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中國,探俄羅斯,美軍抵近偵察,到底探到了什麼

2020-12-26 國防時報排頭兵

一直以來,為了搜集他國情報,美軍有抵近偵察他國的無恥行為,在今年,美軍機對中國實施抵近偵察極為猖獗,據不完全統計,僅上半年就達3000次。而抵近偵察,除了會偵測到中國部署的軍事設施外,還會偵測到中國軍事裝備的電子信號,而更讓人擔心的是,在進行反偵察的過程中,容易發生衝突事件。2001年4月1日的王偉南海墜機事件,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中國人,要堅決抵制美軍的抵近偵察行為。

其實,美國的偵察手段超多。空中偵察,水下偵察,其技術水平,無一不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美從空中偵察來說,美軍鎖眼-12光學成像衛星的地面解析度達0.1米,長曲棍球雷達成像衛星能識別地下數米深的目標,暗星無人機裝備的合成孔徑雷達能從地面雜波中區分出固定目標和運動目標,並能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捕食者、影子無人機均能克服夜暗和雨霧等影響,進行全天假偵察。但美軍並不滿足於這些,頻頻出動偵察機,抵近中國近海,進行偵察行動。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10月19日發布消息稱,19日當天,美國空軍一架RC-135W電子偵察機和美國海軍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到中國東南沿海廣東、福建附近空域進行抵近偵察,其中EP-3E電子偵察機一度距離中國領海基線僅約50海裡。而這麼近距離的抵近偵察,在今年已經發生了多次。

對於美軍近期在中國周邊活動頻繁、軍機在沿海高頻度抵近偵察等挑釁行為,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表示:近期,美方加大對華挑釁施壓力度,對此我們的態度清晰明確:一是反對,二是不怕。美方一些政客在大選前為了一己私利,極力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甚至妄圖製造意外事件和軍事衝突,這種行徑置雙方一線官兵生命安危於不顧,置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於不顧,置世界人民和平訴求於不顧,是極不得人心的。

霸權思維的美國,一直我行我素。在抵近偵察過程中,美軍就會獲得中國的一些軍事情報信息。由於中國在海南建有潛艇、航母的駐泊基地,況且水深較大的南海水域也是中國海軍新式潛艇天然的測試場所,所以吸引美國測量船冒險抵近偵察。美國《海軍時報》也稱,由於海南島擁有中國大量的海軍和空軍設施,美國和其他國家非常渴望了解中國加強海軍建設的目的。

實際上,美國海軍的此類偵察行動早就開始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美國海軍經常派5000噸級綜合測量船到中國東南沿海進行測量。2002年,美國海軍測量船「鮑迪奇號」在距離中國海岸約60海裡的海域進行海底地形繪圖時,就發生了與我漁船相撞的事件。

美軍偵察機從韓國烏山空軍基地起飛,可就近監控俄遠東、朝鮮和我黃渤海地區;從日本衝繩起飛,可赴東海臺海當面活動,或者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實施偵察;長航時無人機從關島安德森基地起飛,可對我國東海和南海方向實施偵察。

其實,美軍偵察機抵近中國沿海地區,就是想要了解中國軍事重要裝備的電磁頻譜信號。這些行動不僅是政治作秀,而且有著軍事方面的考量。

EP-3E和RC-135可抓取電磁頻譜信號,然後運用大數據,對採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比對,以掌握中國武器裝備的發展狀態和中國軍事動態。

以美軍RC-135系列偵察機為例,按任務載荷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類為通信信號偵察系統,可偵察到音頻、電傳、電報等信號。據稱在1萬米高度可偵測到600至800公裡外的電臺。此外,還可以收集、處理和分析飛彈制導的電波頻率及相關信息。如果RC-135偵察機在距我國領海基線100公裡的陣位活動,其偵察能力可達500公裡以上的縱深,足夠將沿海重要目標盡收眼底。而對於EP-3偵察機來說,該機可以偵聽數百千米內的無線電通信,其先進的語音識別系統甚至能夠在幾秒鐘內識別出別國政要的聲音,進而對其進行定位。

