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DS的原理與優分析及接口電路的設計

2020-11-21 電子發燒友

LVDS的原理與優分析及接口電路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5-30 08:10:00

1 引 言

對於高速電路,尤其是高速數據總線,常用的器件一般有ECL、BTL和GTL等。這些器件的工藝成熟,應用也較為廣泛,但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弱點,即功耗大。此外, 採用單端信號的BTL 和GTL器件,電磁輻射也較強。目前, NS公司率先推出的CMOS工藝的低電壓差分信號器件, 即LVDS給了人們另一種選擇。

2 LVDS技術簡介

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是一種小振幅差分信號技術,使用非常低的幅度信號(約350 mV)通過一對差分PCB走線或平衡電纜傳輸數據。它允許單個信道傳輸速率達到每秒數百兆比特,其特有的低振幅及恆流源模式驅動只產生極低的噪聲,消耗非常小的功率。

LVDS定義在2個國際標準中: IEEE P1596.3 (1996 年3 月通過) , 主要面向SC I ( ScalableCoherent Interface) ,定義了LVDS的電特性,還定義了SC I協議中包交換時的編碼; ANSI /EIA -644 (1995年11月通過) ,主要定義了LVDS的電特性,並建議了655 Mb / s的最大速率和1. 823Gb / s的無失真媒質上的理論極限速率。在2個標準中都指定了與物理媒質無關的特性,這保證了LVDS能成為多用途的接口標準。

3 LVDS器件的工作原理

LVDS器件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LVDS的工作原理圖

LVDS驅動器由一個驅動差分線對的電流源組成,通常為3. 5 mA.LVDS接收器具有很高的輸入阻抗,因此驅動器輸出的電流大部分都流過100Ω的匹配電阻,並在接收器的輸入端產生大約350 mV的電壓。當驅動器翻轉時,它改變流經電阻的電流方向,產生有效的邏輯"1"和邏輯"0"狀態。

驅動器只有一個恆流源,這個差分驅動器採用奇模(Odd - mode)的傳輸方式,即等量的方向相反的電流分別在傳輸線路上傳送。電流會重新回流到雙絞線內,加上電流環路面積較小,因此產生最少電磁幹擾。電源將供電加以限制,以免轉變時產生突變電流。由於並無突變電流出現,因此數據傳輸速度高達1. 5 Gb / s,但又不會大幅增加功耗。此外,恆流驅動器的輸出可以容許傳輸線路出現短路情況或接地,而且即使這樣也不會產生散熱上的問題。

差分接收器是一款高阻抗晶片,可以檢測小至20 mV的差分信號,然後將這些信號放大,以至達到標準邏輯電位。由於差分信號具有1. 2 V的典型驅動器補償電壓,而接收器可以接受由接地至2. 4 V的輸入電壓,因此可以抑制高達±1 V來自傳輸線路的共模噪聲。

由於邏輯狀態之間只有300 mV 的電壓差別,因此電壓變化極快, 但轉換速率不會加快。

又由於轉變速度減慢,使得輻射場的強度也大幅減弱。同樣,傳輸路線阻抗不連續性的反射也不會成為大問題,有助減低電波輻射量及信號的串擾。

4 LVDS與其他幾種邏輯電路的接口設計

由於LVDS是一種新技術, 因而在使用時LVDS和其他邏輯電路的接口設計就很重要,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根據系統的工作電源配置情況和需要傳輸的數據電平,合理選用驅動器和接收器晶片,或者根據接口晶片的情況,對被傳輸的數據首先進行電平轉換。

(2) 注意阻抗匹配。根據接收器輸入端的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外接100 Ω 電阻,同時要根據PCB的板材和參數合理設計驅動器的線輸出阻抗,使其在90~107Ω 範圍內。PCB傳輸線要儘可能地短,因為過長的線路,不但傳輸衰耗加大,降低了傳輸速率,而且阻抗也容易失配,並可能影響到信號的完整性。

(3) 根據數據傳輸速率和傳輸電纜長度的關係,確定合適的電纜長度以滿足系統的要求。一般地採用LVDS方式傳輸數據,假定負載電阻為100Ω,當雙絞線長度為10 m時,傳輸速率可達400Mb / s;當電纜長度增加為20 m時,速率降為100Mb / s;而當電纜長度為100 m時,速率只能達到10Mb / s左右。

