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千元級機電套裝:TT挑戰者H6+GT650金牌全模組電源

2020-12-10 SeanIXz

前言

對於DIY愛好者而言,每次裝機最糾結的地方往往不是CPU、GPU這樣的核心配置,而是機箱電源的選擇,因為可供選擇的款式和搭配實在是太多了。

每次看著眼花繚亂的機箱電源的品類界面往往無從下手,怕沒看到實物,買回來的機箱質量不好,光效也不好看,噪音問題怎麼解決。

其實做決定也並不難,多看看就好了,一線大牌就那麼幾家,每款機箱都有不同的側重點,規格、光效、靜音等,而電源則注重穩定性和能效。

作為DIY愛好者,TT(Thermaltake)一直是比較喜歡的機電品牌,產品線非常廣,從高端到入門性價比級別的機箱電源都有不少,不少機箱的設計風格也非常酷炫,全瀏覽一遍總有一款可以吸引你的眼球。

這裡為大家帶來一套TT挑戰者H6+GT650金牌全模組電源的裝機體驗。

TT挑戰者H6機箱

首先來看看這款TT 挑戰者H6的外觀和設計。

從命名規則來看,H系列是TT主打性價比的中塔系列,而挑戰者則是這個系列中較為高端的型號,有「挑戰高端」的意思,價格在400元以內,不算貴,發燒友和普通愛好者都能從中找到閃光點。

加上「挑戰者」的名字一般都有一些十分新穎的設計,比如此前TT H3挑戰者的流線型透明前面板設計,配合ARGB光效聯動會有非常好的視覺效果,讓人眼前一亮。

TT 挑戰者 H6有兩種配色,白色款稍貴,視覺效果上白色的也更容易搭配,可以很好的融入各類加裝風格。

如今的電腦機箱已經不再是那種能用就行的定位了,可以說是一種功能性家電,美觀性也成為了比較重要的一個選擇因素。

這樣的亮點在H6挑戰者上是通過的前面板ARGB燈帶營造出來的發光條效果,色彩過渡更柔和,形式更為簡約,但效果更加有「高級感」。

前面板的燈條位置既是發光條也是進風口,粘貼了防塵網,可以有效防塵。

RGB燈帶通過5V ARGB接口供電,隱藏在正面板進風口側邊,光線經過反射與網孔的散射之後變得非常均勻,不會有過於刺眼的光線影響使用體驗。

側板使用了大面積的鋼化玻璃側透板,帶有黑框的設計有相框的即視感,可以視覺上修飾和突出黑框內的硬體。

側透玻璃是粘貼在金屬加強框上的,與機箱的連接處使用了金屬合頁的形式,打開90°後往上提可以輕鬆取下,合上之後機箱頂部突出的邊框也起到了限位作用。

鋼化玻璃側透板還貼心的設計了一個拉環,方便開啟,對於愛搗騰的DIY愛好者來說這個設計非常友好,比如一些高端主板會在正面設置一鍵超頻的開關和旋鈕,使用TT 挑戰者 H6就可以打開側板操作,再直接關上,整個過程不超過5秒,省去了擰螺絲、搬機箱拆側板等複雜操作。

合頁式的側板設計如今在眾多機箱上都可以看到,如今也比較流行了。

尺寸方面,TT 挑戰者 H6屬於較大的中塔機箱,外形尺寸:466*233*493mm,空間比較富裕,與更大的頂部和背部空間,安裝各種配件和走線時不會顯得太擁擠。

主板支持E-ATX、ATX、M-ATX,直接可以裝下最大的主板,兼容性不錯。

從官方給出的尺寸配置來看,頂部支持最大360mm水冷或者3個120mm/2個140mm風扇,前面板支持最大240mm水冷或者3個140mm風扇,後端也有一個風扇位,總計支持7個風扇位散熱能力強大。

