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18歲前先別給孩子買這些保險,90%當媽的都後悔了

2020-12-24 保溫評

一聲呱呱哭聲,從擁有寶寶那一刻,絕大部分父母都會想:要給孩子能力內最好的。

於是當媽的都在孩子出生之後,趕緊安排上了保險。

反正,全聽朋友親戚一頓說,參加幾次媽媽會,聽說大家都買了什麼保險,自己也跟著7788買了一大堆保單,反正孩子就要給他最好最全面的,結果保障什麼都全然不知!

小保今天就來聊聊:孩子 18歲前的保單如何斷舍離

同樣也適用於正計劃給孩子配置保險的爸媽們

不買貴,只買對,媽媽們務必記住以下幾點!

1. 孩子壽險不用考慮

壽險是成年人的必備保障,可以對衝家庭責任風險,誰賺錢,誰需要。

而且壽險是以生死為標的的,是被保人經濟價值的補償。小孩子有經濟來源麼?沒有!他/她只是一個碎鈔機。

很多爸媽會說給孩子買壽險,可以贏在起跑線,畢竟年齡小身體優保費低,早早配置可以讓孩子無後顧之憂~

終身壽通常都是用作資產傳承,為子孫考慮的,現在就給只有幾歲十幾歲的孩子規劃這些,是不是也太超前了吧?!

2. 孩子的教育金要慎重考慮

什麼叫教育金呢,就是以你現在的錢做一個未來儲蓄計劃。比如告訴你20年後你將有30萬,用於給孩子出國留學、買房子或者作為大學的生活費。

既然是儲蓄,還不如放銀行呢,銀行還能隨存隨取,而教育金可能要鎖個10年20年的才能達到那種狀態。

對大部分家庭來說,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那些一旦發生在孩子身上,經濟財務不可承受的風險,比如沒錢治病。

教育金等年金的配置優先級,永遠排在保障類產品之後。

3. 孩子的萬能險都是坑

市場上保險代理人吹的最多就是萬能險,打著萬能的旗號,號稱「有病賠錢,沒病返錢」。

但是這種全能的保險,實際上給你的保障等同於沒有。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每年交10000元的保費,有15萬的重疾、10萬的身故,20年後有4000元的教育金。

它把你用來的保障的錢分去一部分給了理財,導致實際保障不足。看似面面俱到,都給孩子規劃得完美無缺,實際無比雞肋。

孩子現階段最需要的大病保障只配置了10萬,一場重疾治療的費用基本都要50萬,一旦生病,這樣的保險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4. 孩子的意外險側重考慮

孩子的天性好動,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磕磕碰碰總免不了,跑醫院是家常便飯。

孩子的意外險,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因為意外造成的受傷的治療費用。

意外險種類很多,關注點應在意外醫療的部分而非意外身故的責任。

而意外醫療,是最常用的理賠的責任,需要關注的是免賠額度、報銷範圍、報銷比例,因為這些條件決定了一次醫療到底我們能報銷回來多少錢~

5. 孩子的重疾險側重考慮定期

買保險的目的,買保險是為了抵禦風險,是為了極端狀況下依然能保證家庭的正常運轉。

而且,保險配置不是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要隨著經濟狀況、醫療費用的變化去調整保額。

要知道,給0歲寶寶買一個終身不帶身故的重疾險,50萬保額,保費不超過2000元,如果是保到30歲的定期重疾,也就600來塊。

總結:

定期重疾險:價格便宜,繳費壓力小。

終身重疾險:繳費壓力稍微大些,但長遠看更划算。

預算充足,直接上終身,預算不足,就買定期。

這一期的乾貨分享就到這裡,關於孩子保險的任何困惑,都可以在留言中一起交流。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給朋友哦,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保險乾貨!

