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簡單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的實現方式

2021-01-06 RFID世界網

  1 總體方案設計 
  
  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是由應答器、閱讀器及應用支撐軟體等幾部分組成。應答器採用直流電源供電,它主要由編碼電路、載波振蕩電路、調製電路和發射電路構成。該方案簡單易行,電路簡單。但這種應答器必須採用電源供電,否則電路無法工作。

  將應答器看作有源應答器,在閱讀器設計部分,將接收到的微弱電壓信號進行放大,在利用解調電路取出有用信號,經過判別電路後再利用解碼晶片,最後利用顯示控制電路顯示閱讀器接收到的數據。所示該方案電路設計簡單,容易硬體實施,可行性好。

  2 電路的理論分析與計算

  2.1 耦合線圈的匹配理論

  作為電磁能量的發射裝置一耦合線圈,必須考慮其匹配問題。耦合線圈在無線識別系統的工作頻率範圍內表現為阻抗ZL,為了實現與系統的功率匹配,必須通過無源的匹配電路實現阻抗轉換,使功率無反射地傳輸到耦合線圈。可以利用少量組件來實現相配的匹配電路。

  本設計使用了該匹配電路,實現了阻抗匹配。要確定匹配電路的參數,需要測量出線圈的電感LS和導線的歐姆電阻RLS。

  2.2 應答器的發射電路分析

  在應答器的發送器部分,首先由頻率穩定的石英晶體振蕩器產生所需的工作頻率的信號。振蕩器信號被饋送到由信號編碼的基帶信號控制的調製級。此基帶信號就是鍵控的恆壓信號,在此將二進位數據以串行碼的形式表示出來。根據調製器的類型,執行對振蕩器信號的ASK或FSK調製。此時基帶信號會被直接饋送到頻率合成器,再通過功率放大使調製後的信號達到所需電平,然後將調製後的放大信號輸出耦合到初級線圈。

  2.3 閱讀器接收電路分析

  閱讀器接收電路由耦合線圈、放大器、解調器、解碼器和顯示部分組成。通過耦合線圈所得的電壓信號經過放大器放大後,再經解調器解調得到載波信號,再經解碼器解碼和顯示電路得到應答器所發送的數據。

  3 程序及電路的設計與計算

  3.1 閱讀器電路的設計計算

  本次所設計的閱讀器電路由耦合線圈、放大電路、解調電路、解碼電路和單片機顯示電路組成。耦合線圈及放大器電路設計如圖4所示。為了使閱讀器線圈的耦合效率高,可將通過該線圈並聯可調電容,使其諧振頻率和應答器的工作頻率一致,使閱讀器線圈工作在諧振狀態,並聯諧振迴路的諧振頻率可由式(1)計算:

  式中L為線圈的自感係數,測試得L=12.60μH,f為應答器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由於具有並聯電容器的閱讀器線圈在諧振頻率13.56-MHz激勵時,電壓明顯上升,因此應答器的工作頻率選為13.56MHz,理論計算出C=10.9pF。

  屬於高頻小信號放大器,S8050的fT典型值為200MHz,則電流放大倍數約為: 

  3.2 應答器電路設計計算

  編碼器設計由撥碼開關和編碼晶片VD5026構成,信息由撥碼開關生成。


編碼器電路

  載波振蕩器採用74HC14構成的環行振蕩器,功耗小,最小工作電壓低,適合於3V電池供電。振蕩器反饋中接入13.56MHz晶體濾波器,載波頻率穩定度高。

  調製器由高速CMOS器件74HC00構成,實現ASK調製。調製波形如圖所示。調製輸出信號經反向後直接送諧振迴路。


振幅鍵控信號波形

  3.3 程序設計 
  
  VD5027解碼正確時,17管腳輸出高電平,4位數據由管腳10、11、12、13輸出。因此單片機設置為中斷模式,VD5027的17管腳經反向後接在單片機的中斷0入口處。主程序為休眠等待狀態,當有應答器且解碼正確時,響應中斷服務子程序,顯示相應的信息。其流程如圖所示。 


顯示程序流程圖

  3.4 總電路圖設計

  根據前面的分析設計,在麵包板上安裝調試正確後,焊接印刷電路板,測試結果正確。

  4 識別裝置工作流程圖

  識別裝置工作流程如圖所示。此無線識別裝置由手動輸入信息,經編碼器編碼,採用ASK調製方式,載波為13.56MHz,經線圈耦合發送。閱讀器將接收到的ASK信號放大後,經二極體包絡檢波,送至數字恢復電路後,再解碼。解碼正確時,由單片機顯示結果。