頂部為軟質磁吸式防塵網,方便拆卸清洗。

接口與按鍵方面從左到右分別為:開關機鍵、reset鍵、USB 3.0,USB 2.0,3.5mm耳機接口,3.5mm麥克風接口、USB 2.0 LED燈控制鍵。

前面板的燈條支持ARGB燈效,通過LED按鈕可以直接切換光效,光效模式包括靜態、閃爍、呼吸、彩虹、多彩循環、波浪等,與我們常見的ARGB光效一致,可以同步光效。

內部設計方面,最有特點的是這個顯卡支架,對於旗艦級顯卡來說加上散熱器之後通常會比較重,僅靠PCIE擋板是無法提供有效的,PCB板長期受力發生彎曲是常有的事,支架可以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電源位置設置也設置了兩條減震膠條,增加靜音抗震效果。

機箱整體內部整體設計比較科學合理,前端從上到下一共提供了7個壁掛式的硬碟位,不過需要配套的支架,支架不是標配,需要另外購買。

另外的硬碟位在電源倉,提供了兩個3.5寸硬碟安裝位置,

此外還有PCB板背部的兩個2.5寸SSD硬碟位。

目前是M.2 NVMe SSD大行其道的時代,硬碟位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都只用得上1-2個,TT 挑戰者H6的盤位是足夠使用的,捨棄硬碟位的布局可以釋放前端空間,不會與240mm水冷衝突。

底部為大面積的防塵網,進風口不止是電源位置,還覆蓋了前端一大截,從螺絲位置來看,如果不安裝SATA硬碟,底部也是可以安裝兩個120mm風扇的,全機箱裝滿風扇可以多達9個,配合大面的散熱網孔風扇滿配下的散熱能力十分出眾。

TT 挑戰者 H6的底部塵網可以看到底部的塵網更加細密,可以提供較好的防塵效果。

另外前面板的雙側也設置有防塵海綿,海綿比網孔的防塵能力更高,但會帶來一些清理上的麻煩。

整機的防塵與風道設計方面比較到位,不過不太建議在更易進灰的底部安裝風扇。

GT650金牌全模組電源

再來看看這款GT650全模組電源。

GT650W是TT專為玩家打造的一款可以滿足單卡旗艦級配置的電源,全模組電源的好處是可以精簡線材,帶來更好的外觀性以及可DIY的線材能力。

包裝方面採用了PE塑料整理箱的形式,將GT650電源主體以及電源線、模組線、扎帶等統一收納。

簡單的紙盒和防護設計尺寸正好,最大化的利用了整理箱的內部空間,且有較好的防護性,取出電源後的整理箱也可以作為零件收納箱使用,多餘的線材也可以放在收納盒裡存進柜子方便下次尋找,非常不錯的理念。

感覺TT像是通過整理箱來展示自己的設計能力以及不浪費任何一點資源的理念。

電源帶有80PLUS認證以及5年質保,在電源界TT的口碑還不錯,其實經過了80PLUS認證的電源一般都有更好的用料與壽命,GT650W電源採用的是主動式PFC+LLC諧振+DC to DC的設計,保障了高效輸出。

從此前的拆解評測中得知,GT650的電容使用的是日化的黑金剛470μF電容,且設置有完備的EMI濾波電路,可以有效提升供電穩定性減小電壓波動。

線材齊全,配備了;兩條PCI-E線,CPU方面提供了2×8pin接口,可以滿足高端主板超頻使用。而對於不常用的IDE接口則直接在線材處精簡掉了,額外提供了一個D口轉IDE線,如今一般用不到這個IDE接口了,可以減少線材體積。

需要注意的是模組埠會比線材多出兩個預留埠,可以自行購買線材,比如在機箱裡裝滿6個壁掛盤位的硬碟時需要增加SATA電源線,這款模組電源也正好可以與TT 挑戰者H6搭配起來。

裝機體驗

下面是裝機體驗。

E-ATX X570主板,240mm水冷散熱器,旗艦級長度的顯卡。

安裝細節方面比較有特色的是硬碟託。

可移動的設計,可以拉開再扣上,不用像其他常規硬碟託那樣用力掰開才能裝進去,提升了安裝體驗。

硬碟託架也提供了膠質減振墊圈,減少震動和噪音保護硬碟。

拆掉硬碟架後的電源位置空間十分富裕,可以伸手進去連接電源線,對於初次裝機需要多次插拔或者換線的新手用戶比較方便,不把整個電源拆下來,可以徒手免工具進行換線或者連接硬體的操作。