相關焦點

  • 寶爸寶媽們,這個「放入購物車」的商品,應該「立即購買」了…
    1、近90%寶媽,每月為娃買貨根據《2019年中國90後媽媽消費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近九成的90後媽媽,嬰孩類消費的頻率為每個月1次以上,其中每個月消費1-3次的比例最高。並且為娃買貨的力度不低呢,有超過三成媽媽,每個月純嬰孩類的花費金額就超過5000元!
  • 全職寶媽在家獨自帶娃,買圍欄後悔了嗎?
    有些寶媽甚至連上洗手間的時間都不放心,要把寶寶抱進洗手間一同如廁,基本上寶寶一天都是「掛」在了寶媽身上,唯一僅有的私人空間就是當所有寶寶乖乖入睡後,寶媽熬夜「熬」出的那麼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其實寶寶圍欄這個物件,並不是寶媽們不知道,而是因為有著各種因素讓許多寶媽望而止步。本奶爸當初也有跟孩子他媽因為圍欄有過爭執。
  • 為何現在很多女生都怕生孩子?她們眼裡的原因,直戳寶媽們心窩
    而這個原因,也直戳寶媽們的心窩子!因為,不少寶媽都是付出很多,卻被家人所忽視。 女孩兒們怕生孩子的原因,直戳寶媽們心窩子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因為這個愛,很多母親甘願為家庭無私奉獻,哪怕明知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也甘願將這個家經營下去。
  • To寶爸寶媽:你給孩子買重疾險的所有要求,這些都能滿足!
    為無數寶爸寶媽提供兒童保險配置建議之後,我們發現其實父母對於兒童重疾險的需求不外乎三點: 第一,預算不是很充足,又想給孩子高保額,該咋辦? 第二,有沒有保障終身的,也不是很貴的,還能賠的比較多的產品呢?
  • 6歲孩子進入換牙期,寶媽日常這麼做,孩子牙齒才會既健康又漂亮
    文|小豆芽育兒記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不但可以提高孩子顏值,還會讓孩子更健康,說話更流利,因此寶媽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護理孩子的牙齒,尤其是每一個關鍵時期。6歲孩子進入換牙期,寶媽別大意張女士的女兒今年5歲了,不但聰明伶俐,在幼兒園裡也是數一數二的小美女,可張女士最近卻因為女兒的牙齒發了愁。
  • 90後寶媽冒雨接孩子,當鏡頭對準孩子時,網友落淚:為母則剛
    隨著時間的推移,90後也已經到了婚嫁育兒的年紀。由於絕大多數時候,90後在長輩們心目當中的印象是冒冒失失的小孩,所以在成為父母之後,很多長輩也總對他們照顧孩子一事感到不放心。
  • 寶媽不妨試試這些小妙招
    90後寶媽:我們家孩子8個月就學會自己上廁所了。85後寶媽:呀,你們家寶寶這麼棒呀!我們家寶寶穿開襠褲,一歲半才學會自己上廁所。90後寶媽:現在不讓給孩子把尿,穿開襠褲的,老把尿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的呀80後寶媽:是的呀!我們老大給婆婆帶的經常把尿,穿著開襠褲滿地跑,那時候是我一邊打一邊學會的自己上廁所,現在老二我說什麼都不讓再給他穿開襠褲和把尿嘞,現在我家寶寶1歲多就已經會上廁所嘞。
  • 「我媽帶孩子,你哪裡辛苦了?」寶媽回娘家兩周,寶爸終於知錯了
    寶媽氣得回娘家,寶爸直言很後悔 小麗生完孩子沒多久,婆婆便過來幫忙照顧月子,在婆婆的照顧下,小麗月子確實恢復得很快。可是很快小麗便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小麗出了月子期,婆婆以照顧孩子為由,繼續住在家裡,小麗也不好多說什麼,怕被丈夫說不孝。
  • 寶媽們,如果你加入的育兒群有下面這些特徵,趕緊都退了吧
    現在是資訊時代,手機是掌握信息的工具,手機微信群是母親們共享育兒經驗的重要途徑。是,作為寶媽想要獲得育兒經驗,也需要識別能力。如果你加盟的育兒群有以下特點,不建議你一直呆在裡面。為了孩子也要趕緊逃跑。因為並非所有的育兒群都是積極向上的。
  • 寶媽求助,孩子12歲還在「吸母乳」,不給就發火,網友:活該
    說到斷奶,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都是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尤其是當寶寶因為斷奶而哭鬧不止的時候,當媽的看在眼裡更是難受,以至於不少寶媽雖然屢屢下定決心給寶寶斷奶,但卻也屢屢斷奶失敗。前不久曾在網上看到這麼一件令人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名12歲的男孩竟然還未斷奶,每天依舊是一天三次地喝著母乳。
