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到底是什麼?一個很簡單的科學實驗,顛覆所有人的認知

2020-12-27 露觀環宇

在人類科學的發展道路中,每一次成果的誕生,都離不開成千上萬次的實驗,同時因為科學想要發展,就必須借鑑之前科學研究成果打下的基礎,所以科學一直以來都非常講究嚴謹認真,不然有朝一日被推翻,人類對科學的認知會瞬間崩塌。

量子科技領域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中國重點研究的科技領域,前段時間誕生的九章計算機,就是一個量子計算機,計算速度是谷歌公司「懸鈴木」的一百億倍,他的出現讓中國打破了美國在該領域的霸權地位,不過同時大家也有一個疑問,量子科技到底是什麼?下面一個很簡單的科學實驗,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

其實在量子科技領域,中國除了九章計算機之外,還有我們的墨子衛星,也都屬於量子範疇的科技成果,不過各國都這麼重視的量子科技,到底是什麼呢?在接觸量子世界之前,人們一直以為物質的本質就是粒子,然而關於量子的雙縫幹涉實驗,直接讓人類顛覆了這一認知。

這個實驗最初是用光來進行的,按照我們以往的認知,我們覺得光是粒子組成的,那麼光經過一條縫的時候,只會出現一條光,如果是兩條縫的話,那就只會出現兩道光,後面就是一次類推,但是雙縫幹涉這樣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卻告訴我們一個現象:光從兩條縫穿過之後,會出現很多道光。

而對於此類現象,除了光,還有波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那麼也就得到一個新的假設,光難道不是粒子,而是波?之後科學家又對電子進行了雙縫幹涉實驗,因為電子是實實在在的粒子,如果光是波的話,那麼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結果,將會和光的實驗不同,因為我們似乎已經假設了光是波,電子是粒子,兩種不同的物質,最後的結果肯定也不相同。

可最後的結果居然是相同的,也就說明電子可能也是波,但之前大家一直都很肯定電子是粒子,而不是波,但實驗的結果就擺在這裡,電子也出現了波才會出現的現象,這完完全全顛覆了人類對物質的認知,後面各國科學家對量子科技的研究依然還在繼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夠對量子進行一個完全的解釋,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能夠慢慢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