識別裝置工作流程圖

  5 測試方案與測試結果

  5.1 電感線圈測量

  測量設備:QBG-1A型高頻Q表。

  測試結果:電感線圈匝數N=10匝,電感線圈直徑D=6.9cm,

  閱讀器電感線圈Ll:12.73μH,應答器電感線圈Ll:12.60μH,

  分析:兩電感線圈匝數、直徑相同,但電感量不同,主要是電感由手工繞制,因此因鬆緊、間隙不同造成。

  5.2 編碼器VD5026測量

  測試設備:數字示波器DS5062M。

  測試結果:輸出為波形較好的方波信號。

  振蕩頻率f=22.872kHz,幅度Vpp=3.00V,Vmax=2.24V,Vmin=0.00V。

  5.3 載波振蕩器測量

  測試設備:數字示波器DS5062M。

  測試結果:頻率:13.56MHz幅度Vpp=1.40V

  波形失真分析:振蕩器是由非門構成環行振蕩器,有門延遲時間。LC器件能夠存儲能量,故LC振蕩器波形較好。

  5.4 調製輸出波形測量

  測試設備:數字示波器DS5062M。

  Vpp=4.12V,Vmax=2.24V,Vmin=-1.88V。

  5.5 識別測量

  5.5.1 誤碼測量

  測試方法:在應答器上通過撥碼開關設置0000-1111,在閱讀器上用4個發光二極體顯示和一位數碼管顯示0-F。

  測試結果:應答器撥0000-1111,閱

讀器相應顯示0000-llll,數碼管顯示0~F,測試結果正確,誤碼率為0。

  5.5.2 傳輸時延測量

  測試工具:手機秒表

  測試方法:從應答器信息改變,到閱讀器顯示出的時間間隔。

  測試結果:0.79s<1s。

  5.5.3 識別距離測量

  測試工具:直尺。

  測試方法:改變應答器與閱讀器間電感線圈的距離,並觀察閱讀器顯示信息是否與應答器相同。

  測試結果:穩定傳輸距離5.5cm,最遠識別距離8.3cm。

  5.6 功耗測量

  測試工具:天宇TY360萬用表。

  測試方法:採用萬用表測量電壓U和電流I,則功耗P=UI。

  測試結果:a.閱讀器:U=5V,I=50 mA,P=UI=5x50=250mW。b.應答器:U=3V,I=8.5mA,P=UI=3x8.5=25.5mW。

  通過以上測試數據可以看出設計是可行的。

1

相關焦點

  • RFID射頻識別系統
    RFID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英文全稱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感應式電子晶片,近接卡、感應卡、非接觸卡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灰塵汙染等惡劣的環境,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替代條碼,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
  • RFID射頻識別系統詳解
    RFID射頻識別技術  RFID的英文全稱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感應式電子晶片,近接卡、感應卡、非接觸卡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  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灰塵汙染等惡劣的環境,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替代條碼,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
  • RFID射頻識別技術詳解之RFID系統構架與基本原理
    RFID射頻識別技術 RFID的英文全稱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感應式電子晶片,近接卡、感應卡、非接觸卡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幹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 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操作快捷方便。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灰塵汙染等惡劣的環境,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替代條碼,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
  • 你想剪掉衣服上的射頻識別標籤嗎?rfid標籤衣服有什麼用?
    現在,rfid標籤這個概念很模糊,甚至不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存在,也不知道它在服裝行業的重要應用,但rfid標籤作為重要的防盜識別,可以有效地進行防盜,在各大服裝銷售點被廣泛使用。 今天詳細說明是剪rfid標籤的衣服還是有服裝rfid標籤的衣服。  第一,rfid標籤的衣服要剪嗎? 對商家來說意義重大。
  • 工業RFID應用之基礎篇(四):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打開APP 工業RFID應用之基礎篇(四):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gzchenkong2018 發表於 2020-05-13 10:16:57
  • 超高頻rfid讀寫器在門禁系統的應用—廣州健永科技
    門禁系統作為一種新型現代化安全管理系統,集自動識別技術、計算機控制信息管理措施為一體,涉及電子、機械、光學、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生物技術等諸多技術。隨著自動識別技術的發展,超高頻RFID門禁管理系統已經成為了安防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於工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交通運輸控制管理等眾多領域。基於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門禁系統是今後門禁系統建設的發展方向。
  • 圖書管理系統應用智能RFID有哪些優勢?
    它的技術發展很快,特別是與傳統的條形碼和磁條技術相比,它具有明顯的優勢,從傳統的簡單的自助借還圖書到現在實現的各種智能功能,發展的速度很快。文章主要介紹圖書管理系統應用智能RFID有哪些優勢,為我國圖書、檔案管理人員,乃至借閱愛好者提供哪些便利?
  • rfid手持機有哪些功能?
    在介紹rfid手持機功能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rfid,rfid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化識別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