顯卡支撐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調節上下左右位置來適配顯卡,在末端提供支撐,扶正PCB板。

安裝時要注意避開PCI-E供電接口。

前面板的RGB風扇位置十分搶眼,不過TT 挑戰者H6沒有使用前透設計,RGB風扇推薦安裝在頂部,會有更好的光效展示。

不過要注意……背部的魔術扣扎帶不要過於用力拉扯否則……容易斷掉……

裝機完成。

整體體驗還是不錯的,正面乾淨整潔,背部走線規整,還可以塞進一個RGB燈光控制器,內部空間非常富裕。

不過要注意前面板的RGB燈帶是需要接到主板上的5VRGB接口上才能正常工作的。

光效展示

下面是光效展示。

側透可以很好的展示出燈光效果,使用彩虹模式,有沒有一絲賽博朋克風?

支持與主板聯動光效設置,比較喜歡CPU負載模式,可以通過光效顏色判斷出負載情況。

燈效方面十分出色,在400元價位的機箱中可謂十分顯眼了。

溫度測試

CPU為AMD R9 3900X,超頻到4.4GHz滿負荷下查看了一下機箱內部溫度分布。

室溫15℃左右,內部溫度分布主要集中在CPU位置,CPU周圍的供電模塊溫度較高,由於水冷散熱器的效果,水冷頭位置的溫度僅29.4℃,機箱除了主板核心其餘位置溫度較高外其他地方均為藍色的低溫區,沒有熱量堆積的情況,十分不錯的散熱能力。

總結

總的來說,這款TT挑戰者 H6還是非常有特色的,把一些高端機箱上才有的功能加入了300-400元價位的機箱中去了,比如左右雙開合頁式固定的側板、前面板ARGB光帶、顯卡支撐架等,可謂誠意滿滿。

同時也有不錯的兼容性,支持360mm三風扇水冷的安裝,配合GT650電源可以滿足幾乎所有的配件需求,可選的懸掛式硬碟擴展配件可以讓這個機箱具備多達10個SSD盤位的能力,擴展性十分強大。

不過不支持豎裝顯卡,沒有順應時代的提供Type-c前面板接口,這方面稍有些遺憾。

但總的來說,TT 挑戰者 H6加上GT650電源的價格不到千元卻可以提供不輸高端旗艦級的裝機體驗以及光效和供電能力,在性價比上非常突出,從綜合素質來說,絕對會超過用戶對這個價位機電的預期,不失為一種高性價比的機電方案。

