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三巨頭財報PK:買家逼近阿里,拼多多為何股價大跌?|深網

2021-01-04 騰訊稜鏡深網

作者:孫雨

編輯:康曉

出品|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國內電商三巨頭京東、阿里巴巴、拼多多上周先後公布二季度財報。

隨著本季度國內全面復工,經營活動已基本回到正軌,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的晴雨表,此次中國電商三巨頭在營收、GMV、用戶增長等方面均交出了不錯數字。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我們的中國核心商業業務已全面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本次財報季中,三巨頭各有斬獲:阿里巴巴仍是變現之王,在營收1537.5億元的同時錄得淨利潤475.9億元;自營為主的京東已連續6個季度實現盈利,且本季度營收增速創新高,首次突破2000億元;拼多多也沒有停止狂奔的腳步,本季度新增年活躍用戶5510萬,這甚至成為了拼多多上市以來交出的最高數字。

對電商平臺來說,此次疫情期間,用戶從線下向線上消費轉移。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後國內電商滲透率達到25%,到年底甚至可能會突破30%,這是三大電商平臺營收均超預期的重要原因。

但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電商行業已走出疫情陰影,但疫情依然可能會給三巨頭帶來不可預知的深遠影響。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儘管疫情期間電商教育用戶使用習慣成本降低,但用戶增長速度依然緩慢。這證明電商基本盤已經很難帶來更多增量,以雲計算、菜鳥、盒馬等為代表的新興業態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扮演阿里巴巴先鋒軍的角色,但新業態何時結束虧損規模化盈利值得關注。

618期間,京東依靠赴港二次上市,募集了大量資金,這部分資金或將在京東近期收購、投資中扮演重要角色。另外依賴自建物流體系,在疫情期間京東配送成為品質保障,對消費者的影響或許將在未來慢慢釋放。

財報公布後,拼多多卻股價暴跌。具體來看,儘管財報數據整體樂觀,投資機構也不斷增持,但年活躍用戶數已近上限的同時,拼多多仍未能大幅提升人均年消費金額。在通過補貼獲取用戶的同時,拼多多需要進一步提升用戶忠誠度。與阿里京東相比,後來者拼多多顯然還有太多的功課要補。

市值瘋漲季

今年第一季度,疫情突發,去年還風光無限的三巨頭交出了一份慘澹財報:阿里巴巴淨利潤從去年同期258億元縮水至32億元,京東淨利潤僅有去年同期的七分之一,拼多多則交出了史上最高的季度虧損。

但公布當季財報時,疫情影響已逐漸消除,財報的慘澹數字並沒有打消投資者信心。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中,三家電商平臺在股價方面均有大幅攀升。

值得關注的是螞蟻集團、京東數科、京東健康或即將上市,相關股價可能會繼續迎來波動。

本季度財報公布後,拼多多股價受挫,目前總市值已被京東反超。不過機構依然看好拼多多表現,彭博等25位分析師給予拼多多「買入」評級,12位分析師建議持有。軟銀、淡馬錫控股、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等國際主權基金今年首次買入拼多多,先鋒基金、文藝復興科技基金、貝萊德、高瓴資本也紛紛增持。

阿里巴巴5月22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當日收盤價199.70美元,跌5.87%;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前日,收盤價為260.59美元,季度漲幅30.49%;發布財報當日收盤價257.97美元,跌1.01%;目前總市值為7131億美元。

京東5月15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當日收盤價50.85美元,漲3.86%;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前日,收盤價為62.06美元,季度漲幅22.05%;發布財報當日收盤價66.98美元,漲7.93%;目前總市值為1109億美元。

拼多多5月22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當日收盤價68.70美元,漲14.50%;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前日,收盤價為97.13美元,季度漲幅41.38%;發布財報當日收盤價84美元,跌13.52%;目前總市值為1006億美元。