(4)多數LVDS接口晶片的使能端在片內沒有接上拉或下拉電阻。如果沒有驅動信號輸入,它們會不確定地被直接與地或VCC相連,有可能造成邏輯錯誤,所以除非有特別說明,接口晶片的使能輸入端不要懸空。

4. 1 LVDS之間的連接

由於LVDS的晶片內輸入端一般含有匹配阻抗,因此LVDS驅動器和LVDS接收器可以用一段連接線直接相連。

4. 2 LVPECL 到LVDS的互連

4. 2. 1 直流耦合。

LVDS和LVPECL間的直流耦合要有一個轉移網絡,如圖2所示。首先LVPECL 輸出阻抗最佳是50Ω;另外, LVPECL 電路經過衰減網絡的輸出信號要在LVDS的輸入範圍內。下面的公式可以得到電阻的值。

圖2 LVPECL 和LVDS間的直流耦合

把VCC = 3. 3 V代入(1)式,得R1 = 182Ω, R2= 47. 5Ω, R3 = 47. 5 Ω,另外VA = 1. 13 V, RAC =51. 5Ω, RDC = 62. 4Ω , Gain = 0. 337.若當使用該網絡連接LVPECL 的輸出端和LVDS的輸入端時,那麼測量的共模電壓VA = 2. 1 V, VB =1. 06 V.假定LVPECL 的差分輸出最小是930mV,那麼LVDS輸入端的最小電壓就是313 mV,滿足了LVDS 的輸入條件。另一方面, 如果LVPECL的差分輸出最大是1. 9 V,那麼LVDS輸入端的最大電壓就是640 mV,同樣滿足LVDS的輸入規範。

4. 2. 2 交流耦合。

LVPECL 和LVDS間的交流耦合的電路如圖3所示。

圖3 LVPECL 和LVDS間的交流耦合電路

LVPECL輸出通過直流偏置電阻R (142Ω~200Ω )接地。50 Ω 的串聯電阻來減弱LVPECL的輸出電壓來滿足LVDS的輸入要求。在LVDS輸入端每端接1個5. 0 kΩ的電阻到地用來減弱共模電壓。

4. 3 LVDS到LVPECL的接口

4. 3. 1 直流耦合。

直流耦合的電路如圖4所示。

圖4 LVDS到LVPECL 的直流耦合。

這個電阻網絡把LVDS直流輸出電壓從1. 2V變到LVPECL的輸入(VCC - 1. 3 V) .這是因為LVDS的輸出電壓是參考地,而LVPECL 輸入電壓參考VCC ,這個網絡可以使LVDS的輸出不受電壓變化的影響;另外考慮的就是功耗和速度的平衡。如果R1、R2、R3 選擇低電阻,那麼這個網絡的時間常數和LVPECL的寄生參數都很小,能夠滿足高速的要求;當然由於電阻小了,就有更大的電流流過這些電阻,那麼總功耗就大了。這種情況下LVDS的參數可能會受到電壓變化的影響。電阻值可以由下列等式求得:

代入VCC = 3. 3 V、R1 = 374Ω、R2 = 249Ω、R3= 402 Ω, 得到VA = 1. 2 V、VB = 2. 0 V、RIN =49Ω, Ga in = 0. 62.LVDS的差分輸出的VP - P =500 mV,信號在LVPECL輸入端變成310 mVP - P.