  •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工業中的常見應用
    隨著物聯網的興起,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中國迅速發展,RFID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自動識別技術,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系統由RFID讀寫器和RFID標籤和天線組成,也就是詢問器和問答器與信號傳播器,用於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
  • 解讀固定式rfid讀寫器是什麼及應用
    rfid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化識別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識別過程無需人為幹預,可工作在很多惡劣環境。可識別運動物體,比如高速路上行駛的汽車;且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籤,比如無人零售的rfid售貨櫃裡的各種商品。rfid系統基本組成包括rfid讀寫器、天線、rfid標籤。工作時,rfid讀寫器發出查詢信號,rfid標籤收到後,將信號的一部分能量用於標籤內部工作電源,另一部分信號經過rfid標籤內部電路調製後反射回rfid讀寫器。
  • rfid讀寫器工作原理
    rfid讀寫器通過天線與電子標籤進行無線通信,可以實現對標籤識別碼和內存數據的讀出或寫入操作。典型的rfid讀寫器一般由射頻模塊、控制單元以及天線組成。rfid讀寫器的天線可以內置也可以外置。rfid系統的組成rfid電子標籤:電子標籤又稱為射頻標籤、應答器、數據載體;rfid讀寫器:讀取電子標籤的設備;rfid天線:在標籤和讀寫器之間傳遞射頻信號,天線的設計對讀寫器的工作性能有影響
  • 超高頻RFID技術可讓管道巡檢追溯變得更加智能化
    國家及當地政府在油氣管道安全防護層面資金投入了很多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資金,但管道安全事故經常發生,不但導致極大的財產損失,還經常造成 傷亡和空氣汙染,給大家的一切正常生產製造、衣食住行,乃至國家安全都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危害;超高頻射頻識別技術讓管道巡檢追溯變得更智能化吧!
  • 詳解RFID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原理(附圖)
    軟體系統完成信息的處理和應用,通信設施負責整個RFID系統的信息傳遞。 從電子標籤到讀寫器之間的通信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RFID系統一般可以分成兩類,即電感耦合系統和電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統。電感耦合通過空間高頻交變磁場實現耦合,依據的是電磁感應定律,電感耦合方式一般適合於中、低頻工作的近距離RFID系統。
  • 一篇文章揭開了射頻識別的神秘面紗
    其實RFID一點也不神秘,只是這個縮寫聽起來是「高大上」,RFID (無線射頻識別)其實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倉庫、物流、車輛、人員、定位等使用非常多,數據信息收集的大幫手  例如,在零售店廣泛使用的條形碼,條形碼改變了零售業整體的行業面貌,但RFID的理念也一樣,具有RFID的適用範圍廣,適合惡劣環境,數據量多,成本高的缺點。
  • 多種RFID標籤標準的射頻識別閱讀器設計
    通過加載不同的軟體代碼,仿真閱讀器可以實現對不同頻段,符合不同標準的RFID標籤進行讀寫。通過與標準閱讀器的讀取結果進行比對,仿真閱讀器實現了對RFID標籤攜帶信息的讀取,節約了需要配置各種不同類型閱讀器的成本。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利用射頻信號的空間耦合及反向散射特性對目標對象進行自動識別以及數據交換的技術。
  • rfid讀寫器的組成部分包括什麼_rfid讀寫器的主要功能
    RFID讀寫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又稱為「RFID閱讀器」,即無線射頻識別,通過射頻識別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無須人工幹預,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RFID標籤,操作快捷方便。
  • RFID圖書管理系統的應用
    RFID技術可以實現萬物的相互連接,管理各種物品,圖書館藏書無數,使用RFID圖書管理系統的應用技術,實現科學化管理。RFID技術是一種綜合了自動識別技術和無線電射頻通信技術的應用技術,是一項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近幾年RFID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圖書館的關注。
  • 基於RFID的嵌入式系統是如何實現的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對目標加以識別並獲取相關數據。 二、RFID技術基本模型描述 射頻識別的基本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電子標籤又稱為射頻標籤、應答器、數據載體;閱讀器又稱為讀出裝置、掃描器、讀頭、通信器、讀寫器(取決於電子標籤是否可以無線改寫數據)。電子標籤與閱讀器之間通過耦合元件實現射頻信號的空間(無接觸)耦合;在耦合通道內,根據時序關係,實現能量的傳遞和數據交換。
  • 醫用rfid標籤印表機哪一種比較好用?
    rfid標籤印表機是指專門列印RFID標籤的一類印表機,rfid標籤印表機是在普通條碼印表機的結構基礎上,增加了RFID技術包括RFID設備模塊、控制單元以及閱讀器天線。不過其列印原理與條碼印表機是一樣的,一般都有熱敏和熱轉印列印模式,不同的是,除了將數據信息可視化列印在標籤紙表面,rfid標籤印表機還可以通過天線與RFID標籤進行無線通信,實現對標籤的識別碼和數據信息的讀取和寫入。醫用rfid標籤印表機即是在醫療機構環境下使用rfid標籤印表機,是需要配合醫療環境、醫護人員操作流程而開發設計。
  • rfid種類許多?可辨別距離也不相同!
    以前,談了許多介於物聯網中物體怎樣連接網絡的技術,而事實上物體的標誌才是物聯網實現的第一步,便是咱們要唯獨地標誌與區分每一個物體。物聯網中的標誌技術關鍵是rfid與nfc無線技術,最開始標誌技術的代表是rfid後來跟著行業的拓展又延伸出nfc技術,現在這兩種技術在物聯網標誌中發揮出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