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常是心理問題 多鼓勵別責罵(圖)

2021-01-06 手機鳳凰網

口吃常是心理問題 多鼓勵別責罵(資料圖)

受訪專家/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副教授 黃敏齊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導  實習生  王婉君  通訊員 許詠怡

3歲的琳琳有口吃的毛病。家長因為焦急,動不動就罵她太笨,卻發現琳琳的口吃演變得越來越嚴重。後經醫生診斷,琳琳患的是功能性口吃,心理障礙是關鍵因素。專家表示,現在像琳琳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與社會信息量增大有直接關係。家長要正確看待,善於引導和鼓勵,不要動輒責罵孩子,導致更嚴重的狀況。

在孩子不能正確表達時別責罵

如今,社會信息量越來越大,孩子要接收的信息很多,甚至有家長為了使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小就用三種不同語系的語言(國、粵、英)進行啟蒙教育。但此時小孩的大腦和語言發育不同步,雖然能接收信息,卻不能很好表達。這就讓家長們產生了「孩子不太會說話是不是有問題」的想法。

「和過去比較,這一代的孩子說話確實晚了很多,但主要原因來自於大腦信息接收與語音發育不平衡,到了一定時候,孩子自然會說得越來越好。」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黃敏齊副教授說,因為有些家長不理解,如果小孩大一點還說話說不清,家長就會經常罵「你怎麼這麼笨」之類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對說話就會產生恐懼,進而不願說話。如果是上幼兒園後,孩子還可能因為好玩模仿那些和自己一樣說話不清晰的同伴,進一步導致惡性循環。長期不開口的結果是下顎部功能性廢用,到時再矯正更難。

專家認為,父母在小孩學講話的過程中,應自始至終循循善誘,耐心引導,絕不能心急,更不要對孩子一時的表達不清百般責罵。還要注意在3歲前儘量讓孩子學習一種語言,多種語言的發展只會讓孩子更加混亂。

治療口吃,嘴巴要先動起來

雖然口吃源於心理障礙,但因為很多孩子來就診時往往已經不能開口,光進行心理治療恐怕不能解決功能性問題,所以,有經驗的醫生一般會給孩子進行言語矯正治療,讓孩子的嘴巴動起來。黃敏齊說,言語矯正治療首先是讓口吃的孩子能夠講出ā音,因為他們ā的發音最容易糾正,在治療早期能增強孩子自信,再結合嗓音訓練、唇部、舌部、喉部的肌肉按摩、掌握呼吸運氣過程中的講話法則等一系列手段。隨著治療的進行,孩子講話慢慢通暢了,信心自然也會提升,心理障礙可能就此被克服。

有的口吃問題,家長可通過在家的自我治療使小孩的口吃症狀消失,有的卻要到正規醫院才能解決。為此,家長應該如何辨別呢?「小孩兩歲時有口吃的,家長應該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耐心、不急躁的逐字逐句地教小孩;可小孩到了三四歲以後症狀還不能消退,就應該立即帶小孩到醫院接受檢查並且治療。」

