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棘龍在摩洛哥的卡瑪卡瑪河流水域中獵殺史前鋸鰩。圖片:底特律梅西大學/Dr. Nizar Ibrahim
棘龍是所有已知的食肉恐龍中最大的一種,從骨架上看甚至比霸王龍,鯊齒龍和南方巨獸龍更大。討論棘龍和霸王龍哪一個更強大也是恐龍愛好者們的話題。
早期的棘龍形象
最早的棘龍化石是1912年在埃及出土的,但是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了。
在2005~2008年發現了新的棘龍化石,根據估算,它的長度可達15~16米,重量在6.4~7.5噸之間。棘龍的獨特脊柱是椎骨的長延伸部,長到至少1.65米長,並且很可能有皮膚連接它們,形成了類似帆的結構。
由於化石中同時也發現了魚類骨頭化石,棘龍被確認為食魚恐龍。較短的後肢、寬大的腳、質密的骨頭和細長的下顎,上面鑲有圓錐形的牙齒,看起來棘龍可以適應兩棲生活方式。但是,有關它可能是真正的水棲恐龍的假設遭到了相當大的反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部分骨骼幾乎沒有提供證據,以及沒有證據表明它擁有將如此巨大的身體在水中移動所需的推進結構。
現在,一個科學家團隊發現了明確的證據,證明已知的最長的掠食性恐龍是水生生物,它使用巨大的尾槳驅動遊泳,在河流系統中尋找獵物。這是第一次在恐龍中發現這種適應性變化。
在2015年至2019年之間,科學家們發現了更多的骨骼化石,包括非常完整的尾椎刺狀突起、鰭狀尾巴,這使得棘龍尾巴能夠進行大範圍的橫向擺動。
完整的尾椎骨化石
其中一節尾椎骨化石
棘龍骨骼復原圖
為了定量評估尾巴的性能,研究團隊製作了一個靈活的模型,並將其附加到模仿遊泳動作的機器人系統上。然後,他們將棘龍模型尾巴與其他動物(包括鱷魚、蠑螈和其他恐龍)的尾巴的遊泳性能進行了比較。結果完全符合真正居住在水上,依靠尾巴推進的「河流怪獸」的想法。
最終,科學家認為,這種恐龍不僅在淺水中等待魚,它還會積極地在水域中遊動和尋找獵物。它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水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