利潤為王 營銷更慎

營收層面,京東依然位居第一。因為三家零售業態有所不同,京東核心收入來自自營商品銷售,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則為平臺模式(以廣告和服務佣金為主)。

京東本季度實現營收2011億元,同比增長33.8%,這一增速創下京東近10個季度以來新高;

阿里巴巴本季度實現營收1537.5億元,其中中國零售商業業務收入1013億元,同比增長34%,佔總營收比例為66%;

拼多多本季度取得營收121.93億元,同比增長67%。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本季度有電商傳統促銷日618,但在成本方面三家相對比較謹慎。

京東本季度整體經營費用率為11.8%,較去年同期13.2%和上一季度13.8%有所降低,其中履約費用率從上一季度的7.1%下降至5.9%;阿里巴巴本季度經營費用率為20.5%,低於去年同期23.9%和上一季度26.8%;拼多多本季度營銷費用同比增長49%,低於總營收增速,營銷費率為74.7%,大幅低於上一季度的111.6%。

得益於此,三家電商平臺在利潤方面均表現優異:

在走出2018年低谷後,京東已連續第6個季度盈利。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京東淨利潤達到了人民幣59億元,同比上漲66.1%。毛利達到286億元,經營利潤達到50億元,均為歷史新高。

完善的產業鏈條、行業控制力以及投資讓阿里巴巴擁有更強的盈利能力。本季度阿里巴巴淨利潤達到476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利息收入和投資淨收益就達到221.37億元。

持續虧損的拼多多本季虧損大幅收窄,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7724萬元,去年同期虧損為4.11億元。

拼多多用戶增速不減

狂奔了四年後,拼多多與阿里巴巴在用戶數量方面已僅有一個身位的差距,而且拼多多仍在加速中。

拼多多本季度活躍買家增長數量已經超過阿里巴巴、京東總和,增加了5510萬後,拼多多此數字達到6.83億;京東本季度年活躍買家增長3000萬至4.174億;阿里巴巴本季度年活躍買家增加1600萬至7.42億。

針對此項數據,拼多多甚至特意標明,「該項數據僅統計拼多多App入口月活用戶,未包括通過社交網絡和其他接入口訪問拼多多平臺的用戶。」

這是拼多多上市以來最大的單季增長數字,如果拼多多能夠繼續維繫這一數據,今年年底,拼多多大概率將在年活躍買家方面反超阿里巴巴。

體現用戶粘性的月活躍用戶方面,拼多多增速甚至更快。本季度,拼多多平均月活用戶數達5.688億,較去年同期的3.66億增長55%,較一季度單季淨增8140萬。

拼多多CEO陳磊在分析師會議上強調,拼購的模式依然非常有效,「(這是)拼多多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可以積累7億用戶的原因。」

與拼多多相比,京東吸引用戶利器為完善的自建物流體系。上季度財報中,京東方面表示由於疫情期間,京東物流在社會責任方面有突出的貢獻,相信疫情結束之後,更多的消費者會非常認可京東物流提供的服務。這部分勢能持續釋放,本季度京東年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30%,仍處提速中。

值得關注的是,拼多多在用戶數激增的同時,GMV並未保持同樣增速。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前12個月,拼多多GMV達到12687億元,同比增長79%。此數字遠低於拼多多一季度108%的增速,也僅有去年同期171%的一半。如果考慮拼多多披露口徑並非單季度GMV,拼多多本季度GMV的增速下滑或許更為嚴重。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拼多多平均單客年消費額僅為1857元,同比增長27%,環比增速為7.8%,放緩明顯。

線下與直播新戰場

近年來,電商平臺們均在傳統業務外布局新戰場。

線下領域,阿里巴巴正和京東爭搶傳統市場。本季度財報顯示,盒馬GMV的線上滲透率超過60%,在全國的自營盒馬鮮生門店達到214家,主要位於一、二線城市中。此外,本季度天貓超市與高鑫零售的合作進一上步提升,阿里為高鑫零售的賦能貢獻的收入達到了15%。

