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日,新年伊始,貴州一名新郎官,在本該美好的日子,卻遭遇人生重創。
只因為給新娘子準備的紅內衣買小了,新娘家大發雷霆,堅決不發親。
從凌晨十二點鬧到中午拜堂時間,新娘子不肯更衣打扮。
男方苦求多次後放棄,回到酒店向眾親友宣布退婚。
布滿鮮花的婚禮現場,一片繁華熱鬧,哭到停不下來的準婆婆,分外悽涼。
這不是電影情節,這一幕就發生在今天上午,貴州遵義。
我是餘年,關注世間百態,體味人情冷暖,關注我,不會錯。
迎親隊伍在新娘家門站了幾個小時
全國各地婚禮風俗不盡相同,隨著社會發展,無論大江南北,人們都開始摒棄繁文縟節,一切從簡,只要雙方開心就好。
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嫁對了人,比婚禮的形式更重要。
前些天,貴州某地「攔親酒惹怒新郎,新郎官扔掉捧花扭頭就走」的視頻曾引發熱議。
一些早該摒棄的陳舊婚鬧環節,早該取締。
本以為經歷了「攔親酒翻車」事件,年輕人的婚禮會少一些磕磕絆絆,沒想到才一個多月,又發生了因「結婚風俗」而導致的悲劇。
事情發生在1月2號,貴州遵義。
早晨天都亮了,人們發現半夜就已經到達新娘家門口的男方迎親隊伍,還沒有進入女方家門。
化妝師、攝影師、男方來接親的親屬們,被擋在大門外。
喧鬧的人群中,準新娘一臉素顏,穿著日常棉服,在斥責新郎的疏忽。
原來,男方給新娘子準備的新內衣買小了,穿不進去,女方父母大發雷霆。
按照女方這面村莊的風俗,男方來迎親要行「上頭禮」,新娘子沐浴更衣,要穿著婆家準備的新衣服出嫁,不能穿走娘家的舊衣裳。
新娘子從頭到腳,從裡到外的衣服,包括鞋子,都要新郎家提前準備好,迎親時候拿過來,新娘子穿戴好了,再開始梳妝打扮,準備發親。
問題就出在了這裡,新郎官的迎親隊伍,大半夜十二點多就到了,等新娘換衣服時才發現上面的內衣買小了。
大半夜根本沒有內衣店營業,買不到合適的新內衣。
男方提出給女方1000元錢作為補償,或者天亮再去買,但女方家人不依。
從新郎家到新娘子住的地方,只有半小時車程,但就是這20公裡路,成了新郎官的噩夢。
化妝師、攝影師、新郎官的兄弟家人們,全都上來勸說,但依然無效,女方不同意任何解決辦法。
眼看到了拜堂的時間,酒店那面的親戚朋友都到了,新郎官最終含恨扭頭離開。
浩浩蕩蕩的接親隊伍,怎麼來的,怎麼回去了。
等在酒店的準婆婆,得知兒子獨自回來,早已哭成淚人,而準公公勉強維持著笑臉,在門口招待前來參加婚宴的親朋好友。
布滿鮮花的禮堂,本該站著新娘子的地方,站上了新郎官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強忍著憤怒和悲痛情緒,將婚禮變成了新年聚會,鞠躬答謝親友。
婚慶主持人的婚慶祝福,也變成了新年賀詞。
下面參加婚宴的家人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早已訂好的婚宴,在壓抑的氛圍中按時開席。
餘年看法
生活不是電視劇,但生活比電視劇更曲折離奇。
看到女方因為一件衣服的這麼小的事,鬧到退婚收場,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有人覺得,新郎官不提前問好尺寸,疏忽失禮,就不要女方鬧。
更多人覺得,是女方不識大體。
餘年覺得,能被一件內衣擊潰的婚禮,可能從開始就不值得舉行。
聽司儀介紹,男女雙方是自由戀愛,認識已經一年有餘。
聽到這,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自由戀愛的新人,卻輸給繁文縟節?
是真的對內衣不滿意,還是根本就對這段感情存懷疑?
從接親現場看到,新娘子在自己大喜的日子,不修邊幅,毫不忌諱的當眾斥責新郎的過失。
沒有一點即將出嫁的女人幸福的樣子。
客觀來說,從男方準備的婚禮現場可以看出,男方飽含誠意,但從女方的態度,完全看不到半點想要和解的意思。
也許雙方最大的問題,出在感情還沒有發展到結婚,卻急急開始走婚姻的形式。
小結
婚姻是愛情到位後的莊嚴宣誓,不是試探和考驗對方的時機。
希望經過這件事,年輕人能更慎重的對待婚姻。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