第二類載荷是針對雷達信號的偵察系統,可收集預警、制導和引導雷達的頻率等技術參數,並對其進行定位,世界上各種雷達參數都在其測量範圍內,而且測量精度相當高。這些收集到的數據可用於建立敵方防空系統資料庫,戰時可根據這些數據研究幹擾、防空壓制方案。

第三類載荷主要是紅外探測系統,可在360公裡內分辨出3.7米長的物體,主要用於探測彈道飛彈的發射。

今年美軍對中國南海的抵近偵察中,最近一次距中國領海基線40餘海裡,這完全脫離了戰術偵察範圍,顯然是刻意為之,意在達到底線測試、偵察威懾、戰略擠壓等目的。

美軍隔三岔五地來中國周邊進行偵察,雖然這其中可能有一些政治因素,因為川普要借對中國施壓獲取選票,但如此頻繁,是非常不正常的。設想一下,如果中國偵察機跑到美國周邊海域去搞偵察、搞測聽,美國國會有什麼反應?可以想見,美國會強烈1000倍都不止!

對於美國的情報偵察活動,中國一直出於兩國關係的大局考慮,出於維護地區和平的需要,長期容忍。不過,當下中國軍隊在南海、東海大練兵,就是要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美國越來騷擾,中國就越要練好兵。等待「雷霆出擊,一招制勝」那一刻!(郭宇男)