今年3月,支付寶從金融支付平臺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同時將首頁進行改版,推出生活服務專區。本季度財報披露,截至6月30日,餓了麼餐飲外賣的新增消費者中有45%來自支付寶,相比上一季度的40%繼續增加。

甚至菜鳥也在配合阿里巴巴集團大方向對本地服務進行布局。菜鳥驛站在本季度進行戰略性升級,從單一的包裹服務,向團購、洗衣、回收等數位化社區服務中心進化。

京東本季度財報顯示,生活必需的快消品類、家電品類成為此次京東財報的突出項目,兩項業務增長均高於京東整體增速,這意味著京東必須繼續布局同城零售。

今年第二季度京東自江蘇五星電器有限公司收購江蘇五星54%的股權,對價10.3億元並承擔賣方所欠江蘇五星的債務人民幣4億元,江蘇五星成為京東全資子公司;5月,京東宣布與國美完成了1億美元可轉債認購,隨後雙方開啟總計300億元的聯合採購計劃;除此以外,京東還連續戰略投資迪信通、聯想來酷等線下3C相關企業。

本次財報公布前,京東集團更是正式完成對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這是京東首次戰略投資連鎖便利店場景。

而近年最熱門的直播領域,三巨頭更是紛紛投身其中。

本季度阿里巴巴財報中,淘寶直播展現了其重要性。財報顯示,來自淘寶直播的GMV持續同比增長超過100%。

阿里巴巴還首次在財報中公布了帶貨主播的成績——過去一年,淘寶直播上誕生了177位帶貨超過1億元的主播。

京東並未在財報中公布關於直播的更多數字,但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直播作為新興的營銷方式,在第二季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與上述兩家乃至更多電商平臺相比,拼多多儘管在直播方面也有亮眼表現,但管理層僅把直播看作整體戰略的一部分。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拼多多戰略副總裁David Liu稱直播不是一個單獨的市場工具,「拼多多並不直接為直播提供專門的渠道,直播只是賣家為消費者所提供的整個購物體驗中的一個部分。」陳磊則表示,直播是消費者今年展現的一個需求,「我們試圖去抓住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我相信直播是其中的一個,而不是全部。」

技術側重各自不同

電商巨頭身上,微妙的矛盾感正在展現:一方面下沉市場爭奪愈演愈烈,價格戰無休無止;另一方面,所有巨頭們都試圖在身上打上更多「技術流」標籤。

無論如何,技術投資永不過時。

對於三巨頭甚至整個電商領域,阿里巴巴仍是技術層面的領先者。依託阿里雲與達摩院,阿里巴巴已經構建了從底層數位技術到產業數位技術再到上層數字應用的全棧技術能力,同時得益於擁有海量消費者和用戶的應用場景,這些技術能力能夠很快得到實踐應用。

京東正在奮力追趕,並在一些領域展現出不遜於阿里巴巴的能力。京東集團香港上市時,曾宣布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投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關鍵技術創新。本季度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東集團技術研發投入達到75.4億元。基於倉配一體化供應鏈的建設,京東物流在訂單量增至新高的618全球年中購物節期間,在全國範圍內確保京東自營平臺91%的包裹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

拼多多則將主要注意力放在農產品及農副產品方面。根據財報顯示,拼多多嘗試通過新模式、新技術的應用,來提升農產品的流通效率。2020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研發費用進一步攀升至16.62億元,同比增長107%,平臺研發費用佔收入比重為13.6%,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拼多多表示,該項費用主要投資於人才、算法、系統等「無形資產」。其中就包括持續深入探索,通過新模式、新技術的應用與落地,推動農業、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興業務

穩固電商基本盤同時,阿里巴巴、京東兩家老牌電商公司正試圖開拓更多業務邊界。

本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新興業務的代表阿里雲總計實現245.62億元營收(其中本季度123.4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5.13億元呈顯著增長。與2016年上半年的營收23.09億元相比,增長超過10倍。阿里雲營收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共雲及混合雲業務,並反映來自每位客戶的平均收入增長。