電壓變化比PECL的輸入標準小,但滿足LVPECL的輸入要求。

4. 3. 2 交流耦合。

LVDS到LVPECL的交流耦合很簡單,圖5給出了例子,LVPECL的晶片是MAX3867它的片內沒有端接電阻。

圖5 LVDS到LVPECL的交流耦合。

4. 4 CML和LVDS的接口

CML到LVDS的交流耦合如圖6所示,要注意的一點就是CML 的輸出信號漂移要在LVDS輸入信號的要求範圍內。

圖6 CML到LVDS的交流耦合電路圖。

LVDS驅動器連接CML接收器的交流耦合方案如圖7所示。

圖7 LVDS到CML的交流耦合電路圖。

5 結 論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 LVDS的高性能、低功耗、低噪聲的優點,使得LVDS將成為很多設計適合的方案。LVDS不僅能夠以數百兆的速率傳輸數據而且驅動距離可達10 m,遠勝於其他標準。這些優點可能使LVDS成為高速數據傳輸的標準。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lvds液晶屏的驅動原理
    打開APP lvds液晶屏的驅動原理 發表於 2017-12-10 09:32:21   LVDS接口信號驅動原理(1920*1080)   一、時鐘與像素點關係   一場:60Hz-16.667ms,1125行(1080行有效)   ——刷新像素點:1920*1080個/Vertical   一行:67.5KHz-14.815us,(=
  • LVDS 接口電路介紹
    LogicPECL : Pseudo/Positive Emitter Coupled LogicECL: Emitter Coupled LogicLVDS :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CML: Current Mode LogicLVDS 是一種採用低壓差分信號技術而設計的高速接口電路
  • 隔離式LVDS接口電路
    評估和設計支持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3734.htm電路評估板CN-0256 電路評估板(EVAL-CN0256-EBZ)>設計和集成文件原理圖、布局文件、物料清單電路功能與優勢低壓差分信號(LVDS)是低功耗、高速、點對點通信的既定標準(TIA/EIA-644)。
  • CMOS Image Sensor的DVP接口硬體設計
    常見的CMOS Image Sensor(CIS)接口有DVP和MIPI,除此之外,還有Sony定義的用於傳輸高幀率高解析度圖像的slvs-ec接口、
  • DRAM的矩陣存儲電路設計原理分析
    打開APP DRAM的矩陣存儲電路設計原理分析 TOMORROW星辰 發表於 2020-11-12 14:33:35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DRAM的地址總線接口與 SRAM 的不同。DRAM使用了dram 地址復用技術。也就是行地址與列地址分時復用技術,這就是dram 的關鍵技術所在。主要原因是由它的硬體電路決定的。
  • 飛凌乾貨丨如何確認LVDS屏顯示接口的類型
    imx6 平臺包含 2 個 8 位數據線的 LVDS 接口,每個接口都可以支持 JEIDA 和 SPWG 數據格式,在 SPWG 格式時支持 6 位數據線和 8 位數據線輸出。 2 個接口同時使用可以連接 12 位或 16 位數據線的顯示屏。
  • 基於Lattice的LVDS接口調試
    最近因為在實際需求中用LVDS接口,功能為LVDS進,LVDS出。其他兩家只做一些分析和改進的建議。 首先評估的使Altera的方案,當時駿龍的FAE很給力,提供了好幾塊板卡,前後做了一個星期,費了很大的進。由於當時使用的LVDS的IP,覺得比較穩定。實現起來應該問題不大。最終的結果是點屏沒有成功,只有圖像邊緣地方部分區域是亮。也許是當時對於飛線過於自信,插座飛線到插針,然後再接LVDS插座,在本身FPGA引腳引出的時候用的。
  •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大全(三款電路設計原理詳細)
    打開APP 無線滑鼠系統電路設計方案大全(三款電路設計原理詳細) 發表於 2018-01-25 17:09:56 左、右及滾輪按鍵電路的設計見圖2。這些按鈕直接連接到無線模塊CC2430的I/O埠。按下為數位訊號「0」,不按為數位訊號「1」。這些按鈕以完成點擊、雙擊和拖動操作。 2、無線滑鼠接收電路設計 接收電路由USB接口控制晶片HT82M98A、CC2430(設為接收模式)等構成。
  • USB接口技術及電路設計分析
    對於廣大的工程設計人員來說,USB是設計外設接口時理想的總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5127.htm  對於USB接口晶片,通常分為普通和DMA(直接存儲器存取)兩種工作模式。相對於普通模式,DMA數據傳輸模式傳輸速率更快,更適合於視頻數位訊號等高速、實時信號的傳送。
