碟安裝驅動
安裝完畢後,我們在H67平臺上使用原生USB3.0接口和擴展卡接口進行一些簡單的速率對比,看看兩者間是否存在出入:
● 底層測試:ATTO Disk Benchmark
同平臺擴展接口(左)與原生接口ATTO讀寫對比(點擊放大)
原生接口下,產品的讀取最大速度分別為77.6MB/s和45.1MB/s。在擴展接口下的最大讀取速度分別為81MB/s和44.1MB/s,差距在誤差範圍內。
● 底層測試:HD Tune Pro
同平臺擴展接口(左)與原生接口HD tune讀寫對比(點擊放大)
產品在原生接口與擴展接口下的平均讀取速度為81.5MB/s和81.4MB/s,突發速率分別為51.8MB/s和51.3MB/s,差距甚微。
●Win7文件複製速率
同平臺擴展接口(左)與原生接口Win7複製速率對比(點擊放大)
產品在原生接口與擴展接口下,Win7複製寫入速度分別為41.9MB/s和41MB/s,這樣的成績也在誤差範圍內。
小結:如果存在誤差,也是產品本身的可觀誤差,並不影響我們使用USB3.0,同時速度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在下文中也將看看和USB2.0接口對比,這種提升是什麼樣的跨度。
我們的擴展插槽方案成立後,筆者也希望在這裡重申一些關於目前對於USB3.0技術鼓吹的問題,所謂鼓吹,只是將其的性能在放大,十倍與USB2.0的提升其實只是在理論數據表達上,我們實際得到的性能也許只有2到3倍的提升,但這也足以使USN3.0必然走向普及。
各類文章反覆提及USB3.0的話題,灌口的數據流或高速時代如何到來,但仍然有小部分用戶對於其的概念混淆,各類搞怪的言論也讓人汗顏。
USB3.0接口≠USB3.0速度
不是插在USB3.0接口上的產品,就具備USB3.0的速度,看到上方的評論我們也很無奈,這也說明了部分消費者盲目聽從傳聞而升級自己的平臺,將錯誤的概念套用在了新技術上,此類現象扔反映出普及方式需要抓住根本。
為了真實驗證USB3.0的提升能力,筆者順便拿出了擴展槽接口與主板原生USB2.0接口做數據對比,這樣能夠更清晰的看出性能提升的尺度。
相同平臺下優盤在USB2.0接口下進行測試
相同平臺下優盤在USB2.0接口下進行測試
我們選用和之前相同的測試來比較USB2.0與USB3.0間的差距,由於平臺和優盤產品均沒有更換,所以得出的數據能夠很客觀的為用戶定位高速接口的實際能力。
USB2.0接口下ATTO測試成績
在USB2.0接口下,產品的最大讀取速率分別為31.1MB/s及29.6MB/s。
USB2.0接口下HD tune測試成績
在USB2.0接口下,產品的讀取平均速度為29.9MB/s,突發速率為29.4MB/s。
USB2.0接口下Win7複製寫入速度成績
在USB2.0接口下,Win7複製寫入速度成績為25.8MB/s,3.53GB文件需要用時3分鐘左右。
小結:和前面的測試對比,差距很明顯,但絕對沒有理論數值現實的十倍的提升。在這裡我們沒有必要在對技術做過多的解釋,只希望在此優勢的前提下勿要倍化理解產品性能,更多的細節問題我們將在總結中討論
文章整體還是面向的普通底層用戶,在滿足於目前電腦性能的前提下,又迫切需求USB3.0設備,不可能鼓勵每一個人都去更換設備來獲得接口,這很不現實,所以轉接卡也是普及階段很重要的一道過程。
當然了,我們最後也要說一些關於在選擇轉接卡還是選擇升級配置的取捨,轉接卡究竟適用於哪些朋友。
目前USB3.0產品的成績已經可以完全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你該升級平臺還是轉接卡?
1.例如筆者,家裡的電腦具備USB3.0接口,可以幾年前的筆記本電腦並沒有這樣的技術,你在工作生活中也許在筆記本平臺上使用優盤的次數更多,那麼你完全可以再擁有express card插槽的情況下,購買一個轉接卡,方便,實用,預算也很低。
2.而如果你的任何一個設備都沒有USB3.0,說明平臺和當前的硬體有一定的距離,在沒有任何其他需求的情況下,USB3.0轉接卡能夠給你帶來最大的性價比。
3.經常使用USB3.0設備的朋友,肯定是固定在兩臺機子上,尤其筆記本用戶,可以隨身攜帶著express card轉接卡,在其他筆記本平臺上也可以同樣適用USB3.0。
4.一旦你近期有升級平臺的計劃,那踏踏實實等待新平臺吧,目前的7系主板全部配置的USB3.0接口,而且無論超級本還是普通筆記本電腦,在接口設計方面也別具人性化,轉接卡的過渡大可不必。
推廣普及USB3.0技術已成趨勢
最後
USB3.0轉接卡在某種情況下是過渡作用,而某種情況下又是讓老平臺死灰復燃的機會,幾十元的預算對於想擁有USB3.0設備的朋友來講並不算太勉強,但換回的條件也無須做過多解釋,如果擴展方案適合你的話,那就果斷入手,沒有任何值得考慮的理由。
USB3.0是必須普及的。
不知道為何外接第三方接口的宣傳力度沒有提上來,除了一小部分用戶人群有所耳聞之外,目前外接接口從廠商到市場投入的宣傳還遠遠不夠,這也是USB3.0至今還沒有在基礎消費層實現普及的主要問題。
孫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