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由於詳細述說會觸及平臺規定,固以下文章內容只是簡單述說一些表明情況!
一八四一年起香港為自由貿易港。一百多年來,特別是近半個世紀,隨著國際經濟及多方因素的變化,香港自由港的內涵和功能逐步擴展,成為全世界最自由、最開放、最多功能的自由港。一個昔日寂寂無聞的南海小漁島,已發展成現代化、多元化的綜合性國際經濟中心,成為舉世讚羨的東方明珠。
所謂自由港,就是商品可以免徵關稅自由進出的港口、海港地區或海港城市。世界各國開闢自由港的目的不同,有的是為了發展過境貿易、擴大對外貿易,有的是為了引進外資和技術 ,有的是為了繁榮自由港本身,並帶動全國經濟發展。自由港起源很早,中世紀時就有了。義大利的裡窩那、威尼斯、熱那亞,西德的漢堡和不萊梅等都是早期建立的自由港 。
香港一貫堅持自由貿易政策, 積極支持國際貿易自由化。近五十多年來,香港對進出口有形貿易基本上沒有管制。對本地廠商出口商品,不提供任何優惠和特權;對進口商品也不設置關稅壁壘。香港對進出口的一般商品,不收關稅。
香港的進出口貿易手續十分簡便。一般只要在貨物進出口十四天內報關,無須事先批准。報關需要的證件很少。進口商在卸貨前不必申報免稅商品;如果貨物需要檢查,通常在卸貨前進行。香港僅有的少量貿易管制,是為了履行國際義務和保障本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只有危害公共衛生或安全的商品、應納稅商品和受限制商品,以及對某些特定國家的進口或出口,需要領進出口許可證。
香港的無形貿易,包括出入口航運、空運、旅遊、外國使用港口、機場及在港消費、保險等等,都沒有管制。香港的金融市場開放。金融企業開辦和經營自由,本地銀行和外資銀行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香港的外匯市場成為完全開放的自由外匯市場,港幣和外幣在當地可以自由兌換。此外,還實行人員進出自由。外地人到香港投資辦企業、探親或旅遊,手續都很簡單。香港人進出香港,也是十分自由的。
香港自由港經過多年的演變,已發展成為經濟結構多元化的自由港。今天的香港,已是金融、貿易、航運、旅遊、信息等多項國際中心。
香港自由港的功能不僅方面多,而且結構完善,能量很大。形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欣欣向榮的局面,並且對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這一特點,也是目前世界各地傳統的自由港、自由貿易區、出口加工區和某些以發展旅遊業為主或以發展岸外金融業為主的特殊自由港等自由經濟區所無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