另外,菜鳥物流服務的收入為77億元,同比增長54%;阿里文娛集團所屬的數字媒體與娛樂業務,在報告期內實現收入69.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

不過新興業務仍處於虧損中,雲計算業務營收為77.87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人民幣46.98億元,同比增長66%,調整後EBITDA為虧損人民幣3.58億元;數字媒體娛樂業務營收為人民幣63.12億元,同比增長6%,調整後EBITDA為虧損人民幣22.33億元;其他創新業務營收人民幣12.81億元,同比增長21%。調整後EBITDA為虧損人民幣19.65億元。

京東近年來則在服務產業布局保持增長:本季度,京東服務收入佔比為11.4%,連續5個季度高於11%。其中京東廣告、物流收入分別達到334億元和218億元,同比增長41.5%和41.6%。

同時,京東手上還有京東物流、京東健康、京東數科。

以京東物流為例,根據本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75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約1800萬平方米。第二季度,京東物流位於廊坊經開區的「亞洲一號」智能物流中心正式啟用,目前,京東擁有28座「亞洲一號」以及超過70座不同層級的無人倉,形成了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智能倉群。

拼多多在新興業務方面嘗試不多。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拼多多正通過與其他企業聯動撬動新興業務布局。此前有消息稱拼多多或會投資一家物流公司,但最終拼多多與國美零售達成戰略合作,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同時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後服務提供商。

未來:國際形勢、下沉市場、農業

阿里巴巴集團發布財報當晚舉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表示,除疫情外,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張勇說:「我們相信國際貿易和合作仍會繼續,也相信阿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和實踐既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張勇介紹說,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業務重點是幫助美國品牌、零售商、中小商家及農場主,將商品銷往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市場。針對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政策變化,張勇說:「我們正密切關注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的政策變化,跟蹤評估這些變化對阿里可能產生的影響,並相應採取新的合規措施。」

針對三巨頭之間的競爭,張勇堅稱阿里巴巴旗下的零售業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在不同的時刻對不同品類的要求,「我們相信,阿里巴巴的平臺仍然是中國消費者首選的消費平臺。」

儘管京東年活躍用戶沒有拼多多增長迅速,但相比阿里巴巴仍表現優異,這主要得益於京東在下沉市場的活躍表現。

在京東財報電話會議中,徐雷表示:"上半年新用戶的增長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京喜和極速版拉新的效果非常不錯,從品類上來講,生鮮以及居家消費這些品類對拉新的效果幫助非常大,非中心化的場景拉新效果也不錯。"

另外,京東近年來在廣告、服務方面持續布局。徐雷對此表示,需要的是良性可持續發展,「二季度的廣告活躍度相比一季度有了明顯的回升,廣告收入環比也有了明顯的增長。」京東集團CFO 許冉則表示:「二季度的廣告營收增速比產品營收增速快很多,其中一個因素是來自第三方商家的佣金。」

拼多多則將主要注意力放在農產品領域,數據顯示去年拼多多平臺上農產品和農副產品成交額超過了1364億元,成為中國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同比增速保持在100%以上。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臺的涉農活躍商家數量是58.6萬家。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陳磊表示,繼續將提升農產品上行效率作為核心戰略。陳磊表示,農業是一個觸及人群最廣的行業,未來,拼多多將進一步投資於農業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技術和業務,加速農業產品的網上零售滲透率。