黃敏齊說,對口吃的治療最好是在上小學以前,否則同學會因孩子的口吃問題笑話他,這時,心理陰影就會加劇,治療的難度就更大了。另外,口吃治療的時間較長,一般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期間病人一定要堅持,家長要配合,否則成功率不高,治療效果也不理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口吃如何治-怎麼克服口吃心理恐懼
    口吃如何治-怎麼克服口吃心理恐懼,嶽帥老師在多年幫助口吃患者矯正口吃的教學經驗中提出:許多患者都幻想,要是我沒有過去的體驗,要是我能把過去的難堪經歷通通遺忘,我就沒有了心理負擔,我說話自然會流利,這是事實。黃先生的關於口吃後果的恐懼,實際上就是所有的人(包括正常人),在臨場說話前所表現出來的怯場心理。
  • 口吃的心理障礙怎麼消除呢?口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口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出現口吃的人是比較多的,引發口吃的原因比較多,遺傳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如果家族裡面有口吃的親人的話,遺傳給親人的可能性會比較大。當然了,心理障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有口吃的朋友都是因為心理障礙才引起的口吃,有些朋友不知道口吃的心理障礙怎麼消除,心理障礙如果不消除的話口吃就很難治療,那麼,口吃的心理障礙怎麼消除呢?下面筆者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端午假期悠著點兒過,口吃矯正不能放鬆
    沒錯,就是口吃。口吃問題可是不挑人的,只要你把這位大爺招惹到自己身上,想再送走它,可就難了。據粗略統計,每100個成年人裡就有1個存在說話不流暢的問題,約有5%的兒童無法隨心所欲地表達。在很多人眼中,口吃雖然不算是一種疾病,棘手程度卻比某些疑難雜症更讓人頭疼。
  • 口吃矯正誤區,口吃結巴是怎麼造成的?
    口吃矯正誤區,口吃結巴是怎麼造成的?今天針對這兩個問題聽聽黃老師怎麼說吧。口吃是一種偏向心理因素而形成的不正常的言語習慣。要想改掉這種不正常的言語習慣,一要積極快速地建立一種新的,正常的言語習慣取代它,二是要轉移對多年言語習慣的注意力,要從心中儘快忘記它。
  • 從口吃國王到演講者,如何把「心理劣勢」轉化成「心理優勢」
    正如約克公爵一樣,他從小口吃,卻在二戰前臨危受命,發表演講鼓舞軍民,他的口吃是如何造成的,他的生活如何繼續?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成長環境和他的心理變化找出答案。他的哥哥也一直嘲笑他,經常學著他的樣子說話,他們的父親縱容他們,經常對他大喊:「別緊張,別結巴」。他的父親曾說:「我害怕我的父親,我的孩子也要怕我」。醫學表明,患有口吃大部分是通過模仿,疾病,驚嚇,暗示和精神影響形成的。
  • 口吃是語言障礙,還是心理疾病?聽聽不同口吃專家是如何說的!
    口吃到底是語言障礙,還是心理障礙,自古就有不同的觀點。口吃是一種心理障礙,口吃的根源在心理上。這種目前在中國口吃班比較流行,很多口吃矯正老師都支持這種理論,代表理論有:1982年,上海張景輝在中國創辦了第一家口吃矯正班,並提出了自己的口吃理論。
  • 口吃治療師如何治療口吃和能給口吃朋友提供什麼服務內容?
    口吃治療師在口吃患者口吃矯正中的主要任務:告訴病人口吃病形成的原因、表現,調動病人的主觀力量,建立起堅強的信心,採用科學的方法去戰勝心理、生理、言語方式上的不良習慣;讓病人掌握矯正口吃的各種方法,並要求生活中堅持使用;正確對待口吃的復發,積極預防復發。
  • 口吃怎麼辦,如何面對心理負擔呢
    口吃怎麼辦,如何面對心理負擔呢?「口吃」和「口吃恐懼症」這是兩個非常需要加以區分的概念,口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口吃恐懼症是一種心因性疾病。但更重要的區別是,「口吃」是無法消除的,而「口吃恐懼症」是可以消除的。
  • 殘疾口吃小夥自學成心理諮詢師
    生命多舛,他迷失在社會的洪流中 自小開始,陳紅就有口吃的毛病。為了更好地與別人進行交流,陳紅常常在公園裡念字背書,糾正自己的口吃。而只要他大聲說話,模糊不清的口音就會讓周圍的群眾投來嘲諷的眼神,就會有人說他是瘋子。在公眾場合暴露自己的身體缺陷,需要很大的勇氣!但他始終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不管別人怎麼說,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 Qing聽丨為治療口吃曾在公交車上演講 汪立彬:治癒其實就是與口吃...
    據統計,全世界範圍內口吃患病率為1%,中國口吃互助協會的信息顯示,中國有1300萬以上的口吃患者,其中男女比例是六比一。 「我認為口吃還是心理問題。」口吃界的名人汪立彬說。之所以被稱為「口吃界名人」,是因為9年前,汪立彬為了治療口吃,在公交車上演講上千次,成為新聞人物。後來他真的客服了口吃障礙,還成立了口吃矯正班,用他對口吃的理解來為口吃患者治療口吃。
