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央視曝光一家名為「美國認證協會中國總部」的機構,弄出來一個所謂「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的證書,與各種培訓機構合作,所謂考試就是直接告訴考生考什麼題……每人收費上萬元,每年約有12萬人被騙。
連續幾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暗訪重慶部分培訓機構發現,如今大部分已經取消了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考試,不過仍有培訓學校可以報名。而被央視點名的「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證書雖然不再受到市場的熱捧,但培訓市場上又出現了另一種名為「ISF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的證書考試以及課程。
「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被爆水分大
近日,央視點名ACI(美國認證協會)國際認證存疑。據天眼查信息,ACI中國總部公司主體為北京東方匯才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該企業為教育培訓及相關業務的經營機構,並非心理諮詢行業的專業協會。
被曝光後,ACI國際認證在其官方微信上聲明稱,ACI從事的是「職業能力認證」,並非「職業資格認證」,自然無法在人社部外國職業資格證書查詢平臺上查到相關信息。
連日來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發現,各大培訓機構已經陸續取消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的考試。有5家曾經可以報考ACI的教育機構,明確告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目前已經「下架」該證書的考試。
「ACI現在不能考了,國內不太認可。」一家知名網校的課程老師表示,現在他們已經不推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考試了。
目前,重慶仍有機構可報名
11月26日,重慶兩路口附近一家培訓機構裡,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發現仍能報考「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據課程老師透露,目前在該機構裡,心理諮詢相關證書的考試就只有這一項。
「我們不是強制性要求你們考,你們可以選擇考,也可以單純以學習為目的。」接待記者的餘老師在介紹該證書時表示:「這個ACI屬於行業的技能認定證書,考了這個證可以證明你們有學過相關的知識。」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該機構報名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分為面授課程和網課兩種形式,其中面授課程的費用是2800元,網課2200元,此外還要另收800元的考試費,學習時間大概在1個多月,「現在月底,兩種形式還可以各優惠400元。」
對於通過率,餘老師表示「考試並不難」:「上一次報名的人通過率在90%。考前會發複習資料,只要背了資料基本都能過。」她稱,ACI這個證書考試只是一個基礎課程,考試就是選擇題和簡答題。
機構老師不推薦 直言「國家不認可」
在採訪時,令記者感到吃驚的是,對於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機構老師自己對其含金量直接進行了否定。
新聞面對面:
記者:這個證書國家認可嗎?含金量高嗎?
餘老師:國家肯定是不太承認的。任何一個證書要含金量高的話,除非是國家級的證書,現在大多都是行業協會性質的。
記者:拿到這個證書就能從業嗎?
餘老師:考取這個證,也不能說明你一定能夠從事這個相關工作。確實有以從業為目的的,但是我們都清楚,學了這個就真的能去治癒一個人嗎?能解決他的問題嗎?從事這個行業肯定不是一個證書就能行的,證書只能證明你參加了培訓,學習了相關知識。
記者:那還有人考嗎?拿這個證有什麼用?
餘老師:現在還是有人考ACI,有的學員想要一個證書,就是想證明自己學習過這個技能的,有個技能認定證書。心理諮詢這個行業,裡面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對於用人單位來說,第一會看證書,第二看有無相關技能和經驗,要真正從事這個行業,只能從基礎開始積累。之前曝光這個事情,有人就是拿到一張證書就開始去從業,讓這個行業非常混亂。
記者:重慶現在考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的有多少人?
