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搶發區塊鏈數字貨幣 E-Krona!

2020-12-08 CSDN

作者 | 馬超

責編 | 胡巍巍

近日,瑞典央行在其網站上官宣,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已經開始測試,這使得該國距離創建全球首個央行區塊鏈數字貨幣(CBDC)又近一步。按照瑞典當局的目標,電子瑞典克朗付款將「像發送簡訊一樣容易」。

瑞典央行表示,電子克朗應該簡單易用,特別是滿足安全性這一關鍵要求。為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電子克朗將在「隔離測試環境」中模擬使用。在測試環境中,模擬用戶為普通大眾,他們能夠在數字錢包中持有電子克朗,通過行動應用程式進行支付、存款和取款。模擬用戶還能夠通過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進行支付。

多年來,在電子貨幣等現代化支付手段方面,以瑞典為代表的北歐各國一直走在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前列,尤其是瑞典一直倡導無現金社會的理念,也是數字貨幣應用最多的西方國家之一。

中心化支付體系的問題

其實瑞典搶先的原因並不難理解,因為目前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支付體系,其利益鏈條完全導向中心節點,也就是美國。國際清算組織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雖然總部設在北歐的比利時,但由於美國在國際清算方面一家獨大,也只能唯美國馬首是從。

由於中心化的特性,美國經常揮舞金融大棒,美國前財政部長康納利就曾揚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

假如把央行比做公園的園長,那麼他如果想維持門票價格(匯率)的穩定,又想對公園內的總人數有所控制(自主貨幣政策),那麼就必須對公園出入途徑加以把控(放棄資本自由流動);反之如果他想允許公園自由進出,又想維持門票價格穩定,那麼公園內的總人數就無法控制了。

而美國當局經常利用其在金融體系中的絕對中心地位,來收割整個世界的羊毛。比如2009年開始美聯儲先後進行了三輪QE和一輪OT的放水操作,然後又在2019年美國經濟復甦時進行加息,這一來一回使得整個世界被動陷入由美元過剩到美元緊張的流動性循環,而簡單理解這個過程,就是美國在美元過剩時低價買入其它國家的資產,然後在美元緊張時高價拋出,並以此來獲取巨額利益。

區塊鏈專治中心化的各種不服

天下可謂苦美元久矣,而北歐等國又以中立政策聞名世界,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則就在於制衡,那麼目前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說一不二的老大地位,明顯不符合北歐儲國的根本利益。那麼區塊鏈技術在其中為什麼能獲得青睞呢?

如果把區塊鏈模型比做一個社會,那麼在這個社會中身份證不是官方機構發的,而是通過加密算法將大家自身的指紋抽象成一串數字形成身份證明,所有人的身份信息的總記錄,掌握在每個人的手裡(分布式存儲特性),如果你想開個你與你孩子的親子關係證明,不是去官方機構提申請,而是區塊鏈社會中的所有人,都能根據自己手中的身份信息總記錄進行核對以,來確認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

可以說區塊鏈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去中心化,沒有一個節點能獨攬大權,所有的決策必須由所有節點共同投票決定,這就特別符合北歐中立國家的根本利益,也與中國博大包容、求同存異的精神暗合。

Libra的坎柯種種

與其它區塊鏈應用相比,Facebook的數字貨幣計劃Libra可謂含著金鑰匙出生。背靠Facebook巨大的用戶資源。Libra在發起之初就吸引了 Visa、Mastercard、Uber等大型支付機構參與其中。

不過我們也看到,Libra的發展可謂曲折不斷,比如在2019年底的支付巨頭Paypal就放棄參與Libra計劃,而這次又被瑞典搶先,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兩點:

Libra損害美元霸權

Libra是一種不追求對美元匯率穩定,而追求實際購買力相對穩定的加密數字貨幣。其設計模型是由一攬子貨幣做為抵押物,做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從本質上與美國貨幣當局中心化的地位相矛盾,妨礙美元霸權的延續,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區塊鏈這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技術已經形成潮流,如果選擇消極抵制的話也會美國面臨自我孤立的邊緣化風險。

在Libra發布一個月之後的2019年7月中旬,美國國會連續舉行兩場有關Facebook數字貨幣計劃的聽證會。從聽證會上透露出各方議員激烈爭論的場景中,也可以看到美國監管機構對於Libra態度的糾結。

Libra的洗錢風險

反洗錢最基礎的支撐就是實名制,而目前Facebook用戶的註冊並不像在金融用戶那樣要求嚴格,之前那個火爆全網的Katie Jones的女從政者,其實並不存在,對此確認,其面部信息是合成的,其相關新聞都是AI捉刀寫的。

據目前評估在Facebook上這樣的虛擬用戶的數量至少是上千萬的量級,如果這些機器用戶被用來洗錢那麼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由於Libra以無國界流動為目標,而各國的貨幣以及反洗錢政策與法律又不盡相同,那麼Facebook如何制訂一套能夠平穩在各國運營、又能避免當地法律風險的運營模式也非常值得觀察。

