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華映科技股東收到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立案通知書;面板...

2020-12-28 集微網

【增長】華映科技股東收到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立案通知書;面板廠商擴大布局新品規格;蘇大維格面板相關導光產品銷量大增

1、華映科技股東收到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立案通知書

2、蘇大維格:iGrapher3000未對外銷售 面板相關導光產品銷量大增

3、筆電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面板廠商擴大布局新品規格

1、華映科技股東收到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立案通知書

集微網消息 近日,華映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所持華映科技股票中進入司法拍賣/變賣程序的153,000,000股(佔華映科技總股本5.53%)及129,600,000股(佔華映科技總股本4.69%)均因無人報名競拍而致變賣不成。

其中153,000,000股已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的執行裁定書 [(2019)閩01執963號之二],將華映百慕達名下持有的華映科技股票153,000,000股,作價3.366億元,交付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信託」)抵償債務,上述股票的所有權及其他財產權利自本裁定書送達渤海信託時起轉移。

本次權益變動後,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電子信息集團」)直接及間接持有華映科技566,233,534股股份(佔華映科技總股本20.47%),成為華映科技第一大股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的相關規定,結合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和華映科技的實際情況,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實現對華映科技的控制需履行經營者集中申報審查程序。

2020年7月30日,華映科技收到股東福建電子信息集團通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受理福建電子信息集團提交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文件,並出具《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立案通知書》(反壟斷立案[2020]253 號),對福建電子信息集團收購華映科技股權案予以立案。(校對/七七)

2、蘇大維格:iGrapher3000未對外銷售 面板相關導光產品銷量大增

集微網消息 8月2日, 蘇大維格在互動平臺上稱,公司在AR光子晶片領域做了相關研究和技術儲備,同時,公司研製的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iGrapher3000首個工業應用項目是大尺寸柔性透明導電膜模具,新的應用正在開發中;目前iGrapher3000主要是自用,未對外銷售。

據了解,蘇大維格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iGrapher3000,已經在蘇大維格科技集團下線,並投入工業運行。iGrapher3000主要用於大基板上的微納結構形貌的3D光刻,是新穎材料、先進光電子器件的設計、研發和製造的全新平臺。

蘇大維格研製的光刻機與晶片製備光刻機有所不同,其光刻機主要用於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的製備。蘇大維格稱,未來公司將根據光電產業的發展需要,持續進行光刻技術和光刻設備的更新迭代。

蘇大維格未直接從事面板的生產和銷售,而是提供部分面板用光電器件。今年上半年與面板相關的導光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公司於去年三季度即進行的導光產品產能擴建為今年的需求增長做好了產能準備,目前產能基本能滿足訂單需求。

此外,蘇大維格控股子公司維業達的觸控產品可應用於摺疊屏手機,目前維業達專注於中大尺寸觸控屏領域,尚未與相關廠商洽談在摺疊屏手機的合作事宜。維業達在南通的「高性能柔性觸控屏及模組和研發中心項目」目前建成部分55吋-86吋產線並投入試運行;初期規劃的產線建成後可生產高性能電容觸控產品數十萬平米,全部一期產線建成達產後產能將達到百萬平米量級。(校對/七七)

3、筆電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面板廠商擴大布局新品規格

集微網消息 眾所周知,在全球新冠疫情影響的背景下,今年智慧型手機、電視等電子市場受到不小的衝擊。不過,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需求的湧現,促使筆電、平板等市場需求表現「強勁」。自3月份以來,筆電代工廠的出貨基本維持著高檔,這也帶動筆電面板市場景氣度提升。

受惠於筆電需求旺盛,多家面板廠商上半年業績預喜。業內人士指出,從二季度開始,面板廠商陸續接到很多訂單,即使目前各國逐漸解封,筆電市場需求有所減弱,但日本政府提前啟動GIGA SCHOOL計劃,將會帶動Chromebook需求增加,預計筆電面板市場需求會延續到第三、四季度,但市場需求會逐步減弱。

筆電面板市場持續旺盛

今年上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很多國家開啟「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的模式,進一步促進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市場需求,從而帶動筆電面板需求增長。據群智諮詢數據顯示,一季度筆電面板出貨量同比下降3.7%。而二季度在居家學習、辦公需求拉動下,筆電需求非常強勁,二季度筆電面板同比增長達到26%。

