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射頻產業非上市公司融資總覽:超48家企業獲資本厚愛

2020-12-21 愛集微APP

集微網報導,如今,5G通信技術的普及,推動射頻前端晶片成為了移動智能終端中最為關鍵的器件之一,據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統計,2011年至2018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以年複合增長率13.10%的速度增長,2018年達149.10億美元。

受到5G網絡商業化建設的影響,自2020年起,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2018年至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預計將以年複合增長率16.00%持續高速增長,2023年接近313.10億美元。

目前來看,即使射頻行業已擁有不少頭部成熟企業,但不斷增長的市場規模依舊令中小企業獲利良多。與此同時,在市場紅利的推動下,射頻產業同樣獲得了資本的厚愛。此外,在二級市場上,主營業務為PA的卓勝微,其市值已經突破千億。

而射頻產業受資本厚愛背後的原因,除了產業高速成長驅動以外,在射頻前端領域,濾波器則急需國產替代,國產自給率非常之低,整個射頻前端國內自主化的空間仍很大,受貿易摩擦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射頻國產自主化需加快進程,這也促使資本瘋狂湧入射頻產業,但,最終又有多少企業能夠脫穎而出呢?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共有48家射頻相關企業獲得融資,投資機構涵蓋了中金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深創投等機構,以及韋爾股份、長盈精密、卓勝微電子、信維通信、春興精工等手機概念股企業。在已披露的融資金額中,翱捷科技於今年4月獲得的D+輪融資金額達到了1.19億美元,是此次統計的48家射頻企業裡獲得融資額最高的企業。

以下為部分射頻廠商介紹:

唯捷創芯(天津)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專注於射頻前端及高端模擬晶片的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是射頻功率放大器,主要應用於2G,3G,4G手機及數據卡產品等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是手機中的核心晶片之一,2012年其獨立研發的射頻功率放大器晶片開始量產。目前公司擁有完全獨立智慧財產權的 PA、開關等終端晶片已經大規模量產及商用,截至目前已累計銷售超過 13 億顆晶片,年銷售額超過4億人民幣。最新發布的新一代 4G 射頻模組的關鍵性能指標更是達到了業內領先的水平。

上海艾為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6月,是一家專注於高品質數模混合信號、模擬、射頻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晶片研發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音頻功放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射頻前端晶片、馬達驅動晶片等,產品型號達到 400 餘款,2019 年度產品銷量超過 24 億顆。

客戶覆蓋了包括小米、OPPO、vivo、三星、傳音、魅族、Moto、TCL、中興、華碩等知名智慧型手機企業,以及華勤通訊、聞泰科技、龍旗科技等知名ODM廠商;在平板、手錶、耳機、音響、電腦、車載、電視、眼鏡等新智能硬體領域,持續拓展了科大訊飛、大疆、飛利浦、索尼、海爾、亞馬遜、騰訊、百度、網易、聯想、JBL、LG、Beats等知名企業。

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於2012年初開始運營,是全球第一家可重構多頻多模射頻前端技術並量產的晶片公司,公司從2015年開始產業化和量產晶片,已與展訊、中興通訊等行業領先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

2018年,慧智微電子投入到5G射頻前端晶片開發中,2019年,先後以國內首家於2月舉行的MWC19,在巴塞隆納與中國移動共同展出n77/79雙頻L-PAMiF模組晶片;於6月份GTI workshop中,進行n77/79雙頻L-PAMiF模組晶片的行業展示。2019年12月,慧智微作為國內首家,國際第二家射頻前端公司,實現n77/79雙頻L-PAMiF模組晶片的量產,並於2020年3月實現5G射頻前端完整方案的終端客戶量產。

銳石創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的射頻前端晶片和模塊產品的研發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4G、5G和物聯網等領域。己陸續推出4G Phase2, 5G Phase5N, N41 PA模塊, NB-IOT PA等高性能射頻產品。

芯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5G射頻晶片研發商,致力於射頻技術研發,為用戶提供射頻前端解決方案等服務,業務範圍覆蓋GaAs、RF SOI、CMOSAnalog和Digital等各個領域。涉及手機、物聯網模塊、智能終端等多個領域,應用於5G移動通信、NB-IOT、WIFI等方面。其擁有一支橫跨射頻、模擬、數字等多領域研發設計團隊,擁有多年研發和大規模射頻PA模組億級量產經驗。