我們自己的數字貨幣進展

為抓住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機遇期,我國貨幣當局很早就開始著手準備數字貨幣方案了。2019年8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曾向外界披露:「央行數字貨幣已呼之欲出。」

而在2020年初召開的央行2020年度工作會議中,再次重申了「將繼續穩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根據目前的統計資料顯示,央行已為其啟動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系統的計劃申請了84項專利。

而我國的IT大廠也在積極布局區塊鏈產業,比如阿里巴巴有關減少區塊鏈驗證時間與有效期的專利就顯示了其在該領域的布局。

而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長李禮輝在日前表示,在當前防控疫情的情況下,應該可以加快數字貨幣發行。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也表示,最近3年來,行動支付筆數和金額的年複合增長率已分別達到83.5%和39%,在疫情期間普通老百姓在手機上下單支付,不出門就能買到新鮮實惠的肉蛋蔬果,解決了很多實際的問題。

但反觀醫院、農貿市場等流通的人民幣現金較多的場所,在重點防控區域中,央行甚至採取了從現場回收後直接銷毀的措施,以阻止疫情傳播的風險。

範一飛副行長還表示,央行還將進一步加快推進行動支付領域工作,鼓勵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全天候為客戶提供金融投資、生活繳費、網絡購物等服務。

可以說,央行數字貨幣落地,將有助於央行加強對貨幣運行的監控力度,豐富現有的貨幣政策,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支付效率特別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更為開放的支付環境。

【End】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下,在人員複雜、流動量大地方的出入口處都設置了無接觸式無感紅外人體測溫系統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無感人體測溫系統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高精準的無感人體測溫系統的核心技術武器是什麼?對於開發者們來說,大家應該了解哪些技術