餘老師:在我們校區每期20人左右,每年考兩期。還是應該以學習知識為主,不要以考證為目的。
ACI變ISF,實操課就是簡答題
記者在連日的暗訪中發現,被曝光後很多培訓機構叫停了ACI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的考試,不過,另一種名為「ISF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的證書又出現了。經過多次了解後記者獲悉,IFS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是統一考試,每年考4次。首先要經過三個月的課程培訓,達到學時後由機構統一報考,並不接受個人報名。
都是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那麼ACI和ISF又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11月25日,該教育網站的課程顧問龐老師告訴記者,ACI只算心理學的「入門」,學習的東西比較淺,偏理論性。而ISF就更具備實操性,直接針對就業,「如果要上崗,就必須具備持證上崗的能力。我們請的都是全國排名前十的師資,能夠保證學員拿到證書之後直接上崗。」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江北海關車站附近的一棟寫字樓裡,就是該教育培訓網站的重慶校區。11月26日,記者來到該網站的重慶校區,接待記者的王老師表示,報名費6980元,現在申請減免4980元。考試的兩門課,基礎知識就是選擇題,而所謂的技能實操,則是簡答題和名詞解釋。「劃重點必須有!」王老師稱,考前會押題劃重點,分析題型,「考試不難,心理學主要靠理解。」他表示,考試通過率達到85%,沒通過的還可以補考。
在現場記者看到證書樣本。證書的大小和樣式同ACI證書差不多,不過ACI內頁顯示的是「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符合認證要求」;而ISF證書上面則描述為:「XX參加由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主辦的《ISF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培訓課程,經考核,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特發此證。」
「證書國際通用。」王老師強調,該證書在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官網可以查證,「人社部肯定查不到,這個國際證書和人社部沒有關係。」他同時表示,這個證書行業認可,證明經過系統學習。
據其透露,ACI沒有了,要考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就只能報考IFS,「目前重慶每期有70-80人報考。」
拿到這個證書就能從事心理諮詢行業嗎?面對記者的質疑,王老師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需要問下從事心理行業人員,對吧?」
觀點
要解決人才供應問題
需從根本上完善培養體系
重慶市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部長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目前心理諮詢行業社會需求大,市場有前景,而人才供應則遠遠跟不上需求。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專業人員嚴重不足,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精神科醫師3.34萬人,心理治療師僅有約6000人,心理諮詢師缺口多達130萬人。
楊東談到,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比如壓力過大引發抑鬱症、快節奏的生活讓人焦慮緊張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市場需求大,人才供應不足,也給一些以賺錢為目的的機構可乘之機。」他說,特別是2017年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從《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取消後,正處於心理諮詢行業資格認定的空檔期。
楊東表示,想要學習是非常鼓勵的,但是切忌浮躁,被表面迷惑。他稱,心理諮詢是非常專業的一個行業,不是拿一個證書就能從業的,而是需要持久的學習和沉澱。他同時認為,要解決我國心理諮詢師供不應求的局面,需要從根本上建立系統、完善的諮詢師培養體系,包括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專業資質認證與監管體系等,從而推動行業朝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展。
心理諮詢這行有多難做?
從學習到入行有人花了十餘年
32歲的陳志林是重慶人,大學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他都是在英國學習的心理學。目前他已經拿到倫敦大學學院(UCL)心理學博士學位,同時也是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他透露,自從從開始學習心理學,到真正從事心理諮詢行業,總共用了十餘年,同時還在不間斷地參加培訓和進修。
「我確實沒有聽說過ISF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陳志林接受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時談到,包括之前曝光的ACI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他也有所關注。他強調,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能真正從事心理諮詢或幹預行業,門檻其實是非常高的。現在所謂國際「認證」的心理諮詢師證書,在他看來,幾乎沒有含金量,更不能當成從業許可證,在行業上也是不認可的。
他說,自己在英國念大學本科開始曾加入英國心理學會(BPS),其考核非常嚴格,直到自己博士畢業之後,還向BPS提交了2000個小時的個案和諮詢報告,才成為了英國心理學會(BPS)的認證心理諮詢學家。此外,每個季度還要接受英國心理學會的考核和督導,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
在陳志林看來,目前國內心理諮詢行業魚龍混雜,很多所謂的「諮詢師」幾乎都是拿著一張培訓兩三個月的證書就開始從業,「未來的一個趨勢是,肯定會提高從業門檻,對行業有所規範。」他談到,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工種,不但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做基礎,還必須累積個案時長,才有能力提供諮詢服務。他稱,心理諮詢服務不是聊聊天就可以解決的,針對不同的心理行為表現,其專業療法就有幾百種,比如說認知行為療法,崩潰療法,心理分析療法,系統脫敏技術等等。
「沒有通過系統的培訓,就會做出錯誤指導,甚至害人害己。」陳志林舉例,現在很多心理諮詢師就聲稱可以「治療抑鬱症」,在他看來這就是最大的不專業,「心理諮詢師不是治病,只能去幫助調節和釋放抑鬱狀態和抑鬱傾向,抑鬱症則必須進行藥物治療,這就已經超出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範疇了。」他說,因為不專業就很可能耽誤抑鬱病人最佳治療時期。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