南通至晟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民用射頻前端產品和微波毫米波單片電路開發能力,主要成員來自行業內領先的知名企業,核心成員在移動通信射頻前端和微波發射/接收電路方面有豐富的開發經驗,產品性能領先並應用於蘋果三星產品和國內重點工程。擅長GaAs/GaN材料工藝、器件設計、建模、DOE和微波電路、組件研發工作,精通IIIV化合物半導體產品開發全過程。

廣西芯百特微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著眼於日益重要的無線通訊射頻器件行業,在5G/WiFi/IOT等方向開展產品研發,產品與服務的主要市場包括消費類電子、通訊設備、醫療電子、汽車電子、物聯網、智能設備等。公司具有較全面的射頻測試設備,並配有WB潔淨室、微組裝和測試實驗室。其團隊具備CMOS/SOI/GaAs/SiGe/GaN等多種工藝,以及PA/LNA/SW/FEM/Filter/MEMS等多種器件的設計能力。

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創辦於2012年7月,是中國領先的射頻前端晶片和射頻SoC晶片的供應商,每年晶片的出貨量達7億顆。公司專注於射頻/模擬集成電路和SoC系統集成電路的開發,以及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和推廣。主要產品:2G/3G/4G/5G全系列射頻前端晶片(射頻前端模組PAMiD/PAMiF、L-FEM、MMMB、TxM、PAM等,以及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天線調諧器等)、物聯網無線連接SoC晶片(藍牙BLE、藍牙Audio、雙模藍牙、2.4GHz無線通信晶片等)。

射頻前端晶片支持高通、聯發科、展訊、翱捷、海思、中興微、英特爾等基帶平臺。產品應用於手機終端、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無線蜂窩通信模塊、無線鍵鼠、無人機、遙控玩具、智能家電、智能家居、Mesh燈控、藍牙健康產品、藍牙智能門鎖等消費類產品。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註冊資本37647.08萬元人民幣。是一家以無線通信為核心技術,專注於移動智能通訊終端SoC、物聯網、人工智慧、衛星導航及其他消費類電子晶片平臺型公司,產品線覆蓋2G、3G、4G、5G以及IoT在內的多制式通訊標準,提供完善系統晶片SoC解決方案。

隨著研發技術的不斷產業化,客戶基礎的不斷擴大,翱捷科技陸續成為移遠通信、日海智能、有方科技、高新興、U-bloxAG等國內外主流模組廠商的重要供應商,並進入了國家大型電網企業、中興通訊、Hitachi、360、TP-Link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的供應鏈體系。

深圳飛驤科技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國民技術有限公司無線射頻事業部拆分而來,於2015年5月獨立,成立深圳國民飛驤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一家專注射頻晶片和解決方案的公司。2018年2月正式更名為深圳飛驤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面向手機客戶提供射頻前端晶片,核心產品有2G/3G/4G/5G/WiFi和NB-IoT晶片,包括射頻功放、射頻開關、濾波器及前端模組。產品兼容高通、聯發科、展訊、瓴盛、翱捷、中興微等所有國際及國產平臺,客戶覆蓋知名手機品牌和ODM廠商,包括華為、中興、小米、索尼、諾基亞、傳音等,終端產品銷往五大洲,至2017年射頻產品累計出貨量超數億顆。

上海川土微電子有限公司專注端模擬芯研發設計與銷售的科技公司,產品涵蓋數字隔離、接口隔離、模擬隔離、I/O隔離、AISG、RS-485、寬帶收發器、射頻器件、低噪聲放大器等品類,目前已量產隔離器晶片產品線,川土微電子擁有完整供應鏈體系,已與多家封測廠合作建立了封測專線。產品已泛於業控制、電源能源、儀器儀表、通訊絡、電系統等諸多領域。

產品布局方面,未來川土微電子的產品將全面覆蓋數字隔離、接口隔離、電源隔離、I/O隔離、模擬隔離、驅動隔離,RS-485/422、I2C、CAN、HOMEBUS、AISG,射頻收發器、射頻器件等,完成對射頻、隔離、接口三大產品線的提升與豐富,為全世界客戶提供高品質、多品類的模擬射頻晶片。

矽典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月,專注於研發高性能無線技術相關晶片,產品廣泛適用於毫米波傳感器、下一代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等無線領域,致力於以雄厚的技術實力加速高端射頻晶片技術的產品化。

目前,矽典微電子已發布擁有4 x 4 mm平方超小面積、百毫瓦級超低功耗的AIoT毫米波傳感器SoC系列。可覆蓋從感應類輕小應用到陣列類複雜體系應用,是用於智能家居家電、機器人、無人機、物聯網、新基建等智能領域的創新型器件。

