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樂數學科普:新量子算法終於破解非線性方程——譯自量子雜誌

2021-01-12 zzllrr小樂

作者:麥克斯·列維(Max G. Levy) 2021-1-5

譯者:zzllrr小樂 2021-1-6

有時,計算機很容易預測未來。簡單的現象(例如樹汁如何流到樹幹上)很簡單,可以使用數學家稱之為線性微分方程的幾行代碼來捕獲。但是在非線性系統中,相互作用會影響自身:當氣流經過噴氣機的機翼時,氣流會改變分子相互作用,從而改變氣流,依此類推。這種反饋循環會造成混沌,在初始條件下的微小變化會導致後來的行為發生巨大變化,從而使預測幾乎不可能—不管計算機的功能如何。

馬裡蘭大學量子信息研究員安德魯柴爾德斯(Andrew Childs)說:「這就是為什麼難以預測天氣或難以理解複雜的流體流動的原因之一。」 「如果可以[弄清楚]這些非線性動力學,則可以解決一些棘手的計算問題。」

這可能很快就會實現。在11月發布的單獨研究中,有兩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由Childs領導,另一個小組位於麻省理工學院)描述了功能強大的工具,這些工具可以使量子計算機更好地對非線性動力學進行建模。

抽象在科學和數學中引導著有前途的想法。

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現象比傳統計算機更有效地執行某些計算。由於具有這些功能,與傳統機器相比,它們可以指數方式快速地解決複雜的線性微分方程式。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希望他們可以通過巧妙的量子算法來解決非線性問題。

新方法將非線性偽裝成作為更易處理的線性近似集,儘管它們的精確方法差異很大。結果,研究人員現在有兩種使用量子計算機解決非線性問題的獨立方法。

雪梨科技大學量子計算研究員Mária Kieferová說:「這兩篇論文的有趣之處在於,他們找到了一種機制,在某些假設下,它們擁有高效的算法。」 。「這真的很令人興奮,[兩項研究]都使用了非常好的技巧。」

混沌的代價

量子信息研究人員十多年來一直嘗試使用線性方程式作為解鎖非線性微分方程式的關鍵。一個突破是在2010年,當時位於雪梨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多米尼克·貝裡(Dominic Berry)建立了第一個算法,用於在量子計算機上而不是傳統計算機上以指數方式更快地求解線性微分方程。很快,貝瑞的工作重點也轉移到了非線性微分方程上。

貝裡說:「我們之前已經做過一些工作。」 「但是效率非常低下。」

John T. Consoli /馬裡蘭大學

馬裡蘭大學的安德魯·柴爾德斯(Andrew Childs)帶領兩項工作之一,使量子計算機能夠更好地對非線性動力學建模。他的團隊的算法使用稱為Carleman線性化的技術將這些混沌系統變成了一系列更易於理解的線性方程組。

問題是,量子計算機所基於的物理學本質上是線性的。MIT研究的合著者Bobak Kiani說:「這就像教汽車要飛行一樣。」

因此,訣竅是找到一種將數學上的非線性系統轉化為線性系統的方法。Childs說:「我們希望擁有一些線性系統,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工具箱所具有的功能。」 各小組以兩種不同方式做到了這一點。

Childs的團隊使用了1930年代的一種過時的數學技術:Carleman線性化,將非線性問題轉換為線性方程組。

不幸的是,該方程列表是無限的。研究人員必須弄清楚他們可以從哪裡刪除清單,以獲得足夠好的近似值。「我停在10號方程嗎?20號?」 麻省理工學院的等離子體物理學家,馬裡蘭研究的合著者努諾·洛雷羅(Nuno Loureiro)說。該團隊證明,對於特定範圍的非線性,他們的方法可以截斷該無限列表並求解方程。

麻省理工學院領導的論文採用了不同的方法。它將任何非線性問題建模為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這是一種物質狀態,其中超冷粒子組中的相互作用導致每個單獨的粒子行為相同。由於粒子都是相互連接的,因此每個粒子的行為都會影響其餘的粒子,並以非線性的環路特性反饋到該粒子。

MIT算法使用玻色-愛因斯坦數學方法將非線性和線性聯繫起來,從而在量子計算機上模擬了這種非線性現象。因此,通過想像為每個非線性問題量身定製的偽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該算法得出了有用的線性逼近。「給我你最喜歡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然後為你建立一個可以模擬它的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漢諾瓦萊布尼茲大學量子信息科學家託比亞斯·奧斯本說,他沒有參與任何一項研究。「這是我真正喜歡的一個想法。」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

由MIT領導的團隊的算法將任何非線性問題建模為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這是一種奇特的物質狀態,其中相互連接的粒子的行為均相同。

