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在輔導小學生的過程中,經常感覺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對數學問題感到為難,甚至逃避學習數學,為此很多家長也很困惑,經常痛苦不解地問,孩子也參加了很多輔導班,也刷了很多題,為什麼數學成績提不高?學數學的興趣也沒有提高?……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努力想找到一本能讓小學生讀得懂的、有趣的數學科普讀物,能讓一些數學概念趣味化。以便讓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數學的世界,這樣的讀物在當時根本找不到,後來一個很偶然的機緣我看到了漫畫家豐子愷說過的一段話:
我一直沒有嘗過數學的興味,一直沒有遊覽過數學的世界,到底是損失!最近我稍微彌補了這一損失,便是《數學趣味》這冊書裡的文章。我與燻宇相識後,他便做這些文章。他每次發表後,我都讀,而誘我讀的是書裡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不知不覺地被誘進了數學的世界裡去。
於是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著迷,《趣味數學》來歷還真不小,她是民國時代極其著名的一位數學教育家劉薰宇的經典科普著作,
作者劉薰宇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出版家,1919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教育北京師範數理系,先後在河南省立第一師範,湖南常德第二師範,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上海大學附中上海立達學園等任教,1928年留學法國,在法國巴黎大學研究數學,非常重視數學科普著作的教育意義和作用,1930年回國後,在立達學園工作,並在濟南大學,大廈大學,同濟大學等校任兼課教師,1937年以後,在貴陽高中、西南聯大任教。1949年任貴陽中學校長,1950年調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擔任副總編輯,曾審定全部中小學的數學教材,並親自參加編寫。
他們畢生翻譯和編寫了很多數學史,數學故事,數學趣味意識等方面的著作,對當時的數學教育產生了極為積極的影響,其中我國現代數學家和教育家,劉薰宇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的數學著作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
比如說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獲得諾貝爾得主楊振寧就說:
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一位數學家,寫過很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早在中學時代由於偶然的機會,我讀了他一個關於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於是我對數學發生了濃厚興趣,而且發現了自己的數學能力。
著名數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獲得者谷超豪院士說,我很早就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中學時期除了好好學習課本外,我還看了不少課外書,記得看了劉薰宇的《數學園地》,其中有一段講述了微積分思想,從什麼是速度講起,當時在學中學物理課,我自以為很懂得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然而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原來速度概念要用到微積分才能精確了解,於是對數學愈發的感興趣了。
可見,一套好的數學書,連大師們都為之喜愛。
數學不僅僅是學科的基礎,更是人類認知世界最底層的思維方式。
數學三書--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推薦這樣一套可以打通孩子數學思維的寶藏書,讀懂了這套書,孩子將不用再用刷題的方式來獲取高分了。
下面簡要介紹數學三書--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
第一本是《馬先生談算學》:劉薰宇強調用圖解法直接來解決算術問題,這不單便於觀察和思索,而且還可使算術更切近於使用一點圖解,本來已溝通了代數和幾何而成為解析幾何的骨幹,所以若從算術起就充分的運用它,我想這不單對於進一步學習學習算學中的其他部門有著不少的幫助,而且對於學理工科乃至於統計等也是有益的
本書劉燻宇先生化身為馬先生,在裡面講解了一百多道數學題,主要是通過趣味性方式,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馬先生談算學》充分體現了劉燻宇對數學的態度,一方面認為人人應該學習數學,但不是說人人都要當數學家,一方面認為人人都能學習數學,但不是說人人都能成為數學家,而算術、代數、幾何、三角、解析幾何以及初等微積分等中等程度的數學是科學必備的基礎。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其中內容:數學是什麼,數學所給予人們的,數的啟示,從數學問題說到我們的思想,恨點不到頭,堆羅漢,八仙過過癮,棕欖迷,韓信點兵,王老頭子的湯圓,假使我們有12個指頭
主要以趣味性的方式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孩子需要引導,教科書上太過於生硬,而趣味性講解法,讓數學融入故事中,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數學啟蒙教育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本書是劉薰宇以趣味豐富的文字寫枯燥的算理的又一步部代表作,可謂是一部高等數學入門手冊,該書比較系統的說明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他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抽象枯燥的高等數學內容,經過他巧妙的手法寫出來,只要學過初等代數和幾何的人就會很輕鬆、毫不費力讀完並掌握。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也很容易理解。
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在初三的時候,幾次考試中,數學老師王維克認為華羅庚肯定能考滿分,乾脆就不讓他考了,變單向的推薦了這些數學科普書籍讓他閱讀,這件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他對於學習數學越來越有訣竅,有方法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各位盼望孩子成才的家長們,想讓孩子像華羅庚等大師一樣熱愛數學,並學習輕鬆嗎?那就讓孩子開始閱讀這些風趣幽默的數學科普經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