南京矽典微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專注於高性能無線射頻技術及相關晶片產品的研發,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射頻傳感器、5G通信、空間網際網路等無線領域,致力於以雄厚的技術實力加速高端射頻晶片技術的產品化。

優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創始團隊來自於清華大學。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射頻氮化鎵(GaN)功率放大器晶片、模塊和系統解決方案的晶片設計、開發和供應商。優鎵科技以全球領先的高效線性功放晶片電路設計方法與經驗積累為核心,使用先進的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GaN)材料,致力於為國內外客戶提供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高線性度、低成本的功率放大器晶片和模塊產品。 公司目前的研發重心為面向5G通信基站端的高效線性功放晶片,可有效應用於5G基站Massive MIMO架構中。

南京米樂為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5月,是一家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晶片,模塊和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和供應商,致力為國內外客戶提供自主研發的高頻率、高性能、高集成度的晶片和模塊產品,據公開信息顯示,其產品覆蓋了全頻段(DC -110GHz)以及全品類,具有超寬頻、跨多個工藝線的技術優勢。主要經營範圍包括半導體集成電路系統研發、銷售,通信設備、射頻組件及系統研發加工及銷售技術研發以及電子元器件及系統技術服務、設計。

無錫市好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知名的聲表面波器件生產廠商,主要產品包括聲表面波濾波器、雙工器、諧振器,應用於手機、通信基站,LTE模塊,物聯網,車聯網,智能家居,及其它射頻通訊領域。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線,目前有15000平米的淨化廠房,有能生產0.25um微線條晶片生產線,有能生產CSP倒裝產品封裝的生產線,可生產產品尺寸為1.6*1.2的雙工器、0.9*0.7的濾波器。

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最早創建於1978年,是國內早期自主研發聲表面波器件的企業之一, 公司主營業務已擴展到聲表面波器件、壓電、光電晶體材料和射頻模塊三大類產品,主要研發生產3-8英寸鈮酸鋰鉭酸鋰晶片、聲表面波濾波器、聲表面波傳感器、環行器和隔離器等系列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6月19日,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出現工商變更,新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4位股東。

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首家FBAR生產企業,公司從事無線設備射頻前端MEMS濾波晶片、模塊、應用方案的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核心產品薄膜體聲波諧振(FBAR)濾波晶片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諾思作為國際先進、國內唯一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BAW射頻方案提供商(國內外BAW發明專利總量330項,國際PCT專利100餘項,是全球BAW專利積累最為深厚的公司之一),擁有廣泛的RF濾波器及模組產品組合(頻率覆蓋範圍600MHz~10GHz,帶寬範圍0.01%~12%)。諾思的BAW諧振器Q值實測結果顯示,1.7GHz高達5500,5GHz可達2200,而10GHz頻率時仍達到1300,高於其他類型的聲波器件。

蘇州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射頻濾波器及相關射頻晶片和器件的研發,是國內率先全面掌握射頻MEMS濾波器(BAW)量產技術的公司。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蘇州漢天下已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清控銀杏、中興創投、同創偉業、復樸投資等。

杭州左藍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微機電系統(MEMS)領域的高科技企業,通過自主創新的MEMS技術工藝,研究開發高性能的射頻濾波器、雙工器和射頻前端模組等產品,解決各種移動終端的多頻適配的問題,最大限度地在多頻段實現「近零」射頻損耗,達到通信的最佳效果。

目前,左藍微電子研發的溫度補償型聲表面波(TC-SAW)濾波器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相關產品已具備量產條件。溫度補償型聲表面波濾波器(Temperature compensated SAW,簡稱:TC-SAW)通過覆著或粘接溫度補償層對常規SAW濾波器進行性能改進,使得器件的頻率溫度係數有了顯著提升。目前TC-SAW濾波器市場主要被村田等國外大廠佔據,左藍微是國內首家通過自主研發推出相關產品的企業。

安徽雲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以射頻濾波器和射頻模組為產品方向的創業公司,前段時間,其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發布了自主研製的5G毫米波濾波器。這是中國廠商首次在5G毫米波(mmWave)頻段研製成功該類微型化濾波器產品,尺寸僅為2.5×2.0mm。該類型濾波器工作在33GHz,帶寬高達2GHz,帶內插損小於2.7dB,帶外抑制超過30dB。

據悉,雲塔科技的微型化毫米波濾波器產品,不僅可以應用於各種5G終端和基站中,還可為下一代6G低軌寬帶衛星網際網路提供經濟有效的濾波解決方案。而在發布5G毫米波濾波器之前,也於2019年發布了其Sub-6GHz(n77、n78、n79)頻段的濾波器產品。

