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為了搜集他國情報,美軍有抵近偵察他國的無恥行為,在今年,美軍機對中國實施抵近偵察極為猖獗,據不完全統計,僅上半年就達3000次。而抵近偵察,除了會偵測到中國部署的軍事設施外,還會偵測到中國軍事裝備的電子信號,而更讓人擔心的是,在進行反偵察的過程中,容易發生衝突事件。2001年4月1日的王偉南海墜機事件,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中國人,要堅決抵制美軍的抵近偵察行為。
其實,美國的偵察手段超多。空中偵察,水下偵察,其技術水平,無一不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美從空中偵察來說,美軍鎖眼-12光學成像衛星的地面解析度達0.1米,長曲棍球雷達成像衛星能識別地下數米深的目標,暗星無人機裝備的合成孔徑雷達能從地面雜波中區分出固定目標和運動目標,並能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捕食者、影子無人機均能克服夜暗和雨霧等影響,進行全天假偵察。但美軍並不滿足於這些,頻頻出動偵察機,抵近中國近海,進行偵察行動。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10月19日發布消息稱,19日當天,美國空軍一架RC-135W電子偵察機和美國海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到中國東南沿海廣東、福建附近空域進行抵近偵察,其中EP-3E電子偵察機一度距離中國領海基線僅約50海裡。而這麼近距離的抵近偵察,在今年已經發生了多次。
對於美軍近期在中國周邊活動頻繁、軍機在沿海高頻度抵近偵察等挑釁行為,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表示:近期,美方加大對華挑釁施壓力度,對此我們的態度清晰明確:一是反對,二是不怕。美方一些政客在大選前為了一己私利,極力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甚至妄圖製造意外事件和軍事衝突,這種行徑置雙方一線官兵生命安危於不顧,置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於不顧,置世界人民和平訴求於不顧,是極不得人心的。
霸權思維的美國,一直我行我素。在抵近偵察過程中,美軍就會獲得中國的一些軍事情報信息。由於中國在海南建有潛艇、航母的駐泊基地,況且水深較大的南海水域也是中國海軍新式潛艇天然的測試場所,所以吸引美國測量船冒險抵近偵察。美國《海軍時報》也稱,由於海南島擁有中國大量的海軍和空軍設施,美國和其他國家非常渴望了解中國加強海軍建設的目的。
實際上,美國海軍的此類偵察行動早就開始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美國海軍經常派5000噸級綜合測量船到中國東南沿海進行測量。2002年,美國海軍測量船「鮑迪奇號」在距離中國海岸約60海裡的海域進行海底地形繪圖時,就發生了與我漁船相撞的事件。
美軍偵察機從韓國烏山空軍基地起飛,可就近監控俄遠東、朝鮮和我黃渤海地區;從日本衝繩起飛,可赴東海臺海當面活動,或者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實施偵察;長航時無人機從關島安德森基地起飛,可對我國東海和南海方向實施偵察。
其實,美軍偵察機抵近中國沿海地區,就是想要了解中國軍事重要裝備的電磁頻譜信號。這些行動不僅是政治作秀,而且有著軍事方面的考量。
EP-3E和RC-135可抓取電磁頻譜信號,然後運用大數據,對採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比對,以掌握中國武器裝備的發展狀態和中國軍事動態。
以美軍RC-135系列偵察機為例,按任務載荷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類為通信信號偵察系統,可偵察到音頻、電傳、電報等信號。據稱在1萬米高度可偵測到600至800公裡外的電臺。此外,還可以收集、處理和分析飛彈制導的電波頻率及相關信息。如果RC-135偵察機在距我國領海基線100公裡的陣位活動,其偵察能力可達500公裡以上的縱深,足夠將沿海重要目標盡收眼底。而對於EP-3偵察機來說,該機可以偵聽數百千米內的無線電通信,其先進的語音識別系統甚至能夠在幾秒鐘內識別出別國政要的聲音,進而對其進行定位。
第二類載荷是針對雷達信號的偵察系統,可收集預警、制導和引導雷達的頻率等技術參數,並對其進行定位,世界上各種雷達參數都在其測量範圍內,而且測量精度相當高。這些收集到的數據可用於建立敵方防空系統資料庫,戰時可根據這些數據研究幹擾、防空壓制方案。
第三類載荷主要是紅外探測系統,可在360公裡內分辨出3.7米長的物體,主要用於探測彈道飛彈的發射。
今年美軍對中國南海的抵近偵察中,最近一次距中國領海基線40餘海裡,這完全脫離了戰術偵察範圍,顯然是刻意為之,意在達到底線測試、偵察威懾、戰略擠壓等目的。
美軍隔三岔五地來中國周邊進行偵察,雖然這其中可能有一些政治因素,因為川普要借對中國施壓獲取選票,但如此頻繁,是非常不正常的。設想一下,如果中國偵察機跑到美國周邊海域去搞偵察、搞測聽,美國國會有什麼反應?可以想見,美國會強烈1000倍都不止!
對於美國的情報偵察活動,中國一直出於兩國關係的大局考慮,出於維護地區和平的需要,長期容忍。不過,當下中國軍隊在南海、東海大練兵,就是要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美國越來騷擾,中國就越要練好兵。等待「雷霆出擊,一招制勝」那一刻!(郭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