Berry認為這兩篇不同的方式論文都很重要(他沒有參與其中的任何一篇)。他說:「但最終,它們的重要性表明,有可能利用[這些方法]獲得非線性行為。」

知道自己的極限

儘管這些步驟很重要,但它們仍然是破解非線性系統的第一步。甚至在實現這些方法所需的硬體成為現實之前,更多的研究人員可能會分析和完善每種方法。Kieferová說:「有了這兩種算法,我們真的在展望未來。」 使用它們來解決實際的非線性問題,需要具有數千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來最大程度地減少誤差和噪聲,而這遠遠超出了當今的可能性。

而且這兩種算法實際上只能處理輕微的非線性問題。馬裡蘭州的研究準確地量化了使用新參數R可以處理多少非線性,R代表問題的非線性與其線性的比率:趨於混沌的趨勢 VS 將系統保持在軌道上的摩擦力。

「在數學上很嚴格。奧斯本說:「它什麼時候可以用,什麼時候不可以用。」 「我認為這確實非常有趣。這就是核心貢獻。」

根據Kiani的說法,由MIT領導的研究並未嚴格證明任何定理來限制其算法。但是該小組計劃通過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小規模測試來進一步了解算法的極限,然後再處理更具挑戰性的問題。

兩種技術最重要的警告是,量子解決方案從根本上不同於經典解決方案。量子狀態對應的是概率,而不是絕對值,因此,例如,你無需提取噴氣機機身各個部分周圍的氣流,而是提取平均速度或檢測停滯的空氣。Kiani說:「輸出是量子力學的,這一事實意味著,之後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來分析這種狀態。」

奧斯本說,至關重要的是不要過度承諾量子計算機可以做什麼。但是研究人員勢必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針對實際問題測試許多成功的量子算法。他說:「我們將嘗試各種事情。」 「而且,如果我們考慮到極限,那可能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