上海迦美信芯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射頻領域集成電路的研發和銷售。2015年,迦美信芯進入手機射頻前端市場,是全球天線調諧器領先企業。目前在孔徑調諧和信號通道阻抗調諧及自校準調諧技術方面有獨特的創新。主營業務為矽基SOI天線調諧器、射頻開關、多模及多增益低噪聲放大器以及相關的通用天線開關與SAW或IPD濾波器集成的模組晶片。

隨著產品力的提升,近年來公司已先後成為了小米、中興、傳音、移遠、韓國Wisol等客戶的供應商。晶片累積出貨量已達到10億顆的裡程碑。(校對/Jack)

相關焦點

  • 數說資本市場三十年:逾41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85萬億、股權融資超...
    作者:張斌封圖:圖蟲創意導讀壹 || 今天上市公司已超過4100家,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於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盤」、產業升級的「領跑者」,經濟運行「晴雨表」的功能日益提升。
  • 【芯融資】10月融資規模或超39億元 這兩家企業佔據絕大份額
    集微網消息,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0月國內獲得新一輪融資的半導體類企業或超19家,融資額或超3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企業未披露融資額。
  • 超材信息獲武嶽峰資本PreA-2輪融資背後:濾波器行業面臨這些突破
    《科創板日報》(上海,實習記者成子)訊,北京超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BMMITL)日前獲得PreA-2輪融資,由武嶽峰資本投資。這是繼北京捷傑西石油之後,武嶽峰資本於今年投資的又一家科技公司。 北京超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超材信息」)成立於2017年,註冊資本為588.236萬元。
  • ...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之際!融資超15萬億、逾4000家上市公司...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造的稅收佔整個企業稅收的30%,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40%,上市公司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30年來,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總額超15萬億。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了重要渠道。
  • ...與上周持平,國內大額融資頻出,百布易賣、Hipac等12家獲億人民...
    國內融資簡況醫療健康上海柯渡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招商局資本領投6000萬美元C輪融資上海柯渡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10月23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本輪融資由招商局資本領投,新加坡大華創投、以色列英飛尼迪、華德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茂榕投資4家跟投。其中,華德國際和茂榕投資兩家是老股東繼續增持。
  • 2020廣州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產業格局散而不強
    在國內GDP前十大城市中,廣州市的上市公司數量為183家,排名第五,遠低於北京、上海、深圳,與第四名的杭州(201家)較為接近。此外,廣州市的資產證券化率(總市值/GDP)達138.63%,在國內GDP前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五,僅低於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市。 近半企業市值低於50億元,尚無一家超3000億元。
  • 瘋狂的半導體產業,11家公司融資超10億
    瘋狂的半導體產業,11家公司融資超10億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1-01-07 17:10:24 年初疫情的到來,對資本市場產生了諸多影響。但在全世界喊著資本寒冬的同時,半導體市場卻有了不同的際遇。
  • 融資周報:時隔三月再破百億,48家金融科技公司獲101億融資
    √ 美國獲投項目19個、中國5個,其中美國區塊鏈初創公司Paxos獲近10元的C輪融資,中國保險風控服務提供商棧略數據籌得了7000萬元的B+輪融資;英國獲投項目有6個,德國和新加坡各2個。  √ 從項目所屬領域看,區塊鏈相關公司多獲青睞,有18家獲融資,融資金融為13.6億元;保險及保險科技6家,融資金額高達19.6億元;支付5筆;投資理財6筆;網貸4筆;消費金融2筆;監管科技1筆。  √ 上周有5家金融科技公司被併購,支付類公司3家,區塊鏈和投資理財各1家。
  • 【融資】國內晶圓探針卡企業強一半導體獲五千萬元融資;億咖通科技...
    1、已實現MEMS探針卡量產,國內晶圓探針卡企業強一半導體獲五千萬元融資2、獲數千萬天使輪融資 氫邦科技第一代SOFC千瓦級電堆研製成功3、曾聯合Arm成立芯擎科技,億咖通科技獲百度領投13億人民幣A輪融資4、工信部:積極考慮將5G、集成電路等重點領域納入「十四五」國家專項規劃5、引進全球領先車規級、晶圓級封裝技術
  • 半導體現投資泡沫:資本湧入射頻晶片 企業毛利卻低至20%