針對拼多多本季度GMV的問題,陳磊則回應稱考慮到疫情的影響,「我們非常滿意。」

相關焦點

  • 電商三巨頭交出成績單,拼多多用戶逼近阿里,為何股價還是跌了?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先後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財報京東發布財報後,當日股價漲7.93%,並連漲5日;阿里在財報發布當天有1.01%的微跌,但很快出現反彈並連續上漲;最慘的是拼多多,財報發布當日下跌13.52%,後續也沒有出現反彈,一直在低位震蕩
  • 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巨頭」Q3財報PK
    11月中旬,阿里(BABA.US/09988.HK)、京東(JD.US/9618.HK)、拼多多(PDD.US)相繼發布2020年Q3財報。對此,網經社從營收、淨利潤、GMV、活躍用戶四大指標對上述三家頭部電商平臺三季度業績進行分析解讀。
  • 電商三巨頭財報PK:阿里最賺錢,拼多多用戶漲最猛,京東營收加速
    文 | AI財經社 劉雪兒編 | 孫靜11月16日晚,京東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電商三巨頭的季度比拼正式落幕。阿里和京東老當益壯,背負千億營收還能保持30%的增速。阿里最會賺錢,京東服務收入大增從營收上看,京東以1742億元排名第一,這是因為京東以自營電商為主,營收主要來自商品的直接銷售收入,而天貓、淘寶、拼多多作為平臺電商,掙的是廣告費和服務費。阿里的營收也不錯,達到1550億元,新貴拼多多的營收不到前兩位的零頭,只有142億元。
  • 店寶寶:拼多多用戶量接近阿里 電商三巨頭財報出爐
    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店寶寶:電商三巨頭財報齊發 拼多多最亮眼?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店寶寶最新資訊 > 正文 店寶寶:電商三巨頭財報齊發 拼多多最亮眼?
  • 阿里(BABA.US)、京東(JD.US)、拼多多(PDD.US)新財報PK:誰手上的好...
    要聞 阿里(BABA.US)、京東(JD.US)、拼多多(PDD.US)新財報PK:誰手上的好牌更多? 2020年8月22日 19:01:19 美股研究社本文來源於美股研究社。在拼多多於北京時間8月21日美股盤前對外發布新一季度的財報後,電商三巨頭罕見擠在本周紛紛發布最新一個季度的業績。
  • 財報相繼出爐:阿里、京東、拼多多走向了三岔口
    在疫情影響逐漸消退的二季度,各大公司的財報也相繼出爐,雖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但也掀起了各個領域中的一次次高潮。而在電商領域,隨著京東、阿里和拼多多相繼公布了各自的財報之後,電商領域中的最大高潮也隨之到來。公布財報之後,股價的變動自然最能反映市場對這份財報的滿意程度。
  • 電商「三巨頭」各有千秋 阿里「穩」京東「高」拼多多「快」雲集、蘑菇街、唯品會等「百花齊放」
    每日商報訊 上周,國內電商「三巨頭」京東、阿里巴巴、拼多多很明顯,中國電商已經形成了以阿里、京東、拼多多三足鼎立的狀態。電商「三巨頭」各有千秋 百億補貼仍是長期措施今年第一季度,疫情突發,三巨頭交出了一份慘澹財報:阿里巴巴淨利潤從去年同期258億元縮水至32億元,
  • 弘遼科技:Q2財報,阿里京東拼多多電商三巨頭究竟誰更強
    原標題《弘遼科技:阿里京東發展提速,拼多多卻在「省錢」,電商三巨頭究竟誰更強?》至此,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均已交出二季度成績單。三巨頭接下來的發力重點各是什麼?答案都寫在了財報裡。財報在財報發布後的電話會上,拼多多財務副總裁馬靖解釋了平臺營銷策略的變化,其表示二季度同行在電子產品上補貼激進,但拼多多
  • 店寶寶:電商快速增長到頭了?三巨頭財報發布
    8月21日,拼多多發布了2020年Q2財報。三巨頭財報中還包含哪些信息?我們一起來看。從年度活躍買家的對比來看,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用戶數量分別為7.42億、4.174億和6.832億。先於拼多多發展起來的阿里和京東正在搶奪傳統線下市場,根據財報顯示本季度
  • 電商三強爭霸,拼多多的時間不多了