今晚8點多場景疫情防控:解讀雲邊端聯動下的全棧 AI 技術應用

相關焦點

  • 瑞典央行將在今年7月試點發行電子克朗「e-krona」
    受疫情影響,瑞典央行正式宣布,已經做好準備發行的「電子克朗」(e-krona)試點項目計劃7月份試行,e克朗「e-krona」將建立一款新的電子錢包。將由主導的iOS和Android應用App下載軟體。e克朗「e-krona」數字幣將由一個專門的全球(中國)理事機構管理,並得到穩定的金融資產支持,可通過電子掃碼支付購買商品。此數字貨幣第一個預先全球推出的國家。
  • 瑞典央行推出電子克朗 e-krona中國區APP試點
    據路透社7月12日報導,瑞典中央銀行(Riksbank)計劃電子克朗(e-krona)的數字貨幣中國區APP試點。瑞典央行表示,e克朗APP它將被用來模擬日常銀行活動,如支付、存款,聊天和從手機應用等數字錢包中取款。
  • 據悉,瑞典央行已將開始對其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的測試...
    2020-02-21 03:37:06來源:FX168 據悉,瑞典央行已將開始對其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的測試。
  • 泛地產區塊鏈一周頭條 | 農業+區塊鏈加速發展;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
    在過去的一周裡,我們看到擁有農產品區塊鏈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澳大利亞公司 AgriChain,獲得了 400 萬的投資。農業 + 區塊鏈的發展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此外,摩根史坦利以 130 億美元收購 ETrade,成為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主要金融機構進行的最大的一次收購。同時,瑞典中央銀行 Sveriges Riksbank 開始了對其數字貨幣電子克朗的測試。
  • Roxe研究:央行數字貨幣CBDC中採用區塊鏈技術成為可能
    CBDC,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簡稱,是現有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的延伸。近期,全球各大央行的領導者針對區塊鏈技術是否應該利用於CBDC中存在一些爭議與探討。眾所周知,區塊鏈透明(在身份和定價上)、高效、安全、低成本和全球結算能力等優勢,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成功至關重要。
  • e克朗有什麼優勢?
    區塊鏈技術E-krona平臺建立在開放式區塊鏈技術之上,充分利用了它們提供的安全性和透明度。1、e-krona區塊鏈合作公司提供各種數字貨幣的服務用您的客戶熟悉的貨幣為商品和服務定價繞過金融機構,降低運營成本和時間
  • 全球數字貨幣加速推進 島國巴哈馬將領先於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依託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形成貿易金融區塊鏈標準體系,加強監管創新。據了解,中國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內測正在進行中。
  • 數字貨幣與區塊鏈
    當數字貨幣和內循環擦出火花,區塊鏈成為我們必須深切理解的概念之一。作為個人,我比較傾向於經濟學家,也是區塊鏈擁躉者朱嘉明先生的觀點,他認為:發生在自1960年代起始的第一次數字經濟大爆炸,以及發生在2008年因為比特幣誕生而引發的第二次數字經濟大爆炸,已經和正在產生了疊加效應,導致新的爆炸。而人類正處在兩次大爆炸的交界點。
  • 數字貨幣與區塊鏈的關係
    但大家憑什麼平白無故去維持區塊鏈系統的運行?於是為了激勵大家參與數據維護,區塊鏈系統中就有了一個數字貨幣的激勵機制,只要參與區塊鏈的數據處理,就可以獲得挖礦獎勵。這就造成了數字貨幣激勵用戶,用戶維持區塊鏈的正向循環。一旦數字貨幣從體系裡去掉,這個閉環就會被打破,整個體系自然也維持不下去。
  • ...參與用戶可以將數字貨幣存放在電子錢包中,通過手機應用軟體...
    據悉,瑞典央行已將開始對其數字貨幣「電子克朗(e-krona)」的測試。在測試環境中,參與用戶可以將數字貨幣存放在電子錢包中,通過手機應用軟體進行支付、存款和取款等操作。該試點計劃將持續到2021年2月。目前瑞典央行並沒有打算大範圍推廣。
  • 歐洲央行原司長Jean-Michel GODEFFROY:數字貨幣是未來的貨幣形式
    JMG諮詢公司總裁、歐洲央行原支付系統與市場架構司司長Jean-Michel GODEFFROY參加了外灘金融峰會上的全體大會「數字貨幣的未來:可能性與不確定性」。他表示:「關於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我覺得還是要看大家的反應。比如說在瑞典,如果央行決定發行電子貨幣、數字貨幣,如何來說服消費者使用數字貨幣?比如說在歐洲其他國家,比如說在瑞士,他們也有存款保險。
  • 區塊鏈≠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數字貨幣!
    隨著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區塊鏈概念受關注度與日俱增,尤其是近期在「央行數字貨幣或將落地」「比特幣再度飆漲至一萬美元關口」等消息使然下,「區塊鏈應用場景」「數字貨幣」更是成為當前全球資本市場和財經圈內的最熱關鍵詞。但隨之而來的是,不法分子的貪婪目光也「與時俱進」盯向這一領域,借區塊鏈之名大肆行騙。
  • 澳洲央行正式啟動數字貨幣研究項目,預計今年底完成
    文 | 財聯社 黃君芝當地時間11月2日(周一),澳大利亞央行宣布啟動一個項目,以探索使用分散式帳本技術(DLT)的「批髮型」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潛在用途和意義。這也是該行正在進行的關於「批髮型」CBDC研究的一部分。
  • 中金公司:中國DC/EP區塊鏈穩步推進 零售型CBDC漸成主流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回顧8月區塊鏈與數字貨幣行業,我們看到中國DC/EP進展積極,已經成為零售型CBDC的領先代表。而在區塊鏈新基建方面,「北京方案」明確了底層技術、多領域應用、產業聯動、人才建設等區塊鏈發展的四大重點任務,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此外,香港數字資產交易牌照正式落地,我們認為將對加密貨幣行業的良性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中國DC/EP穩步推進,零售型CBDC漸成主流。
  • 區塊鏈社交將加速數字貨幣發展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數字貨幣的普及,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這股洪流之中,各行各業的加入將加速數字貨幣的演化。OK Chat作為一款國際型的聊天平臺將為各企業級項目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社群運營的便捷。而央行數字貨幣未來會作為非現金支付的主要方式,前景十分可觀。2、全球對加密貨幣監管政策進展較快,且整體較為友好。監管的逐漸到位有利於加密市場的規範化,在長期中為加密資產投資活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3、央行數字貨幣採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在更廣範圍內的流通使用,且通過區塊鏈技術,理論上可以壓縮90-95%的交易成本。
  • 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路在何方?
    有人認為區塊鏈是鬱金香泡沫,早晚要破碎。有的人把區塊鏈從業者比作趴在窗戶玻璃上的蚊子,前景光明,出路沒有。區塊鏈到底該何去何從,它的未來又是什麼,相信你看了這篇文章會對區塊鏈、數字貨幣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 DCEP≠區塊鏈 別再誤讀了!央行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可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BDC)、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以及數字人民幣(e-CNY)之間的關係依舊感到陌生,而背後所涉及到的「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也時常被混淆誤讀。今天,小歐將帶大家慢慢釐清關於數字貨幣的一些疑問。
  • 產業網際網路: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分水嶺
    當這一態勢逐漸形成,區塊鏈將衍生出更多數字貨幣之外的更多應用,從而打破傳統意義上以發幣或者ICO為主流的發展模式,帶來更加寬闊的發展新路子。 尋找數字貨幣之外的新應用並不僅僅只是說徹底與數字貨幣絕緣,而是說我們不要去建構一個獨立於現行的貨幣體系之外的全新體系,繼續藉助區塊鏈技術去改造傳統行業,甚至網際網路行業,從而讓區塊鏈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分野:一個新的開始
    以往,人們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認識是模糊的、混亂的;分野之後,人們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認識是清晰的、理性的。 在這個新階段,其實就是區塊鏈就是區塊鏈,數字貨幣就是數字貨幣。 經歷了多次洗牌之後,我們依然看到有很多亂象存在於區塊鏈行業當中。這種現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們並沒有真正將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區分起來看待,說到底是因為我們依然沒有搞清楚什麼是區塊鏈,什麼是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