相關焦點

  • 挑戰新意,勢不一樣:Tt挑戰者H6+GT650金牌全模組電源
    開箱:挑戰者這個系列的機箱中,我覺得最好的看的就屬H6了,這款機箱有黑白兩個顏色,我個人很喜歡白色,就選了白色版的,事實是確實也沒讓人失望,電源也一併選擇了Tt的GT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再來看下Tt的GT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這個包裝還是挺大膽的,弄成了這種塑料收納盒式的包裝,電源用完後,盒子還能再重複使用,是不是有那麼點環保意味了,再看看蘋果,對比之下有內味了。全家福:電源主體、說明書、線材8根及扎帶螺絲等。
  • TT挑戰者H6機箱GT650電源裝機體驗
    這裡就不得不說以前比較忽略的兩樣東西,機箱和電源,機箱作為電腦的門面,可以說是顏值的扛把子,而電源則是穩定性的源頭。最近看到我喜歡的品牌TT推出了最新的挑戰者H6機箱,看了一下,它的外形簡約大氣,而且獨有的雙側磁吸式開拉設計特別方便,下面我就用它搭配TT經典的GT650全模組電源給大家演示一下裝機。
  • TT挑戰者H6機箱GT650W電源裝機體驗
    這裡就不得不說以前比較忽略的兩樣東西,機箱和電源,機箱作為電腦的門面,可以說是顏值的扛把子,而電源則是穩定性的源頭。最近看到我喜歡的品牌TT推出了最新的挑戰者H6機箱,看了一下,它的外形簡約大氣,而且獨有的雙側磁吸式開拉設計特別方便,下面我就用它搭配TT經典的GT650全模組電源給大家演示一下裝機。
  • 用料紮實,低調沉穩——Tt GT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裝機簡述
    從功能性來說,分非模組,全模組和半模組,半模組現在是越來越少見了,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是否需要全模組電源。功率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配置情況來選擇了,一般情況下,搭配頂級顯卡,600w的電源也是基本足夠使用。根據我這位「萌新」朋友的需求,我選擇了TT的GT650w的金牌全模組電源。目前價格599,實際折算下來,1w連1塊錢都不要。
  • 玩轉立體燈效的Tt挑戰者H2,7000元3A平臺主機打造體驗
    H2 黑電 源:Tt GT 650W 80PLUS金牌全模組電源銳龍3 R5 3600處理器基於AM4另外價格也徘徊在千元左右,也是最近非常YES的真香性價比遊戲處理器。,Tt做為老牌的機電廠商,在散熱和機箱電源方面也有著自己一整套獨具特色的產品鏈。
  • 金牌全模組 安鈦克HCG750電源799元
    金牌全模組 安鈦克HCG750電源799元 2020年03月22日 20:58作者:張帆編輯:張帆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安鈦克HCG750是一款面向高端遊戲平臺推出的金牌全模組電源。
  • 試試這款,Tt挑戰者H6機電體驗
    它致力於電腦周邊產品研製與開發,可以生產機電、散熱、存儲等全套周邊設備。出品過海洋系列、魔幻系列等著名產品。因為產品用料豪華、人性化較好,如今已經作為高端機電品牌被廣大玩家所熟知。而這款H6中塔機箱就是為玩家推出的一款新品,它的內部空間寬敞,可以容納的下E-ATX大板,並且支持大尺寸的水冷或者風冷部件,玩家不用再為空間緊張而擔心。
  • 酷冷至尊V550 金牌全模組449包郵
    酷冷至尊V550 金牌全模組449包郵 2020年08月25日 15:34作者:陳昊威編輯:陳昊威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酷冷至尊是國內老牌機電品牌,旗下V系列電源更是電源中的高端系列,V550採用全日系NCC出品的
  • 實用至上、金牌認證,曜越Tt GT 650W全模組電源體驗
    ,一直心念念換全模組電源,於是在12月拿到了曜越Tt GT 650金牌全模組電源,下面就和大家一起體驗曜越Tt新出品的GT 650金牌全模組電源。開箱篇: 這次曜越Tt GT 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整了個買電源送收納盒的套餐,曜越Tt把各大電源商常用的紙質包裝盒換成了更高成本的塑料收納盒,可以讓包裝盒有更高的重複利用價值。正面的貼紙告訴我們這個電源通過了80PLUS的金牌認證,功率是650W,信息簡單明了。
  • 奶白信仰——TT挑戰者H6開箱與白色MAC主機打造計劃
    電源下方還有散熱網和海綿墊子。許多機箱廠商為了成本控制,腳撐都是預設構件或簡單形體,挑戰者H6的細節說明TT還是很用心做了設計的。二者中我選了振華大金蝴蝶,有80PLUS金牌,帖心餘量100W,全模組設計,支持風扇啟停,十年保固。面面俱到,配置均衡。
