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講話中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並作了總結講話。
連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到了網友們廣泛關注。人們既關心中國經濟大方向,也關心自身生活會受到何種影響,展開了熱烈討論。
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
央視新聞客戶端總結,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全面統籌、把舵定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行至年終,中國經濟走出「V」型反轉,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等三個「率先」,勾勒出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走勢的鮮明特點。在央視新聞客戶端看來,幾個關鍵詞可以概括今年中國經濟為何可以實現「V」型反轉:復工復產、雙循環、科技創新、企業家精神、高水平對外開放、「六保」、脫貧攻堅等。
在系列解讀中,央視新聞客戶端還發現,「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展和安全」被多次提及。2020年,幾多艱難,成績斐然。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因此,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必須要更好統籌安全和發展。
中國經濟網的評論認為,在今年這個極不平凡的年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對經濟社會可能遭受嚴重衝擊的緊迫形勢,黨中央行之所向、言之所至、思之所及,無不關乎人民。評論進一步表示,這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有力證明: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央視「時政新聞眼」以「答捲入史冊,明年開好局」總結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政新聞眼」這篇分析分為三部分,第一方面是「答卷:這一年太難了,中國這樣作答」,「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這樣一句話「定義」即將過去的2020年,相信會喚起每個中國人心底的記憶。第二方面是「指針: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2021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針對做好2021年的經濟工作,提出指導思想,部署行動方案,要求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第三方面是「重點:這些工作牽繫『國之大者』」,具體來說,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8項重點任務,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人民日報客戶端認為,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暖意。社會各界認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錨定「基本民生」這顆「定盤星」,齊心協力、開拓進取。
新提法引起廣泛關注
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發表觀點文章《【解局】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詞句要細品》。文章認為,會議新聞稿5000多字的內容,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明年經濟工作,而且有不少新提法。
「俠客島」發現,「新發展格局」是一個關鍵詞,在通稿裡共出現8次。這次會議特別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可以說,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是開展明年經濟工作的一條主線。而圍繞「新發展格局」,有三個關鍵詞:政策、自主、需求。
新華網發表文章解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認為,這次會議直面八大民生關切。新華網認為,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之一,補短板既是各項改革推進的「壓艙石」,也是檢驗改革綜合成效的「刻度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就業、養老、健康、環境、教育、消費、住房、扶貧等領域謀劃安排,給老百姓帶來穩穩的民生政策實惠。
央視網「熱解讀」注意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到「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熱解讀」梳理發現,「擴大內需」一詞在今年的高層會議中被反覆提及,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央視網「聯播+」發現,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要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分類調整優化,留足政策過渡期。「聯播+」認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是中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交匯的特殊時期。「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是基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重大判斷,也是對如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指引。
澎湃新聞網注意到,宏觀政策方面,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不急轉彎」。此外,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列為明年八項重點任務之首,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也列入八項重點任務之一。
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則呼籲網友們轉存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五個規律性認識。「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①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②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③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④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只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⑤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在百度指數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詞從12月18日以來不斷升溫,到12月21日達到頂峰。這說明,在會議新聞稿出來後,人們對這次會議的討論與日俱增。
中國西藏新聞網的報導,將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無論是在學校裡,還是畢業後進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我們青年人都享受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畢業於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次仁央堅如今在一家旅遊公司上班,「經過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鬥,中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青年一代,我們將立足新的起點,努力工作,矢志奮鬥,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貢獻力量。」
很多熱點問題,引發了網友普遍關注。
12月18日,人民日報法人微博一條微博被轉發近4000條,點讚4.2萬多。「【中央明確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在人民日報法人微博下,一位網友說,「加油,中國越來越好。」網友「原來是名名噢」說,「2021越來越好!」網友「MD_愛寧一輩砸」說,「實現經濟增長,我們一直在行動!」網友「鬥魚沐醒醒」說,「2021會更好的。」一位網友說,「國家政策都是很好的,關鍵在落實效果!」網友「歐拉歐拉soft」說,「相信國家,相信黨!」
在「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下,網友「老秋」說,「剛剛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是落實的開始,希望有務實管用的措施,取得預期的實際效果。」網友「博我以文」說,「應對當下前瞻未來的理性之舉。」網友「海納百川」說,「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網友「浩渺無極」說,「仔細咀嚼經濟工作會議新聞稿,真正理解推動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並得以轉換為現實的經濟質的提高。」網友「易翔」說,「加油,我的祖國!」網友「我從遠古追夢來」說,「這是一次重要的會議,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強的基礎。」網友「Mr.餘杭波」說,「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就人民。加油!」網友「日落Pompeii」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繼續艱苦奮鬥!」網友「星光燦爛」說,「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一步一個新臺階。」
紅網評論《感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民生溫度》認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意義重大,不僅牽動著全國14億人民的心,同時也備受世界矚目。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