  • 「媽,我能買可樂嗎?」兩個寶媽的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其實零食是可以允許孩子接觸的,只要不過分就好,因為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的,父母們強行的反對也許會起到反效果。「媽媽,我能買可樂喝嗎?」兩種寶媽的回答方式完全不同洋洋和華華是兩個比較要好的小朋友,而且兩家是鄰居,碰巧兩個孩子在一個班級裡面,但是兩個孩子在性格方面卻有很大差異,這也是源於兩個孩子的媽媽從小到大對孩子細節方面的把控很不一致。當孩子問出「媽媽,我能買可樂喝嗎?」
  • 為什麼全職寶媽越來越多?不是孩子沒人幫著帶,三個原因很現實
    此外,世俗觀念中,孩子和家務仿佛就是媽媽的責任,因此人們才會理所應當的去要求媽媽為了家庭做出犧牲。一位90後全職寶媽的自述在網上有個帖子叫「當一個全職媽媽有多無奈?」貼主是一位90後的全職媽媽,她曾經也是一位職場媽媽,但為了照顧孩子又不麻煩老人,因此她選擇了放棄事業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她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6點半前給老公和孩子分別做好不同的早餐,等時間差不多了就得叫孩子起床,哄著他洗臉刷牙,吃完早飯再送孩子去幼兒園。
  • 孩子第一份保險買什麼?專家的推薦值得一看!
    這讓寶爸寶媽操碎了心。年紀小小,保費卻不少。如何規劃孩子的保險?給孩子買保險容易忽略哪些問題?7月2日中午,明亞保險經紀資深總監郭衝、彩虹慧保聯合創始人劉志浩做客中國財富APP直播間,回答如何給家裡的「熊孩子」買保險。由於直播間裡寶爸寶媽們的問題數量很多,種類也很豐富,小編本次不僅整理專家觀點乾貨,還有「快問快答」,供各位「品嘗」。
  • 5歲兒子半年近視1000度,送醫檢查出原因後,寶媽後悔不已
    5歲兒子半年近視1000度,送醫檢查出原因後,寶媽後悔不已如今隨著電子信息技術與通訊產業的發達,幾乎人手一個智慧型手機,與之相關的甚至還配備有平板、筆記本、電子書等等一全套設備,而更令人吃驚的是,現在的幾歲小娃娃都會沉迷於手機中「會移動的圖案」
  • 寶媽嫌孩子長得醜,親自給孩子「割雙眼皮」,網友怒斥寶媽無知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小朋友們的顏值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遺傳因素、後天環境影響等等,所以父母們相比較於在意孩子的顏值長相,還不如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孩子的氣質以及內涵培養上。另外,如果父母們過分在意孩子的顏值,很有可能還會對孩子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 40歲寶媽深夜發朋友圈「我後悔生二胎了」,看了讓人心疼
    40歲寶媽深夜發朋友圈「我後悔生二胎了」,看了讓人心疼鄰居的王姐是一個40歲的二胎媽媽,因為結婚的時候就已經30多歲了,生老大的時候已經35歲,生老二的時候也已經38歲,因為雙方父母的年齡比較大了,身體也不好,沒法幫他們帶孩子。所以王姐只好辭職,在家裡做起了全職主婦。
  • 這些嬰兒溼巾「有毒」,很多寶媽還在買給孩子用,媽媽要趕緊自查
    而很多家有寶娃的爸媽,就喜歡買一些嬰兒專用的溼巾放在家中或隨身帶著些,給寶寶擦手、擦玩具和清理屁屁的時候都可以用到。買給孩子用的東西,首要考慮就是安全性和清潔性,只要質量過關,售賣的價格稍微貴點兒也無所謂。但這些嬰兒溼巾,真的可以讓寶寶遠離那些細菌病毒嗎?
  • 那些年 我媽在家長會上賣保險
    因為我和小夥伴們玩鬧吸引了很多家長在媽媽的保險攤位前駐足,她便很希望我下了學去陪她擺攤兒,我卻越長越大,不再愛往跟前湊熱鬧,放學回家走進小區也緊貼著大門的另一個邊快速閃進去。後來我媽沒再叫我去陪她,我們都有了很多功課,我的小學五年級奧數,她的保險推銷話術。
  • 年底生娃潮來了,寶寶保險怎麼買?
    另一方面,最最最讓寶爸寶媽們關心的還是「少兒常見病」核保。這裡萊斯利為大家列了個核保清單,得過這些病的寶寶們也有機會買上健康險:表格顯示,即使生過病,如果在已痊癒達3個月至3年不等的時間後,再為寶寶進行投保,還是有很大機會可以買上健康險的。
  • 生完孩子親友們送這幾件物品,寶媽們收好別客氣,比新的還好用
    早些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往往是一個孩子的物品這個孩子不用了,還會有好多親友們找上門「要」。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作為父母,都想著不管什麼只要是孩子用的就都給娃買新的,畢竟買得起也不差錢。其實錯了,孩子用的某些物品,其實新的反而不如舊的好。新手寶爸寶媽們也不要想著什麼東西都給孩子買新的就是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