  • 750W的全模組金牌電源:只要399!
    650W金牌全模塊、半模塊電源,也有高性價比的AI系列500W/400W白牌電源。艾湃電競AG系列電源定位於主流遊戲玩家和用戶,全部採用LLC+DD諧振架構,3D電路設計和獨立DC-DC結構,主動式PFC,80Plus金牌認證。內部用料均選擇高端的美日系材料,例如關鍵的主電容便採用日本紅寶石(Rubycon),最高耐溫105℃。
  • 給老爺機做災後升級,Tt挑戰者H6+BT500W電源裝機體驗
    挑選的過程就不多說了,最後下單回來的是Tt挑戰者H6機箱,以及同時TT旗下的BT500W全模組銅牌電源。BT500W全模組電源因為是給老爺機準備的,也沒有什麼要求,所以電源選擇了這款Tt BT500W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擁有3D電路方案+全日系電容+DC-DC架構+80PLUS銅牌認證,並且5年只換不修,算是比較省心。
  • 安靜又強勁的供電方案:骨伽GEX750金牌全模組電源 裝機升級記
    經過對品牌、品質、價位、售後等各方面的對比綜合後,選擇骨伽GEX750金牌全模組電源進行升級,下面簡單的分享一下。骨伽這個品牌相信對於很多經常DIY裝機的小夥伴來說很熟悉了,它的產品線基本上是覆蓋了大部分的裝機和外設配件,例如機箱、散熱器、電源、鍵盤滑鼠、電競耳機、電腦椅等。
  • 裝機,電源還是選金牌的好,安鈦克NE550W金牌全模組電源 體驗
    說到電源,就不得不說一些店鋪的JS,經常喜歡在機電上偷工減料,矇騙小白,所以有條件的朋友還是要學一點硬體知識,防止被坑,或者認識一些有知名品牌,只要用這些大品牌產品基本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今天要分享的是安鈦克新出的一款7年質保的金牌全模組電源,安鈦克NE550W電源,安鈦克深耕機電產品多年,擁有成熟的製造經驗,加上經過80PLUS金牌認證,相信這款新電源應該會不錯。
  • 安靜又強勁的電腦供電方案:骨伽GEX750金牌全模組電源裝機升級記
    特別是遊戲玩家小夥伴,那麼對電源的要求更加高一些了,畢竟要和CPU還有顯卡一同搭配使用的。最近準備換新顯卡,所以要給電腦升級一下電源,把舊的550W電源換下。經過對品牌、品質、價位、售後等各方面的對比綜合後,選擇骨伽GEX750金牌全模組電源進行升級,下面簡單的分享一下。
  • 鍛造全能王,i7-9700F、水冷、2070Super、金牌電源一應俱全
    沒錯,就在AMD推出了RX5700和RX5700XT顯卡之前,NVIDIA就堪稱截胡般的推出了新的Super版本顯卡,從RTX2060 Super、RTX2070 Super到RTX2080 Super三款,為了賽博朋克我們今天為各位玩家朋友們分享一套Intel九代i7和RTX2070Super顯卡的全能型遊戲主機。
  • 電源還是金牌的好,骨伽GEX 750W金牌全模組電源 裝機
    如果說CPU是計算機的大腦,那麼電源肯定就是計算機的心臟了,一旦電源出現問題,輕則開不了機,重則毀壞其它硬體,所以一款好的電源必須要保證給電腦硬體提供穩定的供電。在目前來看,金牌電源是大家最喜歡選擇的,如果再加持上全模組設計,那就更給力了。
  • 電源還是金牌的好,骨伽GEX 750W金牌全模組電源 裝機
    如果說CPU是計算機的大腦,那麼電源肯定就是計算機的心臟了,一旦電源出現問題,輕則開不了機,重則毀壞其它硬體,所以一款好的電源必須要保證給電腦硬體提供穩定的供電。在目前來看,金牌電源是大家最喜歡選擇的,如果再加持上全模組設計,那就更給力了。
  • 裝機必備:XPG 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穩定性強,安全又可靠
    入手理由:最近將家裡的老式電腦配置升級了一下,主板換成了華碩的B365M-A,CPU換成了Intel的酷睿i3 9100f,千元的配置,然後在電源問題上犯了難,是換全模組電源呢,還是非全模組電源呢,而且我平時也喜歡玩電競遊戲,之後的配置肯定還要繼續往上升的,所以我想還是一步到位吧,選擇全模組650W的電源吧,經過精心比對,
  • 強力新卡新U全HOLD住,愛國者aigo「機電散」白色套裝一步到位
    同時,現在不少追求個性化外觀的玩家也希望購買白色外觀的外設產品,那麼本期這套由愛國者aigo推出的「機電散」套裝,就是不錯的、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 強力顯卡/處理器全HOLD住,這套「機電散」有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