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今天,你被「槍」擊了嗎?
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常用的體溫計,圖片來自南京市計量監督檢測院
檢測人體體溫的溫度計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常用的接觸式體溫計是玻璃和電子兩種,非接觸式有紅外耳溫和紅外額溫兩種。
接觸式的體溫計測量準確度較高,對使用條件要求較低,但測量時間較長。
非接觸式溫計測量方便快捷,但容易受到環境條件、皮膚表面的發射率、光路系統汙染程度以及測量距離等因素的影響,對測量條件要求較高。
相比之下,紅外耳溫槍使用時還需輕輕插入耳道,額溫槍通常距離額頭3-5cm就可以測量。因此,額溫槍成為了這次疫情中最受歡迎的測溫儀。
「你的體溫36.2℃」「你的體溫35.3℃」……這是大部分進入工作場所和回到住家小區時,測得前額體溫的常態。
我們知道,健康成年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約為37℃,因測試部位、時間、季節及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略有差異,當體溫超過正常值時被稱為發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體溫超過37.3℃的須如實報告,並自駕車或聯繫120救護車到發熱門診就診。
我們外出時面臨的這「溫柔一槍」,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所得的這些紅外體溫檢測數值靠譜嗎?會不會存在誤差?如果誤差普遍偏大,會不會不利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那「一槍」對準哪裡,測得數據可能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量得出數據的?
紅外測溫儀一般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光學系統匯聚其視場內的目標紅外輻射能量,紅外能量聚焦在光電探測器上並轉變為相應的電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儀器內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
其中,紅外探測器是對紅外輻射信號進行量化的設備,是整個紅外測溫技術的核心,主要用於採集紅外輻射信號並量化,其核心部件是紅外焦平面陣列。這個陣列採集到強弱不等的紅外輻射信號後,將其轉換為電信號,再經過電壓放大、轉換等一系列處理,最終量化出不同的數值。
紅外測溫儀的構成是哪些?
為什麼復工了紅外測溫儀還是採購不到,一個方面是需求的持續增大,另一個方面是額溫槍產能的提升需要產業鏈上上百家公司的相互協作,既需要單點提升,也需要統籌協作。
與口罩、消毒水等原材料種類不多的緊缺防疫物資不同,生產一臺額溫槍需要上百個組件,組裝線的產能能夠快速增加相對簡單,核心組件晶片產能的提升則需要更長時間。
額溫槍拆解圖,圖片來自唯樣
具體而言,生產一臺額溫槍需要MCU(微控制單元)、ABS塑膠外殼、PCB電路板、IC、電阻、電容、紅外傳感器、LCD、背光源和電池線扣等上百個組件。
額溫槍上常見的紅外傳感器是熱電堆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由兩個或多個熱電偶串接組成的熱釋紅外線傳感器,通過將人體輻射的紅外線轉換為電信號的變化,從而顯示出人體溫度。
紅外測溫受哪些外部情況影響?
紅外測溫儀的使用,有時候會測出33℃左右,這與我們平時所測,比水銀溫度計差別非常大,那麼又是哪些原因引起誤差了?
現在測溫儀測的都是人的額頭、手心、臉部等部位,測量結果屬於人的體表溫度,而體表溫度可能受人活動狀態的影響產生波動,因此它並不一定能真正代表人體溫度。最近天氣相對全年會是比較低,如果在室外活動一定時間之後,體表溫度會相對低一些,因為紅外測溫儀測量的就是體表溫度。
測溫儀的測量準確度首先與儀器本身的準確程度及儀器自身質量有關;關鍵元器件控制單元,紅外測溫元件的質量穩定性都會影響測量效果,生產廠家出廠校準標準的不一樣也會一起差別。
測溫距離的不一樣,直接影響測溫器件對於輻射的感知能力,如果被測對象溫度是確定的,在測量距離、目標物發射率、環境溫度的影響下,測溫器感受到的物體溫度也會出現差異,這必然會降低測量的精度。
紅外測溫儀多久可以恢復供應?
復工的逐步加快,測溫儀的需求會持續一段時間,元器件的緊缺會延伸這個時間段,網絡諮詢查詢得知一些數據,有新京報報導提供的圖表如下:
市場的急需和零配件的質量會影響我們手裡的測量數據,那麼我們的標準又是怎麼樣的,不達標的產品我們肯定是沒有使用價值的。
按照體溫槍相關的製作規定:體溫槍熱傳感器醫療級別為±0.2度,工業級別的材料是±0.5度,用於人體測溫的體溫槍必須採用±0.2度的醫療級別傳感晶片,體溫槍製造商必須持有醫療生產許可證和計量證。
我們怎麼去測溫,才是靠譜的,需要注意一些什麼?
事實證明,脫離了使用方法和測試環境去談靠不靠譜,本身就是件不靠譜的事。我們只能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使用正確的方法,才能避免太大的誤差。建議在使用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酌情尋找適合的室內場所再次測量,具體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儘量校準紅外測溫儀溫度,保持測溫儀的使用環境;先以未發熱人群測出一個參考溫度,將其作為基準。採用溫度不太高的暖寶寶貼在測溫計外側,幫助其維持正常工作使用溫度。紅外測溫槍與額頭不能距離太遠,不然的測溫槍的紅外探測器能夠收集到的紅外幅射能量會變小,從而影響測量的結果。最理想的情況下是距離額頭大概5cm至8cm左右。紅外測溫槍需要儘可能的與額頭保持垂直,這樣可以確保收集的紅外幅射能量是從目標測量區域散發出的。不要讓紅外測溫槍處在溫差相差20度或更高的環境下,不然的話測出來的數據將會是不準確的。被測者所在車輛(火車、飛機、輪船)內長時間開暖風或被測者長時間處於室外低溫環境中,都可能導致其額頭表面溫度的暫時偏高或偏低,應當等人體溫度平衡後再進行測量。被測者如劇烈運動過,應當休息調整幾分鐘,擦去額頭的汗水後,再進行測量。一些紅外額溫計具有物溫模式和體溫模式,測量人體溫度時,應確保紅外額溫計處於體溫模式。在室外時,測量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比如手腕或者脖子,會更準確,測量時,建議3次左右,平均值為準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