相關焦點

  • 美軍為何熱衷於對中俄進行抵近偵察?我們如何應對
    (張杰為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特約研究員,朱啟超為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副主任、研究員)今年以來,雖然新冠疫情在美國國內依然嚴峻,但美軍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抵近偵察卻十分頻繁,次數創下歷史新高。俄《紅星報》8月21日報導,在過去一周時間裡,美軍共有50多架飛行器對俄邊境實施抵近偵察,包括40多架有人駕駛飛機和10多架無人機。
  • 美偵察機頻繁抵近我海岸線偵察,距離僅幾十海裡
    據陳小工中將透露,美軍飛機對中國實施高強度抵近偵察的問題越來越突出,2009年派出偵察飛機約260餘架次,而2014年超過1200架次,這個數字超過了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抵近偵察的強度,且這些偵察活動發生在中國領海線以外50公裡範圍內的超過300餘架次,最近的一次,距中國海岸線僅8公裡。由此可見美國軍機對中國的抵近偵察何等的猖狂,何等的觸目驚心。
  • 港媒披露美軍機抵近偵察細節:疑偽裝成客機,飛近廣州時才被確認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郭媛丹】香港《南華早報》8月12日報導引述軍方人士消息稱,5日晚間美軍一架E-8C空地監視飛機在南海執行抵近偵察時一度被識別為商業客機。多位專家認為,若該消息被確認屬實,美軍此行為將極大增加衝突風險。
  • 美軍機冒用馬來西亞民航飛機電子代碼對中國抵近偵察,外交部:性質...
    問:據媒體報導,近日美軍偵察機冒用馬來西亞民航飛機電子代碼,對中國海南島和西沙群島進行抵近偵察。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冒用他國民航飛機電子代碼是美軍慣用伎倆。據不完全掌握,今年以來,美軍偵察機冒用他國民航飛機地址碼在南海活動已達上百次。
  • 美軍又來挑釁 罕見在夜間派E-8C飛機抵近廣東海岸
    汪文斌還表示,本月15日至28日,美軍機已連續12天抵近南海偵察。軍事專家李傑此前表示,通行飛機數量和危險程度是成正比的,飛機架次數量越多,危險度越高,發生碰撞的機率大為增加,美軍半年之內2000架次飛行行動毫無疑問破壞了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對於美軍艦機的抵近偵察行為,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曾表示,解放軍可以採取抵近攔截的方式,對抵近偵察的美軍機進行幹擾,讓對方無法專心工作。
  • 美軍又到南海挑釁 罕見在夜間派E-8C飛機抵近廣東海岸
    美軍又到南海挑釁 罕見在夜間派E-8C飛機抵近廣東海岸 2020-08-06 01:59:25這是近期首次在夜間發現美軍E-8C飛機抵近中國大陸海岸。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8月5日發布的消息,8月5日晚21時許,美國空軍一架E-8C「聯合星」空地監視飛機再次現身南海,朝著廣東方向飛行,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7海裡(約109.77公裡)的位置。
  • 美軍機發射電子欺騙信號,3000偵察是真是假?專家:早有準備
    事實上美軍派出的這麼多次偵察機,在偵察活動上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並不是全部都是來進行正常的偵察活動。 回想起美軍這段時間以來,除了派出多種型號的偵察機來中國領域上空進行抵近偵察或者挑釁以外,其實還在前不久利用過民航的識別代碼裝在偵察機上的舉動,來偽裝成民航的航線,以此抵近大陸偵察。
  • 美軍偵察機偽裝民航抵近廣東海岸?真相是這樣的
    原標題:美軍偵察機偽裝民航抵近我國海岸?真相是這樣的【文/觀察者網王世純】近半年來,美軍偵察機抵近我國海岸實時航空偵察的頻率愈發增高,雙方的空中對峙也引發外界關注。8月12日,港媒爆料稱,一架美軍E-8C「聯合星」戰場監視與指揮飛機將應答機偽裝成民航,抵近我廣東海岸進行偵查。消息人士稱,我軍隨後發現了這架偽裝成民航的偵察機。
  • 美海空軍聯合抵近偵察,蘇27一天兩次緊急攔截,事發地為南部內海
    美國使用大型偵察機抵近偵察,是從冷戰開始就慣用的伎倆。而如今美國更是變本加厲,利用軍事優勢打壓和平國家。而現今大型偵察機和冷戰時期相比,更是具備不進入對方領海領空,既可獲取大量具備戰略意義的雷達電磁信號,或者通過反潛機可以獲取重要的潛艇特徵,作用非常巨大。
  • 逼近廣東海岸,美偵察機想偷窺什麼?
    美軍偵察機被爆近日連續對中國沿海實施抵近偵察,在7月8日上午一架美軍偵察機一度飛至距離廣東海岸約95.7公裡的位置。據島內綠媒7月8日報導,美軍近期一步步對大陸沿岸進行抵近偵察,而且距離越來越近。繼7月7日派出軍機對大陸廣東省進行近距離偵察後,7月8日上午美軍又派出一架EP-3E電子偵察機執行任務,這架偵察機飛經巴士海峽,由南往北靠近所謂「臺海中線」後,再折往西南飛行,對廣東沿岸進行抵近偵察,而且距離比7日的60海裡(約111公裡)更近,僅有51.68海裡(約95.7公裡)。