  • 我的口吃應該怎麼辦?如何治口吃?
    問:從小就有口吃,我知道是心理問題,因為不是和別人面談或電話的情況下,隨便怎麼說話都不會結巴,在不同場合,越重視的場和越容易口吃,有時第一個音好像出不來一樣,要使好大勁,但在拿話筒對資料做匯報的時候,又不太結巴。
  • 30多歲的他如何用10天的時間克服口吃和心理障礙的?
    他今年30多歲,他的口吃已有20多年了,如今他的家庭和事業都是非常幸福和成功的,可是唯一讓他感到不開心的就是他的說話口吃問題了。他說,他的口吃是小的時候跟著別人學來的,上初中之前他的口吃還不是太嚴重。可是上了初中之後,一次英語老師讓他回答問題,他有點小結巴,所以,當時說的不太清就被老師敲了下手板。
  • 口吃的治療方法多不多?哪裡糾正的好一些?
    患有口吃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人的社交和工作,這是很多口吃患者最苦惱的事情,所以很多口吃患者就很想要糾正自己的口吃問題,但是又擔心口吃的治療很難,因此會非常糾結。那麼口吃的治療方法多不多?哪裡糾正的更好一些呢?接下來筆者會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為大家做一下簡單的解答。
  • 口吃治療需要克服心理障礙 有必要參加口語訓練
    如何才能治療口吃已經困擾了很多的家庭,對於一部分成年人來說,可能早就已經放棄了治療,但實際上只要拿出決心,不管什麼時候治療都不算晚。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應該在小的時候就介入,南京嶽帥口吃矯正中心就讓很多的孩子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變得可以正常且流暢的與人溝通了,可見口吃治療刻不容緩。
  • 口吃怎麼治,成人口吃應如何進行口吃矯正
    口吃怎麼治,成人口吃應如何進行口吃矯正。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語言表達、魅力口才是一個人必備的能力。一旦出現口吃結巴現象,很多人就受不了,認為這是自己的缺點,常常注意自己的說話,不能出現一點點的口吃現象。
  • 口吃男公交車上演講數月 欲辦學幫口吃患者
    ,河南鄭州26歲大學畢業生汪立彬從3月份開始,每天都在公交車上演講,3個多月以來,他演講了370多場,因為超人的毅力和勇氣,如今,他不僅說話流利了,心理放鬆了,並且還信心十足地籌辦起了專門矯正口吃的語言學校。
  • 朋友因為口吃丟了工作心態崩了,口吃結巴找工作真的很難嗎
    口吃的人找工作很難嗎?貼吧裡看過一個口吃者自述:我是個結巴,很小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知道的,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1年多了。這1年多結巴的症狀又嚴重了,可能是因為從學生到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轉變或者工作壓力造成,總之影響很大,而且變嚴重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變嚴重還是心理作用),結巴症狀非常非常非常困擾我這是真的!我的工作並不是直接跟人交流的,只是難免偶爾會跟別人溝通,但是說話結巴會讓人印象大打折扣,一直在辭職邊緣徘徊中。
  • 孩子說話結結巴巴,就是口吃?別太快下結論
    並不是所有說話不流暢的小朋友都是口吃哦,也有可能是「正常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不流暢」。因此是不是口吃,還是需要專業的治療師評估。口吃的發生率及影響學齡前兒童發生口吃的機率是3%~5%。其中大部分兒童即使不進行正規幹預,7歲前的口吃行為也會自然消失,但仍然有一部分兒童的口吃症狀無明顯改善。
  • 怎麼治口吃最快?
    怎麼治口吃最快?口吃發展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二、三歲時,口吃只是夾雜在正常的語言中,可能只是出現幾個禮拜或幾個月,大多出現在兒童興奮和有壓力的情況下。這時主要的症狀是重複,而這些重複常發生在首字;第二階段,口吃成為兒童口語的常態,很少有正常的口語出現,孩子在自我觀念中覺得自己是口吃者;第三階段口吃的出現或消失通常是對特別情景做出的反應,例如在課堂上朗讀、買東西或打電話;到了第四階段就會害怕口吃的發生,並且會取代發生口吃的字,會逃避說話。最後發展為口吃病,口吃病往往是最難改變的。
  • 造成孩子「口吃」的原因,爸媽了解嗎?對症才能下藥,糾正不難的
    而且有時候聽口吃的人說話往往話還沒說完呢,我們就已經開始不耐煩了,甚至不關心他說的是什麼了,自然而然地也容易忽忽略掉在講什麼,只希望他趕緊說完,別耽誤自己做事情。許多人口吃,其實是從幼時就有了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會造成孩子口吃的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