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肌(fujifilm)南波灣
最近老楊有個朋友買了一臺佳能90D,老楊覺得朋友很有眼光,畢竟佳能系統對對新手友好,且鏡頭群很豐富,後續升級全畫幅也方便。然而一番攀談下來,發現這個朋友居然是為了吸引妹子才買的相機,老楊看著他手裡傻大黑粗的90D,默默地打開了某寶搜索富士XT-30。
相信看到這個外觀,就會明白為啥老楊會給朋友推薦富士XT-30。相信只要將這臺相機拿出去,文藝範十足的你就是街上最靚的仔。那麼如果你認為這是一臺「花瓶」機器,那就大錯特錯了。在2019年發布的APS-C微單新品中,老楊認為是性能比最高的。具體原因下文解釋,按照慣例先點評一下基礎配置。
配置一覽:
錄製視頻時可進行人臉和人眼識別自動對焦搭配X-Trans*CMOS 4與X-Processor 4支持4K30幀/秒和F-log錄製全畫面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高級智能場景識別黑白色調調節
富士XT-30是富士XT-3的青春版,目前單機身某東官方售價5799元。雖然是青春版(便宜了3500元),但是繼承了富士XT-3的成像核心和大部分功能特性。例如1/32000秒電子快門、30FPS高速連拍、預拍攝、4K超採樣、F-LOG、10bit HDMI輸出等等。由於富士在膠片領域近百年的技術積累,獨有的膠片模擬測試使得富士在JPG圖片的直出色彩和觀感方面,尤其是黑白色調圖片直出方面,在相機領域無出其右。
當然既然是青春版相對於富士XT-3肯定會有一些削減:
- 缺少4K 60幀視頻錄製和400Mbps的高碼率
- 取景器規格下降、液晶屏轉軸簡化
- 只有單SD卡槽,不支持UHS-II
- 機械快門速度降低為1/4000秒
- 機身缺少全天候密封特性
- 持續連拍能力下降
但是即便如此,在2019年出新品相機中,XT-30是最具有性價比的,具體原因容老楊慢慢道來。
XT-30橫向對比
目前富士京東官方單機身售價5799元,15-45鏡頭套機6399元。有黑色,銀色,雅墨灰三色可選。
(15-45鏡頭套機)6399元的佳能EOS M6 Mark II相對於富士XT-30,EOS M6 Mark II沒有標配取景器,同時缺少4K超採和LOG。雖然最近適馬出了三款性價比非常高的EF-M鏡頭,但是考慮到後期升級全畫幅(相機佳能EF卡扣或者RF卡扣)時鏡頭不通用,即使富士的鏡頭相加比不高,但考慮用戶後期升級機身是鏡頭可以通用,EOS M6 Mark II性價比相對來說不如。
單機身6799元索尼的α6400鏡頭方面佳能的EOS M6 Mark II由於採用的是EF-M卡口的鏡頭,在後期升級全畫幅機身時不如富士XT-30。但是索尼的α6400搭載的E卡口無論是可選空間、低價產品還是轉接兼容性都好於富士的X卡口,畢竟富士的鏡頭都不算便宜。畫質方面由於富士獨有的膠片模擬測試在直出方面更勝一籌,但由於富士XT-30缺少ISO100且擴展感光度下無法保存RAW,索尼在後期空間和RAW格式的適用性上會略好一些。視頻方面兩款產品都支持超採樣4K錄製,但索尼α6400的最高碼率只有100Mbps並且在30幀格式下會有比較明顯的畫面裁切。而富士X-T30則繼承了X-T3的大部分視頻特性,因為沒有UHS-II SD卡,所以也確實無法支持4K 60p與400Mbps碼率。並且兩款產品都支持LOG,但索尼α6400還支持更通用的HLG。
相信這兩臺機器一定是最令人糾結的,各個方面都打的難解難分。一方面是富士的直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後期),另一方面是索尼的對焦系統,尤其是動物眼控AF。但是綜合考慮,老楊還是偏向於富士XT-30(畢竟腹肌南波灣,手動滑稽),一方面是富士復古的外形很是抓人眼球,另一方面由於買這些相機的消費者大多是新手,根本不會後期,或者後期水平不高,那麼相較於索尼的對焦系統,富士的直出或許更被消費者需要。
總結
與其他廠商不同,富士不參與全畫幅微單領域,只專注於APS-C微單。其他廠商在推出APS-C微單時,還需要考慮會不會與自身全畫幅微單定位起衝突,而進行一些差異化閹割。因此富士的APS-C微單往往比友商性價比更高,再加上獨有的膠片模擬測試,使得直出色彩很是討喜。唯一可惜的是鏡頭方面價格偏高,只能希望唯卓那邊的X卡口鏡頭能加快進度。