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申論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2021年北京市考公務員考試如期而至,公共科目《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於2020年12月20日上午11:00結束,考題整體來看,題型題量相對穩定,整體難度與往年持平,中公教育在此為考生們做進一步的剖析。
從題型題量上看,鄉鎮總題量為130題,包括五大部分,依次為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
2017-2021年北京市考題型題量分布表
2017 | 2018 | 2019 | 2020(鄉鎮) | 2021(鄉鎮) | ||
常識判斷 | 單選 | 25 | 25 | 25 | 25 | 25 |
多選 | 10 | 10 | 10 | 10 | 10 | |
言語理解與表達 | 選詞填空 | 0 | 0 | 0 | 10 | 10 |
片段閱讀 | 5 | 5 | 5 | 4 | 5 | |
語句表達 | 0 | 0 | 0 | 1 | 0 | |
文章閱讀 | 30 | 30 | 30 | 20 | 20 | |
數量關係 | 數學運算 | 15 | 15 | 15 | 10 | 10 |
判斷推理 | 圖形推理 | 5 | 5 | 5 | 5 | 5 |
類比推理 | 0 | 0 | 0 | 5 | 5 | |
演繹推理 | 15 | 15 | 15 | 10 | 10 | |
定義判斷 | 10 | 10 | 10 | 10 | 10 | |
資料分析 | 20 | 20 | 20 | 20 | 20 | |
合計 | 135 | 135 | 135 | 130 | 130 |
一、常識判斷緊密結合熱點,崗位特色凸顯
常識判斷共25道單選、10道多選,考試內容涉及時政、北京時政、法律、馬哲、科技、文史、地理、北京市情等內容。其中時政、北京時政考查較多。題目緊密結合熱點,涉及十九屆五中全會、天問一號、量子科技、首都核心功能區、《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垃圾分類、民法典等內容。同時,出現了多道與崗位相關題目,如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等內容。與往年相比,考查更加靈活,材料題由一題五問變為一題四問,題目綜合性更強,難度略有增加。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話題緊扣社會熱點,考查題型較為全面
言語理解與表達依然考查35題,包括選詞填空、片段閱讀和文章閱讀三種題型,其中選詞填空考查10道,片段閱讀考查5道,文章閱讀考查4篇(20題)。文章閱讀依舊為考查重點。文章閱讀從考查類型上看,包括公文、社會科學文和自然科學文,題目類型以細節類題目為主。選詞填空考查詞語類型為實詞和成語,以高頻詞為主,如「力不從心」「因地制宜」「鍥而不捨」「方興未艾」等,偶有生僻成語,如「綱舉目張」;考點涉及語境分析和詞語辨析。片段閱讀考查主旨題、細節題和標題添加題。從整體的選材來看,涉及話題緊扣社會熱點,比如北京文化建設、中國空間站建設、分餐制、細菌與病毒研究、醫療領域的科技應用、政企互動等。
三、數量關係背景體現時政,考點豐富且基礎
數量關係有2道題目背景體現時代特色,出現「扶貧」「鼓勵大學生就業」。考點涉及行程問題、工程問題、利潤問題、方程計算問題等,對於數論知識考查較多,考查2道整除、分解因數等。有一半的題目都可以用方程法解決,題目難度不大。
四、判斷推理考查中規中矩,整體難度和去年持平
判斷推理部分依然考查演繹推理、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四個題型。其中演繹推理和定義判斷各考查10道,圖形推理和類比推理各考查5道。演繹推理部分,必然性推理與可能性推理各佔半壁江山,必然性推理中三段論、復言命題和樸素邏輯均有涉及;可能性推理以削弱型和加強型為主。圖形推理主要考查平移、去同存異、黑白點數、陰影面積等,考點較豐富。類比推理題型集中,三項式佔比較高,考點涉及邏輯關係、經驗常識等。整體難度與去年持平。
五、資料分析難度持平,年均增長考點回歸
資料分析從材料類型看,文字、表格、圖形類材料無一缺席。考點依然集中在增長,比重,平均數,倍數等常考概念。值得關注的是,時隔5年,年均增長相關考點回歸,但仍考查基本公式,難度不大。從考查方式看,計數類題目依然維持在2道題目,比較類題目減少為1道,其它為求值型題目和綜合判斷題。整體計算上運用基本計算方法結合估算技巧能較快得到結果。
2020年7·25省考行測申論試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