相關焦點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項簡單物理實驗,結果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牛頓在力學、光學上都有著奠基性的成就,他甚至還在數學上做出過突出貢獻(他又被並稱為史上最偉大的三大數學家),牛頓的成就為後世的科學和科技發展奠定了極為重要的理論基礎。    人們逐漸意識到,宇宙的本質要比想像中複雜得多,我們只接觸到冰山一角,仍然被蒙在一個巨大的謎團之中。尤其是在量子力學發展起來之後,更是顛覆了人們對於宇宙的認知。
  • 顛覆人類認知的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機到底是什麼?
    ,將會對國家的科技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那麼本文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一未來會顛覆人類認知的技術-量子計算機!首先科普一下,現在的電子銀行系統、網絡等領域的加密算法都是使用RSA密鑰體系,當前認為比較安全的RSA密鑰是1024位數! 要破解這樣的密鑰,超級計算機需要60萬年! 而量子計算機, 只需要幾秒鐘!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個簡單物理實驗,卻得到顛覆認知的詭異結果
    事實上,和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科學並不關心整個世界是誰創造的,它只關心整個世界運行的規律是什麼,從本質上看它只是人類認識和探索世界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不能將它神化,而科學也從始至終處於推翻~重塑的過程中,如果認為科學一定是正確的、是真理,科學之外的全是糟粕和迷信,那麼就陷入了「科學宗教」的誤區中。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改變了人類認知,科學的盡頭真是神學嗎?
    在我們看來,科學家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但是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並非沒有科學依據,有很多人都認為這句話也挺有道理的,因為很多的科學家到了晚年的時候,竟然都把目光轉向了神學,比如眾所周知的牛頓。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解決悖論難題需要創造性的思考,悖論的解決又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觀念。打個簡單比方說,如果一根針掉在地上,沒有人能聽到。會發出聲音嗎?有人說,不會有聲音。如果有人聽到此聲音呢?如果認為這實際上是可以發出聲音的,則「針落無聲」的認知需要修改為「針落有聲」,如此提出了一個「落針的悖論」。
  • 5個顛覆認知的科學理論被科學家證實,每一個都讓人們感到神奇
    在科學的世界裡,我們開始初步真正認知這個世界,世界萬物以及一切的規律,都可以在科學的知識海洋裡找到答案。人類在進入科學時代之後,提出了不少的科學理論,有的科學理論已經被我們證實,有的則還在繼續探索中。其中有五個科學理論明明已經被科學家證實,可是卻讓很多人難以接受,這是為什麼?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個這五個讓人們難以接受的科學真理。
  • 一個普通的科學實驗,揭示的現象卻無比詭異,還顛倒了因果關係
    他們爭論的對象是量子力學,很多人都知道量子力學的創立者是普朗克和玻爾等人,其實愛因斯坦也是量子力學的創立者。他和玻爾之間的爭論,解決了不少量子力學的基礎概念問題,比如上帝會不會擲骰子?這應該是愛因斯坦的名言之一了,針對的是量子力學中的隨機性。愛因斯坦希望科學家能找到一種能解釋這種隨機性的理論,而不是簡單地認為隨機性就是世界的本質。
  • 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實驗,和宇宙本質有關,現代科學無法解釋
    最近的幾個世紀是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時期,對於地球和物理的了解幫助人類科技高速發展,但是在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一些目前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就認為這些事情不存在,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否認不科學的現象就出現了,再打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後,神創論徹底淪為笑柄,直到發展到今天,人類的科學確實已經十分發達,但是在最前沿的現代物理學中,也存在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
  • 量子是什麼?什麼實驗可以證明光是粒子?
    為了擺脫觀察者,費曼的解釋是粒子從A地運動到B地,它並不具有經典理論中所描述的那樣有一個確定的軌道,而是一種所有可能運動路徑軌跡的疊加。這就是費曼的路徑求和解釋。但是,這個所有可能運動路徑軌跡即使是繞過整個地球,也得面對這個簡單的雙縫啊!即使是我們閉上眼睛,光速也不能是無限的速度啊!都必須面對同時性的問題。這不科學呀。得!
  • 量子衛星的驚人背景,看完我的認知徹底坍塌了
    來源:金投網隨著量子衛星上天,有關量子的事科普一下: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下文概括: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全亂了。攪亂了世界的3項科學成果(一)暗物質1、怎麼發現有暗物質?
  • 量子力學造就第三次科學革命,加快量子科技發展
    新世紀以來我國在量子科學和技術上取得一系列成就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量子科技的研究投入,技術創新活躍,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量子科技上奮起直追,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包括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等。什麼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它的發現有什麼重大意義?在認識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量子霍爾效應。
  • 結果改變過去——延遲選擇量子擦除實驗
    延遲選擇量子擦除實驗給了我們令人不安的啟示。前面《顛覆認知與世界觀的量子力學實驗》中我們提到了單粒子雙縫實驗的詭異結果,其中隱含了關於現實本質的驚人事實。這個實驗說明物體在產生於探測的奇怪過渡間,可能並不是明確存在的,甚至不是真正的粒子。在某片模糊的區域中我們無從得知粒子的位置或路徑。哥本哈根詮釋告訴我們這片區域中,粒子只是其波函數。這個實驗最神秘的部分莫過於一個非常類似粒子的物體,卻好像是以一種波的形式同時穿過兩條縫。物理學家們喜歡謎題,於是他們想去探測這些粒子在產生著名的幹涉條紋前穿過的到底是哪一條縫隙。
  • 量子力學最關鍵的一個實驗,甚至有人用「毛骨悚然」形容也不為過
    說幹就幹,他在雙縫幹涉實驗中雙縫板的附近安裝了高精度的監視器,這樣可以觀測電子進入雙縫的情形。看起來一切都是那麼符合邏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一下可不得了,物理實驗史上最「恐怖」現象產生了,量子力學的潘多拉盒子徹底被打開。
  • 探秘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衛星即將出廠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所搭載的四種有效載荷,分別是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量子糾纏源和量子試驗控制與處理機。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總設計師 朱振才:它的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同時要對有效載荷,對兩個光學的地面站來實現對準,並且這個範圍是非常大的,就是在正負90度和75度的一個範圍內來對準的。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從薛丁格的貓到去年風靡某教育機構的「量子波動速讀」,聽上去一套一套的,但是不理解真的很容易被人輕易收割一波智商稅。那什麼是量子?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但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換句話說,單個粒子不是通過了一條縫,而是同時通過了兩條縫;你沒聽錯,是單個粒子在同一時間,同時通過了雙縫,就好似單個粒子一分為二後通過了雙縫,然後再進行幹涉組成一個粒子落到屏幕上。 實驗的神秘之處還在於,一旦我們試圖探測粒子到底穿過了哪條縫,比如在雙縫處加上探測器,那麼幹涉條紋會立刻消失,就好像粒子知道你對它進行觀測了一般。
  • 一個巨大的進步:國際著名科學家評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2016年8月16日凌晨1:41,備受矚目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在酒泉成功發射升空。這顆衛星肩負著怎樣的使命?它的科學價值是什麼?全球的量子信息研究格局是否會因此改變?國際同行如何看待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知識分子》特邀部分國際同行對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表評論。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隨著科技的發展,量子學的出現,以前我們認為構成物質最小的單位是分子原子,但沒有包括無形的意識,那靈魂和意識又是什麼呢,有形的物質無形的意識包括靈魂和能量,都是有量子構成一團震動的能量,這乃是裡程碑似的結論,它統一了有形的物質世界和無形虛擬世界。什麼是量子力學?
  •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到底有什麼先進之處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墨子號」是中國於2016年8月16日發射的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是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升空時肩負著三大科學任務:星地間量子密鑰傳輸;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分發檢驗貝爾不等式;星地間量子隱形傳態。墨子號升空大約1年後這三大任務就已圓滿完成。
  • 量子力學:量子糾纏到底糾纏什麼?怎麼纏?簡單解釋給你聽!
    然而當科學家開始探究微觀世界的時候,卻發現了宏觀世界的舊有理論大部分不適用,於是在一大批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普朗克、薛丁格、海森堡等)共同努力下,量子力學被創立。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呢?讓我來介紹一下。量子力學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和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結構、性質,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它和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