相關焦點

  • 新的量子算法破解了非線性方程,計算機能否代替人類成為「先知」?
    他的團隊的算法使用稱為「Carleman 線性化」的技術,將這些非線性系統變成了一系列更易於理解的線性方程組。問題是,量子計算機所基於的物理學本質上是線性的。MIT 研究的合著者 Bobak Kiani 說:「這就像教汽車飛行。」因此,訣竅是找到一種將數學上的非線性系統轉化為線性系統的方法。
  • 新的量子算法破解了非線性方程,計算機能否代替人類成為先知?
    當時位於雪梨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多米尼克 · 貝裡(Dominic Berry)建立了第一個用於在量子計算機上而不是傳統計算機上的算法,以指數形式更快地求解線性微分方程。很快,貝瑞的工作重點也轉移到了非線性微分方程上。Berry 說:「我們之前已經做過一些工作,但是效率非常低下。」
  • 黑洞形成的數學探索與非線性波動方程|硬核科普
    Einstein終於在普魯士科學院公開介紹了他的廣義相對論理論,他的Einstein場方程也正式成型。用曲率張量的語言形式上表述Einstein場方程是簡潔而優雅的;但在坐標系下,Einstein場方程卻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由10個2階方程組成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Einstein藉助對測地線的研究和合理的近似,進一步得出了光線可以彎折的預言,並解釋了水星進動。
  • 小樂數學科普:資訊理論之父香農如何發明未來-譯自量子雜誌
    譯者:zzllrr小樂 2020-12-23 zzllrr小樂頭條號、企鵝號、百家號、微信公眾號、B站專欄、知乎專欄同步發布科學,尋求大自然的基本定律。數學,在舊的定理基礎上尋找新的定理。工程,構建解決人類需求的系統。這三個學科是相互依存但又截然不同的。
  • 數學與統計學院青年教師張凱在偏微分方程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西工大新聞網6月9日電(郭千橋)近日,數學與統計學院分析與幾何研究團隊助理教授張凱與合作者在偏微分方程正則性理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研究論文「Boundary Hölder Regularity for Elliptic
  • 數學中的6大類方程
    含有未知量的等式就是方程了,數學最先發展於計數,而關於數和未知數之間通過加、減、乘、除和冪等運算組合,形成代數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然而,隨著函數概念的出現,以及基於函數的微分、積分運算的引入,使得方程的範疇更廣泛,未知量可以是函數、向量等數學對象,運算也不再局限於加減乘除。方程在數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似乎是數學永恆的話題。方程的出現不僅極大擴充了數學應用的範圍,使得許多算術解題法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而且對後來整個數學的進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 俄羅斯下崗數學教授,破解老虎機算法,直接橫掃全球賭場
    實際上,神秘賭客之所以可以一直贏老虎機的錢,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破解了老虎機的算法。那麼這家公司為什麼可以破解老虎機的算法呢?原因就是,當年俄羅斯禁賭以後,俄羅斯大量的二手老虎機進入到了歐美的賭場,從而俄羅斯一些人便找到了商機,他們開始研究老虎機隨機數的算法,並最終找到老虎機的內置時鐘。但是找到這些算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家公司之所以能夠快速破解算法,主要依靠的是一位超級大神!這個人名叫Alex。
  • 薛丁格波動方程來幫忙!
    為了幫助這一點,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數學工具,以更好地探索光如何在這種高功率或非線性狀態下通過光纖傳播。 這種類型的光在光纖中的傳播,可以用量子物理的關鍵元素薛丁格波動方程很好地建模。但是,當信號強度增加以傳輸更遠距離的信號時,非線性效應成為一個問題。
  • 最全的數學建模必備算法模型,都在這裡!
    在學習算法的同時,結合往年優秀論文,閱讀獲獎論文的同時傾聽論文中算法、模型與設計思路的講解無疑是提升參賽能力不錯的途徑。 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備戰,超級數學建模攜手周老師推出《數學建模常用算法與模型的matlab程序實現》課程。
  • 小樂數學科普:小學數學豎式計算類型歸納大匯總(完整版)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豎式計算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豎式計算,是數學歷史長河中最源遠流長,也最基本的一個思維方式工具,蘊含了基本數學運算的思想。往深度來講,豎式計算,是計算機中的位運算的思想基礎,也是數學中的單項式、多項式、p進位、線性代數、線性空間、群環域等代數概念的思想啟蒙之處。往廣度來講,豎式計算思想,除了應用在數字、多項式等代數對象的加減乘除之外,像正整數的開方運算,印度乘法,中國古代算籌、算盤,以及程序算法中的分塊計算或分治、大數據並行算法,都涉及豎式計算的原始思想。
  • 數學上最複雜的公式——納維斯託克斯方程,到底困難在哪兒?
    1775年,歐拉大神決定換個口味,去研究了一個與力學相關的數學領域——流體力學。他從最基本的無粘性流體的特性開始,仔細研究了無粘性流體的運動與動量變化的關係,於是寫成一本《流體運動的一般原理》。書裡留下了一個無粘性流體力學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方程。這本書也是流體力學的開山之作。
  • 利用LS-SVM回歸算法辨識模型參數實現傳感器非線性校正的研究
    打開APP 利用LS-SVM回歸算法辨識模型參數實現傳感器非線性校正的研究 吳德會 發表於 2020-04-26 09:32:03
  • 數學最美!改變人類歷史的17大方程
    在筆者看來,宇宙中的通用語言有兩種,一種是數學,另一種是藝術。數學以最簡潔的方式,把複雜的宇宙現象和規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正所謂宇宙不言,大美如斯!2013年,數學家和科普作家Ian Stewart 發表了他的著作——《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向大家詮釋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7個方程。
  • 外媒盤點十大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數學方程
    核心提示:許多科學家都曾坦承,自己非常喜歡某些數學方程式,並不僅僅因其功能,更在於它們所表現出的那種簡約而不簡單、形式如詩句般優雅的美感。近期,外媒盤點十大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數學方程。
  • 最新研究:新的深度學習技術破解偏微分方程的數學難題
    偏微分方程指含有未知函數及其偏導數的方程,描述自變量、未知函數及其偏導數之間的關係,符合這個關係的函數是方程的解。通過解此偏微分方程,可以得知任何時間點的流體運動,並模擬將如何繼續運動或之前是如何運動的。但這些計算非常複雜且計算量很大,所以常常依賴超級計算機來進行數學運算。這就是人工智慧領域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通過使用深度學習來加快解決的速度,將對科學探索和工程應用產生很大的好處。
  • 基於非線性優化算法—當視覺SLAM遇到VINS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由於SLAM起源於機器人領域的狀態估計問題,早先研究的SLAM系統多是使用雷射雷達傳感器且基於濾波算法的,當使用視覺傳感器求解SLAM問題時,基於非線性優化算法被提出並使用,而其理論思想與計算機視覺領域的SFM(StructurefromMotion)問題非常相近,且隨著計算機硬體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快速發展,基於非線性優化算法的視覺SLAM成為了機器人/無人機定位導航領域內的主要研究方向。
  • 數學@2020_騰訊新聞
    | 圖片參考來源:Ingo Ullisch & QuantaMagazine | 擴展閱讀:《兩百多年前的這道簡單數學題,終於有了精確解!》 1748年,倫敦的一個數學期刊上刊登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匹馬被拴在公園裡的圓形圍欄上,圓形圍欄的周長為160碼,與拴住了馬的繩子長度相同。問,馬可以走動的最大面積是多少?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彭實戈教授因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鳳凰網科技訊 12月30日消息,彭實戈教授因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在這個演講裡,我們將介紹神經網絡的數學理論所取得的進展。這個理論告訴我們,成功的神經網絡模型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數學期望的結構。相反地,從一個數學期望的結構出發,我們也可以建立相應的機器學習模型和算法。
  •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偏微分方程學位課程教學大綱
    偏微分方程 學位課教學大綱   課程編號: 31024033        課程名稱: 偏微分方程   學時:54     學分:3       開課學期:1   開課單位:數學研究所   任課教師:王澤佳           教師職稱:講師   教師梯隊:尹景學教授  王春朋副教授  王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