  • 車載模塊原理分析與電路設計詳解
    EST527車聯網模塊,是一款車規級的車聯網標準模塊OBDII協議數據解析產品,支持ISO9141-2、ISO14230(KWP)、ISO15765(CANBUS)等協議的物理層,可通過OBD-16標準接口與現有絕大部分汽車的ECU進行診斷通訊;模塊將汽車電控系統的各項傳感器數值轉換為
  • 接口mipi和lvds的區別
    打開APP 接口mipi和lvds的區別 發表於 2017-11-13 10:03:53   MIPI (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是2003年由ARM, Nokia, ST ,TI等公司成立的一個聯盟,目的是把手機內部的接口如攝像頭、顯示屏接口、射頻/基帶接口等標準化,從而減少手機設計的複雜程度和增加設計靈活性。
  • 單片機紅外電路設計原理
    本部分內容包括,紅外發射部分原理、紅外接收部分原理以及軟體編碼部分原理。紅外發射功能主要由紅外發射管來實現,紅外發射管在外觀上和透明的LED發光二極體極為相似,其驅動和控制方式也一致。遙控器上的每一個按鍵都有一定的編碼,該編碼其實就是遵循一定規則的高低電平的脈衝,接收電路解析該脈衝從而執行對應的操作。前文說過,紅外發射和紅外接收是一對,成對使用。發射管是白色的,接收管是黑色的。可以使用三極體搭建接收電路也可以使用比較器來搭建電路,下面用三極體電路展示紅外接收的電路。如下圖所示。
  • USB接口電路的原理圖
    USB接口電路的原理如圖所示。   R3是上拉電阻器,它可使USB口的D+端上拉到DS2490S的VB端,表示USB主機系統是高速設備,同時這個上拉電阻器告訴主機有USB設備插入。LF33CV為3.3 V電壓穩壓器,與周  USB接口電路的原理如圖所示。
  • 基於USB接口的鋰離子電池充電電路設計與實現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USB接口為鋰電池充電,電流方面應該是足夠的,關鍵是如何控制電流的大小。另外,使用電壓最小為4.35V的USB接口給典型要求為4.2V的鋰電池充電時,電壓上只有很小的裕度,這使得充電電路的壓降變得極為重要,是設計的難點。
  • 如何設計一個電氣控制原理電路圖
    原理圖線路設計是原理設計的核心內容。在總體方案確定之後,具體設計是從電器原理圖開始,其他各項設計指標也是通過控制原理圖來實現,同時它又是工藝設計和編制各種技術資料的依據。電氣原理圖設計的基本步驟如下: (1)根據選定的拖動方案及控制方式設計系統的原理框圖,擬定出各部分的主要技術要求和主要技術參數。 (2)根據各部分要求設計出原理框圖中各個部分的具體電路。設計的步驟為主電路、控制電路、輔助電路、聯鎖與保護、檢查、修改與完善。 (3)繪製總原理圖。按系統框圖結構將各部分聯成一個整體。
  • 深度分析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射頻電路方框圖  射頻電路的原理  射頻電路的原理我們以普通手機射頻電路來詳細的介紹:  1、接收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高頻放大後,送入中頻內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
  • 參考:日曆及時鐘顯示接口電路 & 單片機紅外通訊原理電路圖
    1) 日曆及時鐘顯示接口電路 在電子血壓計中的應用   如圖所示,由EEPROM24C256和日曆時鐘晶片
  • CP2200實現乙太網接口電路設計須知
    當前,嵌入式設計人員在為遠程控制或監控設備提供乙太網接入時,使用的乙太網控制器(如RTL8019、DM9008、CS8900A($6.1200)等)都是專為個人計算機系統設計的。這些器件不僅接口電路複雜,體積較大,而且比較昂貴。
  • USB、RS232/RS422接口轉換電路的設計
    因此,USB接口的設計成為實現計算機與外圍硬體設備數據傳輸的工具之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越來越少配置串口或不配置串口(筆記本電腦更明顯),然而計算機與外圍硬體設備通信時,串口仍是主要接口之一,如計算機從串口的儀器儀表中獲取數據計算機對外圍電路進行控制以及單片機調試等。
  • 內存電路分析-設計框圖和金手指
    為了幫助大家把前面分享的內存知識融匯貫通,並能和實際的電路設計結合起來,我們就來針對一份實際的內存條設計電路原理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讀。具體電路圖已經分享給大家,還沒有領取的朋友可在微信號「超硬工程師」界面上點擊屏幕下方的「資料分享」菜單,然後選擇「內存電路」,根據其中的步驟免費申請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