在筆電面板供應商出貨方面,據TrendForce WitsView預估,2020年上半年中,京東方(BOE)佔比29.2%,友達光電(AUO)佔比22.9%,群創廣電(INX)佔比20.6%,LG顯示(LGD)佔比16.2%,夏普(Sharp)佔比4%,中電熊貓(CEC-Panda)佔比3.2%,龍騰光電(IVO)佔比3%。

從上述數據可知,上半年出貨排名前四大依舊是京東方、友達、群創與LGD,前四大面板廠商的市佔率近9成。集邦諮詢指出,筆電面板的供應相對其他應用來說明顯集中,新供應商對市場的幹擾較少,加上疫情催化的需求推升第二季筆電面板價格呈現上漲趨勢。

行業人士對集微網表示,「從二季度開始,面板廠商陸續接到很多訂單,隨著市場需求的延續,預計面板訂單增加的趨勢將會持續到三季度;同時,由於入門級和中端商用筆記本電腦市場需求的增加,筆記本面板的價格也在持續穩定的上漲。」

在市場需求方面,日本政府提前啟動「GIGA SCHOOL」計劃,年底前要讓每個中小學生配備一臺電腦,估計需求近千萬臺,相當於日本去年的電腦銷售量。整體看來,第三季商用和教育用機類的需求持續走強,筆電面板拉貨動能不減。

群智諮詢IT面板分析師焦亞茹對集微網表示,「下半年根據對筆電品牌採購策略以及面板廠供應分析,三季度整個需求還是會再延續。另外,日本政府的GIGA SCHOOL計劃,全面普及中小學生教育機的需求,對需求會有非常明顯的拉動,特別是下半年Chromebook需求的增加,預計三季度筆電面板環比下滑,但同比增長5%。第四季度儘管需求進一步減弱,但市場規模還是不錯的。」

在筆電供需比方面,由於筆電的生產流程更加複雜,零組件較多,其折損率也比較高,筆電供需比平衡線為15%。焦亞茹表示,一季度供需比為14.5%,基本屬於相對平衡狀況。二季度由於TV、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下降,面板廠商的策略是如何滿足筆電產品供應,導致二季度供需比偏向寬鬆,供需比接近16%。三季度由於市場需求減弱,加之大尺寸TV市場需求逐步恢復,面板廠商將會調整一些筆電與TV共存產線的經營策略,因此,三季度整個供需會比二季度更為緊俏。

由於筆電面板供需偏緊,相關產品報價也進一步提升。焦亞茹認為,由於HD、TN低端規格產品本身利潤較低,加之三四季度對這種低端產品市場需求比較強烈,預計三季度價格漲幅將會進一步擴大。而FHD IPS主流產品也將迎來小幅度上漲。

據集微網此前報導,由於在家辦公以及遠距教學的筆電需求旺盛,導致下半年面板價格價格瘋狂上漲且材料供需形勢緊張,液晶顯示屏生產成本也大幅上升。為此,部分液晶顯示屏廠商從7月份開始上調液晶顯示屏價格20%以上。

面板廠積極布局新規格

隨著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筆電品牌也對產品結構進行升級。從上半年銷售市場來看,部分品牌的筆電產品規格已經從傳統的16:9升級到16:10,其解析度也從FHD升級到2k乃至3k等。

從產品規格來看,此前筆電品牌及面板曾經考量過16:10產品,但由於面板切割利用率不佳導致成本較高,而不得不選擇放棄,從而選擇16:9面板尺寸,當時除了蘋果以外,其他筆電品牌基本都改成16:9 的尺寸。而目前為了順應市場潮流,終端品牌廠商再度提出採用16:10面板的需求。

群智諮詢預測,2020年全球16:10筆記本電腦面板出貨量為400萬片左右,市場滲透率在2.3%;2021年,隨著越來越多新品量產,預計市場規模將接近900萬片,滲透率達到4.8%。

據集微網了解到,自2019年開始,面板廠商陸續接到品牌的16:10的開案評估需求,隨著新產品量產,終端市場推廣成效顯著,特別是聯想的新品小新pro 13上市後即銷售大增並持續領先競品,帶動16:10市場熱度不斷增強。

業內人士對集微網表示,「年輕白領傾向於將筆記本同時用於辦公和娛樂,與16:9相比,16:10的顯示比例更能兼顧辦公以及觀看視頻的需求。而隨著市場的轉變,相信聯想、戴爾、惠普等廠商會加碼布局,而相關面板廠商也會快速跟進。」