  • 20個飛彈營調動部署,美方偵察機抵近偵察,差點有去無回
    20個飛彈營調動部署,美方偵察機抵近偵察,差點有去無回中東的局勢越發緊張起來,尤其是距離美國總統權力交接時間越來越近,伊朗的壓力也隨之增加,為了可以更好地應對,該國家不斷的加強周邊安全戒備。對於這樣的情況出現,美軍自然也會有所緊張,隨後就出動偵察機試圖抵近偵察。顯然這樣的舉動早已在伊朗的預料當中,所以在美軍出動偵察機之際,伊方也派遣了自己的戰機出面應對,從而令美軍的偵察活動最終失敗,甚至還險些返航失敗。此情況的出現瞬間引起了美軍的不滿,白宮更是出面呼籲俄方不要慫恿伊朗做出一些不當行為,美軍此次之所以如此緊張,主要就在於伊朗出動的軍事演習規模頗為龐大。
  • 為抵近中國近海,美軍機花樣百出
    為了能夠抵近中國近海,美軍機可謂是花樣百出,利用民航代碼進入到我國領海附近,還出動私企飛機靠近偵查。就在近日,美國一架多尼爾328型「特種作戰驗證機」從美國本土起飛到達日本,再從衝繩出發,抵近東海,偵查一番後再返回美國本土。美國這是想要做什麼?
  • 美軍E-8C飛機被曝再次現身南海上空 三天內第二次抵近中國廣東沿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在7月13日被曝光對中國廣東省進行抵近偵察之後,美國空軍的E-8C偵察機於7月15日再次現身南海上空,並朝著中國廣東省方向飛行。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7月15日發布的消息稱,美國空軍的一架E-8C「聯合星」飛機當天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中國廣東省方向飛行。
  • 美國E8偵察機首次夜間抵近中國,收集電子戰情報
    據環球網8月5日報導,美國空軍於5日晚間再次對中國進行了抵近偵察。此次美國派出了一架E-8C空地監視飛機抵近廣東海岸約100公裡的位置,這是近日以來,美軍首次對中國海岸進行夜間抵近偵察。1.美軍頻派偵察機「偷窺」中國沿海近些日子,美軍對中國周邊海域的偵查和挑釁力度不斷加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1-6月,美國軍機在南海的活動超過2000次,僅7月15日至28日,美軍就已連續12天對南海進行了抵近偵察。
  • 北約戰機頻繁抵近,「山毛櫸」防空飛彈歷久彌新撐起俄羅斯天空
    【環球網軍事報導】塔斯社報導,俄羅斯西部軍區新聞辦公室6月15日消息,俄西部軍區在庫爾斯克地區進行了一場針對無人偵察機的防空演習,使用「山毛櫸」最新改進型號Buk-M3防空系統首次模擬對高空高速偵察無人機進行搜索和打擊。這次防空演習,俄羅斯方面共有超過600人以及20餘種各型武器裝備參加。
  • 距中國領海基線僅約50海裡,美國U-2A抵近偵察,不能直接打下來嗎
    如果僅從武器裝備性能上來說,現在中國解放軍裝備的防空飛彈,很顯然比幾十年前裝備的防空飛彈性能更好。那麼,中國為什麼不選擇將這架抵近偵察的U-2A高空偵察機打下來呢?中國曾擊落多架U-2A首先,美國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公約》,美國並不承認12海裡領海/領空這個約定。
  • 少將:日本P3C每年偵察中國約500架次 很不友好
    近年P-3C「出鏡率」相當高,只要有中國軍艦通過第一島鏈進行遠海訓練任務,幾乎都有它尾隨的身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第一島鏈「偷窺者」。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今日亞洲》採訪時表示,P-3C反潛機對中國進行綿密的偵察,對我軍軍艦、潛艇活動構成重大威脅。據央視報導,此次日本媒體公開的是海上自衛隊在北海道附近海域訓練時的畫面,訓練假想P-3C反潛機正在對外國艦船進行監視及拍攝。
  • 15日,兩架美軍機又對華偵察,同時現身東海南海
    繼美軍10月13日深夜向南海派遣EP-3E電子偵察機對中國附近海域進行抵近偵察後,中國國防部、外交部曾對美國予以嚴厲警告,表明中國在維護南海穩定局勢上的堅定決心。然而,「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15日發布消息稱,兩架美軍機再次對華偵察,同時現身東海南海,當真聽不懂警告?
  • 美軍機對華偵察每年約500架次 且留空時間超10小時
    人民網8月27日訊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美國即加強了對中國的偵察。除太空衛星偵察和在日本等地進行的無線電技術偵察外,美國還派出大量飛機和艦艇到中國沿海實施抵近偵察,偵察頻度前所未有。
  • 新聞有觀點·軍事周刊丨艦機抵近對方「家門口」,美國和俄羅斯...
    話題一:艦機抵近對方「家門口」,美國和俄羅斯「鬥法」是否會不斷升級?新聞背景:8月25日,美國海軍公開了「海狼」號核潛艇在挪威近海浮出水面的照片,這片海域是俄羅斯核潛艇從俄西北部基地前往大洋的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