    拼多多最新財報,月活亮眼,5.68億,直逼阿里,年化GMV增長也不差,但是股價大跌。原因主要是GMV季度增速跌至48%,打破了以前幾乎季季翻倍的神話,市場擔心其高速增長結束,提前進入了瓶頸期。拼多多前期勢頭很猛,那是因為體量小,再加上微信助力,方便的社交電商模式一下子打開了五環外和三四五線市場。但是拼多多的前期定位也影響了其形象和定位,目前的策略主要靠補貼來提升客戶層次,但是如果補貼沒有了,還能留住多少高客單價客戶?單純的價格競爭建立不起來護城河。這涉及到客戶認知、使用習慣、品牌偏見。
  • 拼多多Q3財報
    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Q3財報,本季度營收142.1億元,市場預期122.05億元,同比增長47%。月活躍用戶為6.434億,去年同期為4.296億,同比增長50%。相比之下,阿里三季度月活用戶為8.81億,拼多多進一步逼近。
  • 電商「三國殺」,失速的拼多多遇到天花板了嗎
    年輕的拼多多還在跑馬圈地,用虧損換取規模,當用戶數量繼續無限逼近阿里,或許才是真正的血戰時刻。財報公布後,拼多多股價跳空大跌,截至當日收盤跌幅超13%,股價定格在84美元/股,回吐了早些時候被納入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利好漲幅,重回8月上旬的水平。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又到了電商「三巨頭」扳手腕、秀肌肉的時刻。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三大電商平臺目前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值最高前十大上市公司名單。深燃通過財報,帶大家看看過去的第三季度,電商三巨頭分別做了什麼,以及做得怎麼樣。
  • 深圳勻思談電商三巨頭一季度財報,電商戰「疫」大有收穫
    > 近日,阿里巴巴、京東及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公布一季度財報,向公眾交上各自電商戰「疫」的成績單。勻思了解到,儘管因為疫情的原因阿里巴巴一季度的營收增速放緩,但據財報數據,阿里上一財季總營收 1143 億元,超過市場預期的 1070 億元,同比增長22%。根據拼多多發布財報,該平臺用戶數量首次突破 6 億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6. 28 億,單季度增加 4290 萬,較 2019 年同期,同比增長1. 85 億。
  • 拼多多好兇猛:活躍買家數即將超過阿里
    這次的財報除了營收神馬的很好外,還有兩個大亮點,一是年度活躍買家已經無限逼近阿里,和阿里只差2000萬了;二是拼多多首次實現了盈利。2000萬了,照拼多多的這種增速,很有可能下個季度,拼多多的活躍買家就追平甚至超過阿里了。
  • 電商三巨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三季度營收對比
    每年的雙十一不僅僅是購物者們的節日,更是電商平臺的戰鬥日。早些年阿里獨佔天下的時候,不用雙十一也能創造不少的訂單量。但是如今局面大不相同了,還有其他平臺在和阿里「分羹」。如今也已經形成了電商三巨頭的局勢,說起這電商三巨頭,那自然是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了。
  • 2021,拼多多加速蠶食阿里
    阿里從不缺少「敵人」,但從未遇到過像拼多多這樣,深入自己電商腹地的「敵人」。從螞蟻集團被暫停上市,到阿里巴巴被市場監管總局進行反壟斷調查,阿里迎來了「至暗時刻」。在10月27日觸及最高點319.32美元後,阿里股價開走下坡路。12月25日,阿里股價應「聲」下跌,創紀錄地單日下跳13.34%至222美元。
  • 阿里京東發展提速,拼多多卻在「省錢」,電商三巨頭究竟誰更強?
    至此,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均已交出二季度成績單。三巨頭接下來的發力重點各是什麼?答案都寫在了財報裡。財報發布後,京東股價連日上漲,市值一度突破9000億港元。在財報電話會裡,徐雷也表示:「消費品、生鮮、醫療這幾個品類能夠看到比往年更加強勁的增長,同時中國整個電商的滲透率是在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