群智諮詢也表示,「16:10的滲透率將逐步提升,成為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其認為,相同尺寸下,16:10較16:9在豎直方向尺寸增加,在視覺效果上向下延伸,增加了顯示區域面積,也可以解決元器件布局問題。同時,從外觀形態上看,也有了非常明顯的辨識度。

不過,新產品開發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對面板廠來說,16:10 因上下高度增加,導致切割數減少,玻璃利用率下降,進一步影響銷售利潤。據群智諮詢數據顯示,16:10相較於16:9,在同一世代線中經濟切割效率降低,意味著成本的增加。以13.3英寸為例,在G5、G6、G8.5分別少切4、5、7片不等,其他尺寸也面臨同樣問題。

而對於終端品牌廠商來說同樣存在成本問題,若改變現有的產品尺寸,其部分零組件必須重新設計、開模等,勢必會產生一筆額外費用,因此多數品牌仍處於觀望狀態中。

從當前市場來看,由於16:10成本較高,主力品牌對16:10的新品定位是從中高端產品切入,面板及整機的其他部件均採用較高端配置。群智諮詢認為,今年16:10筆記本電腦市場主要是以蘋果、聯想、戴爾等頭部品牌為主,頭部品牌擁有較強的品牌溢價能力,以及對消費者習慣的影響力和面板資源掌控能力,在16:10的產品和市場開拓中將領先一步,而電競將成為重要細分市場。

在筆電面板供應方面,由於16:10經濟效益低,主流面板廠開發意願不強,新進面板廠商則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在技術、品質和供應配合方面均得到品牌的認可。如TCL華星、三星顯示、天馬在16:10上均有機會獲得更多機遇。

行業人士透露,目前三星顯示正改變產品策略,以進一步擴大筆電面板產品線,其OLED NB面板也從高端往低端去滲透,包含解析度、尺寸、技術等規劃,預計從今年開始會逐步起量。而TCL科技相關人士向筆者透露,TCL華星也在加大筆電面板市場布局。不過,由於筆電面板市場相對穩定,這些新進的面板廠商能否快速搶佔市場仍是個未知數。(校對/Lee)