    至今科創板已經有數十家半導體公司上市。據統計數據,僅以首次募集資金計算,科創板向22家半導體企業共輸血超700億元。科創板的「財富效應」提醒了一級市場:原來投半導體這麼賺錢。高超表示,剛開始,這些機構們什麼領域都看,但漸漸發現手機、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領域投入門檻相對低、產品周期相對短、下遊市場又很廣闊。
  • 一周概念股:國內砷化鎵代工廠漸入佳境,多家半導體企業開啟上市徵程
    集微網消息 在5G和終端應用創新的驅動下,射頻前端器件的國產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而砷化鎵材料作為射頻器件的製造材料也將受益,目前各大廠商已加大布局。與此同時,國內半導體企業也加快上市進程,本周內,芯原股份科創板IPO成功過會、金宏氣體註冊生效,芯原景在科創板上市申請也獲得受理。此外,本周蘋果公司扶持立訊精密事件持續發酵。
  • 超178億落地泛安防市場 AI企業備受資本青睞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點擊購買《中國安防行業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指南》)在全球產業變遷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是基礎,資本推動則是助推器。而技術創新是要持續不斷進行的,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CPS中安網不完全統計發現,2019年泛安防市場投融資事件超15起,合計金額約177.88億元。
  • ...輪融資;智慧農業公司極飛獲12億元融資;PingCAP完成2.7億美元融資
    來源:網絡公開資料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導 讀本周物聯網智庫監測國內物聯網領域融資共21起;涉及12大板塊;與企業服務相關的融資有7起;銀河航天完成B1輪融資,極飛獲12億元融資,PingCAP完成2.7億美元D輪融資,則一供應鏈完成近6億元C輪融資。
  • A股資本地圖佛山篇:39家公司上市,市值1.6萬億,超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接下來,時代數據將用數據分析這39家公司,從側面看看佛山資本市場的成長,其中,有哪些公司已發展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哪些公司所在行業更具發展前景。 自此,佛山本地的眾多工業製造業優質企業陸續登陸A股市場。截止2020年12月16日,佛山一共擁有A股上市公司39家。此外,2017是佛山企業上市最多的一年,年內有8家公司上市。
  • 12家公司獲超100家機構調研 華為產業鏈迎接5G浪潮
    12家公司獲超100家機構調研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記者發稿時,今年以來,有12家華為概念公司獲得100家以上機構密集調研,分別為歌爾股份、京東方A、立訊精密、滬電股份、信維通信、中科創達、卓勝微、神州信息、金卡智能、華工科技、深南電路、飛榮達。安信證券、廣發基金、工銀瑞信基金、中金資本等394家機構密集調研京東方A。
  • 2020年A股IPO透視:396家企業融資超4725億 科創板企業是時代幸運兒
    與註冊制下的新股相比,今年非註冊制下的44家創業板新股平均首發市盈率則為21.57倍,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43.99%。 實際上,由於 IPO的定價機制從之前的新股發行市盈率不得超過 23 倍市盈率,到科創板和創業板採取全面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將考驗上市公司、投資銀行、投資者三者的核心定價能力。尤其是對於上市公司,將考驗其對自身價值的認知。
  • 2020年ICT領域上市公司:分化加速 誰是資本寵兒?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675家上市公司中,48%的企業歸母淨利潤較上年有所提升,而51.85%的企業出現了負增長,尤其是有112家上市公司出現了虧損,而計算機行業就有54家。 從細分領域歸母淨利潤增速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集成電路行業排名第一,同比增速達到123.58%;通信配套服務行業次之,同比增長112.44%;半導體材料排名第三,同比增長65.01%。
  • 君實生物、永泰生物、宏力醫療上市;26家企業融資
    億歐大健康本周投融消息,國內,生物醫藥公司永泰生物、綜合性民營醫療機構宏力醫療登陸港交所,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國外,癌症精準療法公司Relay Therapeutics在納斯達克上市。 另外,國內15家企業、國外10家企業披露融資消息。
  • 行情丨被華為小米看好的國內安防晶片+射頻晶片
    實際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面,華為在國內是極少直接對產業投資,而自去年4月成立後,一年多時間裡面哈勃已經投資了13家公司,而這些企業均是半導體產業相關的。 由於外部環境原因,華為哈勃的投資方向勢必會向國內本土廠商身上傾斜,被投企業的國產化程度和技術方面是否打破國外廠商技術壟斷是華為哈勃投資考慮的重要因素。
  • 5g射頻連接器上市公司排名介紹
    5g射頻連接器上市公司排名一——信維通信   深圳市信維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維通信」)是一家技術水平國內領先、致力於移動終端天線系統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及上市公司。公司堅持以創新研發技術持續為客戶創造增值服務,與多家國內、國際知名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