相關焦點

  • 華映科技股東收到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立案通知書
    集微網消息 近日,華映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所持華映科技股票中進入司法拍賣/變賣程序的153,000,000股(佔華映科技總股本5.53%)及129,600,000股(佔華映科技總股本4.69%)均因無人報名競拍而致變賣不成
  • 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制度之統合、承繼與發展
    《規定》對進一步完善我國反壟斷法律制度體系,規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工作,引導經營者依法申報與自律合規具有重要作用。《規定》呈現出對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經營者集中審查制度進行統合、承繼和發展的三大特徵,很好回應了市場主體對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配套規章修訂的期待。
  • 近25億元向股東轉讓資產,華映科技「保殼」加速
    自披露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將通過以股抵債方式實現對公司的收購,且該事項已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決定不實施進一步審查的情況下,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開始逐步接管華映科技。  據華映科技8月13日晚間公告,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以約24.97億元的價格受讓華映科技全資子公司華映光電100%股權。
  • 誰的華映科技?
    去年9月宣布破產的中華映管,時至今日依然給曾經借殼上市的華映科技(*ST華映)留下不少麻煩。  因大股東華映百慕達(中華映管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華映科技股權進行質押借款,但債務到期並未履行支付義務。隨著中華映管的破產,債權方渤海信託將債權提交法院申請執行立案。
  • 「大面板+小模組」戰略顯成效 華映科技業績扭虧多款產品亮相高交會
    作為全球重要的面板顯示部件專業製造商華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華映,以下簡稱華映科技)本次作為參展商帶來了公司多款產品,公司董事長林俊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在高交會展示的項目,以金屬氧化物的產品為主,涵蓋小尺寸以及中尺寸。
  • 退市邊緣的華映科技能否重生?
    但眼下情況並不樂觀,7月14日,華映科技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虧公告,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5億元-7.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7.12億元相比,下降5.40%-增長8.65%。
  • 2019中國反壟斷報告:違法實施集中案佔比35%,列第一
    若按類別來劃分,立案調查壟斷協議案件28件,佔所有案件的27%,其中作出行政處罰12件;立案調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15件,佔所有案件的15%,作出行政處罰4件;辦理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84件,其中立案調查24件,佔所有案件的23%,糾正12件;調查經營者集中未依法申報案件(違法實施集中案)36件,佔所有案件的35%,作出行政處罰18件。
  • 虎牙:已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積極配合審查程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白金蕾)12月14日,針對市場監管總局正在依法審查虎牙與鬥魚合併等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的消息,虎牙公司回應稱,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早前已經主動將其與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併案,依法向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並會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審查程序
  • 誰來接手華映科技?
    去年9月宣布破產的中華映管,時至今日依然給曾經借殼上市的華映科技(*ST華映)留下不少麻煩。因大股東華映百慕達(中華映管全資子公司)將所持有的華映科技股權進行質押借款,但債務到期並未履行支付義務。隨著中華映管的破產,債權方渤海信託將債權提交法院申請執行立案。
  •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正審查虎牙科技與鬥魚魚樂合併等涉及VIE經營者...
    原標題: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正審查虎牙科技與鬥魚魚樂合併等涉及VIE經營者集中案件   中國國家
  • 華映百慕達持有華映科技股份流拍,市場各方似乎無意入主華映科技
    北京時間02月17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在前次股份拍賣流拍的情況下,華映科技(000536)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所持1.53億股股份再度遭遇了流拍的尷尬。
  • 事關6萬股東 ST華映全年能否扭虧為盈?
    2020年度能否扭虧為盈,對*ST華映的6萬股東至關重要。  「目前來講,華映科技(000536,股吧)的止血應該說是初步成功,也形成了造血功能。這對華映科技整體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且對未來持續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資金基礎。」近日,ST華映董事長林俊就公司財務狀況、面板行業前景等問題作出回應。
  • 反壟斷執法年報出爐 一年罰沒3.2億!立案103件增近兩成 哪些...
    據統計,2019年,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03件,結案46件,罰沒金額3.2億元;收到經營者集中申報503件,立案462件,審結465件。其中:從行業來看,市場監管部門辦理醫藥行業壟斷案件31件;立案調查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6件;審結醫藥行業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案件16件;立案調查違法實施集中案件1件,處罰金額30萬元人民幣。立案調查建築和房地產行業壟斷協議案件17件,審結經營者集中案件21件。查處石油化工行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1件。
  • 業績有所好轉,但仍在退市邊緣的華映科技能否重新振作?
    但眼下情況並不樂觀,7月14日,華映科技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虧公告,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5億元-7.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7.12億元相比,下降5.40%-增長8.65%。華映科技在2018年及2019年分別出現了49.66億元和25.87億元的淨利潤虧損,公司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
  •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摘要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代碼:000536          證券簡稱:華映科技          公告編號:2018-010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反壟斷報告 推進三星海力士等反壟斷調查
    此次反壟斷局編撰的報告顯示,立案調查壟斷協議案件28件,作出行政處罰12件;立案調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15件,作出行政處罰4件;辦理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84件,立案調查24件,糾正12件;調查經營者集中未依法申報案件36件,作出行政處罰18件。收到經營者集中申報503 件,立案462件,審結465件。
  • ...美團遭遇反壟斷訴訟 已立案審理!網友:幹得漂亮 其它平臺也管管
    今日,有媒體消息稱,美團因取消支付寶渠道遭遇反壟斷訴訟,已被立案審理。而前不久,美團才剛剛就大數據殺熟致歉。美團遭遇反壟斷訴訟 獲立案審理12月28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美團遭遇反壟斷訴訟,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已立案審理。
  • 尋求自救的華映科技 現在怎麼樣了?
    ,以下簡稱華映科技)董事長林俊對中國財富網等媒體表示,截至2020年9月底,華映科技子公司華佳彩面板業務完成銷售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16億元,增長顯著,公司已基本從中華映管破產事件中恢復,對扭虧具有較強的信心。
  • 「二選一」「殺熟」將迎緊箍咒 VIE架構經營者集中納入反壟斷
    徵求意見稿提出,如果平臺經營者是針對新用戶的首次交易在合理期限內開展的優惠活動,則可以不被認定為差別待遇行為。直接證據充足可直接認定壟斷市場監管總局在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對於平臺經濟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相關市場界定通常是認定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第一步。開展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通常需要界定相關市場。
  • 尋求自救的華映科技,現在怎麼樣了?
    中國財富網訊 近日,華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華映,以下簡稱華映科技)董事長林俊對中國財富網等媒體表示,截至2020年9月底,華映科技子公司華佳彩面板業務完成銷售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16億元,增長顯著,公司已基本從中華映管破